橋仔頭,青年夢想的應許之地

橋仔頭文史協會從1994年~2008年的橋仔頭糖廠,走到2010年的進校巷14號,有數以千計的年青人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奮戰、歡笑、酸苦、甜蜜…編織成各自生命裡頭的共感。

用社會建築編織勞動的共感

這個世界,不是用想的就能有所改變;這個社會,不是流眼淚就能有所變革;這個組織,不是吼一吼就能有所撼動。但,重點是未來會身為中堅份子的青年朋友,能不能有一個夢想實踐的場域?能不能有一個包容關懷的避難所?能不能有一個反省體制的運動平台?

我們所執意站立的地方,與其說它需要我們,倒不如說它有我們所嚮往的魅力;我們沒有錢去移民,更沒有機會去更換國籍,但們我想在出生的土地上好好努力生活著,並創造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核心理念與生命價值,當然還要開心地在這條路上奔走,為這塊土地,為週遭親友,為自己。

image001

橋仔頭文史協會從1994年~2008年的橋仔頭糖廠,走到2008年~2010年的進校巷14,有數以千計的年青人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奮戰、歡笑、酸苦、甜蜜…編織成各自生命裡頭的共感。

我們知道很多年輕人的生活記憶中總有一塊叫做橋仔頭的名字,姑且不論當初怎麼加入,做了什麼豐功偉業,又是如何的微不足道,但這個社區、這個社會就絕對會因為我們的起身擾動而有所關注和改變。

我們用心所關注地方或許不是輕易就能被人了解,我們在忙的不單純只用肉眼就能感受。

image003

橋仔頭「興糖路一巷1號」

橋仔頭文史協會自2001年以來承租興糖路一巷1號做為文化基地,致力於文化資產守護與文化藝術紮根工作,期間多虧許多志工朋友與學校的協助,始得將廢棄空間整理成文化空間。如此義無反顧的作為,完全是基於本會對在地文化與台灣糖業資產的守護決心。

「興糖路一巷1號」,也成為暑期生態假令營、文化資產保存、橋仔頭糖廠藝術村、WAC國際劇場藝術節、金甘蔗影展、台灣田野學校…等等諸多文化活動的精神場所。反觀台糖公司在這幾年來在橋仔頭糖廠的所做所為,浪費數千萬投資毫無績效的花卉農園中心,砸下龐大的經費建設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糖業博物館,耗資千萬建了一條破壞生態又不連結的自行車道,花了幾百萬築起一道圍不起自己的高牆,為了整理環境灑了幾次滅絕生態的殺草劑,藉口拆除日式木造宿舍…。

最終,在2008年初高雄捷運通車之後,台糖公司仍以各式官方回應與不積極的行政程序,讓這群在這裡經營文化志業的夥伴們悻悻然離開。

雖然我們也為文化基地的轉換而與台糖公司對簿公堂長達一年,當大家看見喬遷公告的時候,我們已完全撤離興糖路一巷1號的文化基地。這8年多來的歡笑辛勞,也不是一只調解合約書就能畫下句點的!許多人的回憶、青春、努力都在這裡向下灌溉與紮根。

撤離,是因為我們必須更理性地看待全球經濟衰退的海嘯,也就是說我們不用意氣用事和台糖比誰的錢比較多。搬出,是因為我們成功吸引更多有力人士進駐橋仔頭糖廠,也就是說我們要前往更需要社區營造或文化養分的區域。

如今我們落腳在仕隆國小舊教師宿舍,未來的日子我們應該更貼近學校孩童與社區居民,以我們宏觀的視野與累積的經驗,持續為橋仔頭的文化打拼。

image005

1971年,藍儂到美國參加的第一場演唱會,是一場聚集了左翼青年和文化嬉皮的演唱會。他在舞台上說:「(六零年代)花之力量(flower power)沒有成功,又如何?我們重來一遍就是了!」~~引用《時代的噪音:從狄倫到U2的抗議之聲》張鐵志著作

橋仔頭「進校巷14號」

先來談這幢建築空間本身,從1917年「楠梓坑公學校仕隆分校」(現今仕隆國小的前身)開始,從2008年橋仔頭文史協會認養了仕隆國小僅存的日式舊教師宿舍開始,讓這一切有了微妙的歷史軌跡串聯。

「進校巷14號」是她的門牌號碼,也是現今僅存的仕隆國小日治時期舊教師的宿舍,更是當地彌足珍貴的文化資產,除了見證仕隆國小存在的悠久歷史,也見證橋仔頭文風的鼎盛。而擔任認養單位的橋仔頭文史協會,以「活化閒置空間」、「深化在地文化」、「促進教育發展」、「振興地方活力」做為認養的宗旨與目標,期待結合社區的正向力量,從一個具體而微的場所重新建構文化的認同與紮根。

有很多人質疑著我們未何遲遲不修好這幢木造的教師單身宿舍-「進校巷14號」?是沒有錢?還是不會修?還是不想修?有時候被問起一次也就算了,但現實情況卻是參雜在話題中不時被提起,一不小心就被搞得提不起勁。自立修復這幢老房子絕對不是結果論,而是過程中的記憶和感動。

心底細細算著從2008年4月17日認養當天開始,到底有多少人和這幢老房子發生過關係,而這幢老房子又替各位帶來多少感動、回憶與學習。翻起腦袋的記憶解個壓縮,事情是這樣發生的…

1場中日動員交流的認養儀式,日治時期的畢業校友和民國年代的在校生共同見證了老屋的撥雲見日;約13位昭和13年畢業於仕隆國小,平均年齡85歲的老校友們有了一個可以回憶談笑的歷史建築;約180位的建築系相關青年學生在此實作勞動,汲取來自土地、人文、居民的田野知識;1部創作靈感來自於這個社區這個社群這幢房子的電影,被扎扎實實地拍攝出來;

1幢依「進校巷14號」1:5比例純手工製作的模型,將作為未來認識建築結構或文化展示;近30位承襲傳統大木作的青年學生,用自己的手認識老匠師、修復老房子;1場對青少年啟蒙文化資產與環境教育的「古蹟廚房」,在5天4夜中帶來希望與幸福;約300天由老匠師帶領著青年學徒共同一刀一鑿地整建老房子的殘破屋身;約225位仕隆國小的畢業生們參與過這幢老房子的重生腳步;約30場的在地藝文活動、約20場環境教育/藝術人文課程活絡在這幢老房子的周圍。

當然,社區居民還有各界朋友也不時投以關懷眼神監督著、觀望著、閒聊著,而這就是我們修復老房子的方式,不是工程案,而是過程的累積。我們選擇開始一場不會中止的旅程,只要透過老房子關心自己土地與在乎人文的心還存活著,就有可能在台灣各地發揚茁壯。

image007

image009

「進校巷14號」,用一幢老房子來交朋友、釀回憶、寫故事

簡單分析一下什麼樣的人有機會踏進這個場域,有路過的陌生人、散步經過的居民、放學打鬧而過的小學童、掛念著這幢老房子的日本老先生-寺田生駒、帶著很多建議和指教的有心人、捲起袖子不多說的各地田野青年們、滿腦子鬼怪創意點子的藝術家、莽撞不太禮貌要做報告功課的學生、總覺得和現實環境有點脫勾的各式計劃評審…很多趣味和挑戰在發生,但也為這幢老房子加入了許多精采的調味香料,藉機來統整一下各路英雄好漢的疑問並企圖加以回答。

Q1:為何要修這幢老房子?怎麼修?

A1原因很多種,可以很偉大龐雜,也可以很微不足道,通常我們都選擇最符合現實生活的來講。這幢老房子可以證明仕隆國小確實是橋仔頭地區最老的學校;我們可以擁有一座完整的歷史建築和時空記憶,才能跟孩子說我們在乎我們生長的土地。修復方式則是採自力修復方式,傾聽社區學校的聲音、規劃歷史空間的紋理、結合專業匠師的工班、創造在地文化的能量等,這是一個教育過程,而非營建工程。

Q2:你們修復的錢哪裡來?

A2基於非營利組織的精神,錢永遠不會是擺在最前頭的絕對障礙,但卻是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面對一個很現實的經費問題,這大部分來自於自行撰寫企畫書或相關募款文案,向公部門爭取、向企業或民眾遊說。基本上每個人都可以幫上一個忙,「修復」是透過時間的累積把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夢想完成。

Q3:這幢老房子修好了要做什麼?

A3這是透過公民行動參與和建構當代文化需求之後,才能將這歷史建築空間定位。她會是仕隆國小校史室嗎?是學童福利社?是現地博物館嗎?是村里民辦公室嗎?是藝術工作坊嗎?還是有其他更適切的可能?我們只能從中去一點一滴摸索,描繪其輪廓,但能保證的是我們會把她修好,不會讓她倒下去!

image011 image013

image015 image017

再多的自由創意也需要有所規範,再棒的藝文價值也需要有所倚靠,再好的夢想藍圖也需要有所實踐。而橋仔頭這塊土地上似乎有著這樣的可能與可愛,才會讓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停留、駐足、造夢、食夢、幹活、壯大,不是嗎?

在僵化體制的道路上,是由每一個人的沉默鋪就的。但我們也相信很多人不一定向沉默靠攏,只是被和諧罷了。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