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3)澎湖生活博物館

台灣在社造運動推動下,引發不少地方成立展現地域特色之主題博物館,其中又以澎湖生活博物館最具企圖與規模。

編按:本文為作者針對日本與台灣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探討系列文章,系列 (1)  與 (2) 介紹日本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系列 (3) 介紹台灣澎湖生活博物館(簡稱澎博)。閱讀系列文章,請見文末。

澎湖生活博物館之籌設歷程與概況

相較於年代久遠之歷史文物,或者身價非凡的藝術精品,以收藏民俗及民族文物為主題之博物館,與特定地域居民或特定族群人民之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生活,呈現更為緊密之連結關係。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以民族學或民俗學為主題之國家級博物館,但是,在社區總體營造運動之促進與推動下,卻引發許多縣(市)政府、鄉(鎮、市)公所、農(漁)會等單位,陸續成立許多展現地域特色之主題博物館,其中涉及民族及民俗範疇者也不在少數,其中又以於2010年4月3日正式開館之澎湖生活博物館(簡稱澎博)最具企圖與規模。

澎博雖然是目前澎湖地區最大型之公立博物館,但是,博物館之籌備過程卻是相當的坎坷,不像其他國立或縣(市)立博物館先核定專案計畫,並編列經費逐年推動,受限於地方財政困難,地方人士自1999年起開始倡議,澎湖縣政府於2001年編列經費委託北藝大執行「澎湖生活博物館調查研究與設置規劃計畫」(2002年7月完成),2003年,繼續編列經費委託林獻瑞建築師事務所執行「澎湖生活博物館設計規劃監造案」(2004年11月完成規劃設計)。

2004年起,澎湖縣政府逐年申請離島建設基金之經費補助,陸續推動博物館之建築、空調、展示、典藏庫房等工程計畫,並同步進行既有藏品檢視與登錄、發動民間文物徵集活動、辦理在地人才培育、強化軟體整備及服務機能提升等,另針對營運管理模式與組織編修進行研究、評估(部分經費由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補助及澎湖縣政府自行編列預算支應)。

澎博除於建築外觀運用諸如馬背、天人菊、硓咕石、玄武岩、星空、風、海浪等在地元素及特殊意象,也思考與鄰居孔廟園區之空間互動與對話;此外,門口以居家常見之大茶壺為主體,結合磁碗及民眾參與機制建構而成之「澎壺-風如茶」公共藝術,也讓博物館之外部景觀更為獨特與搶眼。

SODOPJ14圖15

澎博富含地方特色意象之建築外觀(左)與門口大型公共藝術(右)

館內常設展位於二樓與三樓之部分空間,二樓展示發現澎湖、海洋的澎湖、歷史風華、兵家必爭、民間信仰、歲時節慶、做山-農的生活、討海-漁的生活、漁產加工、歌吹相聞等十個單元;三樓呈現萬年富貴澎湖厝、瓜瓞綿綿子孫萬代、澎湖的聚落、健康日記、文風教育、休閒娛樂、菊島大代誌等七個子題。較具特色者包括:

(1) 海洋的澎湖:

除展示大航海時代的古地圖(複製品)與船隻縮小模型,以及水下考古所打撈之歷史文物外,特別複製一艘實體仿真的透西船[1],讓觀眾可以登船了解貨船之實際運作情形。

圖16
澎博之「海洋的澎湖」展區,以影音多媒體模擬海洋意向(上),以及實體仿真的透西船(下)
圖17

(2) 歲時節慶:

以兩張方桌,分別佈置為「犒軍」祭儀神案(背後放映訓練「小法」之紀錄影片),以及放滿金銀紙及紅蛋的供桌;另運用六張披上刺繡桌裙的方桌,分別呈現「乞龜」文化,以及各種蔬果及熟食供品,其中,最有趣的是用蓬萊米製作而成的「雞母狗仔」,據澎博人員表示,為了傳承這項已經式微的民俗活動,未來將舉辦相關研習課程,除可延續傳統技藝,亦可激發常民之美學創意力。

圖18圖19
圖20圖21
澎博之「歲時節慶」展區,以擬真方式呈現「犒軍」祭儀神案(左上)與放滿金銀紙及紅蛋的供桌(右上),另展示當地之「乞龜」文化(左下)與各種蔬果及熟食供品(右下)

(3) 萬年富貴澎湖厝:

以澎湖傳統建築的外觀形貌及地域質材,設計饒富特色之展示櫥窗,分別介紹傳統民居建材及建築變遷之三個歷程。

(4) 瓜瓞綿綿子孫萬代:

於前述櫥窗後側,以文物陳列與情境展示等手法,呈現婚嫁、懷孕/生產、滿月/收涎、度晬、祖德留芳、灶腳等不同生活主題。

圖22圖23
澎博之「萬年富貴澎湖厝」展區,呈現傳統建築意象之特色櫥窗(左),以及「萬年富貴澎湖厝」展區之滿月/收涎之文物展示(右)

(5) 澎湖的聚落:

針對全國第一處,也是目前唯一一處國家級「重要聚落」之澎湖望安花宅,製作「30:1」之巨大模型,館方為了這座模型,特別設計高達兩層樓的「天井」,希望讓觀眾可於二樓近距離了解花宅之空間配置與各項細節,也可自三樓迴廊俯瞰花宅全貌,並經由展示設施了解石敢當、石塔、風獅爺、五營兵將等與聚落相關之厭勝物文化。

圖24
澎博之「澎湖的聚落」展區,位於二樓之花宅模型(上)與三樓迴廊之厭勝物文化展示(下)
圖25

(6) 其他:

與真人相同大小之「報馬仔」及「踏涼傘」,結合影音聲光效果之王船縮小模型,以及石滬、潮間帶、魚灶之情境展示等。

圖26圖27
澎博之「民間信仰」展區的報馬仔(左),以及「討海-漁的生活」展區的石滬情境展示(右)

除此之外,一樓有笑臉迎賓牆、互動留影裝置、半天鳥叫聲與飛鳴吊掛模型,以及大廳特展區;三樓則有澎湖劇場、願景澎湖互動區,以及我家寶貝特展區,前者由民眾提供文物,館方協助於一個或多個櫥窗呈現參與民眾之個人或家族歷史。

圖28圖29
澎博一樓之笑臉迎賓牆(左),以及三樓之澎湖劇場(右)

展望民族與民俗展示之未來性

相較於國家級之日本民博,縣(市)層級之澎博,自然在典藏、研究、組織、預算等資源面向上,很難與之相互比擬,但是,許多澎博之展示手法,卻與正在進行更新之民博常設展的展示理念,呈現異曲同工之妙,例如:結合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思考民族與民俗文化之未來發展等,以及民博嘗試與文物擁有者進行交流,生博則透過主題特展讓專業、冰冷之博物館開始與民眾之日常生活進行連結與再現。

展望未來,澎博既以「生活」為名,除持續經由文物徵集、受贈或購藏等傳統方法豐富館藏,可考慮以現地保存或仿效「歷史建築」登錄之清冊建立模式,彙整澎湖地區之重要民俗文物清單,降低集中典藏數量,強化文物與既有文化脈絡之相互連結,藉此提升澎湖居民對於民俗文物之愛護與重視;

另援引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出之「宜蘭就是一座博物館」的籌設理念,澎博可擴大展示架構之尺度與規模,除目前館內之常設展與特展外,應將澎湖地區之社區文化、地方文化館、文化及自然遺產等作為延伸性之展示場域,也可運用館內之專業資源,協助館外展覽之策劃及推動,以能將民族與民俗展示,由關注過往歷史,朝向連結當代生活、思考未來發展之前瞻性目標邁進。(系列結束)

圖30
澎博我家寶貝特展區之望安曾宅(上)與吳爾聰(下)之民眾參與式展覽
圖31


[1] 原型為澎湖早年往返廈門與台澎之間的帆船型貨船。(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系列閱讀: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1)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2)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2)

更新後之音樂館,希望不只展現亞洲音樂的特色,而是擴及全世界的多元音樂,並突顯多樣性的共通性,運用音像技術強化音樂的展現,讓觀眾思考何者為音樂,何者不是音樂,也加強關注現代的音樂…

編按:本文為作者針對日本與台灣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探討系列文章,系列 (1)  與 (2) 介紹日本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系列 (3) 介紹台灣澎湖生活博物館(簡稱澎博)。閱讀系列文章,請見文末。

更新後之民博展示案例介紹

更新後之非洲館的入口處規劃較大面積的緩衝區,除可讓展場環境更舒適,也可做為避難的緩衝空間(距離逃生門很近),展示主軸除歷史脈絡外,則呈現現代之休憩、工作、服裝、祈禱等四大主題,令人印象深刻之展示內容包括:

(1) 休憩區:收集與再製非洲咖啡攤。

XNLP051圖06
民博更新後之非洲館的入口處緩衝空間(左),以及休憩區之收集與再製咖啡攤(右)

(2) 工作區:特別設計的展示裝置,上方是等身大的照片,中間是受訪的錄像資料,下方是實際使用的器具,突顯被展示者與觀眾的當代連結,另為降低展示裝置之相互干擾,並非每個小主題都有影音資料,而是間隔出現,希望透過與正常人皆近的大小尺度,提升觀眾與展品之間的親切感與接受度。

(3) 服裝區:展示目前非洲流行以印刷圖樣取代傳統編織品,並將兩者放在一起,展示效果似乎不是很好,吉田憲司教授表示,目前正在評估將傳統服裝與印刷布料進行前後區隔,期盼透過更為立體感的展示,相互對比的接受性與感受度能更好。

(4) 祈禱區:基本上無法展示喪禮器物-儀式完成就會燒掉,目前民博的收藏品,是吉田憲司教授在非洲學習後返回日本親手製作,此外,展場也播放吉田憲司教授為非洲助手主持喪禮的錄像資料。

圖07 圖08 圖09
民博更新後之非洲館的工作區展示裝置(左)、服裝區之傳統服裝與現代布料對比(中),以及祈禱區由吉田憲司教授返日後重新製作之祭儀物件(右)

除卻有形性之文化遺產,無形文化遺產也是民族及民俗展示之重要課題,本次國際課程邀請福岡正太副教授介紹無形文化遺產的展示活動,並針對音樂區之展示更新進行說明。

福岡正太副教授表示,民博對於音樂遺產之執行機制及策略包括:標本資料收集與展示、音響資料收集與公開、影像紀錄製作與公開、公開演出、演講活動及研討會議等;一般人對於博物館會有刻板印象,認為這裡是專門收集「東西」的地方,許多非物質性的資料,也是積極調查與收集的對象;有形文化遺產可以透過保存的手段來保護與留存,但是,無形文化遺產是由人來保存,必須由人傳承給人,除了可能無人傳承外,傳承過程也可能會產生變化。

像音樂這樣的無形文化遺產,當然也包括演奏音樂的樂器與器具等有形文化遺產,福岡正太副教授表示,民博收集許多音樂類的器具,原本展示內容包括印尼的合奏樂器,以及使用於歌舞伎之伴奏樂器,似乎是為了突顯亞洲音樂也有像西方管弦樂、交響樂一樣的大型合奏樂器,不過,這樣的思維與構想,已經變得有點落伍了;

更新後之音樂館,希望不只展現亞洲音樂的特色,而是擴及全世界的多元音樂,並突顯多樣性的共通性,運用音像技術強化音樂的展現,讓觀眾思考何者為音樂,何者不是音樂,也加強關注現代的音樂(也包括少部分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的跨國及跨地域的影響,其中有共通性,也有獨特性),改變博物館較著重過去事物的限制與侷限,並思考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的意義與連結,展示架構說明如下:

(1) 導入:說明何謂音樂。

(2) 太鼓(膜鳴樂器):日本與世界的為主。

(3) 鑼(體鳴樂器):東南亞儀式當中與神靈世界交流的媒介。

(4) 嗩吶(氣鳴樂器):日本沒有這樣的樂器,但是,在其他的國家與地區卻相當普遍,運用於儀式伴奏、競賽開場或戲劇當中。

(5) 吉他(弦鳴樂器):大航海時代從西方傳到世界各地,並與當地音樂結合,產生新的音樂型態,強調全球化如何影響音樂的改變。

(6) 音樂的現代及未來:投入音樂的表演者會有不同的意見,透過訪談來呈現這些想法;舉例而言,有些聲音對於部分人是音樂,對於其他人則不是音樂,同樣的,有些音樂對於部分人會有意義及感受,其他人則沒有,博物館是讓多元意見相互交流的合適場域。

圖10圖11
圖12圖13
民博更新後之音樂館,有關太鼓(左上)、鑼(右上)、嗩吶(左下)、吉他(右下)的展示區域

福岡正太副教授表示,有關樂器類型的四大分類,是目前音樂學比較普遍的分類方式,強調的是如何振動空氣發出聲音的型式及類別;以太鼓為例,這是全世界運用最為廣泛的樂器,屬於人類與神靈溝通的媒介,或者當代人類表達意見或情緒的工具,日本人提到太鼓就會想到「和太鼓」,其實,全世界還有許多不同的太鼓,運用不同的器樂與技巧;

展示手法上,除了播放音樂及影像外,也分析音樂中的元素及組成,許多太鼓演奏涉及人類與神靈的溝通,展場以日蓮宗紀念創始人之儀式活動為例進行介紹;

此外,過去日本製作太鼓的地區,因為殺獸、取皮、製鼓的關係,被貼上負面的標籤,這些地區雖然生產及製作太鼓(不是所有人),卻少有人演奏太鼓(甚至主要是使用太鼓的人會歧視製作太鼓的人),目前部分製作太鼓地區的社區居民開始以演奏太鼓洗刷污名(當然也有人是純粹純粹喜歡這樣的音樂及演出形式),並展現在地的資源及特色,民博也邀請這樣的團體到館演出。

有關音樂的展示,光是樂器本身就很有趣,不過,此次展示更新希望能將樂器與演奏出來的音樂共同展示,不希望偏於一方,也不希望分開展示;福岡正太副教授表示,有關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不同展示媒介,一定要看的資料,會在展場呈現(現場音像資料以一分鐘為限,避免個別觀眾影響其他觀眾),補充資料會放入移動式的電子導覽設備,若涉及複雜的歷史與脈絡,會放在個人視聽室內供觀眾自行延伸運用。(系列待續)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系列閱讀: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1)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1)

吉田憲司教授於課程中表示,世界上的民族學博物館,多半是由自己的文化出發,再去看待其他的異文化,近年來這些被展示的異文化,也開始提出詮釋自己文化的主張;如何面對異文化,以及思考自己與異文化的關係……

別開生面的跨國合作計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簡稱民博)於2009年5月15日簽訂長達3年之合作協定,共同推動民族與民俗文化遺產之研究及教學工作,

第一階段,於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在台舉辦「2009民俗與民族文化的蒐藏講座與工作坊」,邀請民博吉田憲司教授、福岡正太副教授、日高真吾副教授等前來台灣授課,並進行田野調查與研習工作;

第二階段,北藝大與民博繼續在2010年8月29日至9月3日,於日本舉辦「2010民俗與民族文化的展示講座與海外考察課程」,除兩天半於民博之研習課程(包含參觀民博之常設展及典藏庫等),配合課程主題,拜訪大阪歷史博物館、滋賀縣立琵琶湖博物館、財團法人竹中大工道具館、大阪市立住居博物館等,另預留一天時間讓學員自由參觀大阪市及周邊之重要博物館。

民博於1974年成立,1977年正式開館,原初的收藏品來自於1970年舉辦大阪世界博覽會時,由參展單位帶來的各國民族及民俗、文物,「致力於人類學民族學研究,並透過收藏及保存民族學物件及公共展覽,以促進對於全世界之人民、社會及文化的共同理解與意識為目標[1]」;

民博自2004年4月起隸屬於大學共同利用機關法人「人間文化研究機構」,並負責國立大學法人「總合研究大學院大學」之地域文化學及比較文化學的博士班課程,有六十位民族學及相關領域之學術研究人員,吉田憲司教授表示,目前民博大約有四十位博士生,因為從事田野調查的關係,只有大約二十五位博士生經常在館內。

minzu01

民博園區之建築外觀(上),以及本館入口處之水域空間(下)

min2zu02

換言之,民博不但是國家級的文物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機構,也是高等教育之人才培育基地。這樣一座聲譽卓著的文化機構,近年對於既有的展示手法,進行許多的反省與檢討,吉田憲司教授於課程中表示,世界上的民族學博物館,多半是由自己的文化出發,再去看待其他的異文化,近年來這些被展示的異文化,也開始提出詮釋自己文化的主張;民博一開始是希望呈現一個縮小的世界旅行,但是,這樣的目標已經越來越不重要,取而代之的是如何面對異文化,以及思考自己與異文化的關係。

民博在開館二十年週年推出與英國大英博物館共同策劃舉辦之「異文化的視野」特展(分別在1997年9月25日至1998年1月27日,以及1998年2月11日至4月12日於民博與位於東京之世田谷美術館展出),主要構想是將大英博物館之民族誌展覽室在日本進行重建與重現,運用大英博物館的資料及照片,輔以民博及世田谷美術館的藏品,並以非洲及大洋洲作為主要的展示主題-歐洲人對於兩者的印象,前者是荒地,後者是樂園,無論如何,都是屬於最遙遠的地域及世界,此項展覽特別把非洲、大洋洲及日本放在一起,展現四大主題:

(1) 大英博物館的非洲、大洋洲及日本。

(2) 非洲人、大洋洲及日本人眼中的西方。

(3) 日本人眼中的非洲及大洋洲。

(4) 跨越文化的當代世界。

此項展覽之日方負責人吉田憲司教授表示,開展後,接到很多的抗議,包括:燈光太昏暗、展覽品太多、解說牌太小等,後來就特別說明這是大英博物館展覽室的重現,雖然消解抗議的聲浪,但是,還是解決不了大家的疑惑;因為這項特別的展覽,民博自2008年起,開始進行常設展區的全面更新作業,預計要花費六至七年才能完成(目前非洲館、西亞館、音樂館及語言館已經更換)。

minzu03

民博完成更新後之西亞館(上)及語言館(下)

min2zu04

吉田憲司教授表示,民博過去以地域及主題進行展示的規劃與設計,並沿用西方的觀點與操作方式,缺少當代收藏會讓文化停留於靜止的狀態,缺少動態的演變,也讓觀眾只看到大量的物件,卻無法理解使用物件的人與生活,此次展示調整方針包括:

(1) 更重視各區域與世界的連結及與日本的連結。

(2) 移除傳統與現代的二分法。

(3) 凸顯各文化與當代社會的連結。

(4) 與文化擁有者共同策劃展覽(邀請非洲8個博物館擔任顧問,每年會到民博進行交流)。

(系列待續)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1] 資料來自民博官網:http://www.minpaku.ac.jp/english/aboutus/#history,點閱時間:2010年11月15日。

系列閱讀:

試探民族與民俗展示的未來性(2)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