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初步:恢復在地物種生態

水泉社區居民是以農、漁、自由業與老人居多,並由20多個家戶組成巡守隊,擁有老人關懷據點(活動中心),包括電話問安、訪視、健康促進。水泉社區包含關山、貓鼻頭、白砂、下水泉與上水泉,總共有一千多人….

水泉社區居民是以農、漁、自由業與老人居多,並由20多個家戶組成的巡守隊,擁有老人關懷據點(活動中心),包括電話問安、訪視、健康促進。水泉社區包含關山、貓鼻頭、白砂、下水泉與上水泉總共有一千七百八十多人,以下水泉520戶佔多數。對於農漁村型的社區來說,往往多有社區人口老化與青年人口到外地工作的現象。於是,經營社區,或許就成為另一個留在家鄉生活的居民自我實踐的機會。然而,社區是否能有機會去經營?又建構在必須有提計畫的能力,方能獲得公部門的青睞。

水泉社區理事長一直對社區營造充滿熱情與活力。社區經營的面向,不論是在新移民女性學習與成長,或是社區綠美化,或是社區老年關懷的推動,屢有佳績。因此,當社區在此次提案「魅力社區」未獲通過,筆者就設想如果能夠透過其他方案來實踐也是另一種社區自主想像的實踐。

筆者把理事長原始提案重新檢視一次,發現大多數社區提案的困境。由於社區習慣於綠美化,大家也就將綠美化視為一種社區提案的標準模式。第一次這樣提,或許可以。第二次好像也可以。第三次也是這樣?就很難在眾多社區中脫穎而出。更何況現在社區的提案都是競爭型的!

基地的特質是什麼?經過社區的行動之後,社區多了什麼,又少了什麼?附加價值是什麼?這都是社區第一線的領導者必須深思的。然而大多社區的現況是,光是為了完成計畫就人仰馬翻了,哪有時間想這些?更何況提案計畫又不一定會通過!

社區外的幫助,這時或許就派上用場,也許將計畫經過其他社區專業的潤飾,注入其他知識量,這樣就可強化方案的時代感與意義性。但是,筆者也思考這樣的幫助,究竟可以幫幾個社區?這樣的幫助,有沒有排他性?如果要幫助一個社區,至少必須建立在二個基礎上,天助自助者,第一個條件是,社區居民具備願意投入社區工作的熱情與能量,這樣,後續才會是正面的循環,所謂見賢思齊,而不是每個社區都來尋求協助的反面效果。但是,這樣還是不夠支持社區發展,或者是推動社會改革的積極性。第二個條件是,如果社區這次的行動方案,不只是「社區營造」,而也能推動某些所謂的「普世價值」,或許,協助一個社區,才會發酵成促進其他社區發展。

思考底定後,對理事長的建議是,從清除外來種銀合歡開始吧!這個行動推動了「恢復在地物種生態」的生態優先價值觀,第二步就是把荒地變公園,而不是放任不經營,這樣也創造社區「社區主體意識的公共性空間」,以利推動社區輿論的發達。下一步呢?就請拭目以待。

去除銀合�01

去除銀合歡(上,下)

去除銀合�02

砍除後現場討論

砍除後現場討論。

(本文作者為屏南社區大學主任)

「源源不絕」的水泉印象

經過社區居民與公、私部門及第三部門的合作,水泉社區也在三月底完成生態水池與休閒步道的施工,裝上了增加曝氣量的水車,公園綠地上的原生植栽,也漸漸形成多層次的生態環境,小雨蛙與蜻蜓…..

水泉社區總動員把社區荒地外來種銀合歡清除後,企圖恢復在地物種生態,第二步就是把荒地變公園,創造社區「社區主體意識的公共性空間」。於是社區成員利用晚上閒暇時間,邀請曾在社頂部落與港口社區創作的曾老師教授社區空間創作藝術等相關社區課程,並於課後討論,如何將荒地變公園。

有別於大光社區以「思想起的故鄉」作為社區的精神,水泉社區打算將水車及生態池作結合,創造出「源源不絕」的水泉印象,並提供社區散步聊天的戶外空間,且吸引遊客目光,讓遊客停下腳步。

 

屏南四月5篇01
社區心花園社區課程。

 

理事長說,這次的經驗與以往不同,不是公部門發包去完成工程,而是透過社區居民凝聚共識,由社區居民動手逐步完成,要表現社區營造的精神。

 

現場則由小胖與理事長共同放樣,帶領社區工班,並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的張老師指導半生態水池的設計。現場討論則是在前置作業的基礎下,必須在施工過程一次一次解決實務性的問題。材料為何,施工方法確認等等事項。

 

屏南四月5篇02
施作前線場討論。

 

屏南四月5篇03
社區工班師作座椅。

 

在環境改善施工的同時,理事長又發揮它的強項,綠美化,開始著手向相關單位申請適合的植栽物種(喬木、灌木與草花),企圖將原來被銀合歡佔據的棲地,變成充滿原生物種的社區生態公園。

 

經過社區居民與公、私部門及第三部門的合作,水泉社區也在三月底完成生態水池與休閒步道的施工,裝上了增加曝氣量的水車,公園綠地上的原生植栽,也漸漸形成多層次的生態環境,小雨蛙與蜻蜓及蝴蝶,也陸續在水泉心公園中出現,再來就剩下水生植物的加入與後續的維護了。

屏南4月5篇04
心花園的雛型。

 

水車象徵源源不絕、心型的生態池與散步道,紀念著居民齊心協力,打造出水泉的心;搬運本地回收再利用的透水性舖面作為散步道的主要材料;同樣的思考,也在公園周邊的座椅,可看出端倪,不似強調永不腐朽的材料,而以回收的枕木做成,即便毀損,仍可被自然界所分解。在這次的經驗中,水泉社區在建構一個安全、健康、生態的農漁村落理念下,以其社區創意,形塑出水泉社區在地特色,並提供居民更友善、安全、以及生態健康社區休閒環境。姑且不論是否能百分之百恢復原生物種生態,此次的過程與經驗,都將內化成為社區居民下一步社區營造的基本功。協助社區,創造一種值得探討與傳承的經驗,或許這就是社區專業者最大的滿足了。

 

屏南4月5篇05

完成水車。

 

屏南4月5篇06

試轉水車。

 

(本文作者為屏南社區大學主任)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