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2)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下)

課程執行單位展示印製完成之識別貼紙-戴著礦工帽、拿著電鑽的小猴子搭配「猴硐」及「煤礦」等文字,大家都有一種很振奮的感覺…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閱讀「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上)請點選這裡,閱讀系列前文,請見文末連結。

第一天開園社區活動

雖然北縣觀光局所主辦之開園活動要到7月24日下午才會正式展開,不過,課程執行單位及部分社區居民卻早在7月23日就開始陸續進行準備;特別的 是,當課程執行單位展示印製完成之識別貼紙-戴著礦工帽、拿著電鑽的小猴子搭配「猴硐」及「煤礦」等文字,大家都有一種很振奮的感覺,果不其然,這些貼紙 在接下來的兩天活動中,也成為詢問度很高的熱門品,許多人得知是非賣品,也紛紛提出各種以物易物的提議,成為開園社區活動的有趣插曲。

因課程執行單位已將主要「揪團」遊程活動移到次日,因此,開園日當天的重頭戲就落到製做飯糰的社區媽媽身上-為了精準掌握五穀米的比例與份量,7月 23日晚上就開始秤重、分包、泡水、封口、置入冰箱冷藏;隔天一早陳麗如老師就帶著得力助手來到黑金藝文工作室,協助白純阿姨準備待會兒要使用的五穀米; 約莫同時,辜昭傑先生與友人也再度風塵僕僕趕來社區,除瞭解居民對於貼紙的反應,也臨危受命協助繪製社區攤位所需要的展示看版。

時間繼續往下走,媽媽廚房的成員們陸續帶著各自準備的餡料來到黑金藝文工作室;等到五穀米煮熟、攪拌均勻、倒入木桶,就開始包製飯糰的階段;跟前2次試做不同的是,此次飯糰是要販售給參加開園活動的外來訪客,因此,陳老師特別提醒大家要控制每個飯糰的重量與造型;

一開始,眾人圍住放滿食物的方桌,不知如何分工與合作,有點手忙腳亂,但是,沒多久,大家就理出頭緒:先由前頭的陳素真小姐負責控制飯量,中間兩側 的陳吳應、簡寶月、余小玉等阿姨們將餡料包入飯糰,並裝入耐熱袋內,最後由潘羿秀小姐灑上白芝麻後加以整形,筆者則以圓形小貼紙封住袋口,並進行數量清點 與進度管控。

圖02圖03
製做「煤時間飯糰」的4個階段:準備五榖米(上左圖)、包入內餡(上右圖)、整形及包裝(下左圖)、貼上可愛的猴子貼紙(下右圖)
圖04圖05

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中午,飯糰製做的速度也逐漸加快,當眾人把原先規劃之飯糰數量分批、如數交付給攤位工作人員後,大家終於可以卸下緊張的壓力,稍 微鬆一口氣;因為已是中午用餐時間,突然有人提問:啊!飯糰都已送出,那大家要吃什麼呢?還好早上有一鍋五穀米因有焦味,被陳老師禁止使用,所以,大家就 拿著不合格的五穀米開始包製起自己要吃的午餐。

當製做飯糰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媽媽廚房的夥伴們也紛紛回家休息,或到園區參加其他開園活動;原本擔心因為交通管制而引發之居民抗爭似乎並未發生,不過,園區內之主要區域就像一個臨時性的大型遊樂場,帳棚、舞台、攤販、流動廁所,以及各種食物的氣味充斥其間。

圖06
李宗桂局長前來關心社區攤位狀況,並貼上社區的識別形象貼紙

至於社區攤位部分,一開始,「煤時間飯糰」並未得到太多注目,因此,工作人員喊出:「買『煤時間飯糰』」就送『礦工茶』」的促銷方案,終於吸引第1 對母子前來攤位參觀,並完成首筆交易,接下來社區飯糰的名號就逐漸傳遞出去,每個30元的飯糰很快就全數銷售一空,當媽媽廚房的夥伴們得知這個訊息,莫不 感到十分振奮,也對自己的努力感到相當欣慰與驕傲。

時間來到下午,自然組導覽遊程及石膏葉拓DIY等活動也依序展開。相較於7月25日之人文組遊程,自然組的反應似乎沒有那麼熱烈,最後僅有7人報 名,實際只有5人參加-可能是因為「自然文化」之主標題與一般人對於猴硐的概念與印象落差較大;此外,考量自然組遊程跨越光復里、猴硐里及弓橋里,範圍屬 性較為複雜,因此,協調蔡淑惠小姐支援光復里及猴硐里的遊程路段,陳清課先生則在舊猴硐國小進行等候與交接,接續介紹鐘萼木復育園區,並執行石膏葉拓之 DIY活動。

圖07
遊客現場報名參加石膏葉拓之DIY體驗活動

相較於自然組遊程先行認識猴硐地區之生態特色,再於特定人造環境進行植物觀察與採集,最後透過葉拓活動留下對於猴硐自然資源之認知與回憶,社區攤位 之DIY活動,則缺乏諸此脈絡串連,外來訪客也較難理解為何規劃、設計此項活動內容;為提高DIY活動對於遊客的吸引力,將原本訂價100元的活動改為 50元就可實際體驗,此外,也透過現場示範操作,讓遊逛攤位的遊客,瞭解DIY之實際執行方式與流程,也開始吸引家長帶領年幼的小孩前來參加,進而擴大參 與、漸入佳境。

圖08
於運煤橋上燃放之燦爛煙火為開園活動掀起高潮

伴隨夜暮逐漸低垂,第2批「煤時間飯糰」再度銷售一空;開園活動也在運煤橋之螢光舞龍表演及煙火施放中邁向最高潮,最後在露天電影放映後劃下終點。

第2天開園社區活動

曇花一現之開園活動雖已結束,社區攤位展示及人文組遊程活動仍於次日繼續進行。

有關媽媽廚房部分,相較於第1天的不熟悉與磨合,第2天雖有部分人員更替,但是,整體運作要比第1天順利許多;不過,因為要準備人文組全日遊程之午 餐飯糰,又要提供給攤位販售,再加上陸續有訪客洽詢購買,造成數量統計與管制上有點混亂;另延續第1天「煤時間飯糰」的超人氣,第2天仍受到熱烈歡迎,預 訂提供給攤位販售的飯糰很快就銷售一空,因此,媽媽廚房的夥伴們只好緊急追加數量,以能滿足實際需求。

圖09
蔡銀寶先生回到社區準備為參加「揪團」活動的訪客解說本鑛之坑內外作業情形

至於「揪團」活動部分,期待已久的人文組遊程終於正式登場,相較於自然組的冷清,人文組之全日遊程一開始就相當熱門,詢問頻率及報名速度一直位居3項遊程之冠。

人文組之2項遊程皆以猴硐車站作為起訖點進行規劃,以步行方式實地認識與體驗基隆河兩岸之重要煤礦遺產,並同步感受在地性之常民生活文化;不同的 是,因應時間長短的不同,後者取消往返復興鑛的路線,另也沒有定點耆老解說及午餐(含休息);最後分別有16人及9人報名參加人文組之全日及半日遊程,突 顯社會大眾之休閒旅遊需求正在悄悄改變中:時間更長、內容更豐富、更精采,即便費用高一些,反而更具誘因及吸引力。

在導覽員之安排上,人文組之全日遊程因需要與耆老們相互搭配,並協調中午用餐相關事宜,最後由曾經從事旅遊業之蔡淑惠小姐來擔任,另安排陳基門先 生、蔡銀寶先生、倪合興先生、陳清標先生等具備豐富礦業工作及在地生活經驗之社區耆老,分於內店仔入口處、本鑛坑口、內寮仔礦工宿舍、復興鑛坑口等地等 候,針對親身經驗與實務工作經驗進行分享,並與導覽員進行分工與互補;

半日遊部分,因路程長度與全日遊程相差不遠,但時間卻相對較短,故安排收集大量與猴硐及煤礦相關簡報資料,並具備豐富礦業工作經驗之柯茂林先生擔任導覽員,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猴硐地區資源特色,以及煤礦產業之運作情形。

由於人文組2項遊程結束後,皆會回到猴硐站前之社區攤位進行石膏葉拓之DIY活動,與開園日採取現場報名之零星、分散狀況不同,因此,需要更多工作 人員同時進行示範及協助製做;另參加「揪團」人員以成年人居多,此與開園日以家庭及小朋友報名參加之情形有所差異-不同的狀況,再加上瞬間湧現之大量製作 需求,差點讓攤位工作人員招架不住,所幸在課程執行團隊與社區居民之共同努力下順利完成。

開園社區活動之檢討與評估

配合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日之社區活動,終於圓滿落幕、劃上句點,相較於過往之社區活動,或許並無過於突出及突破之處,但是,卻有幾項與過往不同的特點:

(一) 透過以社區為主體之滾動式課程設計,改變過往制式化之人才培育模式,讓課程內容更貼近社區居民之真實需求。

(二) 經由主題課程之策劃與推動,成功吸引更多元之社區居民參與地方性公共事務,包括「餐飲診斷」課程所吸引之婆婆媽媽、姐姐妹妹,以及「導覽培訓」課程所鼓勵之社區耆老們,無論在數量或參與意願上,都有顯著的增長與提升。

(三) 無論「餐飲診斷」課程所研發之「煤時間飯糰」或「礦工茶」,以及「導覽培訓」課程所建立之導覽員與耆老的協力、分工模式,突顯惟有結合在地知識及生活文化才能創造地域發展之嶄新價值。

(四) 採取收費策略之成果展現,讓社區工作面對社會大眾的評價與反應,也讓原本偏重於社會服務之活動辦理,逐步邁向常態化之永續經營。

此次於制式化之開園活動,導入「揪團」遊程及攤位展售等社區活動,彰顯未來園區營運若能結合社區居民之投入及參與,將有助於突顯園區之環境資源價值,進而落實保育及活化之整合目標,並創造融合園區經營與社區發展之嶄新性運作模式。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延伸閱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2)活動執行與效益評估(上)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舉辦導覽活動已有許多實務經驗,多半也得到不錯的反應與回饋,但是,舉辦收費性之預約遊程則是首次,除為思考如何訂出…

編按:本文為「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系列文章,前文提及居民為迎接博物館開園,學習餐飲及導覽活動設計學習,本文為開園當日活動的執行與效益評估。因本文篇幅較長,切分上下刊登。閱讀系列前文,請見文末連結。

開園社區說明會

伴隨猴硐煤礦園區之預定開園日越來越逼近,有關開園活動之規劃內容及相關管制配合措施也必須與當地民眾進行協調與溝通,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北縣觀光局)在2010年7月13日於瑞三介壽堂舉辦公開說明會,針對相關事項進行說明,並與居民進行意見交流。

該項會議一開始,先由臺北縣議員廖秀雄先生表達對於園區及開園計畫的相觀看法。接續由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說明園區進度,並回應廖議員的建議:園區正在推動瑞三本坑安全設施工程,原本希望能在開園前完工,讓民眾有機會可以一窺坑內情景,可惜流標3次(已於7月13日決標)導致進度無法配合開園時程;廣受關注之瑞三選煤場的後續保存及再利用,仍由臺北縣政府委託學術單位研究中;目前正規劃製作大型立體模型,希望能讓遊客更容易理解煤礦產業的實際運作情形;至於運用鐵路沿線之舊鐵道及廢棄隧道興建自行車道的相關建議,也會積極瞭解、評估及推動。

圖01
余雅芳科長說明開園活動內容

在李局長的報告及回應後,接續由北縣觀光局行銷科余雅芳科長說明7月24日開園活動內容:

下午開始會有古早童玩市集、猴硐導覽服務、闖關遊戲及抽獎活動、街頭藝人表演、設置於第三停車場之主舞台表演活動等;晚上在運煤橋依序會有洪勝醒獅團之螢光舞龍表演、光雕啟用儀式及煙火施放活動等,最後將於主舞台周邊之露天空地放映電影「功夫熊貓」;有關展覽空間部分,除已正式開放之旅遊資訊中心、願景館、地質生態展示館、礦工紀念館,以及新近完成遊客資訊中心等,也將於柴油機車庫舉辦「幸福北縣‧感動久久─北縣之美暨猴硐風情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巡迴展」;

另為因應開園活動所可能湧入之大量人潮與車潮,園區於開園活動當日將進行交通管制,區域內只允許步行及居民機車通行,但是會有公車巡迴遊園,也有公務車及電動車接駁;為鼓勵居民參與開園活動,將於願景館週邊設置社區攤位,其中2個攤位將進行社區人才培育之成果展現,並將延長至7月25日。

余科長簡報結束後,現場開放讓社區居民提問,果不其然,開園活動之區域性交通管制,引發許多居民對於執行細節,以及可能造成民眾生活之不便利等進行詢問,甚至發生小小言語衝突;民眾也對開園活動規劃提出建議與需求,包括增設開園活動大氣球、提供紅燈籠於各家門口懸掛、取消「功夫熊貓」改放與礦業主題相關之「扶桑花女孩」等,皆因經費因素未獲接受;

其餘邀請猴硐里李政村先生吟唱漢詩、電動車接駁延續至開園活動次日、加強園區環境清潔及景點除草等,則獲李局長允諾立即辦理;另有關原瑞三大門燈座修復、擴充園區公共廁所分布及處量,以及新設園區景觀標誌-猴子拿「圓鍬」應改為拿「十字稿」等,亦獲李局長正面回應,並指示進行評估及處理。

開園社區活動前置準備工作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由北縣觀光局策劃、推動之園區開園活動,並未跳脫常見之商業行銷思維,活動僅於開園日舉辦,宣示及宣傳意味相當濃厚;所幸北縣觀光局委託專業團體辦理之人才培育課程,配合於開園活動期間進行「導覽培訓」、「餐飲診斷」、「手創DIY」等3大主題課程之成果展現,以及由各里辦公室及社區發展協會負責之社區攤位,也讓部分居民對於開園活動增加些許之實質投入及參與感受。

有關「導覽培訓」成果展現部分,決定以7月10日之第3堂課程討論結果為基礎,推動自然組及人文組等2類導覽遊程;原訂於開園日舉辦之「揪團」活動,為避免與北縣觀光局之主要開園活動混淆、衝突,最後決定僅保留與目前主要園區範圍重疊較少之自然組遊程於開園日下午舉辦,人文組遊程則調整至次日舉辦,不過,除卻原先規劃之全日性遊程,則刪除耆老現地解說、午間用餐及參觀復興鑛等行程內容,新增於下午舉辦之半日遊程,希望能測試及瞭解社會大眾對於不同時程規劃之接受程度及反應情形;

另此次「揪團」活動是以付費方式進行思考與規劃,並因應時間長度及遊程內容之差異,設計不同收費標準(如表一),期盼藉此瞭解外來訪客對於遊程內容之需求性及滿意度,並評估由特殊性之專案計畫邁向常態執行與推動的可能性。

表一、開園社區「揪團」遊程活動內容

名稱 日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收費
猴硐自然文化導覽體驗之旅 7/24 14:30-17:30 社區導覽、石膏葉拓DIY活動 200元
猴硐社區人文導覽體驗之旅 7/25 10:00-15:00 社區導覽、定點耆老解說、社區媽媽午餐、石膏葉拓DIY活動 400元
猴硐社區人文導覽體驗之旅 7/25 14:00-16:30 社區導覽、石膏葉拓DIY活動 200元

對於社區居民而言,舉辦導覽活動已有許多實務經驗,多半也得到不錯的反應與回饋,但是,舉辦收費性之預約遊程則是首次,除為思考如何訂出既能反應實際執行成本又能符合社會大眾需求之收費標準傷透腦筋外,如何安排合適性之導覽人員與定點解說耆老,也是一大考驗與挑戰;

受到籌備時程的限制,並無法在短期內培育及養成更多導覽解說人才,只能從過往已接受相關訓練,並有實際執行經驗之社區中壯輩人才進行篩選,加上北縣觀光局之開園活動及社區攤位展示也「搶走」許多寶貴人力,最後決定由長年自力進行鐘萼木復育工作之陳清課先生、返鄉創辦黑金藝文工作室之蔡淑惠小姐,以及具備豐富礦業實務工作經驗之柯茂琳先生分別負責自然組與人文組之全日、半日遊程;

比較令人意外的是,最後定案之耆考解說地點,因為只有內店仔、本鑛、內寮仔、復興鑛等4個重要資源點,但是,耆老們參與現地解說的意願,卻出奇的積極與踴躍,為了讓更多具備豐富在地生活與礦業工作經驗之社區耆老,有機會透過遊程設計與外來訪客進行面對面接觸,並提升遊程內容之真實性與臨場感,最後決定由陳基門先生、蔡銀寶先生、倪合興先生、陳清標先生分別擔任上述4個地點之定點解說人員,並由導覽人員掌握執行進度、輔助協調與外來參與者之詢答及互動。

除卻移動性之導覽遊程,課程執行單位也規劃於固定性之社區攤位展示、販售「餐飲診斷」課程所研發之「煤時間飯糰」及「礦工茶」,並舉辦付費之石膏葉拓DIY體驗活動。

相較於解說工作,社區居民對於其餘2項工作就顯得較為陌生與不安,特別是媽媽廚房部分,因涉及包裹飯糰之五穀米,以及飯糰內之各種內餡之執行分工與合作介面,最後決定於黑金藝文工作室及白純阿姨家中烹煮五穀米,其餘內餡則由社區媽媽們各自於家中準備完畢後,再帶到黑金藝文工作室進行飯糰製做;

為了讓別出心裁之「煤時間飯糰」能在首度推出就讓人有耳目一心的感受,並強化攤位展示之視覺意象,課程執行單位特別在7月18日下午邀請成功打響信義酒莊品牌名號之南投縣信義鄉農會辜昭傑先生來到猴硐進行實地勘察,並與猴硐居民交流對於地方經營之寶貴經驗,最後與同行友人共同設計於開園社區活動黏貼於飯糰包裝袋及志工POLO衫之識別貼紙。

至於石膏葉拓DIY之體驗活動,為確認實際執行流程,課程執行單位在7月18日上午邀集攤位工作人員進行模擬演練;另因無法、也不鼓勵參與民眾任意採集樹葉,則決定要為參加人員預先準備數種具有地方特色又容易操作之葉片,也針對植物種類及葉片保鮮(濕)方法進行討論。

(閱讀下文,請點選這裡)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延伸閱讀: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開園社區活動側記(1)前置人才培育課程(上)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地方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

編按: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於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地方居民為迎接盛事,事前盡心準備討論,從飲食到遊程,希望讓外來遊客感受猴硐深刻文化。本文作者長期關注地方博物館建置及社區參與,這次全程參與記錄過程,從事前準備到事後效益評估,提出系列專文討論,與讀者分享。

990813hutugsihi-300.jpg
高空氣球預告猴硐煤礦博物園區7月24日正式開園

啟動新一階段的人才培育課程

猴硐煤礦博物園區終於在2010年7月24日正式開園,雖然這個沒有圍牆的「博物館」,部分園內設施早已陸續完成,並開放參觀及使用;不過,由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簡稱北縣觀光局)策劃舉辦之開園儀式及相關活動,對於這個博物園區,乃至猴硐地區之未來發展,仍有其重要性之象徵意義。除卻一般常見之開館或開園活動,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區域範圍因與當地居民之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北縣觀光局在籌劃開園活動的同時,也希望當地居民能以地方辦喜事的心態,來共同迎接這個可能帶來區域發展的嶄新契機,因此,委託熟悉園區及地方事務之民間專業團體,策辦一系列人才培育課程,期盼能在開園活動期間,展現初步培訓成果,並彰顯在地居民的活力與投入,也鋪陳後續社區參與園區運作及發展之可能性。

共同課程部份

考量過往猴硐居民已經透過環境資源調查、地區共識會議等,累積大量社區營造經驗與成果,加上此項人才培育課程有著清楚的短期及中期工作目標,因此,執行單位改變過往「策劃活動→聯絡師資→招生→開辦課程」之制式化流程,採取鼓勵居民共同投入、參與之互動式規劃模式,第1階段僅公告於2010年6月12日、6月13日、6月19日舉辦「觀光社區的營造與發展」、「觀光社區營造案例分享」、「社區資源規劃工作坊」等3場次共同課程,並預告後續將推動「導覽培訓」、「餐飲診斷」、「手創DIY」等3大類主題課程。

其中,6月12日及6月13日之共同課程,分別由計畫主持人林鍬先生及世新大學觀光學系陳墀吉副教授分享觀光社區營造之概念與國內外案例,同時,說明課程目的與內容,並與居民進行交流;6月19日之工作坊則由筆者及執行團隊與社區居民針對猴硐地區之遊程主題進行討論,並以1日遊為原則,思考主題遊程的起點、終點、交通方式、路程中會經過之資源點,以及沿途可以「吃、喝、玩、樂」之相關輔助資源,最後,討論如何透過人才培育課程以針對不足之輔助資源進行改善與補強。

有關工作坊之討論範圍並不限於目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主要區域範圍(光復里、猴硐里),而將週邊之弓橋里及碩仁里也一併納入,因此,各組提出了「歷史古道+生態環境」、「礦業遺產+常民生活」、「生態物種+環境資源」等3大遊程主題-改變過往僅以侯硐車站出發、結束之路線設計,思考不同交通工具可以移動的區域範圍,

舉例而言,如果要探索基隆河之河域生態及環境資源,就可以從猴硐騎腳踏車到三貂嶺,最後再由三貂嶺車站離開;另可由九份頌德公園「揪團」出發,沿小粗坑古道來到猴硐國小後,再進入猴硐聚落探索礦業遺產,最後由侯硐車站離開。

透過不同起訖點之遊程規劃,不但可以開發更多元之地方探索模式,更可以讓猴硐地區居民(包括弓橋里、光復里、猴硐里、碩仁里等),能有更多的參與及互動。

相較於猴硐地區之豐富性環境資源,對應性的配套資源卻明顯不足,以「吃」為例,過往車站口已有2家古早麵店,近日新開小吃店也仍以麵食作為主要訴求,如何創造具有在地特色的餐點,應該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及目標;以上述遊程規劃為例,2項設計皆以長時間之戶外活動為主,甚至整天都不太有機會遇到合適地點好好坐下來吃飯,因此,提供可以輕鬆帶走、又不怕涼掉的餐點,可能就是一個不錯的思考方向-

許多居民建議開發具有在地特色飯糰,甚至提出「煤時間飯糰」的構想,運用諧音結合「煤」、「梅」、「沒」等3個意涵,加入竹炭或黑芝麻等食材,創造煤的意象,放入過去當地常入菜之梅子為內餡,並以輕鬆吃、輕鬆帶走,創造玩到「沒時間離開」的主題與效果。

再以「喝」為例,戶外活動最需要的就是補充水分,諸如梅子汁、青草茶等都是很好的飲品,甚可鼓勵消費者自備容器,並以增量或減價等提高誘因;至於「玩」、「樂」部分,可以運用礦區之集會與休閒空間-介壽堂,透過放映紀錄片或懷舊電影、不定時推出主題展覽、舉辦社區劇場成果發表或展演活動等,提供休閒或教育功能;此外,持續繪製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資源圖像,推動藝術教育及素人創作,評估將這些作品印製為明信片或開發版畫DIY活動等,都是可以強化猴硐遊程之豐富性與細緻度的可行策略。

主題課程部分

在完成第1階段之共同課程後,多數居民皆同意繼續開辦原先規劃之3項主題課程,至於實際上課時間及執行模式,則採取滾動式、邊上邊調整的方式來進行(詳如表一)。

表一、第1階段人才培育課程(主題課程部分)

主題課程

時間

6/20

6/26

7/3

7/4

7/10

7/16

7/20

導覽培訓

下午

下午

下午

餐飲診斷

上午

上午

晚上

晚上

手創DIY

下午

下午

(一)「餐飲診斷」課程

首先登場的是「餐飲診斷」課程,任職於臺北市政府勞工局職業訓練中心之陳麗如老師在6月20日上午來到猴硐國小分享過往輔導之地方美食案例,並與有興趣參與後續課程之社區居民逐一認識-有別於過往之社區營造課程,因為餐飲的主題,吸引了許多過去不曾參與地方課程之婆婆媽媽、姊姊妹妹前來參加;

陳老師在課程結束前,與居民相約在7月3日上午自行準備拿手佳餚,並帶到猴硐國小與大家共同品嘗,藉此思考與尋找什麼是可以代表猴硐地區之環境資源及在地特色的風味佳餚。

7月3日當天,社區朋友們依約準備各式各樣食物提供給大家品嘗,陳老師則由專業觀點提供個別性之修正意見。不過,大家對於6月19日工作坊所討論之「煤時間飯糰」仍深感興趣,加上光復里蔡淑惠小姐所準備之青草茶頗獲好評-過往因為坑內工作的關係,許多礦工的肺臟都有問題,因此,各家都有自己專屬的青草茶配方,若以「礦工茶」名之,再與飯糰搭配,相信將是頗具特色之地方食物組合;

雖然未來猴硐地區之在地美食,仍有許多可能性尚待開發,不過,為配合開園活動之導覽遊程,以及規劃中之攤位展示,決定以研發具有在地特色之「煤時間飯糰」,作為第1階段之工作重點。歷經執行單位與陳老師及社區居民之多次溝通與協調,決定請社區居民自行準備可以作為飯糰內餡之相關菜餚,並於7月16日晚上帶到猴硐里陳清標先生家中進行第1次的飯糰試做。

圖02圖03
陳麗如老師於「餐飲診斷」第1堂課進行案例介紹(圖左)及第2堂課提供各家私房美食之專業意見(圖右)

陳老師在7月16日下午來到蔡淑惠小姐與隔壁白純阿姨家中準備晚上要包飯糰的五穀米,社區朋友們也依約在晚上攜帶各種預備要包飯糰的內餡到陳先生家中;看著滿桌菜餚,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

回想第1堂「餐飲診斷」課程,大家對於猴硐有美食嗎?以及居民是否願意為社區貢獻私房佳餚?皆感到相當懷疑;可是,當天在陳家的大圓桌上,除肉鬆等少數食材是由外地購買而來,其餘多為居民運用自家種植的蔬果,加以醃製或烹煮,因為是各家獨有的私房菜,所以在食品安全上也格外讓人放心,也更充滿濃濃的在地風味。

等到參與人員約莫到齊後,陳老師要大家先逐一品嘗各種菜餚,再挑選自己喜歡的食物包入下午準備好的五穀米當中,先各自品嘗,再進行意見交流及分享;從眾人興奮及滿足的笑容中,陳老師知道,此次新研發的「煤時間飯糰」一定會大獲好評;因當日準備之內餡種類過多,大家決定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喜歡的前幾名。

圖04

社區居民各自將拿手佳餚帶到陳清標大哥家準備試做飯糰(圖上)與試吃後以投票方式選出最受青睞之飯糰內餡(圖下)

圖05

陳老師為指導居民有關五穀米之烹煮方式,並針對內餡種類進行討論,又在7月20日下午來到社區,並邀大家於夜間二度前往陳家,最後敲定「煤時間飯糰」將使用酸豆、醃葫瓜、醃小黃瓜、素肉鬆、豆角、炒竹筍等6種內餡。

(本文待續)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10,〈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2010年5月14日,https://www.dfun.tw/?p=26968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