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3)政府與居民協力互動

伴隨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開園時程逐漸逼近,以及社區居民及民間專業團體參與地方性公共事務更加積極與主動,主導園區事務之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開始感受到必須與居民針對園區事務進行對話,思索如何與在地居民協力…

編按:本文為作者撰寫之「邁向生態博物館」系列文章,其他閱讀請點選這裡─

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1)

在邁向生態博物館的路上(2)猴硐社區參與機制的擴大

────────────────────────────────────────────

由愛貓攝影展引發的對話

伴隨猴硐煤礦博物園區之開園時程逐漸逼近,以及社區居民及民間專業團體參與地方性公共事務更加積極與主動,主導園區事務之臺北縣政府觀光旅遊局(以下簡稱北縣觀光局),開始感受到必須與居民針對園區事務進行對話,甚至思索如何與在地居民協力經營園區之必要性與可能性。

受到2009年下半年愛貓人士推動一系列關懷猴硐地區實踐行動的影響,臺北縣政府謝秀棋顧問在活動發起人簡佩玲小姐的邀請下,與社區居民在11月25日於光復里活動中心進行一場非正式的對話。

與會人員包括來自光復里、猴硐里、弓橋里的居民,除針對方才執行完畢之愛貓攝影展,以及正在籌劃之關燈遊行活動進行討論外,居民也利用機會向謝秀棋顧問表達對於園區軟、硬體內容及過往執行機制的看法與建議。

除有關土地問題較難解決外,謝顧問正面肯定攝影展之推動與成果,並鼓勵未來如若朝向文化創意產品進行延伸及發展,應將貓的議題與在地性之礦業文化進行結合,並藉此鼓勵居民更加關心及投入家園環境的維護與營造;另以九份昇平戲院案例,建議居民思索投入園區歷史建物或閒置空間之經營管理的可能性;此外,也透露臺北縣政府正在進行侯硐站前選煤場之保存機制研究,以及北縣觀光局即將前來社區與居民進行園區議題之對話與溝通等訊息。

作為煤礦產業之重要環節,且因位於侯硐車站前,具有重要地標意義之瑞三選煤場,因礦區停止運作後,持續毀損,並於2009年10月6日發生大規模坍塌(盧賢秀,2009);臺北縣政府文化局(以下簡稱北縣文化局)於2010年1月份委託中國科技大學執行「臺北縣歷史建築瑞三礦業選煤廠修復規劃」,因工作內容涉及建物加固、現場調查及文物清理等工作內容,地方居民盛傳臺北縣政府將拆除選煤場,並於現地原址興建博物館。

990514boshhougiouino-420.jpg
中國科技大學向猴硐地區居民說明選煤場計畫之方案內容

臺北縣社區營造中心(以下簡稱北縣社造中心)得知此事後,主動建議北縣文化局應請計畫執行單位向居民說明工作內容,故於2010年1月22日上午10時30分,在園區願景館舉辦小型說明會。

除由中國科技大學說明工作內容與進度,並釐清居民之擔憂與疑慮;居民建議應儘量避免破壞已施工完畢之周邊環境設施,有關文物調查與整理,也應多加徵詢在地意見,特別是有實際工作經驗的在地耆老;另北縣社造中心許主冠老師於會中建議,未來猴硐地區應建立一個跨社區之溝通平台,除方便相關訊息之聯繫,亦可針對區域發展議題進行研商及探討;

光復里周晉億里長於會後表示此次會議是臺北縣政府首次針對園區相關工作內容進行公開說明,希望未來能夠持續進行,以加強政府、居民及專業團隊之互動協力與意見交流。

落實政府、居民、專業團隊之互動交流

為落實上述有關地區平台的構想,北縣社造中心於2月7日邀集猴硐地區社區居民,於瑞三介壽堂召開第1次會議。此次會有來自猴硐里及光復里的居民參加,會議一開始,長期關注金瓜石、九份及猴硐地區事務的林鍬老師,延續過去提倡以國小高年級戶外教學作為園區初期營運之主要經營訴求的構想,並以日本推動觀光社區營造的經驗,說明未來園區營運機制,應朝向社區居民及在地組織可以承載與執行的方向進行思考;

許主冠老師提出進行社區人力資源調查的構想─哪些居民願意參與園區或地方事務,以及想做與能做的事情為何進行問卷調查;居民發言集中在對於園區問題的檢討,以及園區工作機會應優先進用在地居民等議題,另針對導覽解說之功能與定位,以及未來園區軟、硬體建設的方向及內容,進行意見交流。

為啟動猴硐地區人力資源調查工作,社區居民接續於2月21日,在黑金藝文工作室召開第2次平台會議,除針對人力資源調查表之內容與時程進行討論及確認,也針對如何創造具有在地特色之產業與服務,進行意見交換。

考量猴硐地區未來如將朝向觀光社區營造進行努力與推動,在地人力之能力提升與人才培養,將是最重要的關鍵議題,因此,北縣社造中心再度邀集社區居民於3月11日在瑞三介壽堂召開第3次平台會議;此次會議受到部分園區工程未尊重在地意見,以及園區就業機會引發爭議等議題影響,並未針對培訓課程進行深入討論;

不過,居民的高度不滿與強烈反彈,卻導致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決定擇期與在地居民進行公開性的討論及對話,並於此之前,分於猴硐里、光復里及弓橋里,舉辦3場次會前會,除北縣觀光局指派代表聽取居民意見外,北縣文化局也有人員出席。

首先於3月22日在瑞三介壽堂舉辦之猴硐里場次,受到第3次平台會議的影響,諸多猴硐里民之發言內容,仍聚焦於具爭議性的工程計畫、園區就業資訊是否公開透明,以及能否優先進用在地居民等;居民亦詢問有關園區範圍、公共設施不足(公廁)、園區發展是否影響未擁有土地或建物所有權之在地居民的居住權益、交通規劃、地名爭議(建議恢復為「猴洞」)、導覽解說課程及閒置空間再利用、瑞三選煤場修復機制與產權問題等。

間隔兩天後,接續光復里活動中心舉辦的光復里場次,或許因為目前園區設施主要集中於光復里,多數討論內容皆聚焦於園區軟、硬體建置內容,包括公共廁所與摩托車停車位數量不足、機關車景觀工程及內店仔道路狹小衍生之安全問題、希望導引愛貓人士認識地方文化與環境資源、是否有遊園車之規劃、礦業文物之整理與保存、猴硐神社及猴子洞之周邊環境整理、瑞三公司閒置空間再利用、本鑛修復及活化等;

許多民眾也針對生態環境議題,提出相關建議,例如:應重視鐘萼木與輕海紋白蝶等當地特有物種、建議推動螢火蟲、鰻魚、毛蟹之復育工作等;另因應選煤場之調查研究,已進入建物加固之工程施作階段,為了讓居民了解工作內容與執行進度,北縣文化局也邀請中國科技大學參加會議,並針對未來之保存及再利用機制進行意見交流。

最後之弓橋里場次,則在3月29日於弓橋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目前弓橋里內並無園區之軟、硬體建設,過往也普遍認為弓橋里與園區關係較為薄弱。若由歷史角度來看,九份與金瓜石的黃金礦脈,最早是因為位於弓橋里內之基隆河沿岸發現大量砂金,後續才沿著大粗坑溪及小粗坑溪上溯而陸續發現,此亦導致弓橋里之聚落型態與以煤礦作為主要產業之光復里及猴硐里有所不同;

弓橋里是淡蘭古道的重要隘口,與會人士表示區域內共有7條古道,部分加以維護及運用,部分則任其荒廢。是故當日會議之諸多討論皆集中於山區步道及歷史聚落之保存及再利用,此外,亦由車行路線的角度,思考弓橋里與園區的關係,並提出加強沿線公路綠美化之相關建議。

歷經3場次之里民會議後,明顯感受各里因為資源條件不同,再加上社區參與之經驗與成果有所差異,居民關心及討論的主題也不盡相同,例如猴硐里關注園區與居民的關係、光復里重視園區計畫內容及未來發展、弓橋里著重當地以金礦及古道為主之獨特資源;

另考量北縣觀光局李宗桂局長即將親自前來社區主持園區說明會,因此,出席3場會前會之臺北縣政府人員,以聽取及收集在地居民意見為主,不過,卻也傳達未來工程規劃與執行將更加尊重在地意見、儘量協調廠商提供在地居民就業機會、努力增加園區內之公共廁所數量,以及政府部門將持續投入經費於猴硐地區等重要訊息。

圖02
猴硐地區居民積極參加北縣觀光局舉辦之園區說明會(照片由北縣社造中心提供)

熱烈的地方性公共會議

當地居民期盼已久,並由北縣觀光局召開之公開性園區會議,終於在3月31日於瑞三介壽堂召開。包括光復里周晉億里長、光復社區發展協會陳章富理事長、猴硐里楊志德里長、侯硐社區發展協會白振宗理事長、弓橋里余坤城里長,總計有71位來自光復里、猴硐里、弓橋里、碩仁里之民眾參加,可說是截至目前為止,居民出席最踴躍之地方性公共會議。

李宗桂局長首先感謝居民熱情參加此次會議,並說明臺北縣政府已投注大量經費於園區及地方建設,未來仍要仰賴地方鄉親持續關心及參與地方事務;北縣觀光局風景區管理科王國振科長接續針對居民最關心之園區方案內容與執行進度進行說明。

圖03
王國振科長說明園區計畫內容與執行進度(照片由北縣社造中心提供)

王國振科長表示目前園區範圍是由新介壽橋到內店仔工寮,工程集中於侯硐車站及選煤場周邊之主要原因是土地產權單純,未來會逐步向外延展;已完成之工作成果,包括瑞三倉庫改造為園區願景館、運煤橋已整修完畢、烘砂室及本鑛浴室轉變為展示空間、進行內店仔工寮及復興坑周邊礦業設施之初步整理等,目前正在研議本鑛修復及再利用之機制與可能性,選煤場則由北縣文化局進行調查、評估當中。

回應過往部分園區工程引發在地居民之意見與反彈,承諾未來任何工程將會設立告示牌,並留下連絡電話,如有問題或疑問,可立即進行聯繫與反應;通往復興坑之隧道周邊工程爭議,期盼地方里長多加協助,以能與地主順利達成協議;重申將儘速解決園區內公共廁所不足的問題,預告通往三貂嶺的舊隧道將規劃為自行車道,此外,將與臺北縣政府教育局協調舊猴硐國小之活化及再利用,也將推動公路沿線綠美化及古道之維護與整理,並希望地方居民共同參與及投入。

有關園區交通策略,呼應低探旅遊風潮,將以利用既有鐵路系統為主;已與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協調,希望能增加停靠班次,刻正規劃對外之大客車運輸機制,園內交通則鼓勵步行與騎乘腳踏車。

未來園區營運部分,除規劃開園系列活動,也將推動園區試營運計畫;會將猴硐國小納入園區協力團隊;推動社區藝文活動,展現礦工畫家、詩人之藝術作品;評估藝文團體進駐園區之可能性,並期盼社區居民共同投入及參與;也將協助推動在地人才培育工作。

至於,居民關切之園區就業問題,會與委辦廠商針對在地就業機制進行商議;未來正式開園後,是否發生瑞三公司調漲租金或影響在地居民之居住權益等,也將積極進行協調。

王國振科長之簡報結束後,與會民眾踴躍提出個人之觀點與看法,部分內容已於會前會討論,王國振科長也明確答覆,不再重述;其餘包括園區是否擴及碩仁里、內店仔老街之保存與再利用、保留侯硐車站之卡式車票、本鑛坑口吊橋重建、園區內之老屋拉皮、遊客流量管制、以壁畫再現坑內工作場景、園區景點納入一百階及大小粗坑石頭屋等。

針對居民關於園區範圍之提問,李宗桂局長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選煤場及本鑛之相關工程建設,並逐步擴大至其他區域;至於園區之各項建議,除本鑛口吊橋重建已評斷為不可行,多數皆同意進行研究與評估。

圖04
李宗桂局長回覆居民意見及看法(照片由北縣社造中心提供)

此外,李宗桂局長主動說明北縣觀光局正與瑞三公司商議未來合作條件;土地問題雖然很難解決,仍會嘗試找尋解決方案;目前已完成修復之歷史建物,部分已有明確機能,部分則仍有待討論,歡迎居民提出需求及看法,比方作為腳踏車維修站或地方劇場展演空間等,都是可以考慮的方向。

會議結束前,北縣社造中心許主冠老師提醒居民園區將於暑假正式開園,對於開園後的實質影響,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建議加速推動人才培育課程,惟有提升居民之專業能力,才能把猴硐地區之資源及特色介紹給外來訪客,並對地方產生積極性的促進力量。

經過漫長的準備與等待,猴硐居民終於有機會與北縣觀光局進行公開對話,許多長期未獲解決的問題,例如園區範圍、工程爭議、園區人力進用、土地產權、文化資產保存等,李宗桂局長皆明確說明或承諾將努力解決與改善;至於,攸關園區長期發展之經營管理策略,雖未於會議中詳細討論,卻也預留北縣觀光局與在地社群進行協力互動的合作空間,期待逐步落實以生態博物館促進猴硐地區長程發展之願景與藍圖。

參考資料

盧賢秀,2009,〈瑞三選煤場坍塌 地方籲搶救〉,自由時報電子報,2009年10月8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oct/8/today-taipei7.htm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