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美濃農村田野學會 – 小地方新聞網

保留南柵門渡船口,找回洪氾平原

美濃環保聯盟林英清表示,台灣河川的問題出在管理,森林才是水的故鄉,不是把水泥高牆築起就可以治水。而82年美濃溪由於水庫案「升」為省級河川,後改至中央所管,美濃河道整治向來都有美濃水庫洩洪道的疑慮存在…

 「就算是古蹟也可以被撤銷,旗山卵石護岸就因為妨礙治水被撤銷古蹟」;「你們應該承認美濃去年莫拉克沒有淹水的那麼嚴重應歸功於河岸整治工程」。七河局工務課長許朝欽在三月四日主持「美濃河道整治請保留南柵門等沿線古蹟」民間社團座談時如是說道。

990505hechuazhrli-400.jpg
治水築高牆?河道比路面高!汛期來如同帶狀水庫!

這場座談由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環保聯盟、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美濃愛鄉文教基金會聯合發文,要求七河局重新規劃治理法線,避免損害已有百年歷史以上的南柵門渡船口以及東門庄頭伯公等沿線古蹟。七河局包含規劃課、工務課等多位人員列席參與,並邀請文化局、美濃客家文化中心共同與會。七河局攤開工程圖,依水橋、美濃舊橋、南柵門、東門庄頭伯公等順序討論。

clip_image002[12]
工程是百年的責任,更要審慎考量。日人精神,百年工程。

由於美濃舊橋強度與高度均符合規定,沒有改建需求,且與水橋同樣已列為縣級古蹟,因此並不會受到影響;東門伯公雖以列為古蹟,然拜壇部份仍在河川治理法線內,可能會被切除。而南柵門渡船口由於沒有古蹟的護身符,工務課長許朝欽說那就得依水利法,但地方提出這樣的聲音,而且面積不大,可以回去算算看治理法線是否可以閃得過;

但他也語帶「提醒」表示旗山卵石堤防雖於96年5月 10日被公告為古蹟,但由於「妨礙」河川治理,七河局提出告訴,法院於97年12月判決水利署勝訴,八八風災之後已不具古蹟身份,但整案還在監察院中審查。為此高縣文化局王小姐相當憤懣,雖口口聲聲表示可以協調,但七河局凌人的姿態卻令人不能認同。

clip_image002[6]
三洽水字會合? 流率流速精算?

美濃78歲的畫家曾文忠老師說,南柵門渡船口在過去扮演重要的經濟角色,過去從此處將運貨物運至東港並轉運至大陸交換,見證著美濃第一街永安街的繁榮歷史;阿彌陀佛碑則是他的父親倡議設立,保佑擺渡平安之意,已經與美濃的生活密切相關。

clip_image002[8]
阿彌陀佛碑

clip_image002[10]
南柵門渡船口

美濃環保聯盟林英清表示,台灣河川的問題出在管理,森林才是水的故鄉,不是把水泥高牆築起就可以治水。而82年美濃溪由於水庫案「升」為省級河川,後改至中央所管,美濃河道整治向來都有美濃水庫洩洪道的疑慮存在,並建議應將河川管轄回復地方所有,創造社區共治而不是中央集權。

美濃先民依背山面水的紋理興建家屋,沿美濃溪建立第一條永安街,永安之名即取「永久安居」之意,建庄二百七十年來未聞淹水,若是淹水區歷史上早有明證,但淹水紀錄卻是從94年6月從連日豪雨開始一路至今。

因此美濃農村田野學會溫仲良提醒七河局需注意美濃這幾年的淹水其實與河道整治有關,過去金瓜寮、手巾寮(即國道十號終點)一帶即為天然的洪氾平原,從94年12月水規所《美濃溪治理規劃報告》開始,美濃溪由南方平原一路往上游整治,淹水區域也一路往北,恰有不謀而合的時間性。

當日經過二個多小時的討論,一個多月以來,也曾接獲不少民眾反映,包含一位林姓民眾表示,針對河川整治曾多次遞交陳情書與七河局、水利署等多個單位十年,然一直未獲滿意答案。美濃水患自救聯盟發起人邱國源則表示,美濃淹水問題歸因於三個因素:

(1) 旗山溪床高於美濃河床約9米,對美濃溪形成倒灌效益;

(2) 手巾寮農場等天然滯洪池的消失;

(3) 堤防不斷地水泥化與加高阻隔水流往洪氾區補注。

因此美濃水患自救聯盟也支援旗山社團監督河川治理工作,林英清表示,未來也希望旗山可以支援大樹,透過點的連結將民間監督的力量連結起來。

永安老街沿美濃溪而建,沿線的文化景觀與古蹟保存與美濃溪流整治息息相關;而美濃淹水也與中圳埤面積縮減、堤防阻隔溪水往天然滯洪池補注等相關。整個永安老街與美濃溪的整治應整體規劃,政府相關部會能跨部會溝通,不應切分工程、文化各自獨立與競爭關係,然這些都有待社區居民更多的參與、討論,以居民的生活經驗形成更大的力量連結,才能撼動「專業者」僅以工程治水的傲慢思維。

(本文作者任職於美濃愛鄉協進會)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