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核廢料不可怕,為何要放在台東原鄉?

曾經接到通知,要集合耆老討論早期排灣族文化等內容,並且要穿上原住民的傳統服飾,不過到達現場後,卻發現是一場台電公司要進行核廢料場址的公投說明會,族人一陣錯愕。

核廢料潛在場址 達仁鄉南田村再度上榜

台東達仁鄉的南田村曾經是經濟部選定的核廢料候選場址,把目前在蘭嶼的核廢料遷移到這兩個地點中的一個地點。多次遭到反核人士反對,認為政府總是要把核廢料放在原住民族地區。這個選址作業在今年一月一度停擺。

9月10日重新評選的最新結果出爐,經濟部又選中了台東達仁鄉的南田村為即將要潛在場址。而以排灣族人為主的地區南田村,就又可以成為核廢料的儲存場址。經濟部表示,由於達仁的地質條件沒有改變,所以重新評選,達仁鄉的南田村自然就很容易再度被評選為目標。

不過對於再度被評選為核廢料候選場址,南田村的族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及意見,當地族人表示:經濟部在10日公告潛在場址後都沒有來村莊作說明會,所以感到不滿及不被尊重。而鄰近的安朔部落有族人對於核廢料潛在場址再度上榜,持不反對也不支持的態度表示:如果台電承諾族人有多少的待遇,或許可以減少推動公投的阻力;若能帶來地方上的繁榮很好,但是後續的配套措施一定要完善。

002
南田村的海景,以後要放核廢料嗎?

如果核廢料不可怕,為何要放在原鄉?

經濟部9月10日公告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潛在場址,台東縣達仁鄉再度上榜,經濟部國營會表示,選址作業重新從全國各地區進行遴選,但是由於達仁鄉地質條件並沒有改變,因此再度納入潛在場址名單中,

9月10日經濟部公告台東達仁鄉、金門烏坵鄉為潛在場址後,六個月後,經濟部選址小組將會針對兩個地區針對社會經濟因素、場址環境因素以及工程技術因素三個面向進行評估,票選建議候選場址,提出遴選報告,並進行公告,根據選址條例規定,必須遴選出兩個以上的建議候選場址,也就是兩個地區可能直接成為建議候選場址,在公告的一個月期間,也就是明年3月9日前,經濟部必須廣納各界意見,並且進行答覆,之後才會正式公告建議候選場址,最後進行公投作業。經濟部表示,整個選址過程會尊重原住民族人意見。

經濟部表示會尊重選址小組中原住民代表意見,選址小組19位專家學者組成的委員中,原住民代表只佔一席,會是由行政院原民會派出代表,是不是真的能夠代表所有族人表達意見,是不是能被另外18位委員接受,值得關注。

經濟部選定達仁鄉為核廢潛在場址,前鄉長和現任鄉長在去年的競選期間面對這個事件的立場就大不相同,不過 16日有媒體報導現任達仁鄉長包世晶上任之後立場改變,表示如果這是中央的政策,他也只能被迫接受,似乎展現了有但書就可以接受的說法,引起達仁鄉鄉民的討論。

不過鄉長包世晶再次接受媒體採訪時再度表達他反核的立場,鄉長包世晶表示:我是持反對的立場,既然核廢料沒有那麼可怕,又有高科技及專業的處理方式,那為什麼一定要把核廢料放在原鄉呢?達仁鄉很多地方不用靠核廢料來發展,反而可以用當地的產業來發展達仁鄉。

事有端倪─台電私下進行多場說明會

早在經濟部今年公告核廢料候選場址之前,其實台電公司就己派員在達仁鄉走透透並進行說明會,不過卻都沒有對部落公開,反而召集了部落耆老到私人場所進行說明會,根據族人的說法,當時他們聽到的消息是要集合耆老討論早期排灣族文化等內容,並且要穿上原住民的傳統服飾,不過到達現場後,卻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原來這只是一場台電公司要進行核廢料場址的公投說明會。

當天記者也實地到現場觀看及學習,原以為可以學習到不少排灣族傳統的文化內容,不過就跟族人一樣到達現場後反而是一陣錯愕,並且心中一直有很多疑問,為什麼這個說明會不是公開的,應該要廣納族人的意見不是嗎? 耆老們不是聽不太懂國語為什麼只召集部落耆老,因為核廢料的問題是那麼的專業及複雜,耆老們聽得懂嗎?而且要穿上傳統服飾呢?

當時族人並沒有表達任何支持或反對的意見,經過影片及台電公司的說明後,族人們中午就直接在現場吃午餐後就直接返家。這樣的說明會引起部落族人的討論,大家都覺得很奇怪,只不過時間過了族人大概也都忘了。

現在核廢料場址問題再次在新聞媒體上出現,族人應該要好好想一想支持或反對的立場,雖然台電核廢料潛在場址作業一度停擺,如今最新的發展就是南田再度上榜,一定會再度挑起反核人士及當地族人的敏感神經。

IMG_2378
土坂部落,台電在私人場所進行說明會

大雨下不停要不要撤村?土坂部落的經驗

經過廣播後,土坂立即召集部落青年開會並且組成自救隊,在村長的帶領及鄉長的指揮中,組成各小隊輪班注意野溪的水量,土石流的情況,要撤離到活動中心時也要協助族人撤離,所有人都繃緊神經要看顧家園。

從九月七號開始,達仁鄉的雨量一直是全國雨量排名的前三名,而鄉內的土坂村大雨一直不曾停過,這樣驚人的雨量讓族人的心情一直很不安,也因為如此,從七號開始村內陸陸續續傳出災情,從七號的道路搶修,到八號早上通往新興社的便橋毀壞必須運送物資,一直到九號下午發現土坂村二號橋的潛勢溪流己經造成部落上方有土石流的現象發生,這才發現災害好像越來越嚴重了,

不得己的情況下,村長緊急透過廣播說明當天的狀況:「現在因為雨量太大我們的部落已進入紅色警戒,氣象局嚴重警告土坂村為最大降雨量區。全村進入戒備中,尤其是靠近土坂村二號橋的潛勢溪流旁的住戶隨時要有撤離的準備,也請各位村民準備好要撤離的物品,並且注意聽村辦公處的廣播。」

照片 007
部落青年整理物資

土坂村是四面環山的山中部落,縣道的位置離村內還有七公里遠,每次要出外辦事或採買時必須從部落內自行開車或騎車才行,加上只有一條道路通往台九線,所以只要道路狀況不好或遇到大雨發生道路毀壞坍方時,就很難通行,從八八風災後到現在的萊羅克颱風,道路狀況一直很遭,每次大雨來時都會造成嚴重坍方或中斷,要撤離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要看道路的狀況之外,還要知道目前最先要撤離的是第幾鄰,而唯一能夠撤離的地方也就只有部落內的活動中心,如果災害一直持續,原本應該要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或鄰近的村莊及鄉鎮,卻因為道路問題而無法順利進行撤離的工作,只能暫時到部落的活動中心,那後果可能不是我們能想像的了,當然這是部落族人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當村長廣播完畢後,村內的族人紛紛走出門外,確認這個消息是否正確,因為族人從沒有遇到這種遭遇過,即使是八八風災發生時也不曾聽到這樣的消息,其實大家都在想,就是因為八八風災後,造成部落許多地方有坍方或土石流的災害,一直到現在還沒有復原,所以只要雨量一大,就要隨時警覺與擔心。

這一次的大雨讓部落的雨量早已超過400毫米,雖然前幾天就有災害發生了,但這都還沒有到達撤村的標準,直到九號下午才發現事情的嚴重性。

經過廣播後,土坂立即召集部落青年開會並且組成自救隊,在村長的帶領及鄉長的指揮中,組成各小隊輪班注意野溪的水量,土石流的情況,要撤離到活動中心時也要協助族人撤離,這樣緊張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晚上,部落幹部及青年們都還一直駐守在自己崗位上,甚至直接在活動中心內打地舖睡覺,由於這是有關部落及族人安全的問題,所有人都繃緊神經要看顧家園。

照片 004
(上)部落青年編組(下)部落青年夜晚分散各駐點觀測水量及土石流
照片 010

經過了一個晚上的緊張氣氛後,大家都己經累了,還好十號早上天空露出了期待己久的陽光,也讓族人露出了笑容,不用再擔心要撤離的問題,總算是虛驚一場呀,現在只要整理自己的家園,並且立刻修復坍方的道路,及通往新興社的便道,讓族人的生活可以回到正常,經過這一次的教訓後,族人己經有了危機意識,如果下一次再遇到颱風,就早早做好準備,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

照片 026
部落潛勢溪流暴漲挖土機協助疏濬

汛期來臨,漂流木僅能焚燒處理?

縣政府公告可以到河床上撿拾的漂流木,早就沒有價值,拿來雕刻可能都有困難。畢竟,雕刻的木頭一定要堅硬耐用,不是每顆都可以做為雕刻材料。現在漂流木數量還是很多,為什麼鄉公所不與在地的藝術家、雕刻師討論…

漂流木的用處有多少?裝置藝術家喜歡用漂流木來做裝飾;雕刻家可以用它來雕刻;或者有人用它來取火,甚至好一點的木頭可以賣到一個好價錢。由此可知,漂流木不止是從山上因溪流沖刷下來的廢棄木頭而己,它的用途非常廣泛。因為八八風災帶來的雨量驚人,所以許多漂流木隨著混濁的溪水,被帶到溪流的下游處;在大家忙著重建家園,整頓溪流時,這些漂流木也慢慢被整理掉了。

在達仁鄉大竹高溪上,六月時常可看到許多族人在河床上燃燒漂流木,冉冉上昇的白煙從遠處就可以看見。走到近處實際的了解後才知道,原來這是鄉公所特別爭取的一個月短期就業。達仁鄉從六個村莊中,遴選出五十名工作人員,一個星期有工作五天,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河床上整理大量的漂流木。

由於漂流木的量太多,所以大部分都以原地燃燒方式來處理。在地工作人員表示,一個月的短期就業時間很短,除了一些有價值的木頭早被林務局及販賣木頭的商人搬完外,剩下的木頭一點價值也沒有。所以,在汛期來前,工作人員就盡量把其餘的漂流木給整理結束,大一點的漂流木就地燃燒,小一點的漂流木,有些族人會搬一些回家做為柴火使用。

因為現在外面工作非常難找,許多族人返鄉後沒有固定的工作可以做,一個月的工作時間雖然非常短,但是能有暫時的工作仍可以貼補家用。接下來如果漂流木沒有全處理完,族人還會繼續向鄉公所爭取加長工作時間。

990621shihippic_3283-450.jpg
為防範汛期來臨造成更多傷害,短期工作人員在河床上就地將漂流木給焚燒掉。

另一方面,一位住在大竹高溪土坂村的年輕雕刻家陳進輝,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表示,風災後大量的漂流木應該屬於部落的財產,因為漂流木還是一顆大樹時,它生長的位置是屬於原住民保留地,或者是在族人的私人土地上,如今被沖刷下來後,卻被林務局或商人拿去圖利。

縣政府公告可以到河床上撿拾的漂流木,早就沒有價值,甚至拿來雕刻可能都有些困難。畢竟,雕刻的木頭一定要堅硬耐用,不是每顆木頭都可以做為雕刻的材料。現在漂流木的數量還是很多,為什麼鄉公所不與在地的文化工作者、藝術家、雕刻師討論,合作怎麼解決漂流木呢?

除了拿回家做柴火外,漂流木的用途還有很多;例如,可以做為部落裝置藝術,或者請工人把大型漂流木搬到雕刻師的家中,請他們來雕刻一些創作品來,這樣獲利的才不只是那些短期的工作人員而己。部落及文化工作者都是受益者,漂流木的價值才能提高,而不是汛期要到了,就趕緊將漂流木燒掉。

漂流木的價值,在於木頭本身可用處多寡。善加利用時,它是一塊無價之寶,但若隨意處理,它就一無是處。所以漂流木的利用價值到底何在,只能說是因人而異。

上任前先開會,達仁鄉長與部落幹部會議

台坂拉里巴部落代表表示,頭目辦活動時,可以視情況而不要補助,但是一定要聽取地方頭目的心聲,因為早期部落都以頭目為主,在國民政府來之後,村長的身份反而在他們之上了,這麼做或許部落團結的力量會更大。

為了達仁鄉的未來,為了新的鄉長上任後推動鄉政更順利,去年三合一選舉達仁鄉鄉長當選人包世晶在還沒有正式上任前,就先召集各部落領袖包括了村長頭目等重要的幹部,進行協調的工作,讓達仁鄉的鄉政推動在未來的四年中可以更順利,進步。

990124img0502-400.jpg

為了推動鄉政,鄉長與部落幹部先開會(攝影/朱正勇)。

去年十二月五日的三合一選舉,包世晶以三百多票贏得鄉長的職務,雖然包世晶曾擔任過一屆的鄉長職務,但在上一次的選舉並沒有連任成功,事隔四年後才戰鄉長職務,又獲得了大多數鄉內族人的認同再次要以鄉長的身份為民服務,不過上任前包世晶並沒有因此而放鬆,因為接下來他要做的鄉政事務太多,除了要整合地方幹部的意見,還要繼續為去年八八風災帶來的災害,持續做防災工作及恢復毀損的道路等等災害,還給部落一個更安全的家園。

一月十三日的座談會議以部落頭目的整合為目標,出席人數總共有十七人,除了頭目出席之外,還有地方的代表們及有心人士一起參與,討論的內容中包含了各項活動的相互配合事宜,文化活動及教育計劃經費補助,解決地方事宜,達仁鄉生活公約恢復,年度三大活動確定及頭目聯誼幹部改選等重要議題。

交換意見時,各部落的頭目都發表了不同意見來參考,希望得到大家的認同,南田部落的代表就提到,在文化活動補助方面,由於各部落排灣族祖靈屋有些工程還沒有完成,可否尊重地方文化,儘速完成祖靈屋的推動工程。

而台坂拉里巴部落的代表則表示,今天各頭目集結,希望頭目們可以帶動地方文化與建設,包世晶上任鄉長後應該要支持他,讓他在四年期間,可以推動各項事務,他也主張每次頭目辦活動時,可以視情況而不要補助,但是一定要聽取地方頭目的心聲,並且希望將頭目的身份要排在村長之上,因為早期部落都以頭目為主,在國民政府來之後,村長的身份反而在他們之上了,這麼做或許部落團結的力量會更大。

另外新化及土坂部落的代表都希望巫師的培訓工作一定要持續,畢竟巫師的養成是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巫師的人數越來越少,一旦中斷,頭目要推動各項事務都很難進行。

BenQ Digital Camera

不同部落有不同的意見(攝影/朱正勇)。

聽取了各部落代表的意見之後,即將上任的鄉長包世晶也回應了各部落代表的意見,他說,未來鄉公所辦活動時,都會發邀請函邀請大家來參加,因為上任時一定會有磨合期的時間,所以必須靠大家的力量,融合大家的團結心,鄉政事務才能順利進行,至於各單位的補助經費是否充裕,一定會做些調整及配合,尤其是在七月中旬的豐年祭,各部落頭目都可以互相交流,彼此觀摩學習及支持。

另外包世晶也提到,鄉公所的社團宗教或各機關的補助經費每年為2萬元,但一定要申請立案才會通過,若部落有發展協會的組織,可向鄉公所提出申請案。針對部落生活公約的恢復,族人一定要配合執行,還有鄉內的三大活動包括了三月的全民運動,七月的豐年祭及年底的感恩跨年晚會,而頭目聯誼及會長改選,在四年內一定要持續進行,聯誼地點就在各頭目家輪流舉行。

這次的座談會連續舉辦了三天,邀請的對象除了頭目之外,還有地方重要幹部,各機關團體等,雖然包世晶還未上任,不過己經聽取了各方的意見做為他往後推展鄉政事務時重要的依據,因為他說:好的事情繼續推動,但是不適合鄉內的鄉政事務一定要改進,這樣達仁鄉才能持續進步。

BenQ Digital Camera

碩士變頭目─排灣族馬拉拉佛史家族新年大事情

吳清生目前是一位攻讀碩士的學生,其實從他當軍人開始,就一直對部落文化有很大的興趣及體認,所以從還任軍職時就己經在台東大學裡不斷地學習。雖然他現在就讀的是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的碩士班,不過他的畢業論文卻是…

今年三十七歲的台坂村族人吳清生,在新的一年裡將有一項重大的日子,那就是將繼承家族頭目的位置。吳清生原本是一位職業軍人,從軍二十年後,他選擇退伍回到部落,擔起家中長子的責任之一,那就是完成父親的遺願,繼承父親的位置,做一個排灣族馬拉拉佛史家族的頭目。

吳清生目前是一位攻讀碩士的學生,其實從他當軍人開始,就一直對部落文化有很大的興趣及體認,所以從還任軍職時就己經在台東大學裡不斷地學習。雖然他現在就讀的是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的碩士班,不過他的畢業論文卻是以家族部落文化歷史為主,除了研究自己家族的文化,透過論文的發表也可以讓更多人可以了解家族的歷史。

980115folalelhuis500-420.jpg
接下排灣家族重責大任的吳清生,正在講解祖靈屋

排灣族馬拉拉佛史家族的遷徙與頭目的變化

吳清生表示,他的家族遷移史必須從大武山開始講起,接下來不斷的地往山下遷移,路徑大約是從大武山─巴路俄布─卡吾瑪安─給尼西拉─西納巴樣─夫給得─土布尼亞來─都阿吾─台坂村20號,而後才到現在的地址。

吳清生說,在日據時代,因為日本當時反對「頭目家族」的稱呼,不斷阻擾頭目的任何祭祀活動,因此家族中的一位頭目將一尊祖靈柱賣掉,家族頓時失去了向心力,那位頭目沒有繼承人, 因此頭目的位置中斷的大約20年的時間。

不過在民國88年6月時,第九代頭目及副頭目還有祭師,在經過瓢葫問卜後,決定由吳清生的父親吳久星接任頭目的位置,但是他父親在96年時因病去世,當時還在軍中的吳清生,才驚覺事情的嚴重性,跟家人再三討論後,才決定要接任頭目的位置。

不過頭目的位置並非得來容易,因為在排灣族的文化上,要繼承頭目的位置,除了必須是家族中排序為最大的長子或長女,還要由巫師問卜,祖靈同意後才能接任。所以在去年退伍後,今年的一月一日就由家族巫師來問卜,得到的答案就是希望由他來當任頭目。當時巫師還以開玩笑的方式跟他說,頭目位置是世襲制的,原本就是你要來當頭目,為什麼還要問卜呢?

IMG_0492
吳清生講解家族歷史

BenQ Digital Camera
照片為當年吳清生父親擔任頭目的紀錄

BenQ Digital Camera
頭目晋升儀式

BenQ Digital Camera
吳清生父親早期祭祀之照片

BenQ Digital Camera
巫師祭祀

頭目是一份重大的工作

今年對馬拉拉佛史家族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因為他們將迎接一位新的頭目繼承人,原本計劃要在7月15日收穫節來舉辦繼承儀式,不過巫師卻告誡他們,一定要在農曆年前繼承,因為要配合小米播種的時期,如果要往後舉行,家族的族人今年初就不行種小米。礙於這個原因,吳清生也決定在一月份以殺豬的方式,先告知祖靈未來的頭目繼承人是誰,爾後才會擴大舉辦繼承儀式。

吳清生住屋外面有一處具有紀念意義的石碑,那是為了紀念他的父親及祖靈而興建的,這也是吳清生父親特別交待的事情,因為每年的收穫祭無法前往曾經遷移的地方,所以以立碑遙祭的方式來紀念,同時也可以就近祭拜祖靈。

現在吳清生還在為碩士論文而努力,為了了解家族的文化歷史,他花了很大的心力在學習,尤其是原住民早期都以口述來傳承文化,為了要將歷史文字化,他每次都要詢問巫師很多的問題,然後逐一的寫在筆記本上,吳清生說,唯有這樣做,我們的文化歷史才會記得更清楚。

今年吳清生將要繼承頭目的位置了,不管他心裡有沒有準備好,這必將是他接下來生活中重要的使命,因為他未來的願望就是希望接任頭目之後,除了要融合宗親家族,還要發揚馬拉拉佛史家族的傳統文化。

BenQ Digital Camera
祖靈屋內講介紹遷移史

BenQ Digital Camera
祖靈屋內陳列重要文物說明照片

BenQ Digital Camera
吳家頭目紀念碑

開心農場災區真實版─土坂山蘇

吳政忠說,他很早就規劃好如何整理這塊菜園,所以在當兵期間趁著休假就不斷與父親來到菜園裡學習如何種菜,加上退伍後到外地工作,學習如何銷售產品的技巧, 家鄉裡有塊地再加上現在有機蔬菜大受歡迎…

網路遊戲『開心農場』經媒體報導後,受到許多的喜愛,不管是年輕人還是成年都為它瘋狂,成為現在正夯的網路遊戲。在台東縣的達仁鄉土坂部落,有一個「真實版的開心農場」例子,而且農場主人是一位二十五歲的年輕伙子吳政忠,他靠著興趣種出許多不同的青菜,在八八風之後,雖然有些菜園土地流失,收成受到影響,不過他還是秉持著種菜的熱心,開發出不一樣的商機。

從村莊出發至菜園的車程大約二十分鐘,路程必須經過因風災造成土石坍方的潛勢溪流,還有河床暴漲後,大量土石留在河床而臨時鋪設的碎石路面,坐在車上搖搖晃晃一路往前方的山腰前進,沿途中不僅可以欣賞美麗的景色外,還可以看見風災對山林造成的嚴重災害。

菜園主人吳政忠一邊開著小發財車一邊抱怨著說:要不是風災的影響,其實開往菜園的路程不需花上那麼多時間,許多產業道路都被土石流沖毀掉,要不是跟家人來修路,車子根本就無法上山,菜園沒人管就白費很多心血了。

980110-tuabsnshuu3im466-420.jpg
(上,下)風災後崩落的土石讓地勢改變,土地流失。
IMG_0437

不施農藥的自然栽培

總算到達菜園了,還來不及下車就可以看見一大片綠色的青菜,,伴著黃澄澄的油菜花田,以及遠方的綠色山脈,這個景緻一定是電玩裡『開心農場』無法比擬的,菜園主人吳政忠隨手一指,那邊種芥菜、那邊種高麗菜、還有那邊一大片還沒長大的地瓜田及早就可以採收的生薑,這些都是他辛辛苦苦種植出來的,採收時不僅可以自家食用,若有人向他購買,他也可以販售賺一點現金呢。

吳政忠說,他很早就規劃好如何整理這塊菜園, 所以在當兵期間趁著休假就不斷與父親來到菜園裡學習如何種菜,加上退伍後到外地工作五六年的時間,學習到如何銷售產品的技巧, 家鄉裡有塊地再加上現在有機蔬菜大受歡迎,徵詢過家人的意見後決定回家種菜。吳政忠強調,他隨著季節不同種不一樣的菜苗,這些菜都是不灑農藥,看到綠油油的一片他非常有成就感,他很有自信的說:每一樣菜既健康又好吃。

IMG_0441
(上)年青回鄉耕作的吳政忠。(下)辛勤耕耘的園地
img_0456-420.jpg

特別栽培的山蘇

這次除了介紹菜園裡的青菜之外,還有一項工作是今天上山的主要目的,就是採收山蘇。吳政忠種的山蘇在工寮後方的山坡上,必須徒步往上走才能到達。吳政忠說:山蘇的幼苗是野生種,他與父親到深山裡找到山蘇苗後,再轉種到自己的田裡,種植面積大約有五六分地。可惜因為颱風關係,土石崩落沖毀了大約二分地,損失慘重。

IMG_0453
山蘇長在樹下,是可兼顧山林與收成的好作物。
IMG_0450

山蘇是鐵角蕨科別名為鳥蕨羊齒,在台灣分佈於海拔500公尺至2600公尺中低海拔山地、林區之樹幹或岩縫中, 它的葉終年長青,光澤翠綠,是非常漂亮的觀葉植物。許多人會拿來插花或作為家庭園藝造景,但是山蘇煮起來味道脆嫩可口,所以很早以前,原住民就經常採取山蘇花剛生長出的嫩芽煮食。

吳政忠表示,山蘇必須生長在樹蔭底下,才會長得好看又好吃,一般採收時要特別注意用手折斷的地方,必須要軟要好摘並且會有清脆的聲音,這樣煮起來才會好吃,因為沒有施灑農藥所以更有營養。現在山蘇是他主要的種植蔬菜也是主要販售的菜類,雖然有固定客戶指定要他的山蘇,但是礙於季節的關係,在夏天時會供不應求,即使如此販售山蘇還不能平衡一般的花費,所以還要在思考更有效更方便的銷售管道,讓自己多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讓更多人可以吃到他種的山蘇。

IMG_0452IMG_0455
山蘇取嫩葉吃,折斷部位要軟,折聲清脆才好吃。

年僅二十五歲的吳政忠是家中的老么,他放棄了較高的廚師薪水,回到了他從小生長的地方開創了第二個事業,萬事起頭難的道理他明白,重新學習很累他也懂,即使有颱風造成了災害,但就是有一股種菜的熱忱,讓他體驗了一個如何做快樂農夫的日子。

IMG_0447
具有種菜熱誠的年輕人吳政忠。

災區跨年,部落心情大不同

98年對台東來說是一個難忘又傷痛的年份,因為八八風災帶來的創傷,讓很多族人無家可歸,必須暫住在安置所,而98年的最後一天,當大家還忙著歡樂渡過跨年晚會時,其實許多災區的部落族人卻有不同的心情。

98年對台東來說是一個難忘又傷痛的年份,因為八八風災帶來的創傷,讓很多族人無家可歸,必須暫住在安置所,而98年的最後一天,當大家還忙著歡樂渡過跨年晚會時,其實許多災區的部落族人卻有不同的心情。

期望趕走災難的大鳥部落

尤其是台東大武鄉大鳥村的十四戶民宅的族人,因為風災帶來大量的土石流,造成部落上方的住屋遭土石流掩埋,因此現在還在部落的聚會所暫住在帳篷裡。

98年的最後一天雖然有許多族人趕著去市區或別的部落歡慶跨年夜,但是還是有族人選擇在部落裡甚至是在暫住的帳篷外等到倒數的那一刻,由於天氣寒冷,所以族人在聚會所裡煮了熱湯,圍在一起聊天。

族人表示:因為大部份的族人都己經搭車去市區看跨年晚會,感受歡樂的氣氛,來忘掉這次的傷痛,不過也有族人留在部落裡,等到倒數時誠心的許願,期望未來可以找到安家的地方,同時也希望部落在新的一年裡可以更健康平安。即使現在住在帳篷裡,仍不忘對未來感到希望。

大鳥村唯一慶祝新年的方式,就在1月1日的早上5點30分,在部落的東南西北方四個角落,由六位部落青年點燃火把, 同時必須以喊叫的方式來象徵趕走今年不好的運勢,接著再到部落的大頭目墓地祭祀,告知要進行己消失73年重新舉辦的五年祭。

IMG_0364 
沒有外出的大鳥居民,在帳棚外煮湯圓過年。

排灣古調與韓曲nobody一起來的土坂部落

同樣也是災區的土坂部落則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每年的跨年晚會都由國小來舉辦,這次也不例外。晚會一開始就有許多族人帶著全家大小一同來參與,擠滿了教室外的整個空間,每年的跨年晚會每個年級,甚至是家長們以及部落族人都會準備不同的表演節目,不管是跳舞、唱歌、演戲都不會少。

特別的是今年非常受到歡迎的韓國歌曲nobody,不只是國小學生跳得精彩,家長委員們跳得也不遑多讓,同樣都吸引族人的眼光及引起全場的尖叫聲。

土坂國小家長委員會會長黃國瑋表示:今年是特別的一年,雖然經歷了難忘的八八風災,但是族人應該懂得感恩,因為在部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是要謹記這次的教訓及經驗,未來也希望部落及族人都可以平安。

這次的部落跨年活動也邀請了大鳥村的族人參與,大鳥村的青年會會長也高唱一曲排灣族古調,同時也希望可以與土坂部落青年會連盟,一起為災區族人努力。跨年活動進行到十二點前,倒數十秒後馬上點燃絢麗的煙火,就在族人的歡呼聲中來迎接新年。

台東縣以南是這次八八風災中受創較嚴重的地區,包括了金峰鄉,達仁鄉,大武鄉的原住民地區,不過在新的一年到來前卻有著完全不同的跨年方式,即使是以不同的心情來面對,但都抱持著一樣的想法,就是希望未來的日子裡,都可以平安的渡過每一天。

image007
土坂部落居民參與晚會

 IMG_0371
(上)土坂部落家長委員們跳nobody舞
(下)土坂國小四年級學生也一起跳
IMG_0380 
IMG_0379
(上)土坂國小國幼班(下)臉上彩繪的土坂國小學生

IMG_0381 

IMG_0383
大家都期望有一個平安的2010年。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土坂部落,災後平安報佳音

距離八月己經超過四的月的時間,部落的生活步調己經回到正常的情況,但是一年一度的聖誕佳節一定要更加的重視,因為這是風災以來第一次族人可以為部落祈福,藉由全村報佳音的活動,讓部落族人感受到溫暖。

今年對達仁鄉土坂部落來說是一個難忘的年份,因為八月八日的莫拉克颱風,讓族人過了一個難忘的暑假,風災造成部落聯外道路完全中斷,就連在部落生活六十年的耆老們都沒見過這麼大的災害。

在沒水沒電沒路的情況下,颱風過後的第四天族人決定對外求救,不再默默等待救援,在村長的號召下,族人紛紛在部落斷橋地方集合,以人工的方式渡河,場面非常的危險,所以很多族人不管道路是否危險都來關心。這次的八八風災雖然沒有造成部落立即上的危險,卻也給部落很大的創傷,因為部落的人從來沒見過這樣的情況,只能默默靠著自己的加量來救災了。

1244629044

八八風災對土坂部落造成很大衝擊。

1244629047

距離八月己經超過四的月的時間,部落的生活步調己經回到正常的情況,但是一年一度的聖誕佳節一定要更加的重視,因為這是風災以來第一次族人可以為部落祈福,藉由全村報佳音的活動,讓部落族人感受到溫暖。

23日晚上六點,小朋友早己在教會裡分配工作,還有小朋友迫不及待地看著教會外的馬槽,感受耶誕節的氣份,那一盞盞閃亮的小燈光就像天上的小星星一樣佈滿整個天空,雖然天氣寒冷,仍然不減他們對於耶誕節的喜悅,因為這是一個希望,這是一個可以讓族人開心的日子,穿著聖誕老公公的,拿星星的,抱耶穌聖嬰的都己經準備就緒,就等著出發報佳音,就在長輩的帶領下大約三十幾位的小朋友開開心心的出發。

BenQ Digital Camera

土坂部落是達仁鄉最大的村莊,大約有超過三百多戶的住家,小朋友們必須挨家挨戶的到住戶門口報告一好消息,那就是耶穌的誕生,並且祝福族人在新的一年裡可以快樂健康,這次的報佳音活動跟往年不同,今年的耶誕節的角色都以小朋友為主,最主要的目的是讓部落族人們可以感受到未來與希望,並且帶動整個活動的喜悅與祝福。到達每一家時,除了要歡呼聖誕節快樂,還得依照各家的狀況不同另外喊出一種祝福詞,讓族人們倍感窩心。

一路上播放著聖誕歌曲,小朋友邊走邊唱開心不已,完全感受不到12月裡冬天寒冷的氣息,小朋友到達每一家的家門口時都有族人開心迎接他們,並且贈送小朋友禮物或糖果或紅包,鼓勵小朋友要加油,小朋友們即使走累了,聽到大人們的加油聲即使走累了也打起精神繼續走下去,報佳音從下午六點鐘開始,報完佳音也己經九點了,回到教會裡小朋友仍然精神抖擻,因為最開心的一件事就是發送糖果,小朋友手上拿著滿滿的糖果,慢慢品嚐這辛苦的代價。

BenQ Digital Camera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每年的聖誕佳節,部落裡都有很多不同的活動,除了報佳音外,族人們還會在自家外用跑馬燈佈置住屋外,也有族人會動手搭起耶穌誕生時的馬槽,馬槽裡栩栩如生的人物木雕,怎麼看都覺得自己身歷其境,聖誕節是一個快樂希望的日子,在八八風災過後歡渡聖誕更有不同的感受,族人們忠心的祈求,新的一年裡可以平平安安,快樂生活。

BenQ Digital Camera

(作者為達仁鄉土坂部落青年會會長,同時擔任莫拉克獨立新聞網記者)

台東美又美的反核週記0714-25

遊說的過程中,我們獲的最棒的能力就是漸漸的學會如何跟陌生人說話,如何讓一個陌生人信任我們,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反核的宣傳活動,仍有很多的缺點和改進的地方值得我很好好去學習,這些吸取的經驗…

「台東美又美」這個禮拜跑了許多場,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來一同與我們一起反對核廢料,讓台東的美可以一直延續下去,而不是用錢來收買台東人,而將垃圾依樣的核廢料丟在台東,要台東人民買單(「台東美又美」是由台東在地學生組成的反核團體,更多資訊請閱讀這裡)。

行程:

7/14 金峰鄉宣傳

7/15火車站宣傳、知本部落宣傳、遊街

7/16市區宣傳

7/17馬蘭部落宣傳

7/18馬當部落宣傳東興村達魯瑪克部落、利嘉部落宣傳

7/19小巨蛋和Makapahay活動會場

7/21三角公園、水果街

7/22正氣路 東海運動公園 菜市場鐵道公園、体育場

7/23各社區發文宣 海濱公園 游泳池

7/24 各社區發文宣

7/25 寶桑國小總統現身場地、香蘭村拉勞蘭部落、台東森巴嘉年華 、賓朗村有機市集

以下是我們參與了馬卡巴嗨與馬當部落,有進行拍攝所照的照片:

980728-youmei11-360.jpg

今天的馬卡巴嗨簽署行動,我們下午頂著烈日向所有的攤販做宣傳,希望可以獲得大家的支持。許多的民眾對我們非常捧場,並且給予我們許多的肯定。即使我們只是一群大學生,沒有財力,沒有後盾來幫我們完成這些任務,可是每位給我們支持與鼓勵的群眾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也讓我們更有信心繼續下去。

image003

「人在青春的時候就是要做一件熱血的事情!加油!」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就是要做這種有意義的事情!很好!」

「開玩笑!核廢料為什麼事台東人民要買單!同學加油!」

許多的民眾給我與我們很多很好的意見與加油鼓勵,讓我們感到非常感動,有更多的信心去向下一個民眾宣傳。雖然有時民眾意見與我們分歧,但我們仍是虛心受教,在向下一位民眾宣傳,這次的馬卡巴嗨行程非常的有趣。即使熱到快中暑了(笑),我們還是非常開心的完成!!!

image005
縣議員參選人 林宗瀚,幫我們簽連署書

參選人的保證、參選人的簽名,通常可以帶給我們極大的力量和幫助,這也是讓我們相信這個參選人是真心為台東好的最佳証明。

大雨滂沱卻澆不熄我們的熱血,一個地方接一個地方跑,到處跟別人說我們的理念,並請求簽連署書。今天還遇到了擁核的人士,他們不但給臉色看還揮手送客,這樣”良好”的態度讓我留下深刻印象。同時,也為人心被金錢收買感到難過。但是,還是有人是大力反核的,毫不猶豫的簽名,並跟我們說聲加油,讓我們還有力量去做這件困難但意義重大的事。

image007
馬當豐年季 豐榮國小 遊說民眾

遊說的過程中,我們獲的最棒的能力就是漸漸的學會如何跟陌生人說話,如何讓一個陌生人信任我們,雖然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參與反核的宣傳活動,仍有很多的缺點和改進的地方值得我很好好去學習,這些吸取的經驗在未來的人生都將對我們有許多幫助。

image009image011
馬卡巴嗨 海濱公園 烈日連署中

不管烈日或下雨,我們都依然到各個地方去宣傳我們的理念。太陽依舊把我們曬的通紅,雨依舊會把我們淋成落湯雞,但在心裡的熱血還在繼續沸騰著,為保護台東而繼續奮鬥著。

image013
馬當部落豐年祭,王清堅議員簽署連署書

其實當天是颱風天,天空下著大雨。不過我們還是抓緊時間趁著沒有下雨的空檔去做宣傳,很謝謝所有有意願幫我們連署的所有人,尤其是對地方和台東有影響力的人士也用簽名來支持我們,來一起反對台電核廢料放置在台東的錯誤決策。

image015
前縣長 吳俊立

image017
秘書 吳信和

image019
縣長參選人 劉櫂豪

image021
立委黃健庭簽連署書

image023

馬卡巴嗨的擺攤,非常湊巧的台電的攤販與我們面對面對打。我們在前幾個星期之內,獲得了許多立法委員與縣長候選人的連署書,所以讓我們在工作起來更有信心可以和台電在同一個場地競爭,而不會被台電既出的有獎徵答所打敗。

我們更直接在台電攤販的旁邊直接做宣傳,希望大家可以對我們有更多的支持。

image025

因為前幾天的大雨,馬卡巴嗨場地泥濘難行,儘管狼狽,我們仍然克服萬難為台東盡力,努力向大家宣傳反核廢料,也有不少外地和外國遊客支持我們,這讓我們異常的覺得興奮與有活力,連外地、外國人都願意以他們的行動來一起跟我們反對核廢料,對於這塊土地,我們有更多、有更深刻的感觸。當天連署書數量超過三百張,我們非常感謝所有幫助我們的人。

為期快兩個星期的宣傳,讓我們體驗到了許多的人情冷暖。有些人也和我們一樣反對核廢料,自動來像我們所取文宣與簽署;也有人冷眼旁觀;也有人認為我們是位台東進一份心力,要我們加油;也有擁核人士大力反對我們,也有有禮貌的像我們闡述他的理念。

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人,我們都非常謝謝他們。因為有他們的支持或反對,讓我們更加的珍惜這塊土地,更加愛戴我們所有的好山好水。謝謝所有我們遇到的人,謝謝你們。這條路雖然很艱辛,可是我們會繼續努力下去。[台東美又美],衝啊!!!!!

台東美又美─學生組合護台東

一群台東的在地學生組成一個學生自治團體-台東美又美,附屬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在各部落及市區奔走宣傳,希望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消息:台電要在台東放置一百萬桶核廢料在達仁鄉南田村。 很多人對核廢料的概念…

刺桐部落,擁有美麗珊瑚礁的海岸部落,在尋訪過後更顯得珍貴。阿朗壹古道,開啟台東與屏東的交流古道在行走之後,才知道當年原住民們踏過的痕跡。我們因疲累留下的汗水也滴在當年他們滴下的同一處。如今黑暗的烏雲帶著邪惡的微笑,正伸出醜陋的手臂要染指,我們這塊台灣的後花園,最後一塊未被污染的土地。

980725-youmei1009829166-360.jpg

一群台東的在地學生組成一個學生自治團體-台東美又美,附屬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在各部落及市區奔走宣傳,希望越來越多人知道這個消息:台電要在台東放置一百萬桶核廢料在達仁鄉南田村。

很多人對核廢料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楚,也不知道說公投是全台東人都可以投票的,許多民眾只看到台電宣稱的五十億回饋金以及存放核廢料十分安全。台電如果是宣傳核廢料的好,那我們就是在說明核廢料的惡。一件事情絕對沒有完全的好,它一定會有惡的一面。我們只是把台電沒有說出的真相告訴大家而已。

1009829280

台東美又美乍聽之下會以為這是一家新開的早餐店,不知道是賣什麼早餐?當初我們在取這個名字是希望像早餐一樣,給人健康有活力的感覺。而且台東美又美這個口號容易吸引民眾上前了解,我們就用簡單的海報和宣傳單來介紹台東的美麗,以及希望核廢料不要進入台東。

我們的訴求是實現非核家園。核能發電已經不是最好的發電方法了,台灣的電力供給量還超過需求量的百分之二十,核能發電只佔了全發電量的百分之二十,如果除役,我們的電還夠用。核能發電的方式在現代社會已經不環保,了在製造核電廠及運輸材料、除役過程會製造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對環境來講也是不環保的。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反對核廢料進入台東。

在上街頭進部落宣傳之前,我們上了三天的研習課程深入了解台東原住民文化,以及前往刺桐部落體驗海洋之美,浮潛欣賞淺海珊瑚礁以及實地走過阿朗壹古道。在浮潛過程我們看到美麗的海中花-珊瑚礁。各式各樣顏色的美麗珊瑚礁出現在我們面前,那是只有在課本才會出現的美麗珊瑚礁,竟活生生的出現在我們面前,那種感動是非常巨大的。

在行走阿朗壹古道我們體會到當初原住民是怎麼從屏東遷移到台東,過程雖然有些路段因為地層變動已經不能再走了,無法完整走過古道,可是在實地走過的過程我們了解了原住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精神。沿途的美景海岸的遼闊使人心曠神怡,這些地方如果沒有親自走過是無法了解它們的美。

奔走宣傳這段期間我們用音樂以及表演向部落居民交流,許多部落居民及市區居民支持我們的行動,也紛紛簽下連署書表示支持。並給我們鼓勵讓我們有動力繼續做下去。

1009829185

有時候我們感到灰心,因為還是有民眾不願意了解核廢料放在台東的嚴重性,可是還是有許多人等著我們宣傳,只要多一個人知道這件事就會有越來越大的反對聲音,我們就可以免於核廢料的威脅讓政府重視台東人的聲音。

台東擁有許多好山好水,是西部的縣市無法比擬的。我們的原住民族群種類是台灣分布最多的,許多史前文化遺跡也在台東。阿朗壹古道、刺桐部落珊瑚礁只是其中一兩個地點而已。我們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景點還沒被發覺,重要的是我們是台東人,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想為自己的家鄉做點事,不要讓核廢料成為台東醜陋的印記,成為死亡之地。

在這裡我要引述一段印地安酋長寫的一封信的片段:

「你如何能買賣天空或者土地的溫暖?這種念頭對我們而言很陌生。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鮮清或者水的閃爍,你們如何能將它們買走?……………如果所有獸類都消失了,人將因精神上的巨大孤寂而死;所有發生在獸類身上的,也都將發生在人類身上。萬物都是相連結的;凡是降臨在大地上的,也將降臨在大地之子身上。…………….

請同我們一般地愛它,同我們一般地照護它。請盡你們的全力、竭你們所能,全心全意為你們的子孫而維護 它、愛它,如同神愛所有的人。有一件事我們知道——你我的神是同一個神。這塊大地對祂而言是珍貴的。縱使是白人也不能豁免於人類共同的命運」。

我想說的是五十億回饋金可以買到我們台東的好山好水嗎?我們的安全後代子孫的安全能夠用五十億回饋金保證嗎?生命和健康是如此的美麗,我們有權維護居住環境的安全。台灣沒有一個地方適合放核廢料,南田的地質構造更是違反了核廢料存放法。我們希望並不只是保護台東更是保護台灣。

最後我想要引一首詩引用希特勒時期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刻在紀念碑的話:

當納粹追殺共產黨,我沒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黨員

當他們追殺猶太人,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當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不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當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不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

當他們朝我而來追殺時,已經不再有人出來替我說話了!

祝我們在反核這條路上成功,使核廢料無法進入台東。

1009829191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