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社區內原來有一所國民小學-中興國小,因村內兒童人數越來越少,被迫廢校,廢校之後,荒廢至今。莫拉克風災來襲時,中興國小校園位於社區之北,地勢比公路略高,在村落裡是比較安全的位置。最近幾年遇風雨災害時村民都避難在這裡,尤其是運動場可供飛機起降,適時提供物資及救援。目前已規劃為緊急避難、物資存放所、雨季雨量觀測所。
關山社區希望藉由此次規劃將廢置校園做為一個安全避難所,也希望透過社區居民的創意合作將環境整理綠化,讓居民有一個安全避難所外,也把校園打造成社區美麗公園。平時可在這悠閒的散步聊天,有遊客來時亦可提供開放空間供短暫歇腳逗留。
在高雄縣甲仙鄉的新住民中,有一位相當與眾不同的人,她是柬埔寨籍的蘇美玉。蘇美玉曾經是小學老師,嫁來台灣後,跟著丈夫辛苦下田工作;但是莫拉克風災改變了她的命運,原本種田的她,因為文建會重建專案,投入甲仙鄉的社區重建工作。中興國小的社區營造,蘇美玉是第一線的執行人員。
一方面必須克服語言與文字的限制,一方面必須帶動社區的討論。還好有甲仙愛鄉與南橫三星等社區組織與旗美社大莫拉克重建團隊的陪伴,蘇美玉一步一步在摸索中,嘗試建立社區重建營造的模式。
在七月二十二日的社區重建會議中,重建的伙伴在現地勘查中,給了關山社區第一階段的意見回饋,於是在整理相關資料後,七月二十九日,社區成員與居民也透過自主研習與社區會議,將社區營造理念,進一步討論與磨合,八月十七日,社區成員再度至現場進行現勘,進行第二次討論與意見整合,九月四日透過社區空間營造進階課程提出中興國小營造的概念圖,九月十八日則完成中興國小空間營造的草模型。
在這個過程中,中興國小社區營造的雛形漸漸浮現,這是一種難得的經驗,社區透過共識會議,居民參與,重建區其他夥伴組織的情義相挺,讓原本空間營造的專業知識,從學院中解放開來,回到社區實作的手感,這樣的經驗,相信不只關山社區在社區空間自主營造跨出了一大步,對於其他重建區的社區重建員也有相當的啟發,重建之路雖然漫長,然而重建的軌跡確實如此鮮明,得以辨識,而也令人欣慰與動容。
(上)九月四日提出中興國小營造的概念圖(下)重建社區其他夥伴,藉由模型給了更多實質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