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開講─硝酸鹽致癌,問題那裡來

農民有時會有迷思,認為施有機氮肥就不會有硝酸鹽過量的問題是不正確的。要讓硝酸鹽含量降低除了少施氮肥之外,陽光是很重要的因素。消費者也要有正確的知識,不要買菜都要挑看起來鮮嫩欲滴的早上現摘蔬菜…

編按:日前有媒體報導有機店販售蔬菜硝酸鹽含量過多,恐有致癌危機,再次引起消費者恐慌。硝酸鹽超量固然對人體帶來致癌危機,但報導並未闡明原因,以及有機蔬菜、慣行農法與硝酸鹽的關係,甚至有誤導之嫌。以下文章為栽培有機芭樂農友謝美麗的文章,提供詳細說明,轉載與大家分享。

───────────────────────────────────────────

里仁的師姐問我,我們的芭樂有沒有硝酸鹽問題。這一問讓我驚覺須要說清楚講明白。前些日子主婦聯盟公佈蔬菜含硝酸鹽問題,相信引起很多人的震撼,尤其他說有機商店的蔬菜含量過高,更是讓一貫以健康為導向的有機消費群大吃一驚。想不到花較高的金額還買不到健康的蔬菜而驚恐不已。其實這則主婦聯盟的報導並不完善,也引起很多不必要的誤解,須要說清楚、講明白。

首先有機商店的蔬菜含硝酸鹽嚴重,這樣的標體就有誤導的嫌疑。也許是記者想要製造收視率的慣用手法,卻害了有機農民實在不該。因為蔬菜含硝酸鹽問題不只存在有機商店的蔬菜,而是所有的蔬菜都有如此的問題,不該凸顯有機商店這一塊。硝酸鹽對於人體的嚴重性,媒體已報導清楚不再贅述,僅就蔬菜為甚麼含硝酸鹽議題討論。

植物需要大量的氮肥生長,晚上又是植物吸收養分的時刻,所以晚上植物吸收養分。而氮肥就是其中一種,氮肥又分兩種型態,一種為銨態氮,植物可以直接吸收轉換為胺基酸成為植物的成長所需。另一種則為硝酸態氮就是硝酸鹽,植物晚上吸收硝酸態氮儲藏於體內,必需等到陽光出來行光合作用,轉變成氨態氮再轉成胺基酸為植物所利用。

如此說來,氮肥是植物所需,所以植物吸收硝酸鹽也是正常,但是要讓硝酸鹽變成植物所利用,光合作用就很重要。

可是國人的消費行為不正確,喜歡買蔬菜是看起來鮮脆欲滴的樣子,才覺得是新鮮好吃。因此養成農民為了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都喜歡大清早摘蔬菜保持它的新鮮,而且植物吸收大量的氮肥也會長得快又鮮嫩,所以農民就更喜歡施大量的氮肥,提高產量及鮮嫩度。不只是化學的氮肥會如此,其實施太多的豆粕類也會有如此的效果。

IMG_1673
早上的新鮮蔬菜是硝酸鹽含量最高的時候。

有機農民有一種迷思,認為施有機氮肥就不會有硝酸鹽過量的問題是不正確的。要讓硝酸鹽含量降低除了少施氮肥之外,陽光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主婦聯盟都要求其配合的農民下午摘菜,陰天也不摘菜就是這個原因。

而做為一般的消費者也要有正確的知識,不要買菜都要挑看起來鮮嫩欲滴的蔬菜,又是早上摘的最好,這樣才能改變農民的耕作習慣,也能少吃一點硝酸鹽了。

再說水果吧,蔬菜有硝酸鹽問題,那水果呢?水果基本上不會有硝酸鹽問題。因為水果成熟的最後階段需要磷鉀肥,已經不需要氮肥。如果此時氮肥還太多,就會品質不好,不但吃起來沒有水份粗糙,也會不甜,根本很難下嚥。所以農民不會在水果成熟後期還傻傻的施大量的氮肥,因此水果不會有硝酸鹽的問題。

水果不會有硝酸鹽問題,根莖類的蔬菜像地瓜、馬鈴薯因為吃的部位不同也沒有硝酸鹽問題。絲瓜、苦瓜等果實類蔬菜也不含硝酸鹽的,只有葉菜類屬於成長階段需氮肥來加速成長所以含硝酸鹽較嚴重。

很多事情的真相須要有人揭發,才能讓更了解是好事,但是在揭發真相時,也希望能說清楚、講明白,不要只說一半讓人有想像的空間,而造成更大的誤會,也讓其他人受無妄之災。更也希望消費者要能追根究柢,不要人云亦云而驚嚇自己,所以當一個聰明的消費者是現代人必修的課程。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我愛孩子、不要核子–呼籲政府實踐非核家園

環保團體在行政院門口發起「我愛孩子、不要核子」陳情活動,表達抗暖化與反核是可同步進行,及表達對於核一、核二延役、核廢料、核四建廠的反對立場。活動中由家長將象徵清淨環境的地球傳給下一代小朋友,小朋友…

12月14日環保團體在行政院門口發起「我愛孩子、不要核子」陳情活動,表達抗暖化與反核是可同步進行,及表達對於核一、核二延役、核廢料、核四建廠的反對立場。活動中由家長將象徵清淨環境的地球傳給下一代小朋友,小朋友也遞交陳情書給行政院,希望政府能重視節能減碳、對抗全球暖化、反對核能復辟的心聲,留給孩子沒有核子的美麗地球。

20091214nonuke3-400.jpg
小朋友把陳情書遞交給行政院官員。

這次「我愛孩子、不要核子」活動有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綠黨、鹽寮反核自救會代表、主婦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台灣地球憲章聯盟及小朋友代表參加,此活動並響應國際「Don’t Nuke The Climate」(http://www.dont-nuke-the-climate.org/)串聯活動,與多個國家、團體共同反核,表達節能減碳核能不是唯一選項,不要讓核電、核廢料成為全民、下一個世代的共同負擔,政府應多發展再生能源的訴求。

環保聯盟秘書長李卓翰表示,在核四建廠過程中,失誤不斷發生,上次颱風就讓核四廠的廢島區淹水,推動核電廠過程中的安全性令人質疑。希望能藉此活動,向行政院表達希望支持減碳政策、對抗全球暖化、反對核能復辟的心聲,希望留給孩子一個沒有核子的美麗地球。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表示,2007年底澳洲國會大選,主張以核電減緩暖化拒簽京都議定書的保守黨被趕下台,連全球最大鈾礦出產國的人民都做出了決定,這次哥本哈根會議不應該也將不會成為核能翻身的劇場。新增電廠的產能已經低於舊電廠到期除役所減少的產能,所以全世界核能電廠的產能增加度不高,再生能源才是趨勢,為了下一代,我們應該要留給他們乾淨、不會發燒、沒有核電廠、核廢料的地球。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彭渰雯表示,再生能源是全世界努力發展的趨勢,國家以核電延誤再生能源發展的時機。德國在過去十年透過風力發電的總量,已是我們5個核四廠的發電量,政府如能把花費在核四爭議上的時間,提早投入發展再生能源,台灣就不會有缺電的問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會降低,核能不是降低二氧化碳的解決方法,而是毒藥。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胡雅美指出,媽媽們的主張是所有的毒物、廢棄物都能夠減少,希望能夠留給下一代清淨的環境。建造核能的經費是如此龐大,希望政府能懸崖勒馬,發展再生能源,讓子孫能夠擁有好的生活環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康世昊理事長指出,關於核一核二延役的問題,原能會已經就民間作溝通及問卷的部份,也有邀請環保團體參加,但是其內容都是在幫他們的施政成績作探討,而不是針對核一核二廠延役作深入了解,就像關於ECFA的問題,政府以行政宣傳的方式向民眾宣導。

關於能源稅的課徵,在行政院最新的版本是要將核電排除在課徵能源稅之外,施政團隊對於核能的保護無所不用其極。政府並未考量是否全民同意核能的建設與發展,以及今年的全國能源會議是否有通過共識?不能以歐洲來作為發展核電的標準,現在歐洲也未必要發展核電,並且應考量台灣地處地震帶的風險問題。

元智大學通識學院助理教授楊長苓表示,生活在土地上的人民,不論貧窮或富有,或是不論國家的貧富,都應同樣享有一樣健康、自由的生活環境。以及環境的公平正義應考量到不同的世代,也就是跨世代的公平正義,如果我們不願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同樣下一代也不願意。

活動最後由小朋友將象徵的核廢料桶推到行政院門口,將陳情書交給行政院官員,提出包括參考國際規範,儘速訂定減碳目標期程、非核家園,老舊核電廠應即時除役,核電不應成為減碳選項、落實節能碳停止發展耗能高污染石化產業的3點聲明,留給我們及下一代美好沒有污染的生活環境。

20091214nonuke1
環保團體在行政院門口發起「我愛孩子、不要核子」陳情活動,希望政府能重視節能減碳、對抗全球暖化、反對核能復辟,留給孩子沒有核子的美麗地球。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