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地發聲!新營社大公民記者隊成軍囉!

新營社區大學「社區特派員召集令」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歡喜結業,透過1個月緊鑼密鼓的訓練課程,發掘了不少具備記者潛力的寫手。尤其上課期間遭逢八八水災,學員也發揮公民記者的敏銳度,主動採訪…

新營社區大學「社區特派員召集令」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歡喜結業,透過1個月緊鑼密鼓的訓練課程,發掘了不少具備記者潛力的寫手。尤其上課期間遭逢八八水災,學員也發揮公民記者的敏銳度,主動採訪,豐富了報導體驗,留下珍貴紀錄,也催生了「公民記者隊」。

981120-xinying383-400.jpg
新營社大公民記者隊成軍。

新營社區大學於學期初推出「社會新鮮人系列(二)~媒體行銷」,由資深文字工作者謝玲玉老師親自授課,課程教授學員如何撰寫新聞稿、安排及籌備記者會,讓學員體驗新聞模擬報導的樂趣,課程最後也模擬舉行記者會,課程受到學員熱烈歡迎。而新營社區大學為培養更多的民眾關注公共事務、留心在地議題,進而自發性的紀錄報導,成為優秀的新聞寫手,也承辦由行政院新聞局所指導的「公民新聞寫作」訓練。

結業式訪問模擬現場
結業式訪問模擬現場。

本次「社區特派員召集令」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仍由資深文字工作者謝玲玉老師授課,結合實務,課程包括「新聞的柴米油鹽」引導學員輕鬆入門,還有「鏡頭會說話-帶著相機跑新聞」、「畫眉樂~新聞化妝師」、「家鄉書寫ABC-家鄉紀實」習作等課程。期間並安排實戰作業,專訪故事媽媽包秀月、結業式則有訪問模擬,揣摩訪問技巧並體驗新聞記者的甘苦。

在這次「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中,共有25個學員順利結業,其中更有7位是「七年級生」。就讀政大的張佑菁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撰寫新聞稿,不僅能記錄當下,開發一個發聲管道,也能揭露一些現象,不再容易被傳統媒體盲目誤導。

79年次,目前是政大一年級的賴佑菁學員表示,當初因緣際會得知新營社大有開這門課,加上也不用學費,而且這門課是有關新聞傳播方面的,也許對未來發展會有所幫助,所以就決定試試看!

「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寫新聞稿,可以隨時寫下身邊發生的事,不僅能記錄當下,同時也可以做為一個發聲的管道;此外,也因此發掘現今媒體的一些弊病,才不會讓自己被新聞媒體的報導所誤導,而看不清真相。因為從小就到外地讀書至今,多虧參加這門課,才讓我發現自己居住的環境也有很多不同的故事,也讓我比較有身為這個社區一份子的感覺了!」

賴佑菁
賴佑菁。

南瀛文資工作室蘇菲亞劉學員,一向十分關愛家鄉人、事、物,近年更專注於南瀛文化資產之發現、報導、維護及協助社區文化資產保護工作之推展、提供創意等等,希望成為默默耕耘的草根記者 。

蘇菲亞劉
蘇菲亞劉

從媒體行銷課程一直上到社區特派員召集令的陳玉釧學員表示,由於自己從小的志願是當記者,長大後卻因一連串的抉擇,目前在公部門服務,但仍保持關注社會事件的習慣,並喜歡用筆記錄所見所聞的點點滴滴,為了加強自己的報導能力,所以參訓。

陳玉釧
陳玉釧。

現任善化愛鄉廣播電台主持人顏文成學員指出,26小時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雖然短暫;但授課內容五臟俱全,只要在實務與經驗上的體會,增加報導書寫的廣度深度;好的新聞稿自然有所成!!!

顏文成

顏文成。

社大為了延續這股為地方發聲的薪火,鼓勵學員持續關注公共事務、留心在地議題,進而自發性地記錄和報導,成為優秀的新聞寫手,新成立「公民記者隊」,召集學員共同努力。

結業式當天,「公民記者隊」正式成軍。社大主任張文彬一方面期許學員,藉由固定的聚會,討論與學習,維繫彼此感情;另一方面交流各地新聞,激發採訪寫作及發佈新聞至「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的戰鬥力。

(台南縣新營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永不停止的學習之路~作家蘇菲亞.劉專訪側寫

蘇菲亞.劉曾說她對南瀛風情文化都深深吸引著她,歷經十七個年頭不斷編織著屬於南瀛的人文、藝術及風俗,她說:「自己像珠蚌經過苦瓅,才能淚出粉嫩的珍珠,在天地之間散發七彩的光澤」。為了讓更多人能…

九月二日晚上,作家蘇菲亞.劉接受新營社區大學公民記者專訪,讓這群學習中的公民記者有了見習的機會。她也是公民記者的學員之一。

P1080665
蘇菲雅.劉

蘇菲亞.劉20年前移居澳洲,當時為了小孩教育著想,而必須與先生相隔兩地,她開始藉著記錄旅居異鄉的心情及思鄉之情,沒想到意外發現移居海外的台灣婦女竟都跟她有同樣的心情,藉由抒發自己思鄉情誼及對生活的感動,走上寫作這條路,她說:「我就這樣一直寫下去,無法停止。」

見習記者融入專訪情境中,拋出一個接一個的問題,而且慢慢能夠掌握氣氛與展現專業水平。感性的蘇菲亞.劉在扮演主持記者的陳玉釧引導下,不時道出移民生活的真實心境及掏腰包辦雜誌的初衷,讓記者群體驗一場採訪實境,獲益良多。

蘇菲亞.劉不但辦雜誌、出書也出版繪本,台南縣文化局前葉佳雄局長曾開玩笑的說:『我們文化局的南瀛文學獎,被蘇菲亞抱走好多大獎』,蘇菲亞.劉被問到究竟是喜歡寫作或是繪本,她笑一笑說:「覺得繪本創作比較容易打動人心;一般寫作可以分享彼此。」

她對於本土文化的推動不遺餘力,尤其目前她正著手出版「水牛迎親」中英對照之圖畫書繪本,記錄家鄉的人文、習俗文化讓孩子們經由圖片去認識特別是縣內各風景區,期許自己能以多元角度刻畫出故鄉的人情味,能讓更多人對在地文化能有深入的體認。

P1080707
新營社大公民記者訪問蘇菲雅.劉作為採訪實習。

蘇菲亞.劉曾說她對南瀛風情文化都深深吸引著她,歷經十七個年頭不斷編織著屬於南瀛的人文、藝術及風俗,她說:「自己像珠蚌經過苦瓅,才能淚出粉嫩的珍珠,在天地之間散發七彩的光澤。」,為了讓更多人能驚艷南瀛的美麗,目前還經營部落格,分享南瀛的在地文化,期待有更多網友一起體驗南瀛之美,今年並獲選由台南縣文化局所頒的南瀛文學獎部落格獎。

實習公民記者提問中,蘇菲亞.劉表情中流露出感恩,言談說到:「她能有這樣的成就,最要感謝先生的支持,尤其是當她想辦雜誌及出書時,先生總不吝惜伸出援手,除了精神上支持,還有金錢贊助能讓她出書分享,讓更多人分享她的創作」。

此次專訪能讓實習公民記者深深體認蘇菲亞.劉深耕在地文化的用心及執著南瀛文化,未來在新營社大即將成立社區報,也能秉持關懷社區,報導溫馨有趣的人事物,為自己的生涯留下紀錄點滴。

(作者為台南縣新營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農再條例之於公民參與

民間團體常將「公民參與」只當作挑戰議題的一部份,但事實上「公民參與」本身就是一種運動。所謂公民參與法制化,是一個應建立在「有法源基礎、國家資源支持與保護」的機制。例如今天的公聽會,立法院必須提供錄影、錄音等設備…

緣起:

農村再生條例引爆巨大爭議,歷經立法院公聽會、地方公聽會、民間也與馬總統及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會面,看似溝通頻繁,但爭議卻愈滾愈大。為何公聽會無法讓眾聲喧嘩得以聚焦?又為何見了總統之後,溝通之路卻向左、向右走得更遠?

原因之一,在新聞自由的現在,主流媒體對農再條例卻反而失去自由新聞(原因就不必再說了)。爭議無法透過大眾媒體讓民眾參與,甚至扭曲的新聞呈現,讓農再條例更如入黑暗深淵、撲朔迷離。

而當主流媒體無法忠實傳達立法院、總統府的公聽會訊息,公聽會已成密室會議。既然主流媒體無法回應公民期待,非主流媒體就來吧。

苦勞網、環境資訊協會、野草莓電視台這「三小媒體」,請立委潘孟安在立法院加開一場公聽會,透過各地端點在網路上全程轉播,試圖掀開農再公聽會的黑暗面紗,讓公民得以參與。

980527-cimg6282-360.jpg

準行政聽證的公聽會

這次公聽會程序與過去兩次不同。前兩次公聽會由農委會水保局、農村陣線成員兩方各推代表陳述意見,然而因各自表述,無法聚焦爭議問題,透過反覆交鋒讓真理愈辯愈明。

CIMG6278

這次設計則有「準行政聽證」味道,由農村陣線發言、水保局等官方回答。最後由公民記者或現場民眾提問,由被要求回答的一方回答。公聽會分上、下兩段,每一段都重複同樣流程。

然而,準行政聽證畢竟非行政聽證。真正依行政程序法規範的行政聽證,有法源依據、有扣束力,所有陳述意見者在聽證會上所說的話、提供的文書、證據、都要錄音、錄影,聽證結束時當事人要簽名或蓋章。事後如涉及偽造,需負法律責任。

而且聽證會中,主持人應發揮影響力,官方不能迴避問題,能回答就回答、不能回答就說不能回答、該由誰回答。聽證會中的發言都需紀錄,某個階段結束後應針對討論議題擬定結論,事後官方針對這些結論回覆當事人,同意、不同意,不同意還必須交代理由。

不回答問題、重複政令宣導

然而今天部份官員並未針對問題正面回答,多次被立委潘孟安(主持人)、甚至公民記者打斷,「你沒有回答問題、不要政令宣導」。

CIMG6295

然而官方抱著辯論的心情來參與公聽會,甚至疑似動員支持力量、甚至買媒體壟斷視聽。一個官方誠意不足、不想聽取民意、心存抗拒的公聽會,成效如何可想而知。

沒有結論的公聽會

需要開公聽會,就表示一個事件存在爭議,不論公聽會、聽證會,如果能事前將爭議條列,並通知參加人員做準備,才能在有限時間內聚焦討論。然而今天主辦單位程序不夠細緻,問的一方已呈現問題開放的無系統狀態,答的一方更是馬馬虎虎趁亂過關。

而且公聽會結束後,主持人竟然也未依雙方討論內容擬出結論,或許連文字、圖像紀錄都沒有,這種沒有目的性、沒有結論的公聽會,事後該如何追蹤成效,逼官方回答問題並改進?

公民參與法制化

民間團體常將「公民參與」只當作挑戰議題的一部份,但事實上「公民參與」本身就是一種運動。所謂公民參與法制化,是一個應建立在「有法源基礎、國家資源支持與保護」的機制。

例如今天的公聽會,立法院必須提供錄影、錄音等一切設備、正式的議式錄。然而今天所有設備都由民間提供,設備不足,導致網路傳輸品質不佳,原本安排地方社區發言,也因網路斷線而中止。

凡此種種,都讓今天的公聽會、甚至公民參與成效大打折扣。一腔熱血在公聽會結束後隨即煙消雲散,可惜了。

我想,或許可以農再條例這個例子,把有關公民參與的程序跑一遍,什麼程序可行、不可行、還有什麼要突破的一一打通關卡,或許可真正把公民參與法制化機制建立起來。果真如此,或許這是民間在推動農再條例之餘,對環境運動最大的貢獻。CIMG6302

(本文轉載自「環境報導─我還會留在地球」部落格)

(0526公聽會的文字直播記錄,由台灣好生活電子報創辦人關魚志工服務,內容請閱讀這裡)

「農村再生條例」辯論網路直播0526

身為第三權社會公器的民間媒體也要求朝野慎評估這項法案,加開聽證會,並邀請台灣農村陣線代表與官方代表面對媒體的提問。苦勞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是就是二小媒體,但三小媒體還有一小就是「你」。你的報導…

農村再生條例唯一場辯論聽證會!

從2008年年底開始,關注台灣農業的工作者們從農村來到台北,從都市走向鄉村,努力串聯希望改變台灣農業的未來,可能會傷害農村土地的《農村再生條例》法案在民間不斷質疑下已經倉促通過一讀!

2000億龐大資源,真的能讓農村青年人口回流?真的能讓農村再生?政府未在前兩場公聽會與樣版式民間公聽會中回答民間的質疑,卻又傳出即將五月底要通過條例!?

四月日二十九日,馬英九總統聽聞民間的疑慮也對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不能投入兩千億,卻製造四千億的問題。」並且也指示農委會多辦地方說明會,但農委會只敷衍舉辦了11場公聽會就想要讓條例闖關。

身為第三權社會公器的民間媒體也要求朝野慎評估這項法案,加開聽證會,並邀請台灣農村陣線代表與官方代表面對媒體的提問。

你的報導與行動是農村再生的關鍵

苦勞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是就是二小媒體,但三小媒體還有一小就是「你」。

第一次跨媒體合作將會在5月26日上午九點半,台北立法院現場進行網路直播,三小媒體也邀請公民記者、部落客、地方組織者、社區營造團隊一同參與「台北現場報導」或參與「地方端點直播」。

希望將辯論現場畫面傳送到農村與社區,你可以協助報導在地的聲音、將討論農再的心得繼續投稿民間媒體。 農再的討論不能只在官方辦的公聽會中草率結束,地方更可以以主動的方式,要求官方來地方辦公聽會,透過網路直播在一起檢視公共政策是否有問題?激盪起真正「由下而上」的討論,非讓「由下而上」成為政府卸責的口號。

台灣農村會不會因為農再條例而再生?你的報導與行動才是農村再生的關鍵。

網路直播時間與地點

(一)時間: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上午9時30分到12時30分
(二)地點:立法院 紅樓301

辯論議程:

項目 內容 預計時間 備註
1 台灣農村陣線與官方代表進行相互辯論 09:30~10:30 台灣農村陣線與官方雙方辯論
2 三小媒體現場提問時間 10:30~11:30 苦勞網與環資記者提問
3 公民記者提問時間 11:30~12:30 公民記者提問


 怎麼來幹媒體

(一)報名農再辯論網路直播「台北現場報導與提問」
如果你關心農村,也想瞭解到底什麼是農村再生條例與其會造成的問題,並可以在五月二十六日到台北現場進行提問與報導,歡迎進入台北報導現場報名單填寫你的資料。
台北現場報名請點選「這裡

(二)報名農再辯論網路直播「地方端點」
如果你是地方團體或是可以協助地方進行網路直播與討論的朋友,請進入「地方端點」報名,後續我們儘可能會進行協助,幫忙地方協力合作瞭解農村再生條例的問題。
地方端點報名請點選「這裡
(三)當天如何收看網路直播
請參考:http://www.peopo.org/3littlemedia/post/35718

主辦媒體: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苦勞網
協辦:野草莓電視台

三小媒體幹媒體—活動網站   ttp://www.peopo.org/3littlemedia


相關資料:

「三分鍾搞懂農村再生條例」/Munch

小地方新聞網 農村再生條例專題

苦勞網 2009農村再生條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農村再生條例

980517-web-360.jpg
看電腦也可以改變世界。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