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族群的慶賀─東河國小百年校慶

東河國小百年校慶在熱鬧、喜氣中結束,象徵三族群的活動旗幟已收起,東河村恢復平日的純樸、美麗。有機會到南庄一遊,可以順便到東河國小附近走走,沿路的樸實與自然美景,讓人印象深刻,身心愉悅。

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的東河國小,11 月7日兩天擧辦了百年校慶,慶典中安排了賽夏、泰雅、客家三個族群的表演、競技及手工藝品展示,展現了當地的多元族群特色與活力。

981210-dungheguo-400.jpg
位於東河國小附近的東河吊橋,景色美麗。

慶典中部份小朋友們穿著自己族群的服飾表演舞蹈,生動可愛;運動場中校方安排了大人與小朋友的拔河比賽,雙方互不相讓,努力為己方爭取勝利,畫面十分有趣,最終竟然1:2大人飲恨敗北。去年全國拔河比賽,東河國小獲得全國第一名的殊榮,果然名不虛傳。

除了小朋友們的表演及競賽,也有小朋友的作品展示,校慶中也另外安排了百年校史資料展,圖文並茂地呈現東河國小的百年歷史發展,而由該校承辦的苗栗縣原住民部落大學,亦搭配辦理部落大學成果展,讓部落居民的學習成果一同展覽,與小朋友們的作品相互輝映成趣。

clip_image006
百年校慶成果展

clip_image004
在學校旁賣香腸的老闆是位非常有才藝的賽夏族人,傳授薩克斯風等樂器外,歌聲也是一級棒。

為了表達百年校慶的多元文化內涵,百年校慶旗幟中的「100」數字,分別以代表泰雅、客家、賽夏三種文化的圖案裝飾。其中「1」字的菱型圖紋是泰雅族常用的圖案,代表著祖靈的雙眼、祝福;第一個「0」字裡是印有鮮豔的大牡丹花的客家花布,這是客家花布常見的花色,代表著喜氣、富貴;最後一個「0」字則是以賽夏族編織中常可見到卍字形雷神紋裝飾,是閃電之意。

東河國小百年校慶在熱鬧、喜氣中結束,象徵三族群的活動旗幟已收起,東河村恢復平日的純樸、美麗。有機會到南庄一遊,可以順便到東河國小附近走走,沿路的樸實與自然美景,讓人印象深刻,身心愉悅。

遊客可先到南庄鄉公所免費索取地圖導覽。網址: http://www.nanchuang.gov.tw/,電話:037-823115 。

(苗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瓦祿產業文化館

瓦祿產業文化館在東河吊橋附近,館前的苗21鄉道是南庄市區通往向天湖、鹿場等著名景點的必經途徑。這棟醒目的日式木造建築原本是廢棄的舊派出所,日治時期成立,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熱心志工們覺得…

980411-walo1-500.jpg

在講求環保的今日,飲食應該是食物里程短的,才能減少運輸成本及二氧化碳產生。而人才謀職方面,也該講求在地就業,不僅對於當地環境熟悉度高,而且能就近照顧家庭。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的瓦祿產業文化館,在原住民在地就業以及產業行銷上有著不錯的表現。

walo2.jpg

東河村約佔南庄鄉二分之一面積,包含了賽夏族、泰雅族以及客家族群,文化多元,景色秀麗,是旅遊樣貌與條件極為多重與深厚的地區。而「瓦祿」(Walo)即為東河村,賽夏語為蜂蜜或甜糖之意。

瓦祿產業文化館在東河吊橋附近,館前的苗21鄉道是南庄市區通往向天湖、鹿場等著名景點的必經途徑。這棟醒目的日式木造建築原本是廢棄的舊派出所,日治時期大正13年(民國13年)成立,民國73年新派出所設立後漸成廢墟。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熱心志工們覺得此建物有時代背景故事值得保存,於是91年透過鄉公所向原民會提案保留再造,94年完工驗收,而有今日嶄新面貌,建物算是東河村的地標級。

walo3.jpg

現在瓦祿產業文化館提供當地免費旅遊資訊、文化展示,也展售特色工藝作品、農特產品,集文化活動、休閒資訊、商品展售等多用途於一身。一進大廳,專案經理金先生招呼熱情,即使詢問他恐怕被問了好幾百次的基本問題,也是回答仔細,臉帶笑意。

walo4.jpg

服務台上擺了一群螃蟹大軍,巧妙地運用竹片、竹枝組合而成,善用原有的竹節及曲度,做工精細,展現了獨特的創意。

walo5.jpg

入口左側是由原鄉青年進駐服務的吧台,有咖啡、花草茶、養生茶等冷熱飲料及各類冰沙,另有鬆餅、義大利麵、披薩、小火鍋等餐點,口味適中、價格合理。

walo6.jpg

福熊點了一壺桂圓紅棗茶,在涼意十足的天氣下喝杯熱茶,舒適地小憩休息。

walo7.jpg

館內剛好展示著當地原住民青年阿古斯(Aguce)的攝影作品,有小幅的相紙沖洗,也有大幅的電腦輸出,都帶有濃濃的泰雅、賽夏族風情。族人容顏深邃、村落恬澹靜謐、山巒迷濛神秘,吸引人一探究竟。

walo8.jpg

除了攝影作品,也展示瓦祿文化節第一屆部落兒童寫生比賽得獎畫作。雖然圖案造型樸拙,但作品用色鮮豔大膽,顯示旺盛的生命力。聽說得到第一名的小朋友,每到文化館,都會驕傲地向家人指認他的作品。

walo9.jpg

文化館目前已有許多知名原鄉工藝坊進駐,如:瓦祿工作坊、巴奈珠藝工作坊、石壁染織工坊、林國勳工作室、斜坑工坊以及賽夏美工藝坊……等。我發現其中還有縮小版的臀鈴,臀鈴是賽夏族特有的樂器,主要由竹管與薏米珠穿綴而成,在巴斯達隘(矮靈祭)期間使用。女舞者揹著臀鈴繞行祭場,群起舞蹈,聲音有時幽遠泣訴,有時澎湃有力。

walo10.jpg

於賽夏族織布中,常可見到卍(音:萬)字形雷神紋,圖紋所呈現的即是閃電之意。(與佛教無關喔!)婦女為了紀念雷女娃恩,下凡教導賽夏族人編織與農耕,及其與勇士達印的一段愛情故事,於織布技巧上展現此圖紋。(故事頗長,請按這裡延伸閱讀 )福熊向來喜愛蒐集民俗藝品,買了一個雷神紋名片夾,以資紀念。

瓦祿產業文化館還與部落廚房配合,另有賽夏族美食特色餐點,如:瓦祿夾餅、山大王燴三鮮、釋迦花椰菜、山居桂花茶及羊奶頭排骨湯……等,集在地特色及原鄉美味,同時顧及營養與有機。不過福熊抵達時並不餓,所以沒有用餐。如果網友有空去南庄一遊,一定要去文化館坐坐喔!

————————————————————–

【連絡方式】
電話:037-823050 (專案經理 — 金文平 0938716098)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5鄰78號
營業時間:AM9:00~PM6:00 (週二休館)

————————————————————–

【相關連結】
瓦祿部落格(南庄東河社區)

瓦祿風情網

蚊子館結合行銷 成功轉型拓展商機–瓦祿產業文化館

冬訪向天湖

冬訪向天湖

2009年元旦連假期間,福熊與家人一同到竹苗一帶遊玩,其中南庄為主要停留區域。因為福熊在排灣族部落服務,一有機會旅行,也想見識其他原住民族,而南庄向天湖是賽夏族聚集處,自然不能錯過。

2009年元旦連假期間,福熊與家人一同到竹苗一帶遊玩,其中南庄為主要停留區域。因為福熊在排灣族部落服務,一有機會旅行,也想見識其他原住民族,而南庄向天湖是賽夏族聚集處,自然不能錯過。

lake1.jpg

賽夏族居住於新竹縣與苗栗縣交界的山區,人口約有七千多人,又分為南、北兩大族群,主要分佈在新竹縣五峰鄉和苗栗縣南庄鄉。二年一次的巴斯達隘(pas-ta’ai,俗稱的「矮靈祭」)是大家所熟知的祭典,祭場共有兩處,一處為著名的南庄向天湖祭場,另外一處在五峰的大隘祭場。

向天湖位在南庄鄉東河村,往向天湖的山路是在苗21線的岔路口,山路到底就是向天湖,沒通往其他地方,回程則是沿原路下山。穿過曲折蜿蜒的山路,巴斯達隘祭場出現在盡頭。

lake2.jpg

祭場空地旁有一間小屋子,掛著「巴斯達隘文化協會」木牌,想必是祭屋吧!當地每兩年一祭,十年一大祭的巴斯達隘是賽夏族人心目中最重要的祭典,極富原始神秘的氣息及深遠的歷史意義。

相傳過去賽夏族和矮人(taai,ta’ay)毗鄰而居,矮人傳授賽夏人農耕、醫術、及祭祀歌舞,賽夏人將其視為恩人,每當舉行祭典節慶時,都會請矮人前來飲酒作樂。但是矮人常常調戲賽夏族婦女,族人隱忍許久後決定報復。設計殺害了許多矮人,存活下來的矮人詛咒賽夏人將會招逢連年災害、穀物歉收,果然應驗成真。賽夏族人因此年年舉辦「巴斯達隘」,祈求矮靈不再降禍於賽夏族人,祭典便在賽夏族人恩怨情仇的複雜心理下延續至今。

lake3.jpg

屋內空空盪盪,角落放置著雜物,無人駐守。但牆上的捐款紅字條,卻引我注意。乍看之下,與漢人平常喜慶活動的紅條並無差異,仔細一看,「感謝朱仁明先生贊助壹千元」、「感謝豆阿秀女士贊助壹千元 」……。「朱、潘」等姓常見,但「豆、風、解」很罕見 ,而且連續好幾位,賽夏族人的姓氏實在很特別。

lake4.jpg

走過祭場,來到湖邊,苗栗縣賽夏族民俗文物館在湖畔明顯地矗立著。文物館獲原民會補助,由縣府編列預算興建。這三層樓式建築的一樓為典藏空間及湖畔餐廳(這裡的一樓算是「地下室」),二樓為入口大廳及主題展示館,三樓則規劃為行政辦公室及展示區。全館外牆以象徵賽夏民居型式的竹編包覆,入口並豎立賽夏族圖騰柱,民族意象頗為強烈。

lake5.jpg

從文物館入口向湖畔一望,美景令人一整個放鬆。湖畔咖啡雅座,傘影片片;通往湖中島的小橋,人影點點。步道、小橋、涼亭,隨賞隨停。

lake6.jpg

向天湖的海拔約750公尺,是山脈陷落的盆地積水而成的小湖,湖面不大,但靜謐優美。我個人喜歡這樣的小巧雅緻,從橋上,從林隙,看湖水呈色變化,看不同植被披覆,怎麼看都美!聽到一旁的遊客抱怨:「只有這樣喔!怎麼那麼小?」或許滿不滿意在於心境的差別。

lake7.jpg

從小島走回文化館,我在館內待了半個小時,藏品並不多,解說看板詳述了賽夏族的歷史傳說、生活習慣、祭典儀式……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姓氏的由來,解開了先前的疑惑。

原來賽夏族早先以動物、植物、自然現象作為氏族的名號,例如:太陽、螃蟹、九芎、大豆……等。日姓(tanohila)指太陽(hahila),是射日英雄的後裔,解姓(karkarang)指螃蟹(karang),芎姓(sayna’ase)是居住於佈滿九芎(ase)樹林中的一群。後來清朝命令族人改從漢姓,取其意義或音,以對應的漢字為姓,所以才看到現在這些特殊的姓氏。

lake8.jpg

文物館三樓的外側平台是傳統賽夏屋展示區,以竹、木、藤築成。站在平台上,可俯瞰湖面,遠眺前山,視野不錯。

lake9.jpg

平台上還聳立著木質圓柱,雕刻著賽夏族巴斯達隘祭典所使用的舞帽(kirakil)。聽說日治以前真的是戴在頭上的,但因為越做越大,裝飾越繁複,無法用頭承載,現在只好以肩膀扛著。

舞帽又稱「肩旗」,各姓爭奇鬥艷,旗面上皆飾有各種不同圖案。並必裝有一面或數面小圓鏡,以反射凶邪,旗背則綴滿流蘇。每個姓氏一村會有一支,上面寫有家族的姓氏,通常由各姓氏家族的男子代表扛,祭典時獨立繞行於祭場。

lake10.jpg

離開文物館,逛逛湖濱步道,許多攤子販售著小吃與土特展品,邊看邊問邊聞邊嚐,渡過愉快的一天。

相關連結:

賽夏族民俗文物館 — 聽說並不時經常開放,所以去之前要打電話問一下

矮靈傳說-賽夏人的現代事 — 詳述「巴斯達隘」的過程及族人的相應態度

賽夏族語 — 有完整的賽夏族姓氏的發音及其原始意義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