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叫我外籍新娘─南洋姊妹蘇科雅

「大家猜猜看,我的家鄉在哪裡?」她笑盈盈的賣著關子,我們從她的膚色,打扮,臉型,包括那顆醒目的黑痣,便你一言、我一語的猜著,印尼、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通通不對,我家在柬埔寨,就是吳哥窟的所在…‥」。

初次看到蘇科雅,手持小蜜蜂,面對近二十名的陌生訪客,侃侃而談她和南洋姊妹會的點點滴滴,那一襲異國情調的白底花紅襯衫,襯出棕紅膚色,一張圓潤的富貴臉,配著濃眉大眼,和一顆不偏不倚,點在印堂上的大黑痣,老實說,對我而言,那是很震撼的。

SONY DSC
蘇科雅。(站立者)

幽默有趣的話題,和用詞恰當的語調,緩緩在空氣飄蕩,自信的流露,掩蓋過室外傳來像機關槍掃射般噠噠噠的噪音。那台正挖著馬路的機器,無論如何也不會喧賓奪主的。一行人便就ㄇ字形桌子圍坐著,一邊翻閱著期刊,奮筆疾書,誰也不敢輕忽。

假如說不看本尊,光聽聲音,我會以為那是個訓練有素的講師或DJ之類的人物。姻緣未一線牽時,她和我們的血統語言,八竿子打不著,嫁到台灣才十一年,國語說得俐落,叫人十分佩服。

「一開始我叫叔科雅,後來常有人喊我柯雅淑,起初我不知要回應,後來跟別人解釋我的名字,最後才知道被搞錯的原因了,乾脆把“叔”改成“蘇”,名字變成蘇科雅。」開場白,她就向我們介紹她名字的由來,引得哄堂大笑。就這樣輕鬆的打開話夾子,一行人洗耳恭聽,深怕遺漏了什麼。

「大家猜猜看,我的家鄉在哪裡?」她笑盈盈的賣著關子,我們從她的膚色,打扮,臉型,包括那顆醒目的黑痣,便你一言、我一語的猜著,印尼、泰國、緬甸、印度、斯里蘭卡……「通通不對,我家在柬埔寨,就是吳哥窟的所在…‥」。

接著,蘇科雅娓娓道來成立南洋姊妹會的緣由。行單影隻遠渡重洋,來到人生地疏的地方,成為台灣媳婦,置身一個迥異的文化中,是何等的勇氣啊!

不同的膚色,怪異的腔調,總會引來側目,「外籍新娘」,社會上有人如此稱呼這批新移民,好像意味著來自落後貧窮沒文化的地區,這是台灣社會對這群台灣媳婦的污名化言語,事實上,他們也感受到許多不平等待遇,光是要拿一張身分證,便要通過高難度的語言測驗,她形容連博士生都無法得高分的題目;和有些嚴苛財物證明,「沒有錢,不能成為台灣人。」

因此,她和幾個異國姊妹,加上本地一些熱心朋友,合組南洋姊妹會,希望為更多姊妹爭取應有的福利,並幫助她們加速融入本地生活中。

DSC04697
吳茂成老師帶領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拜訪南洋姐妹會。

我從蘇科雅的言談舉止中看出她的智慧和毅力;從南洋姊妹會出版的會訊中,訝異那股深厚的文化功力,簡潔流暢的文字表達,直令我汗顏。她說,「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要叫我新移民女性。」

我心想,如何稱呼你,都無法掩蓋你的光芒四射啊!台灣的角落不是到處散落蘇科雅的影子嗎?打開收音機,那個談笑風生的DJ,正說著我不懂的語言呢!

(第一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辣椒雖小,力量無窮

經過一年的努力後,印尼辣醬終於有屬於她的部落格,可以讓辣醬的資訊散播更廣,我想,在台灣,多元族群的互相包容是民主社會很重要的旅程之一,尊重不同生活的差異,肯定多方面的文化展現。

每年春末夏初之際,萬般朝氣蓬勃待舉,頂上陽光溫煦地灑落南方小鎮。在一片黝綠的田埂間,有一群人,趕在春意盎然後的夏日時節,努力穿梭在綠葉叢中,搜尋朝天椒朱紅的身形。

你若是仔細端詳朝天椒,會發現她的末端尖尖,底部鑲嵌青綠的蒂頭,像極了小小的紅蠟燭,安插在翠綠的燭臺線譜上,醒目跳動著田野奏曲,是熱情的,也是奔放的。這可是印尼媽媽在美濃所種植的辣椒,也是印尼媽媽製作印尼辣醬的上等首選。

980604-meinugpepper-360.jpg

DSCF9026

印象中,我第一次看到印尼辣醬是在九六年,梧堤颱風夾帶熱帶氣旋的豪雨力量,在水淹姊妹會的隔天下午,看著被清運出來一箱箱裝罐好的辣醬,沾黏浸濡的紙箱,軟弱無力,面臨全數丟棄的命運。無情的洪水肆虐,攪亂了原本該是活力展售的希望。

我看著等待被處理回收的辣醬往外堆砌,接著我們不斷將辣醬瓶蓋逐一扭轉、倒棄,然而被水浸泡後瓶蓋特別緊縮,費力鬆開瓶蓋的枷鎖並沒有讓人品嚐到洋溢的味蕾經驗,當時的我沒有問她們,這是ㄧ種什麼樣的感受,但我想,心血付之一炬的心痛感覺真是令人扼腕。

隔一年,沒想到姊妹會決定大量推動印尼辣醬的發售,這豈不是一項充滿勇氣的挑戰?後來當我再度踏進姊妹會辦公室時,在老遠處早被四溢瀰漫的香辣味撲鼻吸引過去,我驚豔地看著熱鍋裡,辣椒籽混搭焦糖與醬油的黃色泡泡,撲通撲通的翻滾濃稠嗆辣的視覺效應,我在純樸的美濃感受到南洋的招喚。

有一天,心血來潮的我加入剝辣椒的行列中,藏著好奇心的雙手沒有任何防護,久了,一陣陣的微辣刺激,透過神經傳達的路徑,心頭頓生溫熱,慧芬說:『記得可別揉眼睛。』這回,我可是用身體記憶狠狠烙印住了,辣椒雖小,力量無窮。

後來每當我在欣賞辣椒籽被印尼媽媽輕柔撥下跳動時,都會想到這小不丁點的力量正蠢蠢欲動,悄悄蔓延那份特有的辣味,若是沒有帶上手套,在沾滿辣度的手掌肌膚上,被侵略的刺熱感會佈麻雙手的,我想這是一種滾燙火紅的熱情吧!

DSCF9023

DSCF9047

經過一年的努力後,印尼辣醬終於有屬於她的部落格,可以讓辣醬的資訊散播更廣,我想,在台灣,多元族群的互相包容是民主社會很重要的旅程之一,尊重不同生活的差異,肯定多方面的文化展現。而這罐辣醬之不同,源自於背後默默在台灣生活的外籍媽媽們的努力與驕傲,還有思念與堅強的懷舊味……

就像這些辣椒或是辣醬一樣,挺起身子朝天張望,熱情且自信……

(本文作者為南洋姊妹會志工)

我眼中的美濃

現在我已被同化了,或許已適應美濃農村的生活了吧!我喜歡吃美濃粄條加顆滷蛋,還有不得少的辣豆瓣醬美味無窮。我覺得美濃老人真節儉又刻苦耐勞,有田有地不浪費,種些水果蔬菜省錢又健康;還有一群老人每天…

十五年前第一次踏入台灣,從高雄機場上高速公路看到繁榮的城市,經過夜晚的燈光,又興奮又緊張,可是那亮麗的燈光在我眼前出現只短短不到10分鐘,它慢慢的消失,沿著黑暗的路程偶爾才有路燈,經過大約一小時後,車子開始進入一個小鎮,房子才漸漸的出現,唉!終於到達目的地了。

美濃鎮的早晨,有些老人穿者雨鞋,帶著斗笠,背者鋤頭到田裡工作,我覺得他們累了一輩子也應該退休好好的享受吧;有些祖父母還背著孫子騎機車,我心想好厲害喔!另一方面也覺得好危險喔!

還有些婦女載者一大桶衣服到路邊的小河洗衣服,這畫面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也提者一大桶的衣服到附近的圳溝裡洗衣服,可是這件事在我腦海裡已消失了十幾年,沒想到在台灣還保存這文化;更特別的是幾乎整個美濃鎮都講客家話,我自然而然的也學會了客家話。

980515-dscn0080-360.jpg

舊時美濃

 DSCN0079

當媽媽的也忙著煮早餐給小孩填飽肚子才上學去,有些到傳統早餐店買包子、割包、饅頭、粽子、木瓜粄、蘿蔔糕或芋頭糕…..等等,配豆漿,對美濃人來講是非常美味又營養的早餐。

對我這個從小沒吃過饅頭、木瓜粄的人來說覺得很不習慣,在母國早餐習慣吃麵、豬肉粥、海南雞飯、豬腳飯、油條配豆漿或麵包配咖啡的我,在美濃不曉得要吃什麼?最有名的美濃粄條,永遠只有兩片的瘦肉、滿滿的粄條,我卻不愛吃!

無聊時想要逛街,只有幾家傳統超市,沒有麥當勞、肯德基、屈臣氏和便利商店。在大都市已經呆過十幾年的我,突然來到一個人生地不熟又是一個小鎮時,覺得非常寂寞和無聊。

現在我已被同化了,或許已適應美濃農村的生活了吧!我喜歡吃美濃粄條加顆滷蛋,還有不得少的辣豆瓣醬美味無窮。我覺得美濃老人真節儉又刻苦耐勞,有田有地不浪費,種些水果蔬菜省錢又健康;還有一群老人每天早上穿者紅色的上衣、白色的褲子,到社區活動中心或學校的操場作體操、跳舞、打太極拳。

我最喜歡美濃的冬天,除了天氣不會太冷,到處還看到田裡種滿了白玉蘿蔔、高麗菜、菠菜、番茄等,大馬路旁種滿了各種顏色的波斯菊,不但吸引外地遊客來賞花,更讓本地人感到驕傲以及讓美濃鎮的經濟收穫不少。

春暖花開時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水稻,4~5個月後從碧綠的田慢慢轉變金黃色的瑞穗非常的美,這種畫面在母國從來沒見過,所以早上只要有時間,我會騎者老舊的腳踏車到處逛,獲得身體健康精神百倍,感覺非常舒服,晚餐後有子女的陪同一起散步真是天倫之樂呀!

十五年後的美濃,變成一個聖地般,許多外地有錢有閒的人到美濃買田買地蓋別墅,民宿、餐廳、便利商店、資訊行一家接者一家開,我以前寂寞無聊的感覺通通消失了,能在這塊土地落地生根真是幸福。

容珍小地方相片

(本文作者為南洋姊妹會工作人員,泰國華僑)

到美濃拔羅蔔

這陣子的美濃無論騎車或走在街道及田間,空氣中時時傳來一股濃濃的特殊的蘿蔔味。這個時候你隨性溜達,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拔蘿蔔、洗蘿蔔、賣蘿蔔、買蘿蔔、切蘿蔔、曬蘿蔔,連蘿蔔葉也不浪費,曬乾以後滷肉……

這陣子的美濃無論騎著車或走在街道及田間產業路,空氣中時時傳來一股濃濃的特殊的蘿蔔味。每年的10月下旬到12月這兩個多月的時間,美濃的大街上、主要道路,甚或住家門口,到處都擺滿了一堆堆小小的很不起眼,但又令人不得不去注意「它」的小小白白且很特別的蘿蔔。

971227-radish-360.jpg

DSC00072

這個時候只要你騎著車隨性溜達溜達,都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拔蘿蔔、洗蘿蔔、賣蘿蔔、買蘿蔔、切蘿蔔、曬蘿蔔,連蘿蔔葉也不浪費,曬乾以便往後滷肉或蒸肉時,加些進去口味會更棒!真的充分發揮客家勤儉的美德。而在地的我們,就算自家沒有種也有親朋好友餽贈,所以每天餐桌上也都是滷蘿蔔、味磳蘿蔔湯、蘿蔔排骨湯、涼拌蘿蔔、醃蘿蔔、蘿蔔炒蛋、蘿蔔粄……等,輪流替換著吃呢!而那種吃在嘴裡、甜在心裡的幸福感,甚無法言喻的滿足啊!

據傳這種蘿蔔是日治時代官方要美濃農民試種的,沒料到一試成功,此名為「朝陽」的品種非常適合美濃的氣候、土質、水質,產出品質極佳。因此幾十年來,成為美濃人在第二季稻作收成後,再次整理田地,播撒下種子,約兩個月左右就有收穫的短期作物。但是一直以來,都沒做行銷,以致於買氣總是落在傳統大蘿蔔之後。

直到三、四年前,美濃農會邀請地方人士及媒體積極主動幫助,遠至台北果菜市場行銷,才首度打開知名度,一公斤要賣到30元。但很少人知道原本沒有名、外觀也不出色的蘿蔔,要踏出行銷之路的第一步有多難!據聞農會員工翻遍很多很多資料,問過許多許多人,終於在某座土地伯公的神座上發現有這樣一句話:「土中生白玉,地內出黃金。」眾人如獲至寶,決定取名為「白玉蘿蔔」。原來此句話的「白玉」指的就是雪白如玉的蘿蔔,而「黃金」指的就是成熟時金黃色的稻米,同時白玉和黃金都象徵著豐收、財源豐足。原來冥冥中伯公自有安排,只是少個有心人去發掘,這件事也印證了那句:「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經過幾年的努力,白玉蘿蔔漸漸的有些名氣,連外地的菜販也接踵而至。今年高雄縣長更趁勢追擊,力挺舉辦白玉蘿蔔季,以嚮都市小朋友體驗親自下田拔蘿蔔的樂趣。看來一場有關蘿蔔的故事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DSC00074

感謝美濃農會這幾年來輔導農民種植木瓜、香蕉、美濃米及白玉蘿蔔,而且每樣都各自擁有名列前茅的銷售成績,無限的感恩。

(作者為南洋姊妹會資深志工、旗美社大學員)

那女孩的故事

1978年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出生了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就跟著外婆,還有拉著小阿姨的上衣尾巴,每天就像跟屁蟲一樣。小女孩和他的小阿姨只差了十二歲,因為跟著小阿姨在成長…

1978年在世界的某個地方,出生了一位小女孩。小女孩就跟著外婆,還有拉著小阿姨的上衣尾巴,每天就像跟屁蟲一樣。

小女孩和他的小阿姨只差了十二歲,因為跟著小阿姨在成長,小女孩比較早熟,從三歲就會幫忙顧自己的小妹妹。在小女孩的記憶裡還有一點點對小阿姨的印象,只記得小阿姨很幼稚。小女孩的每一張黑白照片裡面總是坐在外婆的大腿上,臉上沒甚麼表情。小女孩的外婆很早就守寡,如果去逛市場都不會忘記要帶小女孩一起。在國小四年級時,小阿姨要出嫁了,要嫁去很遠的地方,那時候小女孩覺得怎麼要嫁那麼遠呢?是因為外婆跟媽媽很會碎碎唸嗎?小阿姨在國外待了五年,回來時背上多了一個小女孩。

971122-0142-360.jpg

971121-0141-320.jpg

小女孩十七歲那年到了大都市去工作,一待就是五年,那年二十三歲,已經是個大女孩。後來透過朋友認識了異國男孩,他們閃電結婚,感覺莽莽撞撞、匆匆忙忙的就嫁過去。到了異國去生活,很多事情要從頭開始,也要慢慢去習慣那裡的生活習慣和語言文化等等…。

在那裏最痛苦就是很難和對方語言溝通,文字也看不懂,就連看電視都看不懂在演什麼,感覺一切都很糟糕。因為認識對方沒有很久就結婚,也不太了解對方,結婚後才慢慢了解對方的一些優缺點,過沒多久,也孕育了新生命,有了自己的寶寶,女孩把一切重心都放在寶寶身上,感覺生活不再和以前一樣糟糕。除了照顧寶寶還有做不完的家事。

一眨眼過了五年,寶寶慢慢的要去上課,女孩去補校學習異國語言。過了三年女孩從補校畢業,現在不管是看電視、買菜、逛街、旅遊等等,要和當地人溝通都不再是問題,只是每當聽到有關異鄉的歌曲,都還是會覺得酸酸的,不知道唱的人是否也有和她一樣的心情?每當到了過年看到別人要回娘家時,女孩會掉眼淚,好羨慕她們,不是沒有娘家可回,而是太遠。

因為有了自己的孩子,漸漸的開始變得忙碌,必需要出去賺錢,也因為學會了當地的語言,一切也變得方便許多,也就不再那麼想家。當你問她:「妳幸福嗎?」她就跟以前的農業時代的阿婆一樣回答…。偶爾和同鄉的聚一聚,目前過得都還不錯。

其實每個人的生活都要有一個目標,那就不會覺得活在世界上是很無趣的。換句話說;小女孩落地生根了,而且還很扎實。

(作者原籍印尼、姊妹會研究調查委員)

【新移民】魚露…榴槤-認識新移民的母國文化1108

萬華社大將於本周六上午舉辦一場多元文化講座,將由移民姊妹介紹越南,柬埔寨與印尼的文化,有別於觀光導遊式的介紹,或是台灣籍老師隔靴搔癢的說明…

移民姊妹的第一手報導

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嘗

邀請大家參加這場難得的聚會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打電話到萬華社大報名

或者當天直接前往參加

握手!

親愛的朋友:

萬華社大將於本周六上午舉辦一場多元文化講座

將由移民姊妹介紹越南,柬埔寨與印尼的文化

有別於觀光導遊式的介紹

或是台灣籍老師隔靴搔癢的說明

移民姊妹的第一手報導

值得大家來細細品嘗

邀請大家參加這場難得的聚會

有興趣的朋友

可以打電話到萬華社大報名

或者當天直接前往參加

握手!

國祥

時間:2008年11月8日(六) 上午9:10-12:10

地點:萬華區新移民會館(台北市萬華區長沙街二段171號)

教室:三樓研習室

講師:

林金惠(越南籍):台灣南洋姊妹會監事、永和社大東南亞文化講師

李佩香(柬埔寨籍):台灣南洋姊妹會理事、永和社大東南亞文化講師

阮慕玲(印尼華僑):民政局印尼語言與文化研習班講師

報名專線:23064267轉16 學務組梁小姐

來自柬埔寨的模範媽媽

學校的母親節表揚活動中,被安排在前面的位子,主持人一一唱名:「蘇科雅媽媽。來自柬埔寨,在家庭用心、細心照顧公婆,無怨無悔,甚至做先生與公婆之間的橋樑,認真做好母親的角色………..

什麼叫模範?怎麼樣的人可以有模範標準?怎樣的女人可當模範媽媽?未婚生子?單身爸爸、媽媽?少奶奶?新移民媽媽?職業婦女?家庭主婦?當我聽到「模範」這兩個字,我心裏在想,到底是什麼意思?但並不是我聽不懂,後來就問大女兒:「妳知道模範是什麼意思嗎?」她立刻回答說:「我知道啊!」然後繼續解釋,「父母是小孩的榜樣、父母要做好的行為給小孩看,小孩才會學習到好的行為」。

在我謝謝她的回答後,小孩問我為何要這樣問她,回了她一句「沒有!只是隨口問問,看妳懂不懂啊!」那天老師打電話問我會不會參加母親節活動,回答說「看看」因為在上班時間不確定,然後老師極力邀請「媽媽妳一定要來」,隨口問了一句:「為什麼」,老師說:活動當天有模範母親表揚,妳是模範母親,當然要來接受表揚。

那時很訝異,為何是我,有什麼值得表揚的呢?「模範」不是要先生事業有成,兒女功成名就,或是職業婦女把事業及家庭兼顧得很好的?我才當媽媽幾年,小孩剛上小學,老公的工作也很平凡,如果硬要找個理由,是我在新移民工作上的努力吧!在南洋台灣姊妹會幫助姊妹爭取權益,倡導法條上的不平等,舉辦親子教育讓姊妹早日融入台灣社會。

學校的母親節表揚活動中,被安排在前面的位子,主持人一一唱名:「蘇科雅媽媽。來自柬埔寨,在家庭用心、細心照顧公婆,無怨無悔,甚至做先生與公婆之間的橋樑,認真做好母親的角色,給孩子適當的教養。

雖然離鄉背井,但積極融入客家文化與生活,樂觀面對各項挑戰。並投身公益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目前是南洋台灣姊妹會的重要幹部,展現現代女性的能力與自信。」聽得我既尷尬又高興,心情真是五味雜陳,心想我也會有上台被表揚的時候!其實人人都可以是模範母親,只是這次我比較幸運被選上,願把這份榮耀分享給大家。

mother-360.jpg

970507母親節 171

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我只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覺得『對』的事情,就會堅持下去,加上自己的個性樂觀積極不怕困難,在生活上努力學習華語和客家語,說服公婆與先生讓我加入「南洋台灣姊妹會」,發揮我的能力,協助及陪伴南洋姊妹。對於孩子的教育,投入心力與孩子共同成長,無論面臨種種壓力與困境,我會以成熟且正向的心態去引導孩子,與老師配合,使孩子適應學校生活…。

我只是盡力做好自己,當然也很感謝學校給我「模範媽媽」的榮耀。

(本文作者為南洋台灣姊妹會執行秘書,柬埔寨籍)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