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商業考量的衝突:以屏東海生館為例

撇開亮眼的營運成績不談,回頭檢視當初設立海生館的初衷,包括:教育民眾、保育生態等,這些課題在採取BOT經營後,是否淪為口號?舉例而言,為了吸引人氣,海生館初期以鯊魚作為「動物明星」,在引進俄羅斯小白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於2000年2月起在屏東縣車城鄉正式開幕,地處墾丁國家公園西北角臨海地區,整體規劃理念以展現「水」的精神與特性為主,並採低密度建築開發,期望能與原有自然環境達成和諧的關係。

臺灣四面環海,又位處熱帶及亞熱帶交界處,地形氣候複雜,造成豐富之生物多樣性,海生館成立「臺灣水域館」詳盡介紹臺灣獨特水資源及水環境,另以不同主題館場對參觀民眾達到教育目的,由「保育生物多樣性」出發,積極養殖及保護館內多元物種,此外,館內編制有研究人員,期能對於臺灣水域資源產生積極保護作用,並提供海生館予外部研究人員進行生物研究,以達學術功能。

海生館BOT案推動背景及效益

海生館除上述之角色與功能,也是國立博物館第一個運用BOT機制的個案。第一期工程原由政府投資興建,但是,苦於後續經費短缺,因此,公開招標委外給民營企業經營,當時因經營現況不佳,投資金額龐大,僅有南仁湖集團旗下之海景世界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景公司)投標,並未獲各界看好,沒想到因為定位得當、策略聯盟得宜,海生館從此一炮而紅,成為屏東地區著名景點,活絡周邊經濟,帶動地方發展。

990301pindunghaiimage001-40.jpg

海景公司自從接手此項BOT案,便將海生館定位為「教育園區」,目的為教育遊客認識海洋,並與出版社結盟,編寫海洋相關教材,作為國中小學之教科書,培訓專業解說人員,分赴各地擔任講師,推廣海洋生態保育,使海生館成為南臺灣國中、國小校外教學指定地點。後續更推出「夜宿海生館」活動,讓遊客觀賞水生生物的夜生活,身旁有魚兒陪伴入睡的特別體驗,更提升了營運績效。

綜觀海生館BOT案成功主因,莫過於隸屬政府部門之館方人員投入研究工作,並對執行BOT案之企業全力支持,此外,將經營權交由民間企業,因民間企業深具業績壓力,亦較能以深具創意之行銷手腕使海生館遠近馳名。

在高雄捷運、臺灣高鐵等2項重大BOT案負面形象不斷後,政府為挽回民眾對BOT的信心,而對海生館BOT案大力地推崇(程仁哲,2006),只是,如此被歌功頌德的博物館BOT,真是成功的案例嗎?又將如何定義何謂「成功」與否呢?

珍貴生命交換來的成功

撇開亮眼的營運成績不談,回頭檢視當初設立海生館的初衷,包括:教育民眾、保育生態等,這些課題在採取BOT經營後,是否淪為口號?

舉例而言,為了吸引人氣,海生館初期以鯊魚作為「動物明星」,在引進俄羅斯小白鯨後,便將鯊魚改置於後場,甚至移到同為南仁湖集團經營的清水休息站供作觀賞(陳志東,2004),十數隻不同種的鯊魚,被圈養在狹小的空間中,若不游動幾乎無法獲得氧氣,等到輿論四起,才停止這樣的展示行為。

至於小白鯨的引進,美其名是使民眾有幸一睹不同生態場域的海洋生物,提供國內研究稀有生物的機會,不過,實際上,臺灣的環境與技術尚不足以承擔小白鯨運送與飼養的風險,6隻小白鯨當中,有2隻在運送途中便緊迫而死,更使用早已被全球摒棄的馬戲團式手法進行展示-近距離與人群接觸,使其暴露在高危險的環境當中(陳昭倫,2008),

甚至為了追求更大的商業利益,館方宣稱池中有3隻6歲的公白鯨頻頻探頭「叫春」,追加引進一批新的小白鯨,極力塑造其歡喜娶親的情境,完全漠視科學家長期研究,有關從未發現小白鯨叫春、小白鯨性成熟應在8-9歲等事實,又何來教育目的之有?

事實上,海生館隸屬教育部管轄,內部也有相關組織編制,但是,在海景公司諸多企劃及執行備受爭議時,卻鮮少見到教育部出面表達關切或善盡監督之責-高雄高等行政法院就曾經為此做出判決,指出海景公司本無權進口保育類生物,該館不僅未盡管理之責,竟然還為其背書,在小白鯨進口2年內也查無任何學術研究之紀錄。簡言之,當採取BOT模式委託廠商經營,理應賦予其營運之自由度,但是,若已涉及違法情事,政府實在不應坐視不理,而讓「教育」成為廠商營利之冠冕堂皇的理由。

海生館未來發展建議

為防範類似以商業作為主要考量之相關事件一再發生,進而對生態造成莫大威脅,建議由教育部、民間保育人士、相關研究領域學者(例如: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當地居民等,共同籌組一個委員會,對海生館及海景公司進行監督與制衡,確保不因龐大權利金利益而犧牲生態環境,漠視博物館功能失調,

另要求海生館運作公開透明化,包括:資金流向、生物來源及去向、生物健康狀況、居住環境或運送過程等課題,皆應完整監控,此外,海生館之研究部門,亦應不受營運利弊影響,另可與媒體合作,有效為生物發聲。

國內目前僅訂有野生動物保育法,無法有效規範所有生態保育行為,諸如:動物園、博物館等,應提供生物合理生長環境,傳達完整教育訊息,以及避免展示違反自然行為等,身為海生館主管機關的教育部,應積極推動相關法規的制定,政府方面也要加快腳步,成立有關單位管理相關事宜,避免生態環境一再遭受破壞,終至無法彌補。

最後,政府必須思考,設立集結保育、教育、學術多功能合一的博物館,原是良善美意,但是,參雜政治與利益等複雜糾紛後,反而睜一隻眼閉一眼,任憑企業消費生命賺取利潤,實在有違政府應盡之責任與義務。海生館如今淪為保育界的一大敗筆,甚至直接或間接扼殺海洋生物,破壞海域環境,豈不喪失初衷、本末倒置呢?

參考文獻

陳昭倫,2008,〈BOT是臺灣自然生態的殺手〉,環境資訊中心,2008年8月20日,http://e-info.org.tw/node/36803

陳志東,2004,〈生態教育成商業包裝 高速公路上的鯊魚悲歌!〉,NOW news,2004年7月27日,http://www.nownews.com/2004/07/27/153-1663598.htm。

程仁哲,2006,〈體檢BOT的海生館──海洋教育的悲歌〉,環境資訊中心,2006年1月20日,http://e-info.org.tw/node/2193


(此文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98年度第1學期文化政策課程之生態博物館工作坊的分組書面報告,除作者外,小組成員另包括顏鈺庭、洪寧婕、廖筱涵、陳佳琦、楊婷婷。)

開啟無牆的 [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

1990年代那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

台灣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在1980年代末開始有一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在離斗六火車站約10分鐘路程,廣達50公頃的台糖土地上,拔地而起一座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將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培養科技及產業專門人才培育的境教空間。

雲科大所帶來地景革命某種程度可以定位為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轉型成果。

我將試圖先說明為什麼雲科大的校園地景,具有如此的強烈意義,將先從臺灣技職教育轉變歷程與臺灣產業專門人才需求的互為影響開始談起,藉而提出此互為因素如何與臺灣校園場所改革精神反省、對話的過程,而誕生出當下的雲科大地景面貌。

而在2009年的當下,雲科大校方因為要拆除校園中一棟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性的「雲旭樓」建築,捲起一場由雲林國中校友、雲科大學生及教授、社區民眾組織而成的文化資產保存搶救運動,而這場運動很有可能被快速塑化成為反對拆除極端立場者的激進行動,然而雲旭樓的文資保存學運運動,會不會其實是一個重要的端點,讓雲科大成為帶動全國技職大學下一波教育革新的契機,並且為雲科大及雲林的人文地景帶來新面貌?

雲科大的誕生,技職教育的轉變歷程

在1960年代台灣作為全球加工基地,依靠來自鄉村的勞動力,一點一滴的奠定臺灣全球分工鍊的位置,勞動力需求在於勤奮、乖巧、遵從規範,完成基礎的國民義務教育、高工學歷工作者,大部分都可以獲得就業市場的入場券,成為產業中的生產者。

當全球分工體制轉變,臺灣必須從勞力密集轉型為技術密集的1980年代,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必須轉變,從單純的大量勞動力轉而成為對於專業技術者的需求,因此講求專業人才培養的的專科學校在教育市場上大量出現(3年制、5年制、2年制等),專科學校開始成為培養臺灣產業工作者的仲介場所。

到了1990年代,臺灣產業再次面臨市場的推力,國家透過政策朝向轉型成為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發展之路,直至當下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產業界渴求的專業者都是必須具有專業知識、產業分析、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專業人才,因此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從傳統僅有理、工、商組成的專科學校,紛紛轉型為理工與人文學院並重的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

援引研究型大學體制所強調的知識、專業、啟發、創意、人文藝術的全面性養成,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培育出臺灣當下需求的產業專門人才,並且回應到臺灣風起雲湧的大學教育改革聲浪,技職學院也紛紛籌設藝術中心、人文通識中心等,在校園的景觀上也開始朝向新設的建築必須著重美感、生態與教育的共構可能。

1980年代後期開始規劃籌設的雲科大,91年開始首批學生的招收。雲科大的創設基本上是與這波技職教育改革思潮同時呼應、對話下的產物,50公頃原本是蔗田與雲林國中的校園基地,經過公開徵選進行校園整體規劃,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的技職學院境教空間。

為了體現此一重要的概念,雲科大校園中,有大片如茵的綠地沈思漫步、湖畔旁的石桌可以進行三兩辯證、有實習工坊及實驗室強調學術與專技並重,整體校園採低度的、廣闊的、自由的校園空間感,醞釀著開放性的學習氛圍,甚至為雲林產生了一座獲選為二十世紀當代建築的集會廳。

980627-yunkedacimg4276-360.jpg
李乾朗教授曾於《20世紀臺灣建築》書中,介紹此一具有現代主義幾何美感的雲科大禮堂,顯現出雲科大校園規劃時重視美感智性生活之營造(圖片提供/蕭敏君)。

校園除了新設的空間,也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以及原有存在的雲林國中雲旭樓建築,在新建學校的過程中,不以剷除的方式對待,努力保有地景上的歷史感,讓這所在農業地景上拔地而起的科技大學,不是一所失根無歷史的校園,透過保存歷史文化地景,見證雲科大努力體現歷史人文與科技的校園場所精神,也具體呈現出技職大學教育理念在1990年代的重大轉變。

CIMG4271
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 (圖片提供/蕭敏君)。

科技大學的文化資產(The Heritag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雲科大的誕生,顯現出科技大學不再想只是生產勞動需求文憑的工廠,不是工業化講求一貫流程產製出畢業生,從入學、報到、修習學分、畢業的各個階段講求的不是效益與成果,當代的科技大學教育理念已轉變為學生進入科技大學是一場儀式性的轉變過程,透過儀式性的校園文化及學習歷程,引起學生開始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進而去思想和創造。

在許多歷史悠久以科技及理工為主的大學,也有意的培養一種智性與感性的文化生活,像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除了培養學生智性的知性校園生活,亦有其豐富的文化生活。

成為一所具有知性與智性兼具的校園,除了教學的硬體設施齊備外,必然是一所重視文化歷史感的校園,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學文化資產(university heritage),現任文建會張譽騰副主委曾指出:

「大學文化資產就是使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東西,有形的如建築、校園景觀、教師、學生、圖書館及其圖書、博物館及其藏品,無形的如大學的形象、精神、風氣、教師風範、學生氣質等。」

以理工及科技專門人才培育為主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透過MIT Museum展現其豐富的大學文化資產,從其博物館的宗旨:探索、發明、創新想法和革新並將專業技術提供給每個可能性的地方及鼓舞各個年齡的人,具體表現出無形的大學文化資產精神。

MIT Museum並將有形的大學文化資產,諸如學校產學合作、校園歷史、公開計畫、實驗工程等的歷史性成果進行收集展覽,展覽的意義在於將麻省理工學院與科技產業的社會歷史進行對話與結合,並且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對話的場域,達到「實際的」的教育目標。

除此MIT Museum也重視人文藝術的展現,特別著重在視覺藝術,以培養智性與感性並重的校園氛圍,而此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師生更擴及社區、產業及來自世界各地愛好科學人文者,每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約9萬名的參觀者,無形中也使得麻省理工學院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傳播至各個專業階層,做為科技大學的精神表徵。

可以見到,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是一座大學抽象學風理念與具體形象成果的集合表徵體,在校園內成為師生對大學自我認同的來源,對外成為傳遞大學形象爭取社會認可的象徵,並且展現了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的區隔特性。

image005image003
(上左) MIT MUSEUM將全息圖(Hologram)的物理原理,以裝置藝術手法轉化科學知識,打破學科疆域。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4/Hologrammit.jpg,引用日期2009/06/23。
(上右) MIT MUSEUM 透過舉辦科普活動,增進與社區及孩童的知識分享行動。圖片來源:http://web.mit.edu/museum/,引用日期2009/06/23。

image001
聞名的牛津科學史大學博物館愛因斯坦板書,1931年愛因斯坦在牛津大學演講使用的黑板,在黑板已被大學漸漸淘汰的今日,越顯意義性。圖片來源:http://blog.myspace.cn/e/404408064.htm,引用日期2009/06/23。

2009年的跨界再生,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從MIT Museum的實例,讓我們重新想像雲科大這座體現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科技大學,有無可能發展出臺灣第一所強調科技大學文化資產重要性的大學博物館群。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為什麼是大學「博物館群」,而不是「博物館」,在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中,博物館不只是一間把所有物件陳列展示的建築,而是從生態博物館的觀點出發,打破中心化的蒐集展示概念,將校園中具有文化性資產意義價值的所有場域,匯集成一個具有共同體意義的博物館群。

從這個觀點出發,雲科大的大學博物館並非是鼓吹建造蓋一棟全新的展示大樓,而是重新審視校園空間中,有哪些文化資產、歷史地景、生態環境、教學等場域可以成為博物館群中的一員,這個審視與認定指定的過程,不是專家學者與校務權力的展現,而是開放性的邀請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此方式共同參與校園民主體現過程,或許可以將雲旭樓的保存行動,做為第一個校園文化資產討論對話的開始。

從大學文化資產的觀點出發,雲旭樓的保存讓雲科大有一處不言而喻自體展現出設校過程中,如何透過保存一棟曾經在地景上的校園建築,體現歷史人文與專業技術並重的校園場所精神,並且是當代技職大學重要的核心設立精神。

從雲旭樓開啟的大學博物館群思考,可試圖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採取核心館與衛星點的相互對話方式,讓雲旭樓作為雲科大大學博物館群的「核心館」,可以展示學校的發展歷史與願景,藉由雲旭樓這棟有形的文化性資產,說出大學無形的人文與科技並重校園精神。

在大學博物館群的發展經營上,張譽騰副主委從國際上其他大學博物館的案例發現: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能讓社會大眾拿著藉以深入瞭解大學歷史特質和精神特性的鏡子」

因此重視產學並重教育理念的雲科大,或許可以藉由大學博物館群展開跨領域和專業訓練,例如設計學院可以研究設計展示方式、人文學院著重在博物館文化行銷與教育及英文導覽實習等、商學院發展文化行銷面向、理工學院將產學合作成效轉化成大眾可以瞭解閱覽的展示素材,讓不同學科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透過大學博物館群形成知識與熱情對話的場域,提供一個跨領域的文化環境

大學博物館群除了成為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術並重的場域,也應成為雲嘉地區重要文化資源,成為社區共享參與大學的媒介,重新建構大學博物館與當代社會的關係,藉由博物館群活動的不同參與者,對話出科技大學與技職教育的不同社會想像。

雲旭樓的保存學運行動,應該看待為開啟科技大學的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群的視野與想像的端點,重新思考當代科技大學如何開啟學生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思想和創造的熱情,對於技職教育而言才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知識、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人才,方能豐富再生出臺灣當代新的產業生態,讓雲科大成為體現再造當代科技大學存在使命的發動機。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雲科大校友)

其他關於雲旭樓的文章,請閱讀:

保存雲旭樓 (1) 參與是認識的開始

保存雲旭樓 (2) 大學的地方意識

【研習】博物館與文史工作研究成果發表會1218-19

文史工作研究是瞭解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點,藉由田野調查的工作順序,瞭解人與土地、族群、政經、社會、信仰是由地方而區域進而全臺灣,再由豐富多樣的歷史時期、人文面貌…

 一、 計畫目標:

文史工作研究是瞭解人類歷史發展的重點,藉由田野調查的工作順序,瞭解到人與土地、族群、政經、社會、信仰都是由地方而區域進而全臺灣,再由豐富多樣的歷史時期、人文面貌,深深牽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開展台灣歷史推廣,借重文史研究各領域人才之專長,建立和博物館的協助與合作機制。特別規劃「2008年博物館與文史工作者研究成果發表會」活動,邀請全國文史朋友及相關團體共同參與發表其研究成果,並提供其調查之案例,作為經驗的分享與交流。

二、 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二)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三)承辦單位:台南市社區大學

三、 活動時間及地點:

(一)時間:97年12月18-19日(星期四、五)

(二)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習中心

(三)地址: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交通路線圖詳如附件一)

四、 活動議程:詳見附錄二

五、 學員資格:

關心文史工作相關人員、各級學校教師以及一般民眾。本活動招收名額120人,依報名順序以及全程參與者優先審核錄取之。

六、 報名須知

(一)報名截止日

即日起至97年12月10日 17:00止

(二)報名方式

請至本活動專屬網頁http://www.tncomu.tn.edu.tw(台南市社區大學)下載報名簡章(下載報名表請按這裡)或如本簡章附件三),填寫後以電子郵件方式回傳報名表,標題請註明「2008博物館與文史工作研究成果發表會報名」。

(三)報名審核與學員錄取

招募人數:計120人。報名人數如超額,以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學員錄取名單於97年12月12日8:00起,公告於本活動專屬網頁http://www.tncomu.tn.edu.tw(台南市社區大學)上。

(四)為響應環保,活動會場不提供紙杯、碗筷,請與會學員自行攜帶

環保杯具、碗筷。

(五)凡全程參與本研討會之公務員、教師,將核予研習時數。

(六)為鼓勵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提供臺南市火車站至國立臺灣歷史博

物館來回接駁公車(確定的搭車時間發佈於行前通知)

(七)活動期間由主辦單位提供午餐、茶點及會議資料,臺南縣市以外

之參加朋友,免費提供住宿(住宿者第二日提供公車接駁)

(八)聯絡人:如有相關問題,請洽詢0921-278-116 趙小姐。


『2008博物館與文史工作研究成果發表會』交通路線圖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習中心

電話:06-3568889(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clip_image002

由高速公路前往)

1.中山高速公路(國道1號)→由永康交流道下→往台南方向直走中正北路約200公尺→右轉永安路直走過東和橋(過橋後,路名改為「長和路」)即可見本館在長和路右側。(本館至永康交流道車程約5分鐘)

(由台南市區前往)

2.由西門路往北→經永康中正南路→直走永康中正北路→左轉永安路直走→過東和橋(過橋後,路名改為「長和路」)即可見本館在長和路右側

3.走公園路往北(永康方向)→經中山公園→過太平橋→直走安和路→經安順國中【以上路段為「省道19號」】→右轉長和路→過仁愛橋即見博物館基地在左側

4.走中華西路(「省道17號」)往北→經台南社教館→右轉中華北路→過海佃路→至安和路左轉→經安順國中(以上路段為「省道19號」)→至長和路右轉→過仁愛橋即見博物館基地在左側

5.(搭高鐵) 接駁車下台南站→搭乘計程車→上快速道路台86號往西→接1號國道北上→下永康交流道,車程約25分鐘

6.(搭火車) 下台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車程約35分鐘;下永康火車站→搭乘計程車,車程約10分鐘


詳細「2008博物館與文史工作研究成果發表會」活動議程,請點選此處下載

2008博物館與文史工作研究成果發表與對話」報名表,請點選此處下載

阿姨的文物館

回憶起這些片段時,我心想,如果D師可以放下他的書本,走出他的研究室,去部落的文物館看看,去跟阿姨說說話,這時候,在他眼裡的博物館,會是長的什麼模樣呢?

學校附近的部落裡,有個公部門蓋的「文物館」,挺大間又挺雄偉的水泥三層樓建物。第一次看見時,心裡充滿了不以為然:「ㄘㄠ~邦查哪來的圖騰柱啊!」。
既然是文物館,就收羅了不少的「文物」。展館的二、三樓,收藏了沒有電動機械前的各種農具、獵具,許多從來只有聽聞過的,或連聽都沒聽過的器物,都是第一次在此瞧見。
眾多展示品裡頭,我很喜歡一種用草編織的席子,乍看之下,還以為是風雅的竹簾,其實是農人披在背上,用來在田間工作時,遮蔽花蓮驕陽的好物,質輕又通風。農場的初子阿姨也有一件,我也很想要一件,只是詢問可以去哪買?或者如今還有誰製作?都沒有人知道了。

文物館還展示著邦查的「傳統服飾」,比起斑駁的農具、獵具,它們是新織成的,被穿戴在西方白人身材的假人上頭,脖子還掛帶著鮮豔的塑膠串珠。排灣的學弟阿良,問起在一旁照料文物館的阿姨:「以前的邦查,有長這麼高嗎?」。

那是我第二次見到阿姨。第一次是J來花蓮玩耍,要帶J去吃飯途中,想說順道帶她去文物館逛逛。那時阿姨在門口掃除,我們打聲招呼後進去。
當時一樓展示著前不久部落辦的樹皮布工坊,成員所製作的樹皮器物、掛畫,看起來十分質樸。阿姨放下了掃帚,走到我們旁邊來跟我們介紹。說「介紹」其實也還好,跟都市裡的博物館或國家公園裡,解說員批哩啪啦流利地給出一大串的說明,相差很多。

dscn2326-360.jpg
部落長者對外地年輕人解說舊時生活器物與現代社區居民創作。

阿姨說,這裡頭也有她的作品。我想像著一群老人家,用著粗粗的手指拿著針,聚精會神地把絲線與小飾物縫在樹皮布上頭的畫面。

我們之間沒有太多對話,阿姨跟我們,都有些害羞跟緊張。我禁不住問阿姨「可不可以摸」,阿姨笑著說:「可以啊!」,之後阿姨又回到掃除工作。一樓走了一圈後,阿姨問我們,要不要到二樓去看看呢?我想J應該是餓了,而二樓我也上去過很多次了,就謝絕了阿姨的邀請。然後阿姨跟我們說,9號部落有巫師祭喔。聽到「巫師」我眼睛亮起來,問了阿姨才知道,部落這,一直都還有巫師幫大家治病,阿姨自己前一天不舒服,也才請巫師幫忙。

我們準備要離開時,阿姨叫住我們,請我們在來賓簿上頭簽名,阿姨說,上頭要看,這樣他們才會讓文物館可以繼續運作。

第二次見到阿姨,是颱風的前一天,我帶學弟們去,阿姨一個人在打掃,我要帶學弟們上二樓,阿姨說,今早她做防颱準備,把門關上了,於是帶我們從內側樓梯上去,還幫我們把展館的燈都打亮。我們走在樓梯間,有淡淡地剛拖過地板的漂白水氣味,我們有些不好意思,跟阿姨說,不好意思把她剛拖完的地踩髒,阿姨直說:「沒關係啦!」。

會寫下這一段,是想到了上週在某個課堂,D老師說了他對博物館的不以為然,特別是把生活器物收藏起來,而在那裡的器物跟生活也沒了關連。在D師說完,我說了還有一種博物館,是一群人,就是要把某些東西藉由「博物館」的方式「展出來」。

DSCN9564
豐田村的「天送伯文物館」。裡頭都是阿伯收藏舊農具跟生活器物。

回憶起這些片段時,我心想,如果D師可以放下他的書本,走出他的研究室,去部落的文物館看看,去跟阿姨說說話,這時候,在他眼裡的博物館,會是長的什麼模樣呢?

不過後來轉念又想,那本來就不是D師在做的事情,那是我做的事情,包括把遇到阿姨的故事說出來,那些都是我要做的事情。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