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一家人

我們都是一家人,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之後。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家人,從將軍、漚汪、學甲、西港…到台江,文化同源,血源同脈。

台江公民記者,文化拓墾溯源

我們都是一家人,在台南縣市合併之前、之後。

事實上,我們都是一家人,從將軍、漚汪、學甲、西港…到台江,文化同源,血源同脈。

一早趨車,帶領著海尾、十二佃及總頭寮,民俗工作坊的大廟興學志工學員,踏上台江文化溯源之旅,沿著濱海公路前進。今天要來尋親認人識文,今天是台江公民記者實戰培訓,台江拓墾移民之路的行路見學。

認人識文,西哲凃爾幹認為這是教育的二大核心。

台江公民記者實戰培訓,要養成的也是這二大核心能力。

taijinitled1

一路上與夥伴分享經驗,不要急著去記錄田野文獻資料,而是先認人尋親,建立彼此的社會關係,熟識人,才能做好事情,才能做好文化記錄研究工作。

九時不到,將軍小引廈的族親吳南雄早己在金興宮等候著我們,吳南雄先生也是將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說,村裡目前約有千餘人,年青人大多到外地謀生。

南雄兄有一個想法,若是這片鹽田觀光能夠發展好,那麼,將軍社區定有第二春。

將軍社區,父祖習以台語喚做「將軍庄」,這裡是西南台灣「將軍吳」子孫的母庄,向北到雲林彰化,向南到台江、高屏。

族親吳昭邦說,當年吳施二家從福建搭筏來到現今廟址的港邊,施姓人家在港南,吳姓人家在港北搭寮安居,夜深二盞油燈高掛在茨前,一早只見施姓人家的油燈早熄,吳姓人家的茨燈仍亮著…後來,施姓再北遷四湖、彰化一地。

在地耆老施永龍先生則轉述著祖先的記憶,他說,施琅被賜跑馬三天封地,馬跑到將軍一地時,馬蹄鐵掉了,因此,就不跑了。施琅從蘆竹港登岸之後,分四地安營,一是頂山,二是馬沙溝,三是下山仔,四是將軍,中間設公館,「公館」舊名,地方鄉親仍知。

施先生還說了一則施吳二家「姑換嫂」的典故,他說,將軍施姓族親後來只剩一戶人家,施母帶著兒女打拚,施家的女兒就嫁給大引廈的吳家,然後,施家的子孫又娶大引廈的吳家的女兒做媳婦。

從施永龍先生的口述,可見施吳二姓人家在將軍一地,曾經相互扶持拓墾,親上加親。

他還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古時土匪來搶將軍庄,一聽「海尾黑令旗」到,就慌忙撤退。

人親土親!

先民在西南台灣圈田築塭,搭竂興社,憑藉著就是這一份「相放伴」的精神─團結拓墾,開創文化!

untitled-2

昔日曾聽祖父輩口述,海尾族親每年逢鯤鯓王聖誕時,騎單車、駛牛車回將軍庄吃祖酒,尋親敘舊,今日將軍文化溯源之行,也巧遇民國五年出生吳陳玉蘭老祖婆。她告訴我們,四十年前丈夫吳正未往生前,時與海尾族親「相找」,可惜她不曾去過海尾。

從將軍到海尾,「將軍吳」族親像似候鳥轉為留鳥,在台江這塊土地上,開枝散葉。

在南雄兄、昭邦叔的介紹下,我們重回「將軍吳」先賢吳萱草的舊居,門前寫著「延陵演派」,廳堂前加建拜亭,十分古樸,吾人入內向挺谷公參拜,祈願台江文化久久,台灣子弟百代長榮。

untitled-3

離開將軍庄之後,再驅車赴漚汪大廟文衡殿參拜,這裡是台江什二佃程、高及總頭寮林姓人家的祖籍地,入鄉先進廟,一廟之主即是一村之主,大廟是地方文化歷史藝術中心,這是進行民俗文化踏查很重要的起點。

在大廟解說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林崑崗紀念館、方圓美術館…這是漚汪子弟鄉親發展現代文化教育的努力。

一地之興不只是要有傳統文化,更要有現代教育文化的建設,從社大公民學習的精神來說,立足本土,放眼未來,從本土文化的再認識過程中,觸發出現代性的問題意識,因此,社大師生、台江公民記者要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轉譯小學生聽得懂的語言,如此,大手攜小手,共創文化的、現代的、幸福的台灣。

untitled-4

結束上午文化尋親見學之旅,我們繼續北上北門,參訪「磘火重生」的玉湖社區。

這裡舊稱蚵磘港,透過友校北門社大的介紹,大家結識了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王敏雄先生,王理事長在玉湖大廟內,透過簡報與我們回顧「磘火重生」的問題意識及在地知識再生產的過程,流露著他對振興家鄉的希望與熱情。

原來,蚵灰不只是有機建材,也是有機栽培驅蟲、改良土質的好材料,更是古早的食材藥引,未來還可以開發成美容保養品。

原來,在地充滿希望,只待後輩熱情者開採發展。

untitled-5

今日的玉湖蚵磘港一行,讓我們見識到為鄉、為文化發展的知識經濟力量,王理事長從研究中發現了蚵灰帶給地方無限的生機,這是我們從本土文化知識再生產過程中,所看到的希望。

從玉湖社區的文化振興之路反思,吾人也看到社區營造是台灣本土文化創新的實驗,這種實驗是為了在地文化精神與生產而努力,文化生產應從教育、學習、經濟、生活等層面再發展,而不是停留於文化的整理與展示而己。

簡言之,社造的生產是一種學習與教育的產出,例如,蚵灰磘小規模的實驗試燒成功之後,可以做為學校本土教育的體驗學習課程,可以擴大到產業的技術移轉,這就是社大知識解放、台江文化運動的學習精神。

社造是台灣本土文化的實驗,要彰揚在地精神,要努力生產,如此才能產生力量,而不會停留某一種古老的美好擁抱。我們必須將文化知識化,採取研究精神,解構其所以然面,然後再進行知識經濟的創發,這就是蚵灰磘給吾人的啟發。

從傳統文化中去發現知識,發現所以然的秘密,如此,我們就可以發展在地的文創希望。

untitled-6

(本文轉載自2004-2010年行政院新聞局製作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台南─被詛咒的城市?

有一所學校,在校長的指使下,六棵大樹在星期天變成了六支電線桿,教育的現場做了最糟的示範。一群人努力的搶救台江水圳中的紅樹林不要被砍除,一群人卻將廢棄物拿到沿海去倒,包在公共工程裡還大言不慚的說這是資源物…

2010年5月29日,清晨的雨洗淨路上的污穢,沖刷入河流流向海洋,水退後的竹溪堤岸邊,殘留著各式各樣的垃圾,飲料杯、塑膠袋,小白鷺站在枝頭上,低著頭不發一語整理著羽毛,住在這裡的黑冠麻鷺選擇離開,已經不知去向。

南門路上車水馬龍,騎著單車必須留意著四處會竄出的機車,及忍受前面機車的廢氣,經過孔廟,忍不住再探望一下不久於世的大榕樹,失去血色灰白的身軀,連舞動葉子打招呼的力氣都沒有了,微風吹過、樹葉已經散盡。孔廟靠友愛街的圍牆邊,老蓮霧樹被扒去了衣裳,光溜溜的身體露出殘缺的枝幹,亂七八糟的修枝,老蓮霧樹羞於見人卻苦於連遮蔽的樹葉都沒有。

有一所學校,在校長的指使下,六棵大樹在星期天變成了六支電線桿,教育的現場做了最糟的示範。圓環邊的單車道,將騎乘單車的人導入危險車陣中,鮮黃色的單車道不小心就會變成了黃泉路。

一群人努力的搶救台江陸化後南區水圳中的紅樹林不要被砍除,一群人卻將廢棄物拿到沿海去倒,包在公共工程裡還大言不慚的說這是資源物再利用。天啊!我們的城市怎麼了?

夜幕低垂,昏暗的燈光,呈現出一個看不清楚的世界,朦朧中什麼都可以很美,大家可以只選擇自己想看的東西,反正其他東西無所謂。

海安路靠近府前路附近,神鬼正大戰著,戰火之激烈使方圓半公里範圍內都籠罩在白色的煙霧之中,甚至遠在數公里外,都可以看到這一區的天空籠罩在一層白色煙霧之中。污染著名的鹽水溪,出海口的四草大橋上人山人海,數不清的人、數不清的釣竿,橋下沙州上白色方塊點點,沿著水線佈滿了整個沙灘,過橋進入小徑,沒有看到任何一隻螃蟹,卻在柏油路上看到了一隻比我手掌還大的青蛙,出了車禍橫躺在那裡。

再到觀夕平台,年輕的朋友一對對、一群一群的坐在階梯上,在看不清楚的前方,海水拍打著沙灘,隱隱約約,一塊塊白色的東西佈滿沙灘,像是裝置藝術似的,沿著漲潮的海水線一字排開,保力龍、保力龍、還是保力龍,一直至看不到的盡頭。

午夜過後騎著車返家,經過健康路三段時,被滿地的落葉嚇到,微風中昏黃的燈光,青綠的葉片如雪花般的落下,樹梢已呈枯枝,掉落滿地的綠葉綿延數百公尺,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不禁想到越戰時美軍在越南叢林裡灑下大量的落葉劑,樹就這樣哀傷的哭了,樹葉如淚水般紛紛落下,遭到詛咒的人們,至今仍禍遺子孫。

海風緩緩的吹,哭泣的樹,滿地的淚水,似乎訴說著我們的城市已遭到詛咒。今天所見,只是開始而已。

我們的海邊好多好多的保力龍!(觀夕平台)

990530beizhuzhou-480.jpg

鹽水溪出海口的四草大橋下

untitled-2

保力龍、保力龍、還是保力龍,一直至看不到的盡頭還是保力龍。

untitled-3

健康路三段滿地的落葉,微風中昏黃的燈光,青綠的葉片如雪花般的落下,樹梢已呈枯枝,掉落滿地的綠葉綿延數百公尺。

untitled-4untitled-5

天啊!校長的指使下,六棵大樹在星期天變成了六支電線桿!

untitled-6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