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學校」與「生態旅遊」

「獵人學校」是生態旅遊的一種形式,其目的也達到了「文化傳承」、「保育」及「提昇在地經濟」的概念。此種教育理念並非是把狩獵文化建構在主流社會的教育之上,而是把主體回歸於部落。

編按:延續「2010茂林獵人學校觀點分析」文章後,作者繼續討論「獵人學校」與「生態旅遊」的關連模式,閱讀前文請點選這裡。

P1270014
2009年小獵人學校入山儀式。

在學術界,「生態旅遊」一詞眾說紛紜。即便如此,生態旅遊的概念不外乎「小眾化」、「低衝擊」及「永續經營」,而其目的為「保育」與「提昇在地經濟」。但從過去文獻資料及狩獵文化倫理發現,生態旅遊欲達到的生態保育價值,在傳統生態知識(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中已囊括其中。

紀駿傑[1](1996)從狩獵文化中的獵區觀、團體狩獵、各種狩獵儀式及分享天地觀探討狩獵文化對於生態保育的觀念,認為狩獵文化能夠節制狩獵數量與次數,同時有效分配資源。林益仁[2]認為魯凱原住民狩獵場的觀念,早已有生態保育的價值,這也稱之為「在地知識」。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在地知識」的實踐者,並不見得完全意識到這些行動便是合乎「生態原則」,而實踐者對於「生態原則」的理解很可能是建立在「社會規範」之上。

P1270038
起火,起爐架,耆老說明。

「狩獵著重的不是技巧,而是倫理。」此價值觀即是獵人學校在生態旅遊中所強調的意涵。

2010年3月,台南荒野保護協會與得恩谷合辦「魯凱小獵人生活體驗營」即是典型的「在地化生態旅遊」,筆者發現部落耆老對於狩獵文化都只存在片段式的記憶,但當六至七個耆老共同討論同一狩獵行為時,卻會在激辯中找尋真正的狩獵行為,譬如在一次的討論中,耆老針對入山的儀式的過程,是經過多次爭論後才有的一套儀式,而這套儀式也變成大家所共同認知的入山儀式。然而,耆老們參與此活動的誘因即在於「經濟利益」。

P1270043
教唱魯凱童謠,山歌。

「獵人學校」是生態旅遊的一種形式,其目的也達到了「文化傳承」、「保育」及「提昇在地經濟」的概念。但值得一提的是,獵人學校的教育理念並非是把狩獵文化建構在主流社會的教育之上,而是把主體回歸於部落。

然而,筆者發現,在籌辦「魯凱小獵人的活動」中,耆老們記憶中的狩獵文化多是在討論中片段式的被拼湊成一個大家認同一致的儀式。而其中這些耆老都年過60,要多少次的討論與激辯,「完整的狩獵文化」才得以完整,是大家所關注的問題。


[1]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研究所 教授[2]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所 助理教授(本文作者為茂林魯凱族青年,現讀台南大學生態旅遊研究所)

竹子是外星球來的物種!?

竹子一天可長到120公分,三個月就可以長到5層樓高,而且颱風吹不會倒,這種生長速度及韌性,是目前研發複合材料科學所追求的。

這次參加【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課程,是案例分享(1)的『取材天地的容身之道』,主持人是成大建築系博士候選人王敏洲,二位分享人是『與可竹藝』負責人許春田及陸軍官校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林仁政,與談人是『打開聯合工作室』負責人劉國滄。

老實說,在看到課程主題跟參與者的名單時,心裡是沒什麼預期的,想不到,單單關於對竹子的認識,就讓我大開眼界,這才體會到今年工作坊主題之所以訂為『看見,在地知識』的內涵。

P1330679
由左至右為許春田、劉國滄、林仁政

看見從土地裡長出來的在地知識

竹子在台灣算是使用相當普遍的植物,號稱從出生到死亡,舉凡食衣住行都用得到,在鄉村地區也很容易見到。但是,你對竹子的瞭解有多少呢?

許春田老師說,全世界的竹子有一千二百多種,台灣約有六十到七十種左右,在案例分享(2)『手作工藝裡的智慧』分享的竹編講師張永旺,簡單介紹了台灣較常使用的四種竹子:孟宗竹長得直挺,質地細密,適合雕刻用;桂竹質地堅硬,適合作家具、器具;刺竹粗大堅韌,能耐強風吹,所以常用來作支柱、建屋及編農具;長枝竹柔韌細長,適合拿來作竹編。

張永旺老師指出,一片竹林砍伐之後,不需重新種植,三年就可以恢復原狀,五到六年就是一個循環。與談的王文雄老師提到一句台灣俗語『留三去四不留七』,因為竹子超過七年就太老了。

其他一些特性,也都是我之前不知道的,許春田老師指出竹子約30至60年才開一次花,結的果實可以吃,稱為竹實,有些稀有品種的竹子,甚至要120年才開一次花,像貓熊愛吃的箭竹,會在60年一到,整個族群全部一起開花,然後死掉,這時只吃箭竹的熊貓大概也只有餓死的份。擅長蓋竹建築的許老師也分享,乾燥、成熟的竹子可撕下竹膜,用來止血。

P1330682
許春田老師帶來一些跟竹子工作時用的工具

最勁爆的則是王文雄老師說的:『竹子應該是外星球來的——因為實在是太神奇!』據說竹子一天可長到120公分,三個月就可以長到5層樓高,而且颱風吹不會倒,這種生長速度及韌性,是目前研發複合材料科學所追求的。張永旺老師也有提到,德國已經把竹子拿來作汽車板金。博士論文是研究竹子的王老師更是信心滿滿地表示,台灣是全世界對竹材掌握最好的國家。

原來,我以為很平凡的竹子,竟然是個寶!關鍵在於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其內涵包括了對材料的熟悉度,以及使用上的經驗累積、技藝傳承,這些都是十足具有地方性的,不過,要能隨著時代變遷,還必須有創新的部分才能存留,不能一味懷舊。

許春田老師就感嘆,竹建築約民國60年代後就沒有人蓋,沒有市場,就沒有人繼續投入,現在台灣的竹管工師傅大概剩不到十位。張永旺老師也表示,竹編技藝的傳承有很大的斷層,年輕人少有人願意投入學習。

在地知識就像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竹子,無論我們怎麼利用它,也儘管有些東西會被時間淘汰,重點是:我們要能看見它!

P1330672
許春田老師跟現場展示的竹製品

從餐桌看見地方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

旗美社大主辦的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主題是『看見,在地知識』,其中一場概念專題為【食物與地方性】,分享人是《島嶼的餐桌》作者陳淑華,與談人是阿蘭妹(洪馨蘭)。

食物原本就是很具地方性的產物,透過各種不同的加工、料理方式,以及種種諸如宗教、健康、禁忌、社會階級、文化傳統、個人喜好等因素的摻雜融合,讓每一個家庭的餐桌都是一個獨特的小地方。

就如陳淑華分享她為什麼動筆寫這本書的緣起,源自於她發現某些菜跟某些人的生命歷程結合在一起,進而去追尋每道菜的身世,也因而從自家的餐桌,看見了廣袤的田野。

P1330828
在農村工作坊享受滿滿一桌豐盛的農家晚餐

出發參加工作坊的前一晚,我跟兩位高中同學阿柳跟大個兒聚會,並在阿柳家中用晚餐。餐桌上都是蔬食,讓我覺得特別的,是一道加上黑色葡萄乾及紅色枸杞的涼拌絲瓜,飯是我種的『日頭米』,阿柳還要她的三位小孩跟我說謝謝。

晚上住在大個兒家,隔天的早餐有:丹麥麵包,用美國帶回來的羊油炒的蛋加上醬油膏,一杯咖啡,還有半杯對我而言甜到不行的奶茶,讓我不得不說抱歉。

大個兒是高樹的客家人,我想她以前在家鄉吃的早餐,應該不是這樣。與談時,在台北長大的阿蘭妹也提到,嫁作客家媳婦,她很難接受的一點是早餐是吃飯,甚至還配牛肉,她充滿不解且表情生動的一句:『早餐幹嘛吃得那麼生猛?』引來滿堂笑聲。

為什麼吃這個/這樣吃?為什麼不吃那個/不那樣吃?差異的背後總是有著故事。

阿柳的姊姊因病去世,讓她開始吃素;大個兒在美國求學、工作、結婚,身處文化的大熔爐,讓她有機會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也學會了許多國家的地方特色餐點;早餐吃飯,則是農家因應一日勞動所需,保留下來的習慣。

交通革命帶來食物國際化及飲食工業化的發達,讓我能在早餐吃到美國的羊油跟丹麥麵包,配上台灣的醬油膏,不過,也正因為全球化的影響,讓『地方性』遭受衝擊。

飲食的獨特地方性若該被維持,該由誰來擔負這個責任呢?

在工作坊『農家一日體驗』的行程中,我來到內門鄉的養蜂人家月存敬家中,他與妻子力玉香都是土生土長的內門人。我問大嫂,母親煮的哪道菜最讓她回味?隨遇而安的她表示,她跟母親同心,只要母親說好吃的她就覺得好吃,所以沒有特別的印象。

而月大哥的父親是內門有名的總舖師,據說他的兒子們也都有著一手好廚藝,不過在月大哥家中,維持著女性掌廚的傳統,遇有節慶及客人來時,男主人才親自下廚。我又問道,父親大人的哪道菜他們最喜歡?大嫂毫不遲疑地說是『芹菜魷魚湯』,月大哥也一致認同。然而,當我問月大哥的孩子喜不喜歡阿公這道好湯時,他竟然表示從沒吃過,也不知道家裡的餐桌有這道食譜。

我們的農家晚餐有煎土托魚、牛肉炒青椒、炸秋葵(他們稱作『uì-豆』)、竹筍排骨湯、白蒜炒秀珍菇、三杯雞肉,以及他們從山上摘的野菜,叫做牛蒿(gû-o),剛好是這個季節才有的。

第二天的早餐,有土司麵包、鮮奶、荔枝蜜跟蛋餅,除了後者,主人表示這就是他們平日的早餐,我問他們何時開始這樣吃?大嫂忘了確切的時間,只說今年就都這樣吃了。

餐桌既然能讓我們看見地方,換個角度,我們理所當然可以從餐桌看見台灣的農村。

P1330785-1 P1330807
(左)當晚負責掌廚的月存敬大哥,正在切牛肉(右)從山上摘的野菜:牛蒿

P1330836
我們在養蜂人家的早餐,有鮮奶、土司麵包、荔枝蜜(抹醬)和蛋餅

在每日的餐桌上,我們吃了多少在地、當季的食物?

而國際化、工業化生產的味道,又在餐桌上佔了多少百分比?

你瞭解這些食物是如何被生產、處理或加工及運送的嗎?

你知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多少嗎?當台灣的農家開始把麵包當主食,我今年都買不到台灣產的綠豆也不足為奇了。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友善的耕作/畜養方式,適地適種,節能減碳的需要,食材選用的合理性等等。

你家的餐桌反映出的台灣農村是什麼樣子呢?關於『吃』,只用嘴巴是不夠的……

【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看見,在地知識

旗美社大將在本屆的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打破以往以學界為邀請對象的課程規劃,以「重現在地知識」為主題,邀集在地方上的生產工作者,以實作座談或親自體驗,透過生活化及輕快節奏的課程設計,讓參與朋友對於地方知識心神領會。

活動緣起與本屆主題

「在地知識」是人們因生活在不同的土地上,因應地形氣候的獨特性而發展出來最適合、也最自在生活方式,那是一種親密的依存和互動下逐漸累積出來的生活智慧。

而要如何將這些深埋於人們記憶與身體實踐中的知識庫重新找出來,並提醒世人它在動盪環境下的重要性,做為重新向農村學習的我們,需要的便是謙卑地以「在地人」的眼光,來理解當地人的文化及符號系統,認識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們是如何透過這些符號系統,建立出一套符合他們世界觀的身份認同。

無論是食、衣、住、行、育、樂,我們都在這片土地上獲得所需的資源,先人用歌舞、儀式、信仰、禁忌、傳統表達對萬物土地的感謝與尊重,那是一種敬畏萬物與土地倫理的互動過程,也是默會在每個人心裡的「地方知識」。在全球化與講究科學邏輯的思潮下,這些寶貴的「地方知識」越來越被稀釋化,農漁村、原民部落人口外流,傳承出現斷層;如何拉回我們對於故鄉的地方感?

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以「立足農村‧服務農村」做為辦校精神。自2001年開辦以來,即將「農村與農業」做為主要學程之一,並鼓勵進入農村工作的工作伙伴,與學員們共同「向農村學習‧讓農村學習」。在蹲點的過程中,如何重新挖掘、紀錄、重現「在地知識」一直是本校的重點經營內容,包括開辦《農村365行》進修課程,開啟走訪地方農家與各行各業的現地採訪。

去年八月莫拉克颱風造成的水難摧殘著我們學區範圍內的許多村里,許多單一學區都面臨軟硬體上的流失與變動。旗美社大隨即投入於協助災後重建的社區工作,同時也不放棄思考在其間關於環境倫理、人與土地等地方知識的重新連結。

旗美社大將在本屆的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打破以往以學界為邀請對象的課程規劃,以「重現在地知識」為主題,邀集在地方上的生產工作者,以實作座談或親自體驗,透過生活化及輕快節奏的課程設計,讓參與朋友對於地方知識心神領會。

目的在透過這個過程,能傳達人與環境之間的依存與倫理,並且對土地、對傳統智慧提供重新挖掘與肯定的機會,同時期待社會能對農村價值與地方知識有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指導單位】教育部、高雄縣政府

【主辦單位】高雄縣旗山區旗美社區大學

【活動日期】99820日(五)至823日(一),共計四天三夜

【活動地點】主會場與住宿在內門鄉木柵教會

【住宿地點】內門鄉木柵教會請自備環保碗筷、杯子、盥洗用具、個人藥品、雨具)

【活動人數】40人(全程參加者優先錄取,額滿即止)

【活動費用】

一般民眾1,500元(請於報到時現場繳交)

大專院校以下學生1,000

未全程參與者酌收800元(不含住宿,若需住宿,一晚400元)

旗美社大講師學員、旗美九鄉鎮居民一律免收報名費(不含住宿,若需住宿,一晚400元)

【報名方式】第九屆農村教育工作坊線上報名系統: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HV5d2Fud092dG5tSUJybDRGTDRwQWc6MQ

【聯絡方式】07-66293786629625

【活動議程】請點選這裡閱讀。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