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災不只是因為地震

如果傳統建築在地震中受損了,並不意味著老建築就此消失。使老建築消失的人是縣府官員。許多縣府建管單位的官員或結構技師僅僅具備現代建築知識,但對傳統建築卻相當不瞭解。因此,一些承重牆在地震中皸裂的傳統建築…

編按:本文為「我們如何看待老聚落?」 之延伸,請點選這裡閱讀。──────────────────────────────────────────────────────────

今天因為友人歸寧婚宴而至美濃。但亦提早到以探視上個月在甲仙大地震中受損的客家傳統建築。承蒙在地的劉慶進先生與仲良、炳源、宏智等諸位朋友熱情相待,相伴整天導引我們去探視杉林鄉月眉樂善堂、美濃吳家夥房、鍾家夥房、及幾座菸樓等地震受損之客家傳統建築。

地震固然是個巨大的力量來扯裂老建築,導致屋身皸裂、崩塌、移位等傷害,從而被縣政府貼上危樓紅單。然而,真正會導致客家傳統建築受損的原因還有更多、更嚴重,其一是人,其二還是人,其三更是人。

首先,如果居住於傳統建築中的人們平時沒有注意維護老建築,任憑雨水滲漏、植栽見縫插根、或白蟻蛀蝕,則將導致木構建築抗震能力減損,或將導致磚隙灰縫鬆動而於地震中皸裂或倒塌。我們不用寄望任何萬年不壞的建材,而是應該接受任何建材都如同人的身體一般會老化,因此,人們需定期給予傳統建築健康檢查,隨時處理滲漏水問題、蟲蟻問題、及材料老化問題等。當

人們用心維護老建築,老建築亦將以其優良抗震能力來保護人們。因此,並不是傳統建築不耐震,而是沒有好好維護的老建築才會受到地震損壞。

990524-chuatungl1170064-400.jpg
夥房屋簷下的桁檁已經受到嚴重蟲蛀。

L1170103
菸樓之混凝土樑已經鋼筋外露,而支撐樓地板的桁檁亦已蟲蛀頗多。

其次,如果傳統建築在地震中受損了,並不意味著老建築就此消失。使老建築消失的人是縣府官員。許多縣府建管單位的官員或結構技師僅僅具備現代建築知識,但對傳統建築卻相當不瞭解。因此,一些承重牆在地震中皸裂的傳統建築經常被縣府官員貼上危樓紅單,認為應該立即拆除。卻不知傳統建築的柱樑無損,即可修復回原樣。

鋼筋混凝土式的現代建築是剛性結構,其抗震方式與傳統建築之榫卯結構完全不同。因此,以現代建築結構力學來看待傳統建築,則傳統建築一無是處。可是,現代建築結構力學卻無法解釋,為何大木結構的傳統建築、福建土樓、木拱橋等經常能耐震數百年,而地震中倒塌的經常是鋼筋混凝土現代建築。

L1160991
遭高雄縣政府貼上危樓紅單的杉林鄉月眉樂善堂。

L1170022
樂善堂柱樑受損甚微,甚易修復,關鍵在於是否瞭解傳統建築的價值。

其三,決定傳統建築最終命運的是屋主或主其事者,而其關鍵在於人們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與價值觀。如果客家文化已經不受重視了,則不但子孫四處離散,且傳統建築將不受眷顧而甚易因震災受損而遭到拆除。相對的,如果住民看重客家文化,且願意世世代代傳承祖先之傳統智慧,則將會用心修復受損的傳統建築。

至於是否以原樣原貌原工法原材料等古蹟修復等級為之,則視居民的財力、工匠存否、工法存否、材料存否等因素而定。只要有心,總是可以找到好師傅、好材料、好工法來維護祖先之遺緒。(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老街之張妙祝小姐對其竹管厝老家的修復即是優良的參照案例。)

L1170062
吳家夥房因應雨季來臨之前以波浪鋼板趕工修復屋頂。

L1170109
鍾家夥房暫時以帆布蓋住震災受損的屋頂。

地震的確能損傷傳統建築。但是,真正決定客家傳統建築命運的是人們是否平日維護老建築、縣府官員是否看重客家傳統建築、及屋主是否重視客家文化而願意修復傳統建築。只要人們有心,傳統建築就能在千百年的地震中維護人們。

懇請修正 [甲仙地震] 這樣的說法!

謹呼籲中央氣象局,不要再將震央不在甲仙,甚至震央遠在屏東外海的地震,只因為數據是取自甲仙地震站,都說成「甲仙地震」,讓全省各地親朋好友擔心著急,頻頻來電關心;也讓甲仙的經濟,繼續雪上加雪……

3月4日早上8點18分,正在修飾〈氣候與救災〉一文時,房子忽然上下劇烈震動,還會旋轉搖晃,接著電斷了,乃馬上打開填裝電池的收音機,轉來轉去,終於聽到「甲仙地震,規模6.4」的初步訊息。

過了10分鐘電來了,電腦開機後較為明確的訊息出現了:「甲仙地震,規模6.4,震央在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處;各地地震震度,楠西、大埔6級,甲仙、桃源、三地門、嘉義市、斗六市5級,高雄市4級……」

又是甲仙地震站,又是東偏南、南偏東或南方幾公里處,離甲仙有好一段距離呢!就以4日早上8點18分這一地震震央來說,依氣象局的後續說明,這是「潮州斷層」錯動造成,那麼,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與潮州斷層的交會點到底在哪裡呢?

是在六龜鄉大智瀑布南方,亦即荖濃溪旁台27線的三友橋附近,由於潮州斷層在該處是雙斷層線,位於台27線左側荖濃溪床上的交會點,其北緯約為22度56分35秒,東經約為120度38分55秒;位於台27線右側山坡上的交會點,其北緯約為22度56分43秒,東經約為120度39分12秒。

由於相關學者有異見,認為是未露出地表的盲斷層或可能新發現的斷層錯動造成,所以中央氣象局又表示:「能量在距離潮州斷層約8公里處釋放。」那麼,這8公里處即是震央了──我們且參考這樣的說法,以甲仙地震站為中心點,用東偏南方17公里的數據來畫弧線,結果發現弧線須往東北向上移動,最起碼到達茂林鄉與桃源鄉的鄉界處,才能與潮州斷層有相距約8公里的距離──這樣的震央位置,其北緯約為22度59分36秒,東經約為120度43分26秒。

後學依門外漢的身分這麼努力來做功課,只是想確認這一次地震的震央,是位於六龜鄉或茂林鄉?甚至更往北的桃源鄉的各種可能──然而依這樣的地理位置,氣象局仍然一如往昔以「甲仙地震」為題來發報訊息,讓各大媒體的SNG車再度一路飛奔來到甲仙,卻未能採訪到想像中的畫面(當然最好不要有)。

甲仙人是不是要感謝中央氣象局?這麼含糊為甲仙打下了超高知名度,讓甲仙與地震一再畫上等號,也與花蓮齊名!

謹呼籲中央氣象局,不要再將震央不在甲仙,甚至震央遠在屏東外海的地震,只因為數據是取自甲仙地震站,都說成「甲仙地震」,讓全省各地親朋好友擔心著急,頻頻來電關心;也讓甲仙在連兩年的嚴重水災之後已陷入蕭條的經濟,繼續雪上加雪……

也懇請中央氣象局,震央位置,不要再用「甲仙地震站東偏南方17公里處」等含糊字眼來發報訊息,絕對要有擔當將大約地點講清楚說明白,免得關心的民眾臆測猜想,內心惶惶;也好讓當地人有所準備。當然,在震央50公里範圍內都是危險區域,一直受災但有韌性的甲仙人絕對不會掉以輕心。

990308jiaxian7089-400.jpg
3月4日下午16:16的5.7級餘震所造成荖濃溪畔的土石崩落 ,攝影/宋金山。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