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屏東流域,匯集屏東研究

屏東流域作為一個命題,不一定意味狹義的研究自然科學領域的水資源運用。反倒是一種反省,如同鳳凰號到火星上找水,以證明是否有生物存在或者適合生物存在,這架以「屏東研究研討會」…..

根據法新社華盛頓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火星探測器鳳凰號,今年6月19日傳回最新影像出現驚人發現,在鳳凰號挖掘的溝渠底部,原本有幾塊直徑不到2.54公分、如骰子大小的亮白色物質,沒想到4天後再拍一次,竟然全部憑空消失,讓負責這次任務的科學家大為振奮,認為消失的白色亮點不是鹽塊,而是地底溶冰蒸發。「鳳凰號」是在2007年8月發射升空,2008年5月25日降落火星北極進行挖掘,最大的目標就是找到火星上有水的證據,因為水對於決定火星是否曾經適合或可能適合原始生命形式棲息,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流域,孕育生命的起源。世界四大古文明皆產生於大河流域,包括兩河流域文明、尼羅河流域文明、黃河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相對於人類共同的古文明,共同的文化,地方的文明起源,地方的文化,如果沒有地方研究,別人(具有政經強勢的他者)是不會無緣無故替地方作研究,原因無他,文化的研究,有時也意味著政治的收編與霸權的展現。

pingdug-360.jpg

屏東流域作為一個命題,不一定意味只是狹義的研究自然科學領域的水資源運用。反倒是一種反省,如同鳳凰號到火星上找水,以證明是否有生物存在或者可能適合生物存在,這架以「屏東研究研討會」為名的載體(carrier),探索是否存在「屏東流域」這個內容(content),以證明是否屏東曾有文化的痕跡,或者適合成就一個動人的文明。

流域,之所以孕育文明,在於其河流氾濫所沖積出的人類適應力與棲息模式。以屏東知識為溪河,分流而出的「族群之溪」、「原鄉之溪」、「信仰之溪」、「生命之溪」及「尋根之溪」,在研究者筆耕之下,交流而成就「屏東地方知識流域」,讓參與者可以隨著文字經歷一場接著一場的「族群之旅」、「原鄉之旅」、「信仰之旅」、「生命之旅」與「尋根之溪」。

港口溪出海口與港口吊橋

望著港口溪出海口迷人的景色,2008年5月3日公視暗時新聞報導:「港口社區是以茶葉為地方特色,因此,對於社區景觀環境也以生態工法、綠化等理念施行。現在更加入漁村特色元素,配合飛魚、鬼頭刀魚的到來,讓這個在海邊的村落,重新營造新的生機…..若您有機會到此一遊,可以享受在海邊衝浪,吃著香美的魚和喝著上等的好茶。」即便是位於屏東南端的港口溪及其下游的港口社區,透過社區大學的社區營造,也悄然進行另一場非文字的書寫,值得北方他者的尋找。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