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x恆春x教會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1.jpg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2.jpg

除了原住民特色的東西之外,還有各式鮮豔的沙灘鞋耶!「一雙一百,謝謝你的『鞋』助!」「感謝你使我們更有活力、信心,願上帝賜福予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問一下裡面的婦人。

「請問這裡是怎樣的地方啊?」

vuliaw3.jpg

「這裡是恆原基督教會的預定地,我們期待建一間教會很久了。住在恆春的原住民基督教友約50人,周日在10坪大的小公寓聚會,空間很小,所有教友進不去,想蓋座專屬教堂,脫離租房子的日子。所以我們積極尋找,透過一些執事、長老貸款200多萬,購買這塊土地,現在還在付貸款。報紙的報導就在這裡。」

vuliaw4.jpg

「教堂基地有了,為了籌募建堂經費和還貸款,教友們決定在基地義賣東西,搭個臨時小買場。為了省錢,從整地、去回收廠買貨櫃、搭蓋屋檐、鋪水泥,到撿拾漂流木作桌椅或裝飾,整個過程都是DIY。所有的工沒有付薪資,都是弟兄姊妹來奉獻。」

vuliaw5.jpg

「真的是感受到信徒們的虔誠信仰呢!那個建堂募款箱下面的字,怎麼念啊?」

「Vuljavuljaw [vula’vulau],在排灣語裡的意思是因為熱氣,景物看起來模糊的樣子。當初祖先從山上到恆春時,會經過出火(恆春城外的知名景點,地表冒出天然氣,火力旺盛),所以只要看到火光就知道恆春到了,因此稱恆春為Vuljavuljaw。」

「原來是這樣子啊!那你們教會的原住民是從哪裡過來的呢?」

「大部份是牡丹鄉(屏東縣),一些是那瑪夏的(高雄縣),排灣族、布農族都有。」

「成員滿混合的嘛!妳可以大概介紹一下,裡面有哪些義賣商品嗎?」

vuliaw6.jpg

墾丁阿財—吳燈財先生兩年前就無償提供我們沙灘鞋,原先沒有這塊地的時候,哪裡有活動,我們就到處去義賣,現在就固定在這邊。還有我們自己做的東西,像這個就是周月寶阿嬤做的手工鑰匙圈吊飾,她已經70歲了,手工還是很細。她是來幫助教會的,自己吸收成本,東西都奉獻出來。旁邊那個手鍊是我做的,分成三條編、六條編和八條編,線條越多整體就越粗,也有做腳鍊。」

vuliaw7.jpg

「內獅國小的小朋友也來奉獻喔!這個是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小女生做的。這個十字架手機吊飾很特別,我的朋友她會做,就寄賣在這邊,收入和奉獻一半一半。另外,還有賣排灣族傳統圖騰的包包和帽子。」

「依照目前的狀況,妳覺得再過多久,夢想會實現呢?」

vuliaw8.jpg

「平常日比較少人,周休二日的人潮比較多。雖然義賣金額累積緩慢,但我們很有信心,你看我們現在貸款只剩下一百多萬(已經還掉約半數了)。最起碼這邊的收入可以作為輔助,其他弟兄姊妹再積極去募款,再加上基本成員的奉獻,都很遵照十一奉獻的規定,比較穩固地支付(利息),連老人家每月3000元(老人年金),也是捐出十分之一。」

「很不容易耶!信徒之間的向心力真的很強烈!」

「是啊!我們這裡還有賣『cinavu』(吉拿富,排灣族粽子)喔!小米的和芋頭粉的都有。因為要準備食材,所以要先預訂。像是附近的醫院職員、原住民朋友都會買,cinavu賣得非常棒,我們自己都不夠吃,呵呵!」

「祝福你們的夢想早日實現囉!」

「謝謝你!」

雖然店小小間,但福熊流連了許久。過透過與吳小姐的聊天,我在恆春原住民身上看到,不是既定印象的悲情,而是樂觀、夢想與行動力。目前貨櫃屋內賣的商品有墾丁海灘鞋大亨「阿財」提供義賣的海灘鞋,自製手鍊、皮包等原住民手工藝品,還有各式原住民食品。如果網友有機會南下墾丁,不妨繞到北門為他們打打氣吧!(洽詢電話:0912992762吳翠英)

相關連結:
7年終於有地建教堂 義賣續拚》,聯合報,潘欣中

星期人物–賣鞋蓋教堂》,海灘鞋達人的專屬部落格,墾丁ㄚ財

【黑潮書寫14】山海BOT

「山也BOT、海也BOT、啥米攏乎恁BOT」「難道恆春人連看自己的海都要付錢?」這是「海角七號」的經典台詞,而現在,它在台灣現實社會中真實上演,而且接下來還會有許多續集。

「山也BOT、海也BOT、啥米攏乎恁BOT」

「難道恆春人連看自己的海都要付錢?」

這是創國片最佳票房的「海角七號」內的經典台詞,而現在,它不再只是電影內的台詞,更在台灣現實社會中真實上演,而且接下來還會有許多續集。

沙灘、礁岩、海洋,構成台灣海岸最美的風貌,但在臨海工業區、垃圾掩埋場、漁港建設等大肆開發之下,台灣已經沒有多少未開發海岸,這些美麗且尚未開發的地方,大多屬於國有地,令人驚豔的天然景致讓財團看見了龐大商機;另一方面,財團也看見了政府對於經濟開發的渴望,依循「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中所條列的OT、BOT、ROT等開發模式,配合政府用「增進國家財政收入,創造公共利益,協助地方發展」等字眼來美化每個開發案連帶的好處。

14圖四
以壯麗的天然礁岩地形著稱、海岸阿美族人豐饒的海──石梯坪──也已成為財團覬覦的對象。(陳雅芬/攝)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令人失望的發展結果,往往指向──讓財團藉此得以低廉的價格取得土地(每年租金幾十萬元、加上淨收入百分之一到二點多的營運權利金,計算起來一年也不過是一百多萬)、甚至在政府部門的漠視或護航中層層通過環保法規的規範(以『開發面積低於5公頃』而規避環評),另一方面也讓政府把國家公共資產(例如美麗沙灘)化為財源,藉以掩飾政策及財務狀況不佳的窘境!財團和政府聯手,在美麗的風景旁陸續築起了一道又一道的圍籬,阻隔了人與大自然親近的權利。

當這些濱海祕境一一開發完成,到時候想穿條短褲、夾腳拖、不帶錢到海邊遊玩就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縱使現在政府已經宣示沙灘隸屬於公共領域,這些因OT、BOT、ROT而取得經營的財團業者不能壟斷;但是這些標榜「開放」的區域,卻無法保證民眾能不受阻攔、輕易地找到前往沙灘的入口。要玩沙灘、享受海岸,不再是免費或酌收50、100元的門票或清潔費,而是一次收上6,000、10,000元以上的高級豪華旅館住宿費用!

財團行銷的重點往往強調提供遊客自然景觀及「個人獨享」;但,BOT不是針對公共建設投資嗎?怎可讓一個公共領域,變成一個以金字塔頂端為消費訴求的私人賺錢樂園?相對來說,一般平民老百姓,在政府部門委外給民間經營的渡假村及旅館,實在很難消費得起。

與其將這些濱海祕境交給財團蓋渡假村、建樂園賺大錢,為何不能換個角度,讓在地居民自已來管理這些祕境呢?地方發展難道就只有豪華、大型的渡假村這種選項嗎?

14圖一A  14圖二A
財團和政府聯手,在美麗的風景旁陸續起造一道又一道金錢與水泥構築而成的圍牆,阻隔了人與大自然親近的權利。穿條短褲、夾腳拖、不帶錢到海邊遊玩,幾乎已成了不可能的事情。(賴威任/攝)

回歸到居住權的角度來看,長年在當地居住的社區居民應該是優先於財團被考慮的元素;而政府的角色,則是應該引入守護鄉土的社區營造理念,協助社區居民自己找尋在地的創意,友善並且溫和地經營這片他們熟知的土地,並藉此發現別具意義又富有深度的社區景點,進一步引導遊客參與體驗,讓旅遊的過程除了欣賞美景外,更能導入在地的生活文化與歷史發展脈絡,因而使得旅遊過程更加生動深刻,在參與的過程中得到情感的相互交流。

反之,一味斥資建設豪華渡假村而捨棄小而美的社區或部落,所得到的結果,就只是在光鮮的外貌下,硬生生將鮮活的人文,變成泛黃照片裡的回憶──這真的是觀光發展嗎?這些像是摧毀景觀、文化然後重新建設的OT、BOT、ROT開發案,卻是人與海岸、海洋文化最大的疏離。

在台灣的觀光發展紀錄中,山被BOT、ROT早已經不是新聞,位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晶華酒店(現已改名為晶英酒店),以BOT方式所獲得的開發許可年期為25年;位在花蓮富源森林遊樂區內的蝴蝶谷溫泉渡假飯店,以ROT方式所獲得的開發許可年期為20年。

而海呢?情況似乎半斤八兩,目前通過的開發許可年限甚至更長。像是位於東海岸的杉原海水浴場,台東縣政府以BOT方式提供給美麗灣度假村公司開發許可為50年;而標榜「東海岸唯一五星級飯店」、由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與六福集團簽約的三仙台旅館區BOT案,開發許可更是長達52年。

這些案例僅是「現在進行式」,然而不知有多少未知的規劃案會在何時突然冒出來,那些被列入「可能開發」的自然海岸線,會不會因此多出幾個需要高額消費才能享受的「無敵海景」、或是突兀的人工建築體?這些,都值得我們持續去關注。

如同電影畫面般唯美,推窗面海的渡假夢,事實上只滿足了金字塔頂端的消費階階層,大多數金字塔底端的老百姓只能望著圍籬流口水。

位在墾丁的夏都酒店因電影「海角七號」爆紅,酒店外牆上斗大的門牌「恆春郡 海角七番」卻像是在暗示著消費不起的民眾住不了夏都、享受不到原本屬於大家的沙灘;臨近的出入口告示牌上標示著「本出入口限夏都沙灘酒店房客及員工進出…請務必配合以維護園區安全」的字樣,似乎也在宣告「此路不通」!

遙望這一片美麗的沙灘,在未來的30幾年,都將淪為財團私人的營利工具,等到和林務局的租約到期,以筆者現在的年齡推算起來都已經邁入古稀之年,不知道到時候的風景,是否依然?

14圖三
杉原海水浴場,台東縣政府以BOT方式提供給美麗灣度假村公司開發許可為50年,當地刺桐部落的人前往總統府表達反對心聲。(媽祖魚保育聯盟陳秉亨/攝)

備註:

OT=Operate-Transfer=民間營運-移轉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民間興建-營運-移轉

ROT=Rent-Operate-Transfer或Rehabilitate-Operate-Transfer=民間租用(更新)-營運-移轉

(閱讀更多「黑潮書寫」系列文章,請點選這裡)

快樂出行─海角七號解說恆春

不同以往,恆春只是遊客的過站,這群〝阿嘉的家、友子阿嬤的厝、茂伯的家〞的海角迷的需求,讓在地駐點解說人員重新詮釋劇中人物所住、所用、所走過的人事物。地方的榮譽感也回到居民心中,加油恆春,台灣加油。

拜電影「海角七號」所賜,恆春鎮公所、社大解說團、恆春半島解說協會, 駐點在西門廣場,每星期六、日早上9點到下午5點,免費為這群帶來恆春觀光商機的旅客服務。歡迎大家相互口傳讓這班海角七號列車,能持續、永續經營的唱著〝快樂的出行〞。

971202-cape-360.jpg

西門駐點免費解說。

恆春有百年的四個城門古蹟、先人移民至此的歷史、更有西門不向西的故事….等等,值得人們去發掘去探討的人文習俗。卻因外環道路的開設,使得旅客不進城,不駐足一覽,實有可惜,同時也使得老街凋零、商業不發達,鎮民怨聲四起。

今年10月份時,因應由海角七號影片所帶入之觀光熱潮,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更在縣府支持下,出版”海角巴士、浪到恆春”導覽圖,期盼透過導覽圖的解說引導,讓來訪之觀光人潮不僅僅只看見電影中之景點,而能進一步的透過與電影熱潮結合的方式,達到推展恆春在地文化與特色產業的效益。

才短短的幾個星期;現在的恆春老街已不再人車稀少。非假日時進出恆春城的人數比以往暴增,每到週休二日或是國定假日,恆春從沒有過塞車的街道,現在都出現塞車奇景。

難怪鎮長及一些曾為恆春出力的人士感嘆的說:推廣恆春觀光多年卻不及一部電影的力量。海角七號不費吹灰之力把這個地方—-恆春,推銷至國際,為恆春帶來觀光商機。真是讓恆春人萬萬沒想到。打拼一輩子的在地人從沒想過,住了一世人的房子現在卻一夕出名,成為觀光景點,每天數著進入口袋的鈔票,做夢也會狂笑。

從旅客口中得知以往來過墾丁多次卻沒走進恆春城,這次為海角七號進城的人非常多都是第一次來恆春,這次真的拜「海角七號」所賜,讓這個被人遺忘的小城呈現歌詞場景:「小城故事多,……有空一定要來做客。」

11-1-pic3

(上圖)逛「恆春老街」的遊客。

(下圖)「阿嘉的家」的人潮。

11-1-pic2

觀光會帶來地方繁榮 ,許多縣市鄉鎮也都以行銷觀光為施政重點。觀光事業的成功與否除了市場需求外,更重要的還是在觀光資源的合理利用,因此觀光資源的規劃及經營管理便不能忽視。而遊客、觀光客要的是具有品質的觀光資源,不然熱潮一過,觀光客就很快消失。而要怎樣經營管理及觀光資源規劃才能永續利用、永不匱乏呢?這才是在地人及有關單位真正要重視及深思的地方。

不同以往,恆春只是遊客的過站,旅客都是要到墾丁逛大街、玩沙灘、飆賽車,這群〝阿嘉的家、友子阿嬤的厝、茂伯的家〞的海角迷的需求,讓在地駐點解說人員重新詮釋劇中人物所住、所用、所走過的人事物。這個過程中,地方的榮譽感也回到居民心中,加油恆春,台灣加油。

後記:

有一首歌叫做「快樂的出帆」,新米原來定的題目是「快樂的出行」,我想她是想到這段歌詞:

今日是快樂的出帆期,無限的海洋也歡喜出帆的日子,

綠色的地平線,青色的海水

卡膜脈,卡膜脈,卡膜脈嗎飛來一路順風唸歌詩,

水螺聲響亮送阮快樂的出帆啦!

或許是想到恆春的人民,在這部電影過後,不再像以往一般被視為鄉下人,有一種類似歌詞中「綠色地平線、青色的海水」然後「快樂起來」的綜合感受吧! (本文由作者提供,王敏州老師協助修改)

唱地方的歌

唱歌,這件事往往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有人說恆春民謠太過悲傷,教小孩子的時候,國小學童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體驗以致於不太能詮釋歌曲的韻味…

恆春民謠大賽,今年邁向第2年。恆春人念茲在茲的民謠傳承或者說是發展,今年也比往年豐富許多。然而,恆春民謠是否只是聽耆老唱歌與耆老教小孩唱歌。其實是可以有許多的討論。97-09-04-1-360.jpg

唱歌,這件事往往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方式呈現。有人說恆春民謠太過悲傷,教小孩子的時候,國小學童往往因為沒有足夠的體驗以致於不太能詮釋歌曲的韻味。也有人說等這群孩子升上國中高中以後,面對升學壓力,崇拜流行音樂歌手,就從此斷了學習。也有人說,早期沒有KTV,與卡拉OK,許多恆春人晚上吃飽飯,就在自家門口唱了起來,鄰居們不甘示弱,便也對唱了起來,於是到處都可聽到這清唱自娛的街頭音樂。

楓港人唱楓港小調以標示其地方感。恆春人唱的歌,也可以比照稱之為恆春小調;滿州人唱的歌,就叫做滿州小調吧。認真想起來,要唱地方的歌,還真是不簡單,尤其是流行音樂生產地總是在台北,倒也不是台北有較多的故事,而是台北擁有較大行銷能力,在鋪天蓋地的全面放送之下,藉著偶像劇,電影,電視節目,電視廣告等,催眠了每個人的腦。難聽的歌,也習慣而變好聽了起來。

習慣如此難改,所以真正美好的經驗便如此不多得。攪動庶民社會,讓地方重新思考,認識地方的唱歌的人,學唱地方的歌,也記錄地方的歌,也使用地方的歌曲來比賽歌藝,似乎也隱含對於地方感流失的憂心。

藉由文化生活圈計畫,普查與訪談民謠耆老;藉著民謠大賽,讓地方人練習步上台秀地方的歌,不論老人還是小孩;藉由民謠論壇,討論民謠背後的理論發展與挖掘歷史軌跡;開設民謠班,傳唱地方之歌;國小音樂課(或是社團)教唱民謠。這些努力,是否會讓唱地方的歌,成為習慣。還是,這不過是一種使用民謠剩餘價值的方式?或者僅是對地方歌曲即將消失的一連串追思悼念會。

將地方作為整體的保存吧,恆春,作為海之角,天之涯,需要更多的行政資源投注,需要源源不絕的知識能量的投入。遊客們,當你們來此揮霍這地方美景,可曾思考對這國土保存應該投入的金錢、心力。這不該只是恆春政府的義務,不該只是恆春民間團體的責任,不該只是恆春居民的義務。500萬的遊客,你們為恆春付出多少,你們大多人繳的稅,建設在中國台北,想要身心放鬆一下,才來台灣恆春療傷止痛。使用地球者付費,希望有朝一日,使用恆春者也付費,使用地方者也付費,讓地方人,不只唱著悲情的歌,也可以自豪的唱著地方的歌。

2008-09-04-2

2008-09-04-3

維護國土美景的背影

來到恆春,來到墾丁,來到比阿猴(屏東)還南端,這我國土陸地的盡頭。無不讚嘆那天連著海,海接著地,地接著山的美。有些地景,我們稱之為崩崖地形,形容那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岩…

在都市待久的人,美感被醜陋的城市景觀所麻痺,只有到了鄉下,才又重新開啟美感。好像在都市中喝太多罐裝加味水飲料,到了鄉下,才又重新開啟喝白開水的樂趣。 97-09-05-6-360.jpg

來到恆春,來到墾丁,來到比阿猴(屏東)還南端,這我國土陸地的盡頭。無不讚嘆那天連著海,海接著地,地接著山的美。有些地景,我們稱之為崩崖地形,形容那由海底隆起的珊瑚礁岩,經由大風、大雨、大浪、大水的洗禮,成就出獨一無二的景觀。

有些人愛在這拍汽車廣告;有些人愛在這拍婚紗攝影;有些人愛在這拍電視劇;有些人愛在這拍電影。美美的景觀,人人都愛。藉由觀看這景,有些人沉澱了心靈,有些人成就了創作,甚至,許多人因這景,拍片賺了大錢。

但是,究竟是誰幫我們維護、保存,以致於每次踏上這土地,這國家的土地上,有這「台灣國土之美」的光榮感。

讓環保團體或非營利組織不太願意承認的「間接原因」,是這「戒嚴時代的思維」,成就這座落於此的各機關(國防機關、國家公園機關、林務局機關、海巡機關、氣象機關、關稅總局機關…等等)禁止開發、管制森嚴,以致於「凍結」了這地景,嚴格防護這二次戰後以來的軍事、氣象、海洋出入要地。

國家公園這個名字,就生態保育的角度,固然有其學術基礎。但就統治的角度來看,則是為了美化戰後戒嚴時代統治者的行政作為,為了成就一個反攻復國的國族大夢,請老百姓「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致使本地地貌不因人為改變,而凍結起來。

地球人應該都同意這個觀點,環境問題是全球性的。於是,需要反省的是,難道住在國家公園範圍內的子民的命運,就是一定要背負保護環境的十字架。都市的子民就可以唱KTV唱整晚,夜店逛整晚,然後都不用負擔破壞環境的罪惡感。難道只有生態地區的人需要節能減碳,商業區、工業區反正已將環境破壞差不多,就不用節能減碳了。

望著撿拾沿線撿拾垃圾阿桑的背影,那是維護這台灣國土之美的第一線工作者,每日工作超過8小時,每日工資760元,國人一個月花不到2萬元,維護大家喜歡的國土美景。都市壓榨鄉村,或者比鄉村更鄉村的地方,在此可見一斑。

09-05-1

09-05-2

從寫作到運鏡的屏南地方學

建構公民社會的途徑,有許多方式。作為熱心的公民可以用自己較偏好的方式去實踐。作為成人高等教育一環的社區大學,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其中一種實踐理念的方式,就是廣納各種符合公民………….

在屏南社大此次公民新聞寫作課,有一堂課是邀請公民新聞平台的資深公民記者sisal講師來談「用鏡頭說話」。

news-360.jpg
學習透過鏡頭說話

為什麼會設計這堂課,主要是在屏南社大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均是以培養「文字記者」為主,這是要呼應小地方的供稿內容設定,另外一方面,則是期待文字對於農漁村等偏鄉地方的著墨,能夠提供較足夠的深刻訊息,以協助台灣另一端較少被知悉的一面被知悉。

然而,公廣集團推動的公民新聞平台,也是以類似的名稱,公民記者,作為另一種公民新聞呈現的模式,較接近「攝影記者」的模式,同樣以網路作為平台。二種都是為建構公民社會而努力,要準備的工具卻有不同。並不是所有開設公民新聞寫作的地方,都有這樣的辨析。不過,同時熟悉於小地方社區新聞網與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屏南社大,希望透過一堂課的介紹,讓未來小地方寫手們,也理解另一種創作公民新聞的方式。

Sisal是南藝大的碩士,原來是拍攝紀錄片的專業,由於長期參與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對於恆春地方的視角與觀看,具有相當程度的地方性,因此po在peo-po上的報導,常被公廣集團引用,呈現於公視夜間新聞或是其他時段。因此,由sisal來現身說法,是最有說服力的。

sisal老師你看這個�題可以怎麼報導
sisal老師你看這個議題可以怎麼報導

屏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的學員,不是科班出身,因此也不會計較「平面記者」與「電視記者」屬性的不同。不過,小地方社區新聞網的文章寫多了,卻也可以釐清二種架構於網路平台呈現內容的差異。相較於以文字描述農漁村社區小地方的細火慢燉,影片的剪輯,有如大火快炒,別有一番滋味。

記者與文�記者表現方法真的很不同
攝影記者與文字記者表現方法真的很不同

建構公民社會的途徑,有許多方式。作為熱心的公民,也可以用自己較偏好的方式去實踐。作為成人高等教育一環的社區大學,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其中一種實踐理念的方式,就是廣納各種符合開展公民意識與知識解放的資源,供給社區居民養分。對於屏南社大公民寫作班的學員,在新學期尚未展開新課程的學習空檔,練習運鏡,用鏡頭去說話。或許學過紀錄片,再回過頭來寫文字,會有另一番的新意;另外一個層面則是,從文字到運鏡,擴大偏鄉與外界的接觸面,對於弱勢的農漁村,協助台灣另一端較少被知悉的一面被知悉,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恆春客運車站

關鍵的恆春轉運站,裡面也有我們屏南的寫手。不知道是命中注定,還是偶然巧合,搭車者與售票者,編輯與寫手,讀者與作者,教授者與學習者,鼓勵者與被鼓勵者,困惑者與解惑者,在這關鍵的恆春車站相遇,這2小時………..

邀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主編前來屏南講授公民新聞寫作題材、寫手與地方感的關係。包括幾個意義,其一是藉由主編的現身說法(本人出現,可不是網路上的相遇)及鼓勵,屏南的寫手可以再接再厲,寫出更動人的故事;其二是透過主編與寫手的碰面,讓讀者與作者,第一線工作者與第二線工作者,藉由面對面的討論,而讓對方印象深刻。

這件事其實是令人興奮,也充滿期待,但又好像通信許久的筆友要見面,會有一點緊張。第一個考驗是天氣,目前是恆春半島好發生颱風的季節,夜間在社大上課,當然須考慮天候,好幾個課都被颱風打亂了。第二個考驗則是高雄到恆春這段公路(一百六十五分鐘),所花費的時間要比台中到高雄(六十分鐘)還要久。不計算南投中寮到台中高鐵車站所花的時間,從台中到恆春來回必須花費6個半小時的交通時間,然後只為了2個小時課堂上的相遇。

這也足以說明這門課在屏南可以開成,是多麼的難得。

ticket-260.jpg
從高鐵左營站搭上客運公車,大約2小時45分就會到恆春。

關鍵的恆春轉運站,裡面也有我們屏南的寫手。於是不知道是命中注定,還是偶然巧合,搭車者與售票者,編輯與寫手,讀者與作者,教授者與學習者,鼓勵者與被鼓勵者,困惑者與解惑者,在這關鍵的恆春車站相遇,這2小時之外的20分鐘,更是令人感到驚奇與字字珠璣或者也可以說是以秒計費,而句句千金。

不知道恆春的媳婦,寫手,售票者是否因這短暫相遇而功力大增,但中寮的農村工作者,編輯,搭車者,卻在這段旅程-沿途山連(黏)著海,擠出的公路則是連接著故鄉與遊子的臍帶-深深體會恆春遊子歸鄉及離鄉的心境。

上次課程時間較長,我們把員林社大的創校校長林雙不作家前輩留了三天,然後促成地方文學與自然文學(杜虹)的對話,並啟動三個晚上的論壇。也是在車站與林老師碰面,並利用對面的春成書局附設咖啡館強力邀約林老師與杜老師而成。

作為促成者,倡議者,聯繫者,觀察者,首位閱讀者及文字增修者,能得到這樣的協助非常重要,那可能是持續可以反覆鼓舞寫手的愉悅及難得的記憶,「還記不記得,主編從中部來,花了6個半小時,談到車站的主題,母與子、青年人等等各式的題材…。」

車站的對話

龍水,有機農業的秧苗

龍水里內的龍鑾潭是候鳥與留鳥的五星級國際飯店,大部分飛往東南亞的候鳥會將此地當作台灣最後一個中繼站,因此龍鑾潭生態中心也是全國最重要的賞鳥中心之一。在這樣生態敏感地區,農業也成為生態保育的好產業。

根據恆春鎮誌,龍水里古名龍宣水、龍泉水,原先此地一片荒蕪,林蔭蔽天,以致白晝也是陰暗,於是傳說有鬼魅,鄉里人人不敢入內。一次遭逢旱災,四處無水,鄉人突然發現有狗濕淋淋從林中走出,乃尋其蹤跡,發現泉水一窟,甘美無比,解除鄉人旱害,因而稱此水為靈山水,後來就記為龍宣水。

今日龍水里行政區部份在恆春鎮,部分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尤其是龍水里內的龍鑾潭是候鳥與留鳥的五星級國際飯店,大部分飛往東南亞的候鳥會將此地當作台灣最後一個中繼站,吃飽喝足,才有體力進行跨越海洋的長途飛行。因此龍鑾潭生態中心也是全國最重要的賞鳥中心之一。

在這樣生態敏感地區,農業,也成為生態保育的好產業。龍水里赤崁部落的20甲農田,在里民的支持與恆春農會協助之下,發展為有機農田示範區。尤其是有機稻田,即是保水保土很重要的生態溼地。

為了推廣有機農業、生態旅遊與地方文化產業,屏南社區大學與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進一步協助龍水發展社區有機農業課程、生態溼地課程與生態解說課程,期望未來能建構一個平台,促成居民、農民、農會、社大、保育團體、在地旅遊產業、國家公園系統、中小學等公、私、第三部門的協力合作。

水泉國小龍水分校的小朋友,在這樣的氛圍下,在期末考結束後,被邀請來體驗與學習有機稻田的插秧活動,於是有機農業的秧苗,包括生態溼地、有機農業、米食文化、耕作勞動、鳥類生態,就在10級落山風的吆喝助陣之下,在里長、里民、恆春農會、屏南社大、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見證下,種在南台灣最南的有機稻田土地上,也種在台灣下一代的心中。

我們不只看到有機稻苗被種下,期待有機農作的豐收,也促成我們的民族幼苗對這片土地的親近。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也不是遙遠的想像,成為最真實的體驗與對土地的認同。顛覆了「沒吃過豬肉,也該看過豬走路」知識與常識概念。相信龍水的民族幼苗在未來,攏是貨真價實,吃過台灣米、喝過台灣水、種過台灣米的台灣新希望。

下田之後泥土就會教你正確對待祂的方式

(上)下田之後,泥土就會教你正確對待祂的方式。

(下)小朋友插秧不是這樣的拉。下田之後,泥土就會教你正確對待祂的方式。

小朋友插秧不是這樣的拉

東港地方感─屏南社大公共論壇

有別於其他經營很久的社大,屏南社大今年才1歲半,公共論壇,這個大題目,名稱雖然容易理解,但要讓師生熟悉卻需要一些巧思。講師與班代聯席會成為促成這學期公共論壇形式的重要關鍵。對於公共論壇週……

屏南區17鄉鎮地形狹長,台17線與台26線不僅承載車流,也運輸著重要的社區知識流動。

恆春校區(恆春、車城、滿州)與東港校區(東港、新園、枋寮)作為屏南的2個社區大學教育集中地,教育氛圍各有特色,而2地師生間的互動則必須藉由校本部舉辦的共同學習活動。這學期東港的公共論壇週於第11週先舉行,而恆春校區將於期末舉行。分開舉行雖然增加社大同仁的工作量,但先行的東港卻給恆春很大的啟示。

有別於其他經營很久的社大,屏南社大今年才1歲半,公共論壇,這個大題目,名稱雖然容易理解,但要讓師生熟悉卻需要一些巧思。講師與班代聯席會成為促成這學期公共論壇形式的重要關鍵。對於公共論壇週,究竟要設定幾個主題共同參與這種形式或者是以師生可參與時間為主,用共同發表類似研討會形式。這兩者選擇上,與會講師與班代表決,一致通過選擇後者。

公共論壇的地方性,或者說是屬於地方知識的公共論壇,成為一種基調。整個星期共六天的公共論壇,每天有4位講師發表,堅強的講者陣容,讓參與的學員超過預期的多,除了支持自己老師而來參與的,其他班想聽看看的,也有開車從恆春來參與的。

星期一的公共論壇由日文課程、水晶串珠、養生料理、素描&水彩畫等4堂演講組成,學員在這2個小時體驗了語言、技藝、生機飲食概念且畫了一張水彩小卡片。不同班的學員,彼此因為選同一個時段,而在其他17週無法認識其他班級的課程與師生,在這樣場合,有許多的對話;不同校區,同一個老師的學員,也有類似一種家族團聚的溫暖感。

星期一東港公共論壇師生討論情形
星期一東港公共論壇師生討論情形。

現代生活的便利性,從都市穿透到鄉村,常常造成地方成為無地方感的所在。有別於共同議題的多方參與,在東港我們嘗試多方議題的共同參與。彼此豐富的幸福感,因為在師生參與議程不同而各有體驗,但讓「動如參與商」的同一時段學習的學員,「共此燈燭光」一同研習與討論,星期一的同學,也在當下,豐富了「星期一的東港地方感」。

東港養生料理-影像提供chiungying
東港養生料理(影像提供chiungying)

 

輕鬆畫家鄉-影像提供chiungying
輕鬆畫家鄉(影像提供chiungying)

感謝位於台17線(沿海公路)屏東縣警察局東港分局對面的以栗國小3樓禮堂提供作為公共論壇場地,讓社區知識匯集於此,促成這學期校本部舉辦的重要共同學習活動。

恆春國小音樂會

2008年1月15日的早上,在恆春國小的活動中心,舉辦一場相當精彩的音樂會,據說,這樣的演出形式,在恆春國小還是頭一遭唷!是怎麼樣的一個音樂會如此特別?難道是某一位知名鋼琴家來台演出,特地屈駕來到這小鄉鎮,於恆春國小演出一場?也有可能是一整團的舞蹈團?不!不!不!都不是!這一場的音樂會,所有的演出人員都不超過十二歲,而且,全部都是恆春國小的學生。沒有豪華的音樂教室、沒有一對一專業式的教學,所有的練習都來自於音樂課堂之中,以及利用課餘的時間來加強。

2008年1月15日的早上,在恆春國小的活動中心,舉辦一場相當精彩的音樂會,據說,這樣的演出形式,在恆春國小還是頭一遭唷!是怎麼樣的一個音樂會如此特別?難道是某一位知名鋼琴家來台演出,特地屈駕來到這小鄉鎮,於恆春國小演出一場?也有可能是一整團的舞蹈團?不!不!不!都不是!這一場的音樂會,所有的演出人員都不超過十二歲,而且,全部都是恆春國小的學生。沒有豪華的音樂教室、沒有一對一專業式的教學,所有的練習都來自於音樂課堂之中,以及利用課餘的時間來加強。clip_image002

一整場音樂會的組合,來自於四年甲班師生以及五年級全體師生,為了配合學校課程,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與樂趣,因而辦理成果展演活動,發展學生多元才能,提供正當休閒活動。音樂會的內容有學生們平常在學校上音樂課時的成果,如:直笛與合唱的表演。再加上學生自己額外時間練習的特別節目,如:跳舞、獨唱、舞獅、小提琴、長笛、鋼琴、十鼓…等等。更特別的,還有老師們的表演唷!這些演出班級的導師們,為了鼓勵學生們辛苦的排練過程,特地聯合排演出一段合奏--非洲鼓,老師們的用心與全心全力的付出,由此便可見一番。

clip_image004

俗語說的好「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這些學生們更是了不起,站在舞台上的他們,可是短短一個學期的成果!原本只是個普通的音樂課,期末也可能只是個簡單的考試。但是,擔任音樂課的老師卻認為,應該給學生另一種不一樣的表現方式。有了這樣的念頭,便與所有班級的導師們共同討論,也得到所有導師的支持,其興奮與期待的程度,甚至比音樂老師還要來得更高!老師們還利用放學的時間,在校外集合開會,討論所有相關事宜以及分配工作。音樂老師主要就是負責演出節目的安排、練習,其餘導師們則負責所有幕後的工作,如:向學校提出申請、場地的接洽、音響、主持、還有演出獎品的準備。

一聽到可以上台表演,學生們的雀躍度並不亞於老師,上課的配合度也增加許多,其實,這也是提高學生們「榮譽感」的一個好機會。除了平常在課堂上的練習之外,還得再撥出其它的時間,到活動中心進行上、下台的練習;在台上應有的態度、表情;在演出當中所必需注意的事項……等。雖然不是件輕鬆的事情,但學生們倒也忙得很愉快。不論是全班的團體表演、小團體所組成的個人表演、或者是單獨的演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就是希望在活動當天能夠展現出最佳狀況。

活動當天,現場的氣氛相當的輕鬆愉快,學生們也遵守著老師平時的叮嚀,在台上盡情的發揮出應有的實力,雖說這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演出機會,但是在學生的臉上反倒看不出有任何的緊張,大家都很正經八百的看待這個上台機會,並且努力的博得台下觀眾熱烈的掌聲。除了需要表演的師生之外,也有不少其它年級的老師們帶著班上學生到場參觀,場面雖談不上聲勢浩大,但也頗具規模。學校裡的三名主任老師也到場觀看,並給予很大的鼓勵與支持。節目從早上九點鐘開始,一直到十一點才結束,在這三小時之中,沒有冷場,所有觀眾看的興致勃勃,並且不吝給予最大的掌聲。這場音樂會在學校許多師生的共同參與之下,熱鬧且成功的結束,主任們亦表示贊同,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夠延續下去,在下學期可以有更盛大、並且周詳的演出。

(本文作者為屏南社大學員,文章指導/王敏州)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