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公園系列(3)嘉義公園的景觀風格

一般清潔維護的管理概念與方式,無法全面地照顧一個有特色的百年公園。讓下一代的孩子們在更優質的公園空間裡活動,是我們的共同期許。

從現況來看嘉義公園,完全是一個充滿了混雜風格的空間。組成這混雜風格的元素,則是這一百年來,各種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在公園這個空間植入或局部改造的累積。

從早期嘉義公園內的福康安紀功碑,是清代舊城所保留的文物,也是公園內立碑的濫觴,此後嘉義公園內陸續移入、設置各種紀念碑,佔據了公園的不同角落。這些石碑不止是歷史文物,也形成了公園內一種仿若考古般的歷史凝視。

嘉義公園在日治時期經營時間長達35年,園內部分設施除了造景需求,也帶有文化殖民的宣教作用,如祭祀日本七福神之一的「弁財天祠」,在許多嘉義公園老照片中都曾出現。

嘉義公園入口處的尿尿小童景觀水池,則大約是1940年代所設置,當時採用的風格是搭配尿尿小童的西方文化色彩,是當時嘉義公園內唯一採幾何平面造型,並以雕像為明確視覺焦點規劃的景觀設施。

當然嘉義公園內,最道地日本味的非原嘉義神社空間莫屬。嘉義神社在日本時代曾達國幣小社等級,戰後神社雖改為忠烈祠,並試圖抹去所有日本時代之文字痕跡,但所幸執行的並不徹底,至今我們仍然可以在這裡見證到嘉義神社的參道與兩旁的石燈籠與神獸,以及已再利用為史蹟資料館的齋館與社務所、手水社、祭器庫…等附屬祭祀空間,搭配上當時神社所種植的黑松,整個氛圍仍傳達濃厚的日本文化氣息。

2-1嘉義公園內原嘉義神社的齋館與社務所建築,為日式書院造風格建築。
嘉義公園內原嘉義神社的齋館與社務所建築,為日式書院造風格建築。

原本的神社主體木造建築燒毀之後,改建了一個地標形建築「射日塔」。這座高達62公尺的建築,以神木造型加上原住民的射日傳說,入口處有百步蛇圖騰與雲豹銅雕,加上屋頂嘉義市花豔紫荊的圖案,拼貼風格十分強烈。

二次戰後改朝換代,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的植入,在嘉義公園也非常多,如孔廟、太保樓、各金融單位所捐贈的涼亭…等,多以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形式與建築語彙,試圖重新建立公園的文化性格。之後嘉義公園陸續擴建與進行空間改造,也大量使用紅磚材質,多少又把公園的景觀風格,帶向傳統建築的印象。

近代嘉義公園仍不斷地在進行改造中,一些材料的使用方式,卻也顯得突兀,例如浴室的磁磚出現在公園的座椅上;一般住宅建築立面常用的二丁掛磁磚也出現在公園的景觀設施上。水泥造的設施,擺設位置與形式,也多未能搭配公園景觀,使得嘉義公園的景觀特質更顯得模糊不清。

2-2日治時期所�置的尿尿小童水池為公園內唯一的西洋�園風格
日治時期所設置的尿尿小童水池為公園內唯一的西洋庭園風格。

2-3公園內的自然景觀是否需要花海陪襯?
公園內的自然景觀是否需要花海陪襯?

混雜的景觀思維,反映在公園的植栽上亦然,季節性的開花植物,種了一整片,似乎想把公園的每片留白都塞滿,少了一點寫意的空間。

各種風格截然不同的景觀元素,充斥在嘉義公園內部,帶給市民的感受,或許僅是一種視覺上的混亂,並無礙於大家對公園的使用便利。但長期下來,嘉義公園的獨特性也顯得薄弱,甚至掩蓋了一些公園原本的氛圍,如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特質的逐漸消失,是公園自明性瓦解的警訊。

公園景觀的混雜也正指出了,若公園的管理所使用的模式過於單一化將導致的結果。一般清潔維護的管理概念與方式,並無法全面地理解一個有特色的百年公園該如何被照顧。延續公園既有之特質,讓下一代的孩子們在更優質的公園空間裡活動,是我們對嘉義公園這座老公園在邁向下一個世紀的共同期許。

註,嘉義公園系列報導可在即將出版的慢漫刊No.6《發現。嘉義公園》裡讀到喔。

(本系列結束)

嘉義公園系列(2)1948,公園雨霽

1948年提出的嘉義「新八景」,標記的都是當時相當具有特色的景點,然而時隔不到一甲子的歲月,這些當時的優質景觀大多都已消失或破壞殆盡。

1948年,當時的嘉義市長宓汝卓召集地方仕紳與文人雅士黃文陶、林玉書、許藜堂等人,成立嘉義市的「新八景」評定委員會,在所評選出的八個景點當中,嘉義公園以「公園雨霽」名列其中,並有如下文字描述:

「中山公園(即「嘉義公園」)距市東約數百步,坦道如砥自火車站行半小時可達,園中樹木蔥籠,丘陵起伏,澗水環迴,苔徑曲折,池亭水榭,佈置有方。異木奇花,四時常開,身臨其境,塵慮都刪,尤其新雨初霽,碧空雲淨,夏木滿園,嬌翠欲滴,奇花滿境,嫩竹蒙茸,遊息者身心為之一清。」(資料來源:1954,《嘉義文獻專刊 創刊號》)

1-2畫家陳澄波所描繪的嘉義公園景色是一片綠意(翻攝自嘉義公園陳澄波畫架)
畫家陳澄波所描繪的嘉義公園景色是一片綠意(翻攝自嘉義公園陳澄波畫架)。

「霽」是雨停後天氣放晴的意思,「公園雨霽」所描繪的正是嘉義公園在雨後,園內樹木花草一片欣欣向榮的氛圍。嘉義「新八景」所標記的都是當時嘉義市區相當具有特色的景點,然而時隔不到一甲子的歲月,這些當時的優質景觀大多都已消失或破壞殆盡。

1948年的嘉義公園已開闢經營將近四十年,其空間特質從「公園雨霽」的描述中,可以鮮明的感受到「自然景觀」是當時嘉義公園的一大優勢。所指出的,不論是公園內的樹木、地形、水景、小徑步道,加上四季都有變化的開花植物,構成了嘉義公園鮮明的自然景觀特質。試回想當時具備這種優質條件的嘉義公園,即使時至今日來與其他公園相比較,無疑仍是一個相當獨特的公園。

1-1高大的樹木是嘉義公園最主要的特質,也是北回�線熱帶氣候的景觀
高大的樹木是嘉義公園最主要的特質,也是北回歸線熱帶氣候的景觀。

但再過了六十年之後,嘉義公園其「公園雨霽」的自然景觀特質,似乎也隨著歲月而剝落。高大的樹木依然是這個百年公園的一大特色,但在實質環境上,公園整體環境卻也加諸了過多的人工設施物,甚至是水泥化的景觀。

嘉義新八景為當時的嘉義市,標記了一個鮮明的地方特質,但在時代的變遷中,卻發現這些原本擁有的景觀特質,並沒有被妥善保護或重視,地方特質也逐漸模糊瓦解。在嘉義公園百年紀念的此刻,1948年的「公園雨霽」,或許正指出了我們在辨認「何謂嘉義」的一個時代見證與提示。

1-3嘉義公園老照片�的溪與橋(資料來源:《嘉義寫真》第一輯)
嘉義公園老照片中的溪與橋(資料來源:《嘉義寫真》第一輯)。

註:1948年所評定之嘉義「新八景」分別是:蘭潭泛月、檜沼垂綸、彌陀晨鐘、康樂暮鼓、公園雨霽、林場風清、鷺橋跨浪、橡苑聽鶯等八處。

編按:嘉義公園系列報導可在即將出版的慢漫刊No.6《發現。嘉義公園》裡讀到喔。

嘉義公園系列(1)1910-2010

今年嘉義公園闢建一百週年,檢視歷經改朝換代的空間變遷,我們看到公園展現了強大的包容力,忠實記錄這些轉變所留下的痕跡。

在日治時期之前,台灣並沒有「公園」這個名詞,城市裡的園林空間仍以私人庭園為主。日治以後,引自西方的現代化都市規劃理念,由日本政府逐步在台灣落實,「公園」也才首次出現台灣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嘉義公園是嘉義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園,於明治43年(西元1910年)8月26日創建於嘉義市區東側丘陵地原嘉義農會的農場(註:嘉義公園正式開園日期為明治44年11月3日)。嘉義公園也是台灣在日治初期都市計畫中,第一批建設開闢之公園(註:台灣第一座公園為1897年台北圓山公園)。

3-1福康安紀功碑是公園闢建時即�置的史蹟文物
福康安紀功碑是公園闢建時即設置的史蹟文物。

最早在日本政府的規劃中,嘉義公園並非設置於今天所在地點,而是位在鄰近嘉義車站前「大通」(今中山路)北側的土地上。當時之所以於此地設置公園大型開放空間之目的,一方面為鄰近火車站的迎賓公園,另一方面1906年嘉義大地震災之後,公園的開放空間也反映了都市防災避難空間之需求。

但在地震之後,因嘉義市推動市區改正進行土地徵收的需要,為安置原本居住於舊城區內之日本人,此公園預定地改提供給日本人使用。而公園則遷至市區另一頭的東側丘陵地來設置,整體定位也改為以觀光休憩為服務目的。

這個政策上的變化讓「大通」的發展,隨著兩端嘉義車站與嘉義公園的連結,帶動了整個軸線上的區域發展,嘉義市也因此擁有了一個有別於其他都市公園大多是平緩地形發展的形態,而是一個有小溪穿過與丘陵地勢起伏,自然景觀變化層次豐富的公園。

嘉義公園設置的初始,包括了從舊城區遷移來的福康安紀功碑、震災紀念碑等史蹟紀念物,另外就是順應著地勢與環境,所規劃的水池、橋樑…等景觀設施。同年底並擴大公園腹地,增加東南方約一萬六千餘坪的土地,整體工程於明治44年(1911)完成,11月3日正式落成啟用。

在嘉義公園開園之後,1912年阿里山鐵路通車營運,嘉義市的發展也開始突飛猛進,在地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也反映在對公園休閒需求的增加。1916年嘉義廳前闢建道路延伸至嘉義公園,方便市民前往公園休憩。昭和10年(1935)更設置連結嘉義車站與嘉義公園的市內公車,並與1934年開園的兒童遊園地結合,大大提升了嘉義公園的觀光功能。

嘉義公園內的建築,除了具有濃厚日本宗教色彩的辨財天祠之外,在公園內東北側尚有一棟「清香亭」建築,據說日本皇太子曾於此場所用餐,為當時嘉義市著名之高級料理屋。清香亭在戰後一度成為嘉義公園旁「神州補校」的辦公室,閒置多年之後毀於祝融。

日治時期的嘉義公園,其實並不包括嘉義神社與兒童遊園地的區域,且兒童遊園地需另外收費方能進入。在戰後這三個區域則陸續整併進嘉義公園範圍,嘉義公園也改名為「中山公園」,至1997年再改回「嘉義公園」的原名,但長達五十年的習慣,讓很多老嘉義人還是使用「中山公園」這個稱呼。

戰後的台灣,國民政府對於日本殖民時期的許多文化設施,採取破壞或掩飾的方式來處理,因此嘉義公園內具有日本風格的建築與設施,多被毀棄或將日本文字塗抹遮掩。取而代之的,是具有中國傳統建築色彩的孔廟、涼亭等設施開始陸續興建,成為嘉義公園裡新的文化符碼象徵。

陸續置入的紀念碑,各自佔據了公園的某個角落,在嘉義公園走一圈,可以發現各種年代的紀念碑散落各處,組合起來竟也跨越了這城市三百年的歷史。這種歷史的拼貼與空間的零碎感,成為嘉義公園現貌的一大特質。

在合併了嘉義神社、兒童遊園地與鄰近部分空間之後,嘉義公園總計至今已擴充到約26公頃的面積,不過對於使用者而言,仍然可以很清楚的區分出這些區域之間原本屬性的不同。

兒童遊園地大約在靠近民權路與啟明路一側,阿里山森鐵蒸汽火車頭旁的盪鞦韆、溜滑梯與一隻大烏龜,是許多人童年時光的記憶空間。靠近中山路大門入口的尿尿小童塑像,為日治時期所設置,是嘉義公園裡頗具代表性的公共藝術造景。今日一般稱「小西湖」的水池,日治以來歷經數度變遷,曾經可划船遊憩,近年則是市府舉辦集團婚禮的所在。

3-2嘉義公園內的橋與小溪
嘉義公園內的橋與小溪。

嘉義公園小溪蜿蜒,共有五座小橋跨越其上,現存橋樑中有三座為日治時期所建。2002年公園內一座半月形拱橋被管理單位以阻礙水流名義拆除,引發市民團體發起一波守護公園運動,也喚醒市民對這座老公園的關注。

嘉義神社戰後改為忠烈祠,1994年神社主體建築被一把無名火燒毀之後,此地已改建為一座高塔建築,稱「射日塔」,登頂可鳥瞰嘉義市區景貌。神社的附屬建物齋館與社務所,為精緻的日式「書院造」檜木建築,已保存再利用為嘉義市史蹟資料館,搭配至今留存的神社參道,是嘉義市少數具有濃厚日本風情的空間。

今年(2010年)適逢嘉義公園闢建一百週年,檢視這一百年來嘉義公園的空間變遷,歷經改朝換代與不同文化背景的景觀改造,我們看到公園展現了強大的包容力,並且忠實地記錄了這些轉變所留下的痕跡。

註:嘉義公園系列報導可在即將出版的慢漫刊No.6《發現。嘉義公園》裡讀到喔。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