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萬x恆春x教會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1.jpg

現在福熊所在的位置是屏東縣恆春鎮北門外,前方有一間鐵皮屋,屋頂舖著茅草,周邊擺放原木桌椅,裝飾著原住民圖騰及木飾,充滿濃濃「原」味。年初福熊來北門,並沒有看到這間,感覺挺新奇的!過去瞧瞧吧!

vuliaw2.jpg

除了原住民特色的東西之外,還有各式鮮豔的沙灘鞋耶!「一雙一百,謝謝你的『鞋』助!」「感謝你使我們更有活力、信心,願上帝賜福予你。」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問一下裡面的婦人。

「請問這裡是怎樣的地方啊?」

vuliaw3.jpg

「這裡是恆原基督教會的預定地,我們期待建一間教會很久了。住在恆春的原住民基督教友約50人,周日在10坪大的小公寓聚會,空間很小,所有教友進不去,想蓋座專屬教堂,脫離租房子的日子。所以我們積極尋找,透過一些執事、長老貸款200多萬,購買這塊土地,現在還在付貸款。報紙的報導就在這裡。」

vuliaw4.jpg

「教堂基地有了,為了籌募建堂經費和還貸款,教友們決定在基地義賣東西,搭個臨時小買場。為了省錢,從整地、去回收廠買貨櫃、搭蓋屋檐、鋪水泥,到撿拾漂流木作桌椅或裝飾,整個過程都是DIY。所有的工沒有付薪資,都是弟兄姊妹來奉獻。」

vuliaw5.jpg

「真的是感受到信徒們的虔誠信仰呢!那個建堂募款箱下面的字,怎麼念啊?」

「Vuljavuljaw [vula’vulau],在排灣語裡的意思是因為熱氣,景物看起來模糊的樣子。當初祖先從山上到恆春時,會經過出火(恆春城外的知名景點,地表冒出天然氣,火力旺盛),所以只要看到火光就知道恆春到了,因此稱恆春為Vuljavuljaw。」

「原來是這樣子啊!那你們教會的原住民是從哪裡過來的呢?」

「大部份是牡丹鄉(屏東縣),一些是那瑪夏的(高雄縣),排灣族、布農族都有。」

「成員滿混合的嘛!妳可以大概介紹一下,裡面有哪些義賣商品嗎?」

vuliaw6.jpg

墾丁阿財—吳燈財先生兩年前就無償提供我們沙灘鞋,原先沒有這塊地的時候,哪裡有活動,我們就到處去義賣,現在就固定在這邊。還有我們自己做的東西,像這個就是周月寶阿嬤做的手工鑰匙圈吊飾,她已經70歲了,手工還是很細。她是來幫助教會的,自己吸收成本,東西都奉獻出來。旁邊那個手鍊是我做的,分成三條編、六條編和八條編,線條越多整體就越粗,也有做腳鍊。」

vuliaw7.jpg

「內獅國小的小朋友也來奉獻喔!這個是三年級和六年級的小女生做的。這個十字架手機吊飾很特別,我的朋友她會做,就寄賣在這邊,收入和奉獻一半一半。另外,還有賣排灣族傳統圖騰的包包和帽子。」

「依照目前的狀況,妳覺得再過多久,夢想會實現呢?」

vuliaw8.jpg

「平常日比較少人,周休二日的人潮比較多。雖然義賣金額累積緩慢,但我們很有信心,你看我們現在貸款只剩下一百多萬(已經還掉約半數了)。最起碼這邊的收入可以作為輔助,其他弟兄姊妹再積極去募款,再加上基本成員的奉獻,都很遵照十一奉獻的規定,比較穩固地支付(利息),連老人家每月3000元(老人年金),也是捐出十分之一。」

「很不容易耶!信徒之間的向心力真的很強烈!」

「是啊!我們這裡還有賣『cinavu』(吉拿富,排灣族粽子)喔!小米的和芋頭粉的都有。因為要準備食材,所以要先預訂。像是附近的醫院職員、原住民朋友都會買,cinavu賣得非常棒,我們自己都不夠吃,呵呵!」

「祝福你們的夢想早日實現囉!」

「謝謝你!」

雖然店小小間,但福熊流連了許久。過透過與吳小姐的聊天,我在恆春原住民身上看到,不是既定印象的悲情,而是樂觀、夢想與行動力。目前貨櫃屋內賣的商品有墾丁海灘鞋大亨「阿財」提供義賣的海灘鞋,自製手鍊、皮包等原住民手工藝品,還有各式原住民食品。如果網友有機會南下墾丁,不妨繞到北門為他們打打氣吧!(洽詢電話:0912992762吳翠英)

相關連結:
7年終於有地建教堂 義賣續拚》,聯合報,潘欣中

星期人物–賣鞋蓋教堂》,海灘鞋達人的專屬部落格,墾丁ㄚ財

Lubula Ina 的好手藝,需要大家的支持

佳暮的 Ina做了好多漂亮的編織包包,但是目前還不知道要怎麼收款、寄件,目前暫時由記者協助統整訂單與出貨、寄出。請大家來這邊看照片挑包包!

漢名柯玲花的Lubula,在8月和其他佳暮的族人一起住進長治百合部落園區,離開了熟悉的山林,Ina與丈夫、兒子一家人搬進永久屋。Ina回憶起入住後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她表示:「真的很感謝慈濟。」Ina接著說,她知道很多團體都想要幫忙,但是因為慈濟錢(善款)比較多,「所以他們可以做更多事情幫我們,也很關心我們。」

入住一個月至今,Lubula依然持續做著手工編織的工作,「前幾天那個慈濟的師姐有來,還說要幫我賣。」柯玲花每天在長治的生活就由八八臨工的工作開始,結束在「下班後」編織工作中。

「八八水災那個時候,山上很多人要跟我買這個籃子,我們原住民的籃子可以裝很多東西,有些用頭背著,像我就是綁在腰上。」Ina一邊說,一邊比著動作,她也提到,當大家決定搬到山下來之後,她忙著做籃子賣給大家,「但是我看那個比較有錢的我就賣他們,有一些沒錢的我就直接送給他們啦!」

IMG_5230-480
Ina的好手藝

10月份之後,Ina的八八臨工就要告終,她很擔心未來的生活開銷該怎麼辦,指著剛收到的電費帳單,Lubula說:「我也很怕萬一沒有八八臨工之後沒有錢繳怎麼辦?像之前還沒有八八臨工的時候,我們就用我先生的老人年金去付錢(生活開銷)。」來到山下,耕地遠在佳暮,Ina現在也開始尋找其他工作機會,就怕在臨工結束之後,生活會陷入困境。

Ina得知先前有讀者表示想要購買手工藝品後,害羞地對著我說:「那你能不能讓我看一下那篇文章?」也拿出最近的「新作品」展示給我們看,下為Lubula的手工藝品,但因Ina說,她還不知道要怎麼收款後寄件,目前暫時由記者統整訂單之後,再到長治部落園區向Ina確認數量、金額後寄出,

要麻煩大家諒解的是,因為每一件手工藝品都要花上三個工作天才可能完成,而且都是Ina利用下班休息後的時間作的,因此訂購到取貨的時間約兩周內完成,若欲訂購的讀者,請先來信與記者聯絡: flutter519@gmail.com 劉瑋婷,並註明編號與件數。

1. 手工編織置物籃 $450

(每條線的寬度是6 ㎜,兩旁的圖樣配色為紫色、桃紅)

IMG_5209 IMG_5210

IMG_5211

2.紅色長帶肩背包 $800

(此款包包的編織法是Ina自己想出來的,包包上方用紅色線綑木珠,無拉鍊)

IMG_5213

IMG_5212 IMG_5214
Ina親自示範兩用背法

IMG_5235

3.綠長帶滾紅邊肩背包 $800

IMG_5217 IMG_5216

IMG_5219

4.藍黑配色肩背包 $500

正面有一個扣子
IMG_5220 IMG_5221

5.綠色金屬環肩背包 $550

IMG_5224

IMG_5222 IMG_5223

6.綠色金屬環鈕扣肩背包 $550

IMG_5225 IMG_5226

7.傳統織法紅色肩背包 $650

(傳統織法的成本雖然比較低,不過較耐重,但較為費時耗工傷眼睛,圖右為編織工具)

IMG_5227 IMG_5230

8.傳統織法灰色V型開口肩背包 $550

IMG_5231IMG_5233
細部圖片

9.Ina真人示範款─黑色傳統織法肩背包$800

(這一款包包屬於大包包的款式,加上傳統織法,所以價格較高,同時這款正面是有「蓋子」的喔)

IMG_5237

IMG_5238 IMG_5239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藏在田裡的小秘密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作者:亞洲大學數媒系 蔡嘉媛、社工系 尤詩菱、生資系 廖聖鈞 、范姜佳翎

指導老師:林綉汝

在舊正這個滿是田地的農村社區,我們挖掘出屬於在地人物的故事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980113-comm-360.jpg

關於舊正社區:

本社區隸屬霧峰鄉舊正村,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申請成立「霧峰鄉舊正社區發展協會」,舊正社區發展協會正常運作始於2005年,由林绣汝女士接任理事長一職,並積極配合政府發展社區工作。

她以務實的理念,從社區既有的人力與資源出發,包括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文化、志願服務、環境景觀等多種不同的面向,將舊正社區塑造成一個可以參與學習、凝聚共識的民主開放社區。該社區目前仍由林綉汝女士擔任舊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且舊正社區之發展也越趨成熟。

舊正社區的地理位置,舊正社區位在霧峰鄉的最南邊,隔著烏溪與草屯鎮相望,社區的地理區域形狀很像一隻短筒的馬靴,社區內沒有工業污染,寧靜寬敞,民風純樸,主要土地為農田,隨者季節來展現不同的作物景緻。一望無際的農田在春夏之交,綠油油的稻田令人嚮往躺在稻田中,讓大地當我床,享受蒼弓之美;而在秋天收成之時,金黃色的稻浪在風中有如萬馬奔騰般翻滾,讓人震懾於此種壯大之景。

舊正社區的未來願景是想藉著多元化之營造實務及靈感,以期能創造出社區產業的路徑,提昇社區整體競爭力。帶動一個有活力、有朝氣、怡悅歡笑、別有風格的營造過程,吸引居民認同並且主動的參與改造行列,進而配合社區公共事務的推展,為居民營造出一個優質的理想社區。

WHY選擇採訪這三位專家?

舊正社區的產業很多元,所以我們在與理事長的討論之下選擇了採訪〝人〞,我們可以從對話當中,知道這個人的想法,還可以順便偷呷步唷!事前先由理事長與每位社區內的專家聯繫,並約定採訪的時間。每一次騎著車,背著相機,帶著友善到不行的眼神及懷著一顆緊張害羞的心情去採訪,在採訪的過程中,總會有來不及應變的時候,幸好有理事長在一旁幫助我們渡過那個尷尬的階段,以下就是我們採訪的成果。

關於我們採訪的三位舊正社區內的專家:

第一位:陶藝家,劉成功先生。

從畫家轉型為陶藝家的劉成功老師,劉成功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很多有關於陶藝和國畫方面的事情,從老師家中滿滿的陶藝品及滿牆的畫作來看,老師投入了不少時間,同時也具有相當水準的喔!

image004

在我們採訪陶藝專家劉成功老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是一個很樂於分享的人,在我們問問題的時候,他一直東忙西忙的,為的只是讓我們欣賞到他更多的作品,他更大方的用自己親手做的茶具泡茶給我們喝,他說有很多作品在921地震時損壞了,讓採訪的我們真的覺得很可惜,因為我真的覺得老師的作品很大器,讓我們也有了收藏的衝動,栩栩如生的花鳥畫,有禪意的茶具,每一個不同的作品都展現了不同面相的劉成功老師。

劉成功老師是個很有趣的藝術家,他所有的作品都十分的具有特色。告別了劉成功老師,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瓶身分別畫了公雞與孔雀的大茶葉瓶,那是令人非常驚豔的兩個作品。

image006

image008

第二位:種稻達人,林淑鈴女士。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粗活的工作,都會是男人在做,雖然說農夫並不是只有男生可以當,但是當我見到要採訪的種稻達人竟然是一位很年輕的阿嬤時,我們都著實的吃了一驚,其實在年輕的時候林淑鈴老師並非以種稻維生,而是因為嫁給了農家子弟,才開始了她這份農作生活,也因為對農作有興趣的關係,所以她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image011

在採訪的過程中,林淑鈴老師很認真的回答我們的問題,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的種稻小撇步,分享的過程中提到了不少專業的名詞,林淑鈴老師怕我們理解的不夠清楚,還從抽屜裡拿出一本筆記本來,原來裡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她紀錄的種稻心得呢,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獎掛在牆上,真是實至名歸呢。

我們採訪的時間稻子都收割完了,所以看不到稻穗滿滿的樣子,除了栽種稻米之外,林淑鈴老師還有種些水蜜桃、金桔、向日葵、波斯菊…等,林淑鈴老師說為了提供遊客欣賞,現在她的田已經種了滿滿的花了。

結束採訪之後,我們在大門前發現了金桔樹,現採就能現吃無農藥,對喉嚨很好,所以林淑鈴老師也大方的叫我們順便採一點回去吃。

第三位:麵包花專家,蘇美綾老師。

嗯?麵包花?是把麵粉團做成花的圖案拿去烤成麵包嗎?這個疑問,在採訪之前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經過上網收集資料後才知道,麵包花不是花,更不是拿來吃的食物!其實麵包花的材料來於小麥粉與樹脂的加工產物,起源於義大利的麵包師傅,利用多餘的麵包屑捏造不同造型作品,而後由日本人再精研製高品質具伸展性較佳的材料,供手工藝術作品材料,其實酷似我們的捏面人,只是材質上的不同而已。

麵包花作品-豌豆花下的草莓

由興趣到專業的蘇美綾老師,把麵包花做的栩栩如生,當我們進入老師的家,看到那麼多作品驚訝的用手觸摸看看是真的嗎?不可思議的這些作品都是由一團麵包土手工捏塑成的。

可別以為她只會做麵包花喔,理事長說:老師是社區多才多藝的達人,讓我們非常的羨慕。她不但烹飪手藝好、洋裁、花藝及珠寶設計等手工藝樣樣都行,更厲害的是,老師並沒有拜師學藝唷!就只是有興趣,買書看多見習,看完就動手做,多麼令人佩服的學習的能力啊,這個精神我們覺得很值得大家學習。

雖然蘇老師目前還在任職於毒物試驗所,工作快三十年了,她想在退休之後多投入社區服務,看到理事長對社區的熱忱奉獻服務,是促使她最大的動力。因為有共同的理念也兼任舊正社區家政班的班長任務,為了更充實自己,利用晚上還在我們亞洲大學夜間部進修,這種好學的態度真讓人頗為稱讚。

老師在自己的家中親手打造了一個小花園,花園中的一草一木都看得出蘇老師的用心,真的非常的特別,家中的每一個飾品、擺設都可以看出老師的審美觀與堅持,家中的作品非常多、有趣又有創意。還有啊,老師很愛漂亮,一聽我們要拍照就急忙得去把家居服換掉,真是愛漂亮的女人。

image016

認真美麗的蘇老師

蘇老師說:「她希望在她退休後能更有時間服務社區,自己在家開一個工作坊或經營一個小農場,認真的過生活過悠閒的日子」。採訪的過程中,老師還請我們在小花園中吃小點心、喝咖啡。真是十分愜意呢!在此也希望蘇老師能順利的達成她的願望囉。

image018

防火巷的小番茄

採訪活動剪影:

image020

採訪劉成功先生。

image022

image024

採訪林淑鈴女士。

image026

採訪後小結:

推動社區工作的過程,對這些死守田園的長輩而言是多麼艱辛而欣慰。在年輕人離開家鄉後,村落失去了活力,也出現了年齡斷層的情況,甚至沒有辦法提供工作機會。如何吸引青年回鄉參與社區工作的行列,深化向下扎根的鄉土教育課程,創造多元、多層次的參與機會,是目前教育單位與社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在這次的採訪活動中,除了讓我們更親近、熟悉霧峰鄉這個地區外,也了解到,社區營造活動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人們的勤奮與努力,以及想為眾人貢獻一份心力的無私精神!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