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你我心橋─嘉蘭排灣陶珠

每一顆排灣陶珠背後,都有不同的意涵。嘉蘭芭伊工坊製作的排灣陶珠,慢慢串起排灣文化、部落產業、災後重建的心橋。

W0870U0

「來唷~體驗手工串珠的難得機會喔!每一顆陶珠都是嘉蘭部落媽媽親手燒的喔!每個人都可以DIY串陶珠編手鍊,做一串獨一無二的手鍊項鍊喔!」

10月,仍舊炎熱的陽光穿過清華大學成功湖旁的林葉,灑在穿梭人潮及綠市集攤位上。清華學院竹蜻蜓小隊的成員們不停吆喝,招攬來往人潮選購由嘉蘭部落工坊製作的排灣族編織包與幸運祈福陶珠。

一對母女正坐在攤位旁仔細挑選陶珠,在芭伊工坊工藝師曾淑琳協助下,她們挑選了一顆象徵「手藝精巧」的「織工之珠」開始DIY。半小時後,母親為開心的小女孩戴上合力完成的陶珠項鍊;排灣傳統文化、嘉蘭部落、這對母女,還有許許多多曾經購買、DIY陶珠的人們,就這樣在竹蜻蜓工作隊與綠市集的協助下,全給串在一起了。

IMG_7809

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清華學院竹蜻蜓小隊都會在清大成功湖旁擺攤義賣芭伊工坊陶珠,現場也會有工藝師進行DIY教學

IMG_7805

嘉蘭芭伊工坊自今年2月起,便持續與竹蜻蜓小隊合作在綠市集擺攤,推廣排灣陶珠飾品。雖然每次擺攤,陶珠部分平均僅有2千多元進帳,但推廣部落文化、工藝,並拉近人與人距離的DIY教學,許多週邊效益並非金錢可以衡量。

部落產業要的不只是金錢贊助!芭伊工坊誠徵設計人才支持!

莫拉克風災重創台東縣金峰鄉嘉蘭部落,自太麻里溪上游滾滾而下的無情洪流,捲走許多人的房舍與農地,導致嘉蘭人辛苦打造的家園沒了,連眼前生計也出現危機。

為重振部落產業,嘉蘭除「木工坊」、「布工坊」外,也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台灣好基金會、雅比斯創意策略公司、家扶中心合作成立、「芭伊工坊」技能培訓課程、工作室;上述的陶珠,其實就是芭伊工坊成員辛苦製作、燒製的成品,設計過程甚至也有清華學院竹蜻蜓工作隊的參與。

事實上,陶珠製作技術過去在嘉蘭部落沒幾個人會,就連現在芭伊工坊的成員,也都是從去年底才開始學習製作技巧。工坊成員歐美惠認為,芭伊工坊如果真的要走上品牌之路,讓更多人願意購買,除了提升成品良率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以「創新設計」能力,讓嘉蘭陶珠與其他部落有所區別,才有可能真的發展成「產業」,而不只是八八零工、多元就業的副產品,或永遠讓外人帶著「贊助」心態購買,而非真正喜歡。

「不然人家可以去三地門買啊,幹嘛買我們嘉蘭的?」歐美惠綻著黝黑的笑容回答,語氣中透露對嘉蘭陶珠更大的期許。她認為,與其爭取外界資金挹注,或是出於愛心的購買行為,終究都不是讓部落產業站穩腳步的良方。她期待外界擁有相關設計能力的人,可以與芭伊工坊主動聯絡,協助提升工坊的產品獨特性,也讓工坊成員擁有更好的技能,才會讓嘉蘭產業更有「競爭力」,長遠來看也是讓工坊成員真正擁有一技之長。

排灣族陶珠各有不同象徵;「高貴之珠」是頭目的信物、「太陽的眼淚」表示思念、「土地之珠」象徵豐收,代表愛慕的「孔雀之珠」則是排灣男女自古表達愛意的禮物。

排灣族陶珠各有不同象徵;「高貴之珠」是頭目的信物、「太陽的眼淚」表示思念、「土地之珠」象徵豐收,代表愛慕的「孔雀之珠」則是排灣男女自古表達愛意的禮物。照片中手拿陶珠項鍊的「名模」,就是技藝高超的工藝師曾淑玲喔!

IMG_7834

陶珠髮髻。歐美惠,唯有將創新設計元素結合部落傳統工藝,部落產業才能開創更大的市場,消費者也才會因為真正喜歡而購買,非單純持「贊助」心態。

部落「產業概念」與漢人有別,盼外界提供良策輔導產業發展

目前芭伊工坊的主要經費來自家扶中心,且在10月之前,仍是採用八八零工模式運作。換句話說,在10月之前,每位成員不管每天可以做出多少陶珠,都是一樣的薪水,因此不但每日產量不足,成員出勤率也不甚理想。因此,家扶中心將在今年12月底結束目前的合作型態,未來芭伊工坊得朝向自負盈虧方向邁進,並在最近開始積極轉型,輔導成員提升產能與良率。

一路上輔導芭伊工坊成立、運作的台灣好基金會專案人員郭香君指出,目前芭伊工坊成員多半是家庭主婦,製作陶珠只是兼職,過去更沒有創投經驗,因此工坊對於日後要自負盈虧一事,其實抱存很大的焦慮。

郭香君分析,「就算先不管我們懂不懂成本估算、通路、存貨那些知識,眼前我們連穩定供貨,好讓我們有辦法去接更多單子都不確定,這樣工坊無法維持穩定營運…所以這個月開始我們正在轉型,讓部落媽媽們不用再來上班,改成她們有辦法提供多少成品,我們就跟她買多少,先提升陶珠的質與量,再來想明年該怎麼做,才是對部落最有幫助的方式」。

現階段芭伊工坊仍有10名左右的成員,但未來經費來源改變後,成員規模是否會縮減抑或成長,仍是未知數。郭香君認為,部落對於「產業經營」的概念與漢人有很大的落差,因此自然會對投入經營躊躇不前,她希望有相關經驗、背景的朋友能主動與嘉蘭芭伊工坊聯繫,提供建議,幫助嘉蘭芭伊工坊走得更遠,也讓更多人能有機會串起一串屬於自己的排灣陶珠。

編按:若對嘉蘭芭伊工坊陶珠有興趣,或者願意提供專業意見協助的讀者,歡迎在文後留言,作者會提供芭伊工坊聯絡方式。(對於竹蜻蜓工作隊、綠市集有興趣者也可留言)

IMG_7813

IMG_7818

每個月第一個週六的清大綠市集,都會有芭伊工坊成員到場擺攤,現場並有許多人坐在攤位旁,專心製作屬於自己的獨特串珠。有趣的是,串珠並非女性朋友特權,現場也有大男生在串珠喔!(看上圖那雄壯的臂膀哪!)

IMG_7835

芭伊工坊、竹蜻蜓工作隊部分成員,於本月綠市集收攤時的合影。

步道志工–溫柔的社會運動

問大家最好玩的工項是什麼?很多人都說:扛木頭,為什麼呢?我繼續追問,為什麼最辛苦最想抱怨的工項卻是最好玩的,這兩個元素為何會同時存在,大二的雅欣回答:不是常常是這樣嗎?

從921地震以來,似乎震醒了很多人,周圍很多朋友從那時起開始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或是自我價值,包括我自己也從2001年加入荒野協會新竹分會,但也沒想到後續地震越來越頻繁,以及全球暖化所產生的極端氣候,我才體會到以前常聽說的「台灣地質脆弱」。

剛聽到時我還在思考如何讓一般人很容易瞭解屬於年輕地質的台灣其實是不太容許像歐美地區那樣的大片草原地形,可是我們所謂美麗的民宿可能是在一個高山上將樹木完全砍光、地面整平、植上草皮,將平地人的居住空間概念原封不動的移到山上,但高山是否適合這樣的工程?

一般人民對這樣的事情多半是沒有概念的,所以如果我們能藉由一個森林體驗活動或者說是一種體驗教育活動,讓人們藉由這樣的活動實際去思考山林如何運作,當大雨來時樹木是如何發揮他們的功能,而不是一句對一般人只是腦袋理解的話「森林具有涵養水的功能」,知道後大家照樣的在大規模砍伐森林的民宿消費,無形中助長了森林的砍伐。

工作中與石頭產生了連結

從銘謙老師自美國阿帕拉契山脈帶回步道志工的經驗後,在台灣逐漸興起「步道工作假期」的風潮。2010年九月清華大學厚德書院的同學搭上一台20人座的中巴在霞喀羅古道下車,下車後每個人戴著安全帽手拿著從沒碰過的工具,圓鍬、十字鎬、鋸子、砍刀、…等等,往古道裡頭走去,

第一個工作是處理積水過後的路面,學生們拿起鋤頭刮起地面上的濕泥,並導引一條流速緩慢的水路,之後填上碎石。這樣的工程希望就地取材並且期待工程做完後跟周遭的環境融合,讓人看不出有過施工的樣貌。

image007
第三組做好步道後留影,這一組所做的步道在隔天走過時竟然沒有發現它,林管處的純徵說:這才是最上乘的工法,做完後跟周圍環境融合看不出之前有施工的樣子。

另外一部分同學在步道兩旁的草叢中撿拾碎石,或者是找到大石頭後用鐵鎚將大石頭敲碎。也許大家會覺得敲碎石頭不是很花功夫嗎?那是要看你敲那樣的石頭,如果是鵝卵石那當然很硬不容易敲,但是這個區域大多屬於頁岩,只要你敲對方位,輕輕一敲再大的石頭也很容易裂掉。然而如果你遇到的是火成岩,那就不是這樣的了,

當鐵鎚敲打火成岩的石頭時,只是拳頭大的石頭,任憑打出火花那頑石依然不點頭,學生們玩的很高興,平常在學校學的東西在這裡體驗更加豐富,這些石頭跟我們不再只是書本上的一句話,就這麼奇妙的跟我們產生連結。

找碎石時因為要挖路旁的石頭,碎石裡混合著黑色含有豐富有機質的土壤,同學們分享時帶著興奮的眼神說:那些蚯蚓很有活力的活著,很少看到這些顏色比較深的蚯蚓像市場上的魚一般非常有活力的跳躍著。

然而這樣的土壤正是「不用肥料,不用農藥」自然農法追求的土壤環境,黑色、土鬆、富含有機質、裡頭有很多微生物,森林裡頭沒有化肥(用了之後微生物會死亡)、沒有有機肥,植物卻長得超好,主要靠這種有生命力的土壤。

image009
敲敲打打多麼好玩的事,當心情轉換不是用一種工作的心情,而是用一種想要藉由這樣的施工過程更認識森林的態度,每個人都可以玩的很快樂。

image019
刮樹皮是因為樹皮有醣份,不刮除比較容易長蟲,木頭就容易腐爛。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認為刮樹皮會使路面光滑,有兩種看法。蚵仔事後分享刮樹皮最好玩。

最辛苦的卻是最好玩的

隔天第一個工項是扛木頭,男生兩人一根,女生四人一根,有著香香味道的柳杉扛在身上,有些沉沉的感覺,但走了1km後就開始不斷地變換肩膀著力的位置,隨著距離的加長,休息的頻率也在增加,到達時已經快步行了,不過我老婆那一組,四個看似虛弱的女子在團隊合作下,每次兩人一組扛木頭,另外兩人休息,因為怕對方承受不住,所以時常問:「還可以嗎?要不要換人?」的過程中,居然第三個到達兩公里遠的目的地,我們在後面趕都趕不上。

最後原本認為會被罵死的扛木頭工項,但分享時,我問大家最好玩的工項是什麼?很多人都說:扛木頭,為什麼呢?我繼續追問,為什麼最辛苦最想抱怨的工項卻是最好玩的,這兩個元素為何會同時存在,大二的雅欣回答:不是常常是這樣嗎?

image007
大一的佩沂與大三的文慧

image023
在森林裡填上碎石使橋面不致光滑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