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貝嶼–消失的海平線

來這島嶼才十多天,便聽到許多離鄉背井又歸巢的吉貝人述說著:小時候這裡曾經是多麼的美麗…我們都需要多一點的傾聽、理解與想像力。

1-14ca619840e548

小琪(化名)今年六歲,住在海岸邊,看我在拍怪手他也好奇的爬上半個人高的堤岸來(對他來說是一個人高)。他用帶點生氣與埋怨的口吻說:「笨怪手、笨怪手」。我問他原因?他氣呼呼的回我:「這樣以後就沒辦法下去玩了」。

以前拍片的經驗讓我下意識的察覺到小琪將給這報導帶來意料之外的力道。當我還在盤算該如何”循循善誘”時,他已經跑到黃色怪手的前頭,試圖要用一己之力把怪手抬起,一邊抬一邊氣喘吁吁的說:「怪手太重了……太高了……太大了」。

2-14ca61bb0903a6

我忍著內心的抽痛幫他拍了幾張照片,講不出話來,只能看著他跑到更前頭去抬那怪手斗上的鐵鉤子。等他放棄後,我陪著他到堤岸上拿起到處都是的咾咕丁(珊瑚殘骸)丟那怪手,我一時出了神,小棋還認真的提醒我:「一起丟阿!」……

3-14ca61b59bf064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吉貝,平常若想就近吹風看海或想跟朋友安靜的聊聊天,我就會繞過這二三十年來被大量水泥化的港區(社區)慢步往東走,途中經過一個畫著燈塔與海景,有兩三層樓高的堤防後,拐個彎就會視野大開的到達這片沙灘。

4-14ca61fab00367

( 上圖:水泥化的港區)

沙灘旁連綿一兩百公尺的矮提就像加長版的板凳一樣,可以坐著看海也可以躺著數星星。這種矮堤相較於小時候在台南海岸得爬上兩層樓才看得到海簡直是天壤之別!而我也喜歡看著居住在矮堤旁的阿桑包著頭巾準備在水乾時(退潮)走進前方寬廣的潮間帶撿拾貝類或尋著石滬裡的魚。她們可以邊撿著老天爺的禮物邊看著家,回程只需跨過矮提再過個馬路就回家了。在我心裡,這排海岸民居擁有天賜的好景色與自然資源。

但五六天前,當我與來訪的朋友吃完飯想來這沙灘敘敘舊時,我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才幾天沒來,這裡已被怪手堆置一整排的大石頭。綿延無垠的海,如今僅剩下海聲與五公尺外的石牆。而我也從來沒意識到有一天,這樣一個簡單看海的心願會被剝奪,因而沒拍下一張她完好的照片。

5-14ca6206124088

(上圖:施工中的沙灘)

當天離開前,我看到有個男子坐在屋外發呆,上前攀談才得知這片消波塊為的不是減少沙灘的沖蝕而是為了降低冬天東北季風或夏季颱風來臨時,海灘上的咾咕丁被大風吹到路上的機會。而近二十年來,這已經是當地第三次施放消波塊了!前兩次(第一次為肉粽,第二次為大石頭)的消波塊皆因地質柔軟而沒入地底。距離上次沒入約十年後的現在,施工單位索性疊上兩層石頭以延長使用年限。

我問他那要下去尋(石)滬或撿拾貝類該怎麼辦呢?他無奈的表示那就只好繞遠一點過去了。而當我詢問是哪個單位負責的時候,他則搖搖頭說他也不知道最近會施工。

6-14ca62183bc510
(上圖:在冬天或颱風天會吹到路上的咾咕丁)

後來我又陸續與附近居民聊天才得知現在矮堤旁的馬路在二十年前都還是汪洋一片,當時海岸線比目前要內縮二三十公尺。直到近二十年前填土造路後才變成當今的樣貌。而與海爭地的結果便是當地住戶向村長陳情,進行消波塊的施作。

對我與小琪而言,這些消波塊硬生生的切斷我們與海的連結,但對某些人而言,這卻是減少生活不便的必要手段。我這幾天常在想,難道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我們知道(或被告知)其他的替代方案嗎?這是附近居民經過討論後所決議的嗎?海岸,是誰的海岸?

7-14ca63330ed320

替代方案?有的。關注在地生態多年的莊先生表示,那片海灘外側四五百公尺內全為岩岸地形而非一踩就碎的珊瑚礁海域,因此當地的咾咕丁是十多年來緩慢堆積的結果(消波塊沒入地面後約十年咾咕丁才累積至矮堤邊可資證明),若以目前堆置消波塊的工程款來算,可供當地每隔幾年進行一次咾咕丁的挖掘工作,並將多餘之咾咕丁用作社區低窪地的填補基材,可同時兼顧當地的海岸景觀與咾咕丁吹落路面的問題,可說是一舉多得。

來這島嶼才十多天,便聽到許多離鄉背井又歸巢的吉貝人述說著:小時候這裡曾經是多麼的美麗……小琪才六歲,他不應該在這個年紀就失去看海的權力。挖土機並非萬惡的淵藪,它可以挖走我們對海的情感也可以挖走蓄積的咾咕丁。我、小琪與其他促成此項決策的居民都非海洋地質專家,我們都需要多一點的傾聽、理解與想像力。

希望下圖的這兩位孿生兄弟長大後還能驕傲的跟朋友述說家門前的這片海……

8-14ca620b712e9d

ps:小琪,謝謝你,讓我感受到真誠的可貴與力量。

冬至,馬公的古早味─「菜繭」

六十八歲的許金盆女士出生於豬母水(山水里),從小在物資貧乏的環境中長大,舉凡用的、吃的無一不是靠著母親勤勞的手來打理,但因母親對子女的疼愛,平日即能享用到母親煞費苦心做來讓孩子們當零嘴吃的米粹…

編按:今年(2009)冬至為12月22日,今天(21日)由澎湖的作者為大家介紹位於馬公,以傳統手藝製作「冬至圓」的高手,謝謝作者採訪寫作。

冬至陽生

據高拱乾修的《台灣府志》(一六九六)卷七記載:「冬至,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舉家團圞而食之,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謂之『餉耗』。是日,長幼祀祖、賀節,略如元旦」。

冬至是一年廿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直接的關聯,冬至的日期,每年都在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的日期則不太一定,但大抵不超過陰曆的十一月。冬至在《尚書》「堯典」中稱為「日短」,因為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所以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

過了冬至後,日光照射北移,白天愈來愈長,黑夜愈來愈短。古人說:「冬至一陽生」,指的就是陰氣到冬至時盛極而衰。相反的,陽氣則從此開始萌芽。

冬至節慶歷經數百年變化仍不太大,而我最為懷念的卻是早期研磨機還未出現時,老一輩的人拿來磨米的石磨。

石磨呈圓型,分上下兩層,上層邊緣鑿一圓洞,側邊另有一個方形洞,方便推動用的木栓插入,一般使用是以手握木栓以反時鐘方向推動,因石磨沉重,推動起來手勁稍微緩慢,一邊又要將浸泡好的糯米一杓一杓的倒入,所以怎麼也快不得。

下層邊緣形成一圈似護城河的溝渠,以便讓米從上層磨成米漿後順著圓洞往下渠道汨汨流向下方一只接收的桶內棉袋裡,如此煞費工夫的手工磨米漿過程,輾轉反覆,饒是有趣,也總挑起我無限的好奇心,看著從鄰居嬸婆那雙長滿老繭的手中變幻出濃濃的米漿,再從母親的巧手中做出令人垂涎三尺的「菜繭」粿,如此完美的搭配組合有如魔術師一般,讓人驚歎連連,百看不厭!

童年記憶裡有太多關於民俗傳統技藝的身影,因為喜愛,更深怕逐漸凋零式微,所以逐一找尋採訪紀錄對象,今日找到了一個位於馬公市北辰市場裡以搓湯圓和做粿仔營生的許金盆和邱美伴女士為採訪對象,深入她的家中拍攝,採訪米粹製作過程,以求真實詳盡。

 傳統「米粹」的製作者─許金盆與邱美伴

這是一個冬陽普照的溫暖午后,走進位於市場商業街道內,環顧前後左右各式各樣的商家林立,而許金盆女士家就處於一排商家中由右數來第三間的民宅。因為屋外所擺設的研磨機和蒸籠器具讓人一眼即可辨認出是從事米粹的商店。正在忙著準備材料的邱美伴小姐與其兩位妹妹不停來回穿梭於客廳和廚房之間,因為米粹的前置作業十分費時費工,又無足夠的人手幫忙,所以十分的忙碌辛苦。

許多的蒸籠和一些裝置饀料的器皿把原本不大的客廳擠得水洩不通,許金盆女士坐在客廳轉角的一隅,以不妨礙女兒們的進出為前提,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還有不時傳來訂貨的電話聲響絡繹不絕,難怪邱美伴小姐說休息對她們來說簡直是一種奢望。

看著她們為了生計而如此辛苦勞累的付出,才體會到每種行業都有其艱辛的一面,讓事先與邱美伴小姐約好前來採訪的我有點手足無措,深怕妨礙到她們的工作,於客廳當中佇立了一會兒,繼而轉向許金盆女士徵求訪談意願,和藹的許金盆女士靦腆的娓娓訴說創業始末。

981221-caiganmagu-400.jpg
磨粹

六十八歲的許金盆女士出生於豬母水(山水里),從小在物資貧乏的環境中長大,舉凡用的、吃的無一不是靠著母親一雙勤勞及萬能的手來打理,許金盆女士談起源自家傳的米粹製作時回憶說,因家中生活環境艱困,只圖三餐能夠溫飽,再無其他奢求。

不同他人的是;這種只有在節日才吃得到的「湯圓」、「菜擀粿仔」,全因母親對子女的疼愛,平日即能享用到母親煞費苦心做來讓孩子們當零嘴吃的米粹,也分送給左鄰右舍分享,因為很合大家的口味,深獲鄰居們的好評,許金盆女士從小就看著母親搓湯圓、包菜擀粿的過程,耳濡目染之下自然而然的也就學會了。

3.蒸紅圓
蒸紅圓

4.七夕粿
七夕粿

許金盆女士婚後育有二男三女,直到四十五歲左右便舉家遷移到馬公定居,直到兒女都長大成人各自有了歸宿,女兒們於婚後深感二度就業的機會不多,於幾年前姊妹三人商議重拾祖母時代的古早味「米粹」來經營貼補家計,另一方面也可延續米粹技藝的傳承使命。

許金盆女士說:實際上米粹製作沒有什麼技巧,只因為時代的改變,凡事講求效率,人們習慣依賴機器生產,慢慢的這些純手工的技能也逐漸被人們所遺忘,早期幾乎家家都備有一座石磨,只要年節一到,磨米漿的盛況空前,家家戶戶的門庭中一袋袋被圓石鎮壓瀝乾的米粹正等著手巧的人們大顯身手一番。所以;當時每個人都是搓「湯圓」和捏「雞母狗」、做「菜繭」粿的箇中高手。

2.「菜繭」台語的發音是「菜幹」

「菜繭」台語的發音是「菜幹」

如今現代人不時興自己製作米粹,逢年過節祭祀祖先或神明都以簡單方便為訴求,所以只要年節一到,米粹的需求量變多,常常供不應求,業者幾乎都是以研磨機來代替石磨,不僅在作業程序上較節省時間,也可達到一定的需求量。

米粹的製作過程

米粹的前置作業時間從每天的下午四點就開始進行,從米的浸泡(一般使用蓬萊米)時間約兩個半鐘頭以上三、四個鐘頭不等、餡料的準備(葷食的有豬肉、小管絲、蝦米,素食的有高麗菜、素食料等;甜食的餡料有花生粉、糖等),餡料從切到炒、米粹從磨米漿到瀝乾,而瀝乾的過程當中需進行多次的翻面鎮壓,以期能夠平均瀝乾。

餡料的炒和米粹的搓揉、捏與做的過程十分冗長。晚上是固定搓湯圓的時間,平均一個人一個鐘頭還搓不到十斤湯圓,包一百粒的「菜繭」粿所需時間約一個鐘頭左右,每天從翌日的凌晨一點到早上六點左右從不間斷,許金盆女士感嘆從事這種營業不為人知的辛酸艱苦的一面。

「湯圓」和「菜繭」粿的價錢是一樣的,頂給大盤商是一斤四十元的價錢,市價則是一斤五十元。生意最好的時候要屬每年的冬至了,其次是農曆春節拜天公的時候。一般製作米粹的米量都是靠經驗來斟酌,沒有很特意去計算,所以實際上並不清楚一天大概用了多少米,邱美伴小姐邊忙著邊回答說。

身為長女的邱美伴小姐是負責一切貨物採購及與客戶接洽事宜的負責人,她說:「創業維艱,剛開始做時只覺得常常睡眠不足,又累又辛苦,但是為了讓源自娘家的古早味擁有一個好品質,下定決心把的米粹重新發揚光大,研發出不同一般的口味。」

「一般而言,現在市面上所販賣的湯圓大都是機器做出來的,然而我們卻一直秉持著以純手工製作,口感上自然要比機器做的來得Q來得有嚼勁,更重要的是我們也加入了養生新觀念,餡料所採用的是不噴灑農藥的有機蔬菜、素食料等,秉持著這樣的健康新概念持續做了五、六年,在市場上也打響了口碑,看著自己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認同與肯定,生意越來越好,甚至一些遠從台灣回來旅遊的客戶也習慣買一些米粹回去解解鄉愁,讓自己很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無所謂。未來的願景是希望能把這古早味定位澎湖走出台灣,讓全台的鄉親都能吃到這份屬於阿嬤的古早味!」

如今的社會物質不虞匱乏,市面上充斥著琳瑯滿目的速食品,人們的選擇性相對提高,對於這些古早味的衝擊相當大,對於人們被寵慣了的味蕾,單一味道的古早味已毫無任何吸引力和競爭力,尤其在目前地方信仰上的淡泊,儀式方面的逐漸簡化,祀品已不再只侷限於古老的湯圓或五角圓,起而代之的是圓形的糖果、乾果之類深得人們喜愛的零嘴了。

古早味面對這樣一個多樣化的競爭市場,業者若想要爭取到一席之地,必定得付出更多的心血,仰賴本身的創造力和一股傳承的堅定意志,讓逐漸式微的傳統古早味在暨有的傳統口味之外,又能順應時代的潮流賦予新的生命重新出發。

(作者為澎湖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澎湖絲綢–西衛手工麵線

說起澎湖特產─「手工麵線」當首推西衛的「進興商號」為代表。對於這源自家傳的手工技藝,身為澎湖手工麵線第四代傳人的王鄭阿珠女士,開朗熱情的個性下有著一份對自家產品的自信和驕榮,而這份自信與驕榮則來自於背後…

說起澎湖特產─「手工麵線」當首推西衛的「進興商號」為代表。對於這源自家傳的手工技藝,身為澎湖手工麵線第四代傳人的王鄭阿珠女士,開朗熱情的個性下有著一份對自家產品的自信和驕榮,而這份自信與驕榮則來自於背後那一段艱辛的創業歷史過程的心血累積。

王鄭阿珠出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一個民風保守、思想封建的大環境裡,從小四歲喪母、七歲喪父,留下年幼的她與一位兄長和祖父、叔嬸們同住,靠著曾祖父遺留下來的製麵技術維生。

說起中國早期的傳統民風,是抑制中國婦女思想與人權的一大枷鎖,男尊女卑和重男輕女的父系社會型態,衍生出家業傳子不傳女的不成文規定。一直以來;王鄭阿珠的叔父輩對於祖傳的製麵技術傳承仍依循著暨有的古老觀念且奉行不悖。

直到其中一位當兵的叔父正值退伍之際乘船返家途中不幸意外喪命,其兄長當時亦入伍當兵,家中生產製麵的人手嚴重不足,方將此製麵技術傳予當時才十來歲的王鄭阿珠女士。

婚後的王鄭阿珠夫婦原以販菜維生,後來家中陸續增添了六個小孩,眼見家中人口增多,經濟負擔愈來愈沉重,從小嚐盡了製麵過程的艱辛滋味,本下定決心不再觸及製麵工作的王鄭阿珠女士為了養家餬口,最終仍以家傳的製麵技藝來維持生計。

王鄭阿珠女士最初與外子兩人徒手另起爐灶,於民國五十五年創立了「進興商號」,製作過程中還要教導對於麵線生產一竅不通的先生,又侷限在有限的狹隘空間裡頭,每天從早上四、五點忙到晚上十一、二點,小孩們的生活起居根本無暇顧及。

平時除了製麵生產之外還要自行銷售,其外子負責內部的麵線製作,而王鄭阿珠女士則負責外面的販賣事宜,只要麵線一做好,王鄭阿珠女士就趕忙背起大女兒,騎上腳踏車載著麵線,急忙趕往菜市場(今漁人碼頭旁的舊加油站是馬公最早的市場集中處)隨處找個地方開始吆喝叫賣,那種日子比起以前在娘家做的時候更加辛苦百倍。

後來市場地點移至現在的文康市場,有了固定的販賣地點後,也就慢慢有了固定的客戶群,西衛「進興商號」麵線的口碑慢慢打響開來,生意基礎逐漸穩固。這一路走來,若非有十足吃苦的決心、耐心以及毅力,也就沒有現在的成果了。

王鄭阿珠女士回憶初創業時逢年過節的盛況,生意忙到叫人暈頭轉向,還有凸槌的時候呢!不過凡事都是從經驗中慢慢學習改進,直到一切都步上軌道之後,市場地點又移至目前的北辰市場。

王鄭阿珠女士趁此機會將家傳的手工麵線生意交給了兒女們來經營,目前最叫她欣慰的是祖業後繼有人,不只有子女傳承衣缽,更有其半子加入了傳承的行列,如今退休的王鄭阿珠女士晚年生活規律,晨起與村中鄰居到活動中心做運動健身,閒來則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享受著苦盡甘來的甜美滋味。

目前「進興商號」內部運作分配除了大女兒、二女兒婚後各有其事業之外,兩個兒子媳婦、一個女婿負責麵線的生產製作,另外已婚的三女兒、四女兒則分別負責市場的販賣工作。麵線的製作地點也是其住宅處:西衛里二號。

狹長的製麵工廠四週瀰漫了一層猶如白雪般的粉塵,三、四人埋首於白雪紛飛的空間裡從事生產分工的事宜。望著垂掛於半空中一排排整齊有序如窗簾般的麵條覺得十分有趣,透過年輕老闆王文泰先生說明才知道那過程叫做流疏,其製作過程包括有:攪拌、分塊、搓包、落包、流疏、圈環、開線、過尾三、過尾二、過尾、提、弓、批、開、包裝等十五個步驟,現場由老闆王文泰夫妻兩人露了一手絕妙的拉與批、開的過程,純熟且合作無間的手法,猶如看到一場絕妙的特技表演,叫人嘆為觀止。

1.醒麵線

醒麵線

2.編(穿)麵線

編(穿)麵線

3.開麵線

開麵線

4.拉麵線

拉麵線

5.卸麵線

卸麵線

6.成品待包裝

成品待包裝

置於室外比一個人還要高的木架上垂掛著一批批的麵線,需經過陽光充足的曝曬,反覆的來回拉扯,方能讓麵線的Q度夠,鬆軟適中,我想;眼前這景象猶如一架放大了的織布機,那麵線不就像是純白柔細的絲綢嗎?老闆一家人就是最最厲害的織布高手。王鄭阿珠女士說:對於製作的每一個步驟細節都須十分的小心,尤其是批和拉的步驟更須留意,一不留神很容易會扯斷掉,當然力道的拿捏全靠經驗的累積了。

對於西衛傳統手工麵線的歷史相傳有三、四百年之久,因為當時先民們的生活困苦,雖有從事漁業捕撈以及部分農耕藉以養家餬口,然而仍無法滿足家庭眾多成員的民生需求,聰明如先民逐藉由大自然的風力,在農漁閒暇時從事麵線的製作生產補其民生之不足。

麵線製作的成分除了麵粉之外還須有一定比例的鹽,而最佳的製作季節為冬季,藉由澎湖特有的東北季風所形成較乾燥的空氣使得麵粉容易做成,做出來的麵線較不易斷裂,但是由於冬天有風霜,所以鹽量不能過多。至於夏天;因西南氣流所夾帶的濕氣,麵粉不易做,所以鹽量的增加是必要的,麵線較不易斷落。

麵線的製作過程繁複費時,更無休假日可言,每天從早上四點左右一直到下午四點左右,時間長達十多個小時,當然;麵線的製作看的是老天的臉色,只要是刮風下雨的天氣,便是老天爺放他(她)們假的時候了。

近幾年來因機械工業發達,某些生產過程早以機器代替人力,如此一來;不只縮短了時間、節省人力,也提升了生產效率。然而;王文泰先生雖有著結合新時代的經營理念,卻依然堅持以純手工的製作方式保持絕佳的Q度與不爛的口感,這是一般機器製造出來的麵線所望塵莫及的,也是「進興商號」生意日久彌新的原因所在。

身為西衛手工麵線「進興商號」第五代傳人的王文泰先生,秉持著家傳的手工製作精神之外,更自創「三兄弟」的分號,其原來的「進興商號」由兄長王文輝接管。

有著前瞻性及創新的營運企劃理念的王文泰先生,目前已在網路架構好澎湖手工麵線的促銷方案開始促銷活動,並首創澎湖第一家以拉鍊袋包裝藉以延長保鮮時間的新觀念,雖然推出時備受同行的批評否定,認為製作拉鍊袋是提高製作成本,降低利潤的錯誤做法,然而王文泰先生卻認為品質的好壞代表著業者的信用額度,就算成本提高了,卻能保證品質的優良完好,讓消費者能夠安心的食用,相信持之以久,消費者也能感受到業者這份維護品質的用心。

7.王�阿珠女士展示自家手工麵線

王鄭阿珠女士展示自家手工麵線

因於對產品品質的自我要求,深知欲改善品質,控制品質使其穩定的唯一方法是使空氣中的濕度降低,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以防止發霉的情況產生是基本的解決之道。適逢近年來政府及有關單位積極推廣地方文化產業,王文泰先生更積極投入由縣政府所舉辦的相關課程講習,以期將這份家傳的手工技藝配合政府的輔導,透過專業行銷的配套措施拓展出一條更寬廣的康莊大道。

雖然政府也鼓勵業者將這份產業的部分主力轉往台灣當地行銷發展,但基於生產的人手不足,在澎湖平均一天要生產一百多斤的麵線,到台灣數量上必然相對的提高,人力各方面沒辦法達到這樣的訴求,基於這層考量,所以王文泰先生還是維持目前的行銷方式。

話雖如此;王文泰夫婦仍有著將這份家傳的手工麵線推往海外的雄心藍圖,因其客源呈多面化,更深獲好評,除了澎湖固定的供貨部門如餅舖、學校、政府機關、機場名產部門以外,遠至台灣本島、國外華僑都是「進興商號」的忠實客戶群,有鑑於此;王文泰夫婦在用心經營之下,更希望藉以新開創的「三兄弟」分號期許自己的下一代,以「兄弟同心、其力斷金」的團結精神期勉將祖傳的產業持續發揚光大,這也是王文泰夫妻倆的未來展望和期許。 (澎湖公民新聞寫作班)

冬候鳥山鷸,衝入澎湖民宅

被山鷸闖入屋內的民眾王金甌表示,傍晚時分,這隻鳥突然衝進家裡飛來飛去,她六十歲了,從來都沒看過這種鳥,身上斑紋像貓頭鷹,眼睛圓圓的,嘴巴很長,體型類似鴿子,但比鴿子還大,毛色非常漂亮…

昨天(11/9)傍晚在澎湖馬公一隻不知名鳥類衝入民宅,嚇壞一家人,情急之下,屋主趕快用網子把鳥網住,裝進箱子裡,隔日請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前往處理,最後查明是冬候鳥山鷸,不常見,但這隻山鷸,在還沒來得及為牠檢查健康狀況,就飛走了。

981115-shanyup10707891-400.jpg
冬候鳥山鷸。

被山鷸闖入屋內的民眾王金甌表示,傍晚時分,這隻鳥突然衝進家裡飛來飛去,還撞倒了許多東西,小朋友也被嚇到哭出來,她六十歲了,從來都沒看過這種鳥,身上斑紋像貓頭鷹,眼睛圓圓的,嘴巴很長,體型類似鴿子,但比鴿子還大,看起來很健康,毛色非常漂亮,抓到這隻鳥,讓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在親友建議下,隔天通報農漁局前來處理。

雖然被鳥嚇到,小朋友很快的收起恐懼,跟這隻山鷸玩了起來,不斷的說「好可愛」,甚至還幫鳥取名字想要養牠,不斷的拿食物要餵牠,但卻又很害怕。

經過農漁局初步研判,這隻山鷸活動力很強,在將牠送到澎湖家畜疾病防治所要進行檢查時,都還沒檢查到,在給記者拍攝時,牠就趁隙飛走了,留下所有人一臉錯愕。

看過拍攝影帶的野鳥學會鄭謙遜老師說,這種鳥名叫山鷸,與一種叫田鷸的鳥看起來很像,但山鷸的特徵非常明顯,特別是頭部的紋路,和田鷸有很大的不同,山鷸紋路為橫紋,全世界也就山鷸這麼好辨認,如果是別的鳥,他就不敢這麼肯定了。

鄭謙遜提到,因為山鷸棲息地會選擇較乾的地方,不像田鷸會在水邊,所以才取名為山鷸。山鷸是冬候鳥,過境時間非常短,大概都只有一個禮拜,算是不常見,在澎湖,今年這是第二隻,他笑說,也因為懂得賞鳥的人愈來愈多,未來發現的數量大概也會慢慢增加。

這隻山鷸,依鄭謙遜研判,大概是躲避紅隼之類的猛禽追殺,或是天快黑了,要找地方休息,才會闖入民眾家中。

家畜疾病防治所所長郭仁政提到,近幾年,澎湖的特殊鳥類愈來愈多,大概是保育有成,綠地、溼地、潮間帶生態都做的愈來愈好,防治所收到的鳥類有變多的趨勢。防治所人員也很欣慰的說,山鷸雖然飛走了,還沒來得及為牠檢查,但這代表牠的健康狀況非常好。

農漁局也表示,民眾對於保育的觀念愈來愈好了,發現沒看過的鳥類都會通報相關單位,希望民眾能繼續秉持這種保育的想法,一起為澎湖豐富的自然生態盡一份心力。

(澎湖公民新聞寫作班)

澎湖「公民新聞寫作」學員座談

韋慶陽學員提到當兵交女朋友時,曾因寫情書引用詞句不當,感覺很受傷。他同時說明,有幸參加本項寫作訓練課程,讓他學到如何將感情表達出來,他也很感謝地新處及深耕開辦此項課程,讓他收穫很多,也學到…

行政院新聞局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訓練」,今年第一次將觸角伸到離島澎湖地區開班,出乎意料竟有31位學員報名參加,遠勝於在台灣本島其它地區開課的招生人數,顯現出離島民眾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有一股積極求知的精神,值得敬佩。

地方新聞處趙義弘處長於7月6日來到澎湖,訪視學員並辦理座談會,聽取學員對是項課程的建議,趙處長提到新聞局開辦「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的目的有三:

1.教導學員基本的寫作技巧,運用所習得的知能,將自己看到社區的人事物寫下來與人分享。2.提供「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平台,讓學員有展現所學的機會。趙處長提到,社區裡頭大大小小的事件,雖然默默無聞,但或許是獨一無二的在地溫馨感人的故事,他期勉學員將所見所聞有關澎湖地區鄉土文化記錄下來,透過小地方新聞網讓其他地區的網友都能看到,也可透由學員自己架設的部落格發表,相信「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希望學員都能成為「小地方」報導的尖兵。3.培養「讀媒識讀」能力,讓自己成為聰明的閱聽人。

趙處長進一步強調,短短的26小時訓練課程,教導學員基本的寫作技巧及概念,一方面歡迎學員來上課,同時也對深耕文化工作坊王執行長貞儒及同仁對本課程的辛苦規劃表達謝意,特別是在這離島地區及經費短絀,非常艱辛的環境下,能招收這麼多學員,誠屬不易,他也期勉學員成為社區大小事的發聲者,將在地的聲音傳播出去。

學員蔡愛清目前已有作品刊載於小地方新聞網(走過歷史的軌跡─澎湖牛車製作),記錄著澎湖牛車製作過程,在與大家分享學習心得時表示,她本身對地方的人事物很有興趣,也常找地方人士採訪,雖然本身非大媒體的記者,但是受訪者亦不排斥她的專訪,表現出澎湖地區極富人情味的樣貌,她才能把澎湖所見所聞記錄下來,且讓平常蒐集記錄的東西,能運用小地方新聞網發表,讓澎湖地區的人事物,能有發聲的管道。

趙處長馬上回應表示,「小地方」新聞網最歡迎的題材就是地方溫馨感人的人事物報導。

980728-penghuxinwn-360.jpg
蔡愛清學員表示在採訪時感受到澎湖地區極富人情味的樣貌

韋慶陽學員提到當兵交女朋友時,曾因寫情書引用詞句不當,感覺很受傷。他同時說明,有幸參加本項寫作訓練課程,讓他學到如何將感情表達出來,他也很感謝地新處及深耕開辦此項課程,讓他收穫很多,也學到相關新聞寫作的竅門,未來他將從「新故鄉電子報」入門,積極從事新聞寫作。他最後強調,雖然住家離上課地點路途最遙遠,卻從不遲到,預計兩年後自己會寫得很輕鬆。

image003
韋慶陽學員提到當兵交女朋友時,曾因寫情書引用詞句不當,感覺很受傷

image005
退休老船長吳長茂學員秀出自己的部落格,分享他的愛情故事

退休老船長吳長茂學員則秀出自己的部落格,與大家分享他的愛情故事,他也表示,他是利用寫部落格的技巧來從事新聞寫作。

鍾幸鈴是社福工作者,目前派駐澎湖服務,她表示,本身很期待本課程在澎湖開班,對社福工作的推動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推薦工作伙伴來上課。感謝深耕的用心安排,也深感要在經費少的澎湖,推動這類課程實在不容易。她建議實作課程要增加,因為不同學員有不同的需求,上課前與老師多溝通,共同討論大家皆能接受的授課方式,以引導學員參與此項訓練課程。

趙處長回應表示,明年澎湖若再接辦此訓練,課程可作適度調整,歡迎大家參加,也希望大家在訓練課程告一段落後,可透由此項訓練,繼續加強及延續新聞寫作工作。他最後並引用深耕王執行長在簡報時的一段話,「我們不會因課程結束而劃下休止符,反而因它而開啟了我們傳播的動力,我們將持續寫下澎湖在地的大小事!」與所有學員共勉。

image007
趙處長與學員合影留念

(作者任職於新聞局地方新聞處)

【生態】加入「核廢料放我家」Kuso連署及「貢寮諾努客」!!0731-0802

今年三月中,經濟部公告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建議候選場址,主辦機關台灣電力公司積極在地方進行宣導,如果該候選場址順利通過公投、獲選最終場址,將得到五十億元…

如果核廢料真如台電公司宣稱如此安全,甚至可以促進地方經濟,何不將它放在你家、我家?!

請支持連署「核廢料放我家!」KUSO行動,突顯核廢料場選址的不正義!

http://campaign.tw-npo.org/campaign/sign.php?id=2009071603372400

今年三月中,經濟部公告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澎湖縣望安鄉東吉嶼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場」建議候選場址,主辦機關台灣電力公司並積極在地方進行溝通宣導,如果該候選場址順利通過公投、獲選最終場址,將得到五十億元的回饋金,對地方發展大有助益。

【核廢料放在偏遠弱勢的地區,合理嗎?】

然而,仔細檢視台電的邏輯,所謂「接收核廢料、拿回饋金」,不就是對這些人口稀少、長期資源不足的鄉鎮打著「協助地方發展」之名,實際上用重金買下這些地方世世代代的污染權嗎?可怕的是,台電在媒體及地方宣傳中,總是隱瞞或刻意減低核廢料對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真正危害,在資訊傳遞上就造成不對等,遑論選址邏輯所挾帶的歧視與不正義。

【核廢料真的安全嗎?】

核廢料若非高危險的物質,也不需要大費周章評估場址的地質、水文(只要有鄉鎮向選址小組提出申請,就可以先拿三千萬元的探測金),否則依照政府最愛談的使用者付費思維,應該是誰用電最多就分配處理最多核廢料,那麼由高耗能的企業來分擔處理這些用電後的衍生物,是再合理不過的事情了!

核廢料場選址凸顯的現況,不只是弱勢地區待宰的悲哀處境,更清楚的明示:核廢料人人懼怕,沒人敢要,且尚無保證完全零風險的處理方式。政府應該重新檢討整個產業結構和能源政策、並面對「無法完善解決核電爭議及核廢料」的現實,才是務實的作法,而非一味將高成本、高風險的核電列為能源的優先選項。

【核廢料要何去何從?】
那麼,到底全台上萬桶的核廢料將「核去核從?」我們認為,若遵循政府最愛談的「使用者付費」的原則,那麼所有用電者都應該負責接收核廢料、承擔相應的環境成本才是啊!都會區的用電量總比南田村、東吉嶼還多吧?!反正又有回饋金可拿,既然核廢料安全,我們就張開雙手歡迎核廢料進駐吧!

備註:「核廢料放我家!」連署活動,希望用反諷、KUSO方式,喚起整個台灣公民社會對核廢料衍生的社會正義和環境問題的省思。

http://www.gcaa.org.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14

980721-nonuke-noname-400.jpg


7/31-8/2貢寮諾努客之鐵馬影展+環境音樂會,海邊樂影鬥陣反核!

走過歷史的軌跡–澎湖牛車製作

阿伯回憶說:當時製作一輛牛車的人數分工最多四個人就足夠了,大約五天就可完成一輛牛車,如果是獨自一個人大約半個月才能完成。牛車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沒有特別的技巧,主要著重在車輪(木輻)外圍鐵圈的製作技術…

編按:

作者曾經是家庭主婦,現為澎湖數位中心的駐點人員,同時參與「澎湖公民新聞寫作」課程。作者也曾經參與社區資源調查課程,在社區裡面,如果有看到特別的人、事、物就會想要把它記錄下來,特別對於傳統技藝有持續性的紀錄。小地方將陸續刊登作者的澎湖記錄,與讀者分享。

採訪紀錄:

吳永喜阿伯對木工技術的專研,與打鐵是不分軒輊的。可是他說:一般而言,只要是學打鐵的必不會再去學木工,兩者是分開的。原因是要學有專精,更何況學一種就已經很累了,哪有精神再去學第二技能?另一方面;行業之間自有一份默契與情義存在,互相分賺(各分一杯羹),不要一次獨攬全局,這也是經商之道。

只是阿伯的這兩項技藝皆得自祖傳,已是第三代傳人的他,自覺身負傳承的使命,所以兩項技藝都很用心去學習。而木工所學首要是牛車的製作,所用材料來源大部分向台灣南部的屏東、台南的木材商洽購,不過阿伯認為北部的木材因氣候的關係,枝幹筆直,南部的木材成長期間枝幹多呈彎曲,製作時容易龜裂,相較之下,北部的木材品質要比南部來得好。

0703-niouchelush-360.jpg
永喜阿伯夫婦與牛車合影

材料在製作上也有區分,像車輪子部分所採用的是櫸木(俗稱圭柔),車抬所採用的是監木(俗稱赤皮),最特別的是車擔仔的材料「刺竹」,阿伯早期曾親臨刺竹的生產地,聽竹農說起如何將刺竹雕塑成車擔的詳細過程,首先留著竹筍使之成長為竹子,到了一定的階段(約好幾米)的高度就開始進行雕塑。

待竹幹的粗約為一台吋左右,再視車擔所需的長度和彎度用繩子加以左右綑綁固定,成長到所需的大小再將其鋸下,就是一副完整的車擔了。刺竹是專門為了製作車擔所種植的經濟作物,採收期間需要的人手眾多,耗費的人力資源也相當可觀。

除了到刺竹原產地直接購買車擔以外,也有到高雄崗山的墟市進行採購,價錢上因為墟市數量有限,採零星叫賣,所以較原產地要來得便宜。

阿伯回憶說:當時製作一輛牛車的人數分工最多四個人就足夠了,大約五天就可完成一輛牛車,如果是獨自一個人大約半個月才能完成。牛車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沒有特別的技巧,主要著重在車輪(木輻)外圍鐵圈的製作技術,此時就要靠打鐵的技術與之模合,所以打鐵和木工原則上有著相輔相成、脣齒相依的型態存在。

1.裝牛車輪2.裝牛車輪
裝牛車輪

目前牛車的需求已停擺,製作也不敷成本,大部份木工師多已轉業,或者收工安享晚年了,只有永喜阿伯在不久之前應澎湖文化局的請求製作了一輛牛車以供觀賞使用,光是材料和工錢就要六萬塊,真是物以稀為貴啊!

早期的農業時代交通不發達,牛車除了農業上的需要之外,也發揮了運載的功能,尤其在婚慶物品的運送上更是佔有一席之地,是當時家家必備的交通工具呢。隨著工商業的發達,農業的逐漸凋零,機械運輸工具的引進,牛車從運輸功具輾轉為今日懷古的裝飾品,更是見證時代變遷的民俗文物之一呢。

望安人想要的是什麼?

為我們的家鄉-望安,被台電青睞,將成為「低輻射核廢最終處理場」表達一些心聲,應該是政府可以接受的事。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擁有安身立命之地而發言,是一個知識份子的職責。執筆請益台電及經濟部長官…

編按:

澎湖縣望安鄉的東吉島具有珍貴的玄武岩地質景觀,已被縣政府劃設為自然保留區,卻意外的被經濟部列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最終處置建議候選場址」之一,地方人士感到十分錯愕,並表達堅決反對立場 ( 相關報導請點選這裡)

本文作者為前澎湖縣立望安國民中學校長,他寫下望安人對於這個事件的看法,與所有珍愛望安的朋友分享。

誰敢立碑屬名「輻射永遠不外洩」-我衷心支持您

為我們的家鄉-望安,被台電青睞,將成為「低輻射核廢最終處理場」表達一些心聲,應該是政府可以接受的事。為了後代子孫的未來擁有安身立命之地而發言,是一個知識份子的職責。為了質疑「蘭嶼」為什麼會「後知後覺」而終止其未來命運再被左右的慶幸,而執筆請益台電及經濟部長官,自許應該。

一、對於「東吉島」地質的評估是確實都做得很完善了嗎?可以公布出來給鄉民知道嗎?或者辦一場真的可以與鄉民對話的說明會嗎?並恭請參與的學者專家務必出席指教好嗎?讓我們把事情的真象完全瞭解,讓我們知道整個規畫評估實際的過程好嗎?

二、設場存放時的偵測、預防的設施及方式,能否讓我們知道,而求個安心好嗎?在什麼情境下有可能外洩(如天災、人禍)?如何補救以減輕到最小的傷害。(預防萬一)以維護政府的良好形象。

三、目前核電廠都設在台灣本島的南北二端。核廢料要儲存入「東吉島」,務必有一段運輸的過程,如何運送可以不傷及台灣本島西部沿海的水中生物及生態環境?既然是低輻射物的存放,為何在建核電廠的同時不規畫出可同區儲存且可存放到該電廠退休時的核廢量,而轉存至第三地,而令民心不安?

四、筆者亦曾親自參觀過各核電廠,也看過台電的宣導資料,始終看不到各預定儲存場所地質環境的評估資料及安全措施圖解和說明。應該是可告人的資料吧?還是乾脆列為機密了之。其實有「機密」就無法解「謎」。無法解謎就無法服民心。

五、誰最令人欽佩,是敢說真話的人,實在做事的人。台電專業技師們,如果這儲存場-「東吉島」是您的家鄉,今天的我就換成是您了!我相信您和我一樣的勇敢,您也是一條敢說真話的漢子,因為這不是兒戲呀!

千言萬語,總離開不了祈求。祈求諸君說真話、做對的事,讓我們共同為「有一條感情絲帶相繫的望安鄉同胞們」的未來做一件「留芳百世」的事,萬萬不可因一念之差而「遺臭萬年」-希望我們能帶著子孫登上東吉島,去瞻仰一塊銘刻英雄榜的石碑,而誠心地致上三鞠躬。而不是人人向「它」吐口水的一塊臭石頭。

980330-seashore-400.jpg
望安人希望的政策,是永續發展珍愛環境(照片引用自「環境資訊協會網站」)。

寫在公投前-小鄉民的心聲

「尊重」是人際溝通時被接納的先決條件。「傾聽意見」是被接納的最好方法。打從媒體報導「核廢料選定東吉為最終處理場」時,就有一連串的抗爭活動出現(結果被政客利用的比鄉民真正要表達心聲的機會多出好幾倍)。東吉游離人口的回流現象等等……在在暴露了為「利」而「圖」的弱點,難怪台電在「徵詢」和「宣導」時,會全神集中在「回饋金」的給予,非全面性的宣導方式。把「望安人」都看「扁」了。

「望安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一、便利和交通(含平價的水電、電訊費用及全民同等的享用)。

二、潔淨的環境-有史可徵的三百多年來,老祖宗辛苦經營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讓它更好,而且傳承給後代。

三、教育好我們的下一代,讓他們更有知能、更愛家鄉、更有智慧去判斷生活周遭人事物,去洞察一些運用蒙蔽的方式,去掩蓋一切真象的不耻行為及試圖用回饋金去動搖幾許不肖政客的心,令他們違背良心而出賣自己的家鄉之卑下手法。

在政府正式公布「望安鄉東吉島」被雀屏中選為「核廢最終處理場」的同時,要瞭解真象應該是「望安人」的權利吧?

一、請讓我們知道是由那幾位專家學者評估出來可以存放的理由?那些卓見足令我們安心?這樣我們就可以大大方方來支持「政府」去儲存。

二、「留芳百世」及「遺臭萬年」只是一念之間。「大事小事看擔當」,不論是國內知名之專家學者或台電本公司的各項專業技師,或政府所屬的專業人員,我相信他們所持的是為「澎湖的明天會更好」的善念,所行的是為國家解決問題的善舉,而不是在做「解決存放核廢」的工具。

三、台電為「核廢」處理辛苦地走了這麼多個年頭,應該也花費不少經費在敦親睦鄰及幫助地方選舉的「功德」上。結果如何?問題解決了嗎?拿到你回饋金資助的人為你宣導了嗎?動用回饋金辦下來的活動有效果了嗎?「即行即止看智慧」,倒不如把評估結果的真象及未來可能的環境影響預估公布給我們鄉民知道,筆者願意為您當宣導「義工」-只要評估的結果是可行的,及未來的環境影響是無礙的。

「民應先知之,始可使由之」,這是民主時代應該遵循的「政府心態」。「愚民政策」已不存在於現代。上級政府即使可以壓得了縣長、鄉長等官員,也蓋不住澎湃的民意。縱使可以「利誘」各級民意代表,也「誘」不了有智慧的望安鄉民。「東吉在籍村民」可以為大筆的回饋金而改變他們目前的生活,但是他們對得起其後代的子子孫孫嗎?

當其子孫被其他鄉民及台灣沿海同胞們的指指點點時,即使你已在九泉之下,你會心安嗎?「三思而後行」啊!經濟部長員們,台電公司的執行者,及預備領回饋金的東吉在籍村民們!請傾聽我們的心聲吧!

(本文作者為前澎湖縣立望安國民中學校長)

佳簸嶼印象–順虎伯的草鞋青春夢!

你以為這是哪裡?佳簸嶼?陌生的地名定位著不知名小漁港的尋常生活,蔗裡有的是丁香魚季大批大批比觀光客湧上岸還炫艷的銀白魚體、有的是走在港埠邊曝曬黝黑發亮的男女老少莞爾般在潛水鏡下獨藏的一落白皙皮膚、有的是操著濃濃……

你以為這是哪裡?佳簸嶼?陌生的地名定位著不知名小漁港的尋常生活,這裡有的是丁香魚季大批大批比觀光客湧上岸還炫艷的銀白魚體、有的是走在港埠邊曝曬黝黑發亮的男女老少莞爾般在潛水鏡下獨藏的一落白皙皮膚、有的是操著濃濃海風醃漬而成的澎湖語腔,家常且下飯。

與海共生的村落順應政府政策引進觀光大軍,這座舊名佳簸嶼的小島有著輝煌的觀光紀錄:五年前澎湖地區有三分之一的飲料銷售量來自此地、五年前觀光碼頭尚未興建之時,咾咕石建起的古厝與店面早已傳唱著熱炒海鮮與觀光紀念品的風味、五年前這裡是以皎白沙尾著稱的水上樂園…,這裡,這塊土地、這座島嶼,名喚吉貝;與過去榮景大相逕庭,如今吉貝島上大批觀光客不再,有的只是偶來過夜但更多是區區待上數小時採買、蜻蜓點水式繞島一周的觀光客。

吉貝有太多可愛可貴的故事,有七美石滬設計建造者林博在此落腳蓋宅、有離島罕見小法操營隔界儀式的完整保存、有絕美撼人的月出日落與晨起、有遠飄海外目斗嶼潮音震人耳目…,吉貝美好的一切一切在現今卻如同過鹹走味的小管醬讓人來不及下嚥就被貼上過期標籤。

在吉貝擁有全澎湖縣最多及保存最完善之石滬群,同時在建造與修繕石滬上吉貝島上更擁有專業之工匠師傅,依海維生的吉貝子民啊!每日往返滬房與岸邊不可或缺的尚有或日或夜隨配在身的火爪(夜間抓魚時用以吸引魚群前來之照明設備)、吉貝草鞋(海裡來陸上走的兩棲專用鞋,是漁村子民流傳已久的出海配備,從編織到成形全都來自一雙雙的皺紋滄桑)、各式捕捉專用的漁網及漁籃…等。

吉貝島上不起眼的小房舍內,一對老夫妻守著吉貝守著家,畢生與海為伍,海洋之於他們就如同每日共存的陽光空氣水般重要。與順虎伯的草鞋相遇是在不起眼的某房舍角落瞥見:優雅的鞋底版型以草繩串編成一片穩固耐於海蝕路踏、撐起草鞋的骨架是尼龍製的簡易鞋帶,卻以簡易的人體工學與編打將腳掌緊緊鑲嵌於底、腳後跟與腳盤處還不失裝扮地點綴彩編鞋帶,一雙老人家口中聲聲說的草鞋就此誕生。

順虎伯一邊手打草鞋一邊訴說草鞋的身世:草鞋是家家戶戶吉貝人都必須備有的基本款出海工具,耐穿耐水也耐走。在過去尚是純樸小漁村的年代,編打草鞋是家常功夫,草鞋的草繩材料及尼龍鞋帶多自高雄運來,編織草鞋一隻約花一小時之光景,一雙草鞋便耗時兩小時左右;但編織草鞋的事前準備工作也頗為繁瑣,首先須將買來一捆捆的粗草繩以手逐次搓散搓鬆成細長小段,好讓編織材料能穿入草鞋架進行編織。其餘則以尼龍鞋帶及碎布去創造草鞋的綁帶及顏色花樣,順虎伯不只編草鞋,隨著時代的進步編織材料也以草繩進化成以硬布條編織,讓穿者感受更舒適。想要厚底就多打幾層、想要薄底就少打幾層,手工專製的草鞋就是現場量製尺寸與織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獨一無二!

草鞋的用途除上山下海以外,也作婚喪喜慶專用,在典儀中就是以孝男穿著草鞋為較多。依據順虎伯所言,如今在吉貝島上還會編打草鞋及家中有草鞋架者大概其是僅存一人了!而澎湖其他地區或者離島如金門、馬祖或許也有類似草鞋師傅,但多半都佚散於各地,彼此之間也難以碰面交流,到底離島地區還存有多少會編打草鞋的老師父及類似手藝、工具設備留下,這部份便不得而知了!

順虎伯的草鞋編織穿在腳上有一種手感紮實的心安,沒有機器設定數字設定間距,一雙貼腳舒適的草鞋全都來自心測手感。有趣的是草鞋的長相就如人體般有其前後及命名,腳趾頭為前側,順虎伯都叫它「草鞋鼻仔」、鞋跟部分喚作「後底」、麻花狀的裝置在前者喚做「前頭仔」、後者則為「後頭仔」。

而在編打草鞋過程中的重要器具—草鞋仔床。(這裡很難以國字去描繪此器具,從順虎伯口中道出的澎湖海風腔才別有一番傳神韻味。)草鞋仔床的各部位也都有其命名及尺度。草鞋仔床多由硬木製成,在過去是家戶都會自行製作之器具,也沒有人特別在專賣此草鞋仔床。草鞋仔床分做兩部份:一是具有四齒的草鞋仔耙,是用來將草繩緊緊嵌緊之器具,其以反作用力與草鞋仔床底部的凹槽處相互吻合產生力道將編織材料彼此緊密相嵌;而用來控制草鞋形狀大小的主要關鍵在於草鞋仔床上的草鞋ㄎㄧ仔,其生做四齒狀,要編寬底大草鞋就將繩與繩間距拉大,反之則亦然。如此一來便可控制草鞋底部大小及最後收攏至鞋跟及腳趾間的形狀。

草鞋仔床還有一石製滾軸來控制鬆緊,同時在整個草鞋仔床的最末段其實是一個供編織者坐下編打草鞋的空間。看著高齡92歲的順虎伯耐著性仔、忍受彎腰久坐的痠痛再現海島編織,居然也有一種「人器合一」的合諧,順虎伯說現在大家都穿膠鞋出門打漁,穿草鞋與編草鞋者也屈指可數,屬於草鞋的青春夢啊風華不再,就像吉貝嶼形象商店老街般逝去與平淡。

(註:七月份來自全國各地共十來名吉貝田野調查志工正在深耕吉貝人、土、神的大小事,歡迎大家上網一探吉貝島前世今身。http://blog.yam.com/kapuasi而順虎伯也在澎湖縣吉貝村142-1號 (06-9911135)等著大家看找他聊聊草鞋二三事或者在順虎伯的房舍住下體會島嶼之美。)

shoes-360.jpg
草鞋床仔

clip_image004
順虎伯編草鞋

clip_image006
順虎伯搓草繩

clip_image008
開始編織

clip_image010
用草鞋耙將草繩收緊

clip_image012
編織中

clip_image014
編織中的半成品

clip_image016
加入麻花狀的前頭仔

clip_image018
草鞋耙

clip_image020
草鞋成品

聚落保護機制探討:以望安花宅為例

過往花宅聚落因其生存條件不佳,導致人口大量移往馬公及高雄等地,雖促成聚落環境特徵及其歷史紋理的完整保留,不過在缺乏使用需求之閒置及荒廢下,持續遭受自然力量衝擊毀壞。未來居民數量如若無提升,人口老化與弱化之…..

一、聚落保護之權益關係人分析

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以下簡稱「文資總處」)分於2008年1月27日、4月28日,在高雄市及澎湖縣舉辦2次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聽取旅外鄉親與在地居民對於重要聚落登錄之相關意見。

過往花宅聚落因其生存條件不佳,導致人口大量移往馬公及高雄等地,雖促成聚落環境特徵及其歷史紋理的完整保留,不過,也在缺乏使用需求之閒置及荒廢下,持續遭受自然力量衝擊與毀壞。未來在地居民數量如若無以逐步提升,人口老化與弱化之社會結構無法獲得改善,以目前有限性之人力資源,勢必無法因應複雜性之聚落保護課題及其衍生工作內容。

huazhai01
目前花宅聚落民居毀壞嚴重

聚落保護之關鍵訴求,雖與在地社群之存續及活化高度相關,不過,卻非其獨自所能面對與承擔。未來應結合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乃至社會大眾、遊客、企業等不同權益關係人之參與及投入,方能有效落實與達成(詳如圖一)。

chart080513-12.gif

依據文資法之法定程序,可將聚落保護區分為初始、登錄、保護、發展等4個階段,不同權益關係人於不同保護階段,扮演著不同性質的角色與任務。初始階段應以凝聚在地性之保護社群為核心,並結合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之協力及參與,進入登錄階段,必須妥善運用政府法令與政策資源,儘速確認保存對象、優先順序及其推動策略,步入保護階段,則應提升社會大眾支持與認同,建構不同權益關係人之協同管理機制,邁向發展階段,則可融入創意經濟及地域振興之整合思考,鼓勵企業贊助與投資,深化旅遊品質,促進文化交流及分享,逐步落實以在地社群為核心之聚落保護目標(詳如表一)。

表一、不同階段之權益關係人角色分析
chart080513-2
◎標註說明:「★」為主要之權益關係人,「☆」為次要之權益關係人。

二、花宅聚落保護緣起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資學院林會承院長於1980年代,前往花宅進行田野調查,並陸續發表學術研究成果,逐漸引起各界對於花宅的重視。1985年,澎湖縣政府於6個行政區域,分別選出1處具有代表特色之傳統聚落,委託漢光建築師事務所執行「澎湖古聚落維護發展民俗村研究計畫」,花宅亦列名其中。最後在交通因素等考量下,僅選擇二崁聚落作為優先推動個案。

在林院長等人的努力下,花宅入選為「世界文化紀念物基金會(World Monument Funds,WMF)」─「世界文化紀念物守護計畫(World Monument Watch)」之2004年百大最值得關注及保存的文化紀念物(Lists of 100 Most Endangered Sites)之一,同年7月澎湖縣政府委託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推動「花宅聚落保存基礎調查及社區營造先期規劃」,並輔導花宅鄉親於2005年1月正式成立全國性之「台灣花宅聚落古厝保存協會」(以下簡稱「花宅協會」)。花宅協會於2005年7月舉辦「尋根花宅」系列活動,2006年繼續推動「澎湖望安花宅聚落生態調查研究及教育宣導計畫」,2007年6月組團前往性質相當接近之日本沖繩竹富島及石垣島,考察對方之營運管理與產業發展模式。

至於聚落登錄工作,係因2005年11月1日文資法第5次修訂案正式施行,新增「聚落」保護類項,澎湖縣政府於2006年12月27日公告花宅為縣級聚落,並在2007年4月,向文建會提出登錄為「重要聚落」之申請作業。

回顧過往歷程,政府部門雖陸續結合學者專家及專業團體,推動各項調查研究及規劃工作,不過,並未真正形成具體保護力量。若非近期透過WMF的年度遴選活動,讓花宅登上國際舞台,引發國內行政界與學術界之持續關注及投入,進而促成花宅鄉親籌組保護團體,恐怕花宅聚落仍停留於歷史時光中持續衰老,無法建立在地社群共識,更遑論凝聚後續實質保護行動。

三、花宅聚落保護議題探討

目前望安花宅正處於由登錄階段,邁向保護階段的過程當中。針對花宅鄉親與林院長等人於花宅公聽會之發言內容進行整理與分析發現(詳如表二):

現階段之權益關係人,除在地社群外,主導法令設計及政策規劃之政府部門,以及影響保護範圍與執行策略之學者專家,皆至為重要。待進入實質保護階段,參與修繕工作之傳統匠師,以及執行調查研究、規劃設計、工程施作等專業團體,則是能否落實保護品質之關鍵因素。另考量聚落保護涉及公共資源運用,適時將相關工作內容與成果,向社會大眾進行說明,提升支持及參與程度,則是必須逐步面對與思考的嶄新課題。

公聽會除聚焦於後續聚落保護機制,亦涉及社區參與之關注與期許。望安國中顏神靠校長(已退休)提議花宅協會應成立專屬保護部門,進而主動提出對於未來保護策略的方向及構想,顯示花宅已由政府部門、學者專家,乃至專業團體主導之傳統模式,逐漸邁向以在地社群為核心的發展進程。

花宅協會顏信雄理事長及曾敬信秘書長,表達目前面臨修繕配合款比例過高及同意書取得不易等問題,因其涉及政府行政法規,未來仍需深入研究及探討,方能確認調整尺度與執行機制。考量政府資源之公共特質與有限程度,諸此條件是支持未來工作能否順利執行之重要基礎,然為因應不同家族之個別意願及其財力狀況,建議可打破過往以家戶為單位之執行模式,改由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進行意見彙整與經費募集,逐步將原本高度私有化之操作機制,導向以公共性為目標之營運管理模式。

有關保護範疇與執行課題,可整合為「傳統民居(含附屬建物)」、「景觀工程」、「公共設施」、「材料、技術與宗教儀式」等 4個面向。

顏理事長及林院長皆主張應加速進行傳統民居之緊急搶救,並針對屋身依舊完好者,先行進行屋頂整修,避免樑柱及牆體受到自然天候影響之持續毀壞與崩塌,至於過往長發古厝等全面修繕模式,建議應依據所有權人、使用人及管理人之相關意願,以及明確性之營運管理目標,再行規劃與推動。

基於聚落保護應以在地居民為主體之精神及原則,林院長於會中拋出於花宅成立「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之嶄新概念及構想,盼能跳脫過往「工程發包」機制,改採「雇工購料」模式,並由中心依據實質需求,遴選熟悉在地工法之傳統匠師,長期執行與推動,同時,鼓勵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有效提升監督效益與執行品質。除卻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林院長亦認為,應儘速進行過往負面性之景觀工程的檢視及補救,並針對海堤、街道、廟埕等公共環境,以及能源、環保等公共設施進行評估與調整。

huazai02
水泥海堤大幅改變了海岸生態與景觀風貌

另外,顏校長、曾秘書長及林院長,分別關注傳統建材、營建技術、宗教儀式之保存課題,認為應加速廢棄建材之收集與整理,思索傳統工匠技藝與宗教儀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及延續。建議未來可與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之修繕工作相互結合,導入大專院校相關系所之實習課程,乃至配合工程進度,建構互動性之教育學習機制,創造歷史資源於當代社會之意義及價值。

表二、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發言內容整理

chart080513-311.gif

◎標註說明:「★」為主要之權益關係人,「☆」為次要之權益關係人。

四、花宅聚落保護操作機制建議

透過2階段之花宅重要聚落公聽會,已初步形塑整體保護機制之雛形及架構,不過,究竟如何有效落實與推動,恐怕仍須進行深入思考及規劃。

當花宅聚落正式成為國家級之重要聚落,身為中央主管機關之文建會,除應依據文資法第34條,積極研議聚落保存及再發展計畫,並研判後續調整土地利用模式之必要性與可行性。為免鞭長莫及,無法落實過程管理與效益評估,建議可依個案特質,成立專案性之「諮詢及輔導委員會」,強化保護品質監督與執行成果評量。至於採取雇工購料模式,執行傳統民居之緊急搶救,乃至長程性之修繕及維護,過往雖於社區營造範疇,累積大量經驗及案例,未來如何有效運用於文化資產領域,文建會應針對其與文資法等法規、政策之競合關係,進行深入研究及探討。

考量聚落保護之不同屬性範疇,文建會可依保存及再利用計畫之架構與規範,輔導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主動成立「保存、修復及再利用中心」,長期執行傳統民居及其附屬建物之修繕維護與經營管理,持續關注及推動傳統建材收集,營建技術傳承,乃至漁灶、灰窯、石滬等產業文化與宗教儀式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延續與活化。同時,亦應輔導澎湖縣文化局等政府單位,針對聚落所在位置之地形、地質、動植物生態、海岸及海洋環境等,進行資源調查及學術研究,並導入自然工法及綠色能源等概念,進行公共空間與公共設施之重新檢視,逐步提升傳統聚落之歷史感知性,建構符合生態倫理之環境特質(詳如圖二)。

chart080513-41.gif

五、建構以在地社群為核心之聚落發展目標

目前花宅聚落面臨人口流失與年齡老化之雙重壓力,經由參與式及學習性之搶救與修繕過程,可望提供實質就業機會,創造青壯族群投入聚落保護之可能與契機。不過,聚落保護行動不該只停留於歷史建築及其附屬建物之保存與維護,乃至景觀風貌與公共設施之改善與提升,實應同步建構更具前瞻性之發展願景,方能逐步提升在地生活品質,創造傳統聚落之嶄新生命與活力

參照日本沖繩竹富島等案例,推動「旅遊產業」,似乎是未來可行之發展定位及目標。然而,諸多國際上之明星案例,亦已面臨旅遊人口過多,以及大量非在地性之投資與服務內容,導致旅遊品質及遊客滿意度之雙重下滑。目前花宅聚落在政府部門及觀光業者之宣傳及鼓吹下,已經吸引相當多的遊客到此參觀。不過,在缺乏完善導覽機制及旅遊服務系統等前提下,遊客並無法獲得正確性之在地知識與深度化之旅遊體驗,社區居民亦無以享受因應旅遊產業所帶來之經濟效益。

huazhai03

花宅聚落僅有簡單的涼水攤(上圖)及涼水車(下圖),無法提供優質旅遊服務,更遑論創造地域發展契機

huazhai04

是故未來聚落保護策略,應以花宅協會等在地性保護團體為核心,結合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專業團體之輔導與協力,推動有形性之文化及自然遺產保護,逐步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傳承及延續,加強社會大眾之認同與支持,後續方能進行旅遊服務設施、交通運輸系統之評估及規劃,並於生態旅遊之整體架構下,導入文化創意思維,鼓勵民間企業之贊助投資,促進遊客及在地居民之良性互動,建構以延續、增進在地文化內涵之離島聚落定位與嶄新發展模式

參考資料

劉正輝(2003)《戰後台灣歷史保存之研究─以社群參與為中心的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正輝(2008a)〈成為重要聚落之後 (1)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dfun.tw/?p=7882008.5.1)。

劉正輝(2008b)〈成為重要聚落之後 (2) 花宅公聽會〉。《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Online] Available: https://www.dfun.tw/?p=37312008.5.13)。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