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呼吸的美夢─達瓦蘭創藝部落市集

「達瓦蘭部落市集」是一項重建盼望工程的重要構思,而這個構思,主要也是期待在88風災之後,族人有自信透過藝品的展售得到生活的支持,同時在受創的心靈裡,開啟醞釀一個動人、堅強的「繼續呼吸」的機會和美夢。

去年的八月八日 ,連下三天的超大豪雨,使得南台灣山林與世代居住在大姆姆山懷抱下的排灣族達瓦蘭子民,被大風雨憾動,部落及群山發生多處土石流,嚴重受創,至使族人被強制撤離面臨未來的遷村問題。

從去年八月到現在,族人居住在安置中心,每天同居共食的日子已經六個月了,族人的不安全感越來越強烈,幾次波折後,目前雖然有遷村至瑪家農場的討論,但部落老人家的心並沒有因此而安定下來,族人也都捨不得生活了一輩子的家園,又因為劃家特定區域以及申請所謂的永久屋的多重限制與問題,至使族人更加不安定,心情矛盾,在重建家屋的同時,心靈的重建更是需要關注。

對於88水災後「達瓦蘭」淪為「安全堪虞」的部落,有人認為,雖然有天災因素,但多半是早年政府主導集團移住之遷村計畫,才把原住民從傳統聚落遷到危險地帶;也有人以為,政府主導與縱容的伐木、開礦、道路等不當開發,才造成原住民傳統領域山河變色。然而,族人也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並不是追究過往政府疏失或責任,而是積極面對未來,討論與推動「新家園」的重建內涵與課題。

990208-42788152f320-450.jpg
族人一直準備著重建材料,想要把家園整理起來(攝影/蔡之今)

而重建不只是一個「家」的概念,還包括心靈、生計、人文、藝術生活等內含的重新建構。部落的青年藝術工作者也都認為,藝術創意與美學呈現,也是建構與躍升族人心靈的一道安穩力量。

為此,「達瓦蘭部落市集」就變成另一項重建盼望工程的重要構思,而這個構思,主要也是期待在88風災之後,族人有自信透過藝品的展售得到生活的支持,同時在受創的心靈裡,開啟醞釀一個動人、堅強的「繼續呼吸」的機會和美夢。

風吹達瓦蘭更堅強──部落創藝有市集,將於屏東縣三地門鄉風刮地咖啡館推出,第一季期間自2月14日(春節期間)至3月底。藝術市集將陳列展售達瓦蘭部落子民精心創作的藝品,其中原住民知名藝術家撒古流、伊誕、峨賽等也是該部落族人,為了嚮應這次部落市集的構思,透過部落市集的建構,發展部落自足性的經濟產業,並自立自足籌募災後的重建基金,他們帶動部落的藝術工作者一起推展在地角落新市集的盼望工程,

規劃文學題材、平面創作、創意生活、立體造型、傳統藝術等多元類別的藝術市集。除項目豐富值得珍藏外,達瓦蘭部落市集也期望透過實體展場及電子商務的連結,讓更多人參與關心災後重建中的部落心聲與未來的發展。

達瓦蘭部落,行政區域位於屏東縣三地門鄉大社村,是排灣族拉瓦爾(ravar)系的發源地,有「被造之地」的意思,在排灣群的部族中,是地位相當重要的老部落,世代族人以大姆姆山(在祖先懷裡之意)為聖山,承受大姆姆山的餵養。風吹達瓦蘭之後,部落創藝市集以風刮地戶外咖啡藝術中心為窗口,期望集結與述說部落族人的生命故事與重建力量,歡迎您共襄盛舉。

市集聯絡中心聯絡人:李秋月,聯絡電話:08-7991524

地址: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門村號

Email:ipau18@gmail.com

(轉載自「達瓦蘭部落格」)

政府探勘再探勘,遷居避難仍無動靜

本次會勘的土地,從中央到縣府,已有多次不同單位組成學者專家來勘查,結果也大同小異;但官方動作仍然牛步化,未有任何遷置作業的時程表。村民都擔心,現在已近二月分,汛期最遲五月到來,到時要去那裡避險?

1/27、1/28高雄縣政府由建設處組織專家學者和縣府相關單位,組成那瑪夏鄉、桃源鄉遷居地安全會勘,兩天內勘查了:那瑪夏鄉民權平台、民族平台,桃源鄉樟山段兩個平台、勤和平台、桃源段222地號、樂樂段、藤枝段38甲公有地。成員包括領勘單位縣府建設處林琦瑞副處長、劉明樓、江慶堂、王裕民三位學者專家,建設處、原民處、農業處、水利處、鄉公所均派員參與、陪同。

會勘團隊上午到那瑪夏鄉會勘,下午趕場前往桃源鄉,時間倉促,且公文未下達到各地方重建委員會,因此有意搬往遷居地的村民幾乎無人到場,只有少數地方重建會幹部陪同。樟山重建會張新華會長表示,這些遷居地塊是約半個月前呈報的,一直沒有消息,「我都以為沒有下文了。」會勘當天才臨時接到通知,急急忙忙趕往勘地現場。

本次會勘的土地,從中央到縣府,已有多次不同單位組成學者專家來勘查、評估安全性,其結果也大同小異;主要考慮各地塊的水、電、聯外道路、腹地面積、可認養經費的NGO團體等,皆已經逐步獲得解決;而最近政府據說已經放寬了遷居條件,只要經認定「安全堪虞」就可由政府出面協助遷置,但官方動作仍然牛步化,未有任何遷置作業的時程表出現。

當地的重建會委員及村民們都擔心,現在已近二月分了,汛期最遲五月就會到來,那時大家將到哪裡做避險安置呢?

以下是這兩日桃源鄉各處居民屬意安遷地的探勘情形,提供記錄參考。

一、樟山段平台

梅蘭村的樟山部落和阿其巴部落受土石衝擊嚴重,目前不少居民已經申請永久屋。不過留守土地的居民們約有十餘戶人家,仍希望就近尋找重建家園的地方。目前屬意的是樟山段的兩個平台,以308地塊為主,包括周邊零散小地塊。

樟山重建會長張新華表示,這些區塊都是同一家族所有,協調容易,地主們都願意提供土地。上一次專家們會勘時就已經關心過的民生基礎設施都不是問題,村民自己接山水使用,水道都是現成;電也已經通了。

唯一的問題是道路部分,聯外吊橋梅蘭二橋已經遭土石沖毀,要另行修建。不過,鄉公所人員已當場說明:「這個已經呈報給縣府了。未來要做鋼索橋讓車子通過。我們是希望能把農作物載出去為主。」

既然該地段並無「安全之虞」,基礎的水、電、道路等民生設施也都可以解決,那麼何時可以動手遷置呢?專家學者們表示:「我們會報重建會,請內政部營建署做評估報告。他們會再請顧問公司來做具體建設規畫的評估。」


樟山重建會張新華會長向專家說明,樟山平台各地塊都是家族成員的私有地,已經協調好了,水電也沒有問題,希望趕在汛期前盡速興建避難屋。


(上,下)樟山部落與阿其巴部落。即使受到土石衝擊性的破壞,仍有數戶居民不想放棄原鄉土地,正迫切等待政府的避難安置。

樟山平台。專家學者認為以梅蘭二橋作為聯外道路仍不夠理想,建議村民往更下方土地遷移。張會長表示,作避難屋是為了讓大家就近避難,有基本道路即可,「還要開著車子去避難,早就來不及了。」

二、勤和平台

位於勤和本部落上方的勤和平台,九成以上為私有地,上方部分土地建有工寮,水、電一直是接通的;勤和重建會也已聯絡了願意提供經費認養的民間團體,就待政府官員的勘查結果出爐。

勤和平台的聯外道路為農路,若要居住必須做道路建設。除此之外,專家學者們認為位了確保邊坡部分能安全利用,認為居民要盡量往中間靠攏,留下50公尺周界。勤和重建會劉行健總幹事表示,這與上次營建署的勘查結論相同,即使邊坡留下50公尺,勤和平台仍足夠容納有意遷居的三十餘戶人家。

建設處林副處長表示,縣長目前政策仍以興建永久屋為主,詢問重建委員是否要興建永久屋?劉總幹事回應,就長遠考慮,若勤和本村落因河床墊高、地貌改變等因素不再適合居住,平台未嘗不可以建設成永久安置。但目前首要的考量,是先建設好基礎設施,先以「避難屋」為主,因為汛期很快就來了,勤和有三分之二的人沒有遷(杉林大愛村永久屋),總不能每次都動用直升機來載我們。」

村長也表示,雨季已經快要來臨,留守山上的村民都很焦急,希望先以避難屋為主,盡快進行建設。不過,副處長仍只回應,這次只是來會勘,待呈報上去,「內政部營建署會有實際規畫。」


勤和平台上,除了重建會幹部,有兩位正好在平台上務農的居民來關心會勘,已是1/27會勘各遷居地中,村民最多的一次。


平台多為私人土地,腹地寬廣,足夠容納三十餘戶遷居戶。重建會幹部希望盡快進行避險設施的興建。

三、樂樂段

樂樂段七筆土地共有四十多甲,足夠容納包含以勤和村為主,加上其他如樟山部落、對面山上零星散戶等約53戶有意遷居到此的人家。位於寶來村上方,靠近馬路邊的樂樂段,是縣府考慮的觀光纜車興建處。雖然本地安全無虞,但縣府帶來的安置規畫令村民傻眼,因為村民原本申請遷居的近馬路平地部分,已經預計做為纜車興建地和遊樂中心;居民住宅則被放置到靠山的斜坡平台上。

勤和重建會長和村民都對這項規畫感到意外。村民曾媽媽說:「我們不喜歡靠山那麼近,我們要找安全的地方留給孩子。靠山那邊什麼時候有土石會掉下來我們不知道。我們要靠馬路邊邊啊,做生意比較好。怎麼會把我們放在山那邊咧? 」

有村民表示,這與當初大家的構想完全不同,因為原居地受土石破壞不安全才想遷居到此處,沒想到又要住到另一個看來沒有安全保障的處所。「我們才從山上下來,又把我們放到山上去」。也有居民表示,政府官員每次都說「為了我們安全著想,要我們配合政策,結果竟然把安全的地段留給纜車,要我們去不安全的斜坡地」,居民表示非常不能理解。

(上)樂樂段臨近馬路的平地,是村民申請的遷居地,但縣府說要規劃為纜車興建處,而隔著馬路的另一邊,縣府說可以做遊樂設施,後面山上位於斜坡上方、緊鄰山壁的平台(下圖中斜坡處),才是留給居民的住宅區。

三、桃源段222號

位於桃源村通往四社部落方向的桃源段222號,只有桃源村民王氏兄弟兩戶人家想遷居此處。他們表示因為自家住在靠近河流處,住家邊緣遭土石沖刷,地基下陷,雖然房子還是能住,但是「怕怕的,地震都要跑出來。」此處地塊為旱地,要變為建地需經過法律程序;除此之外,因為在桃源村之內,所有的生活機能與民生設施無虞。王姓村民說,這裡已經勘了好幾次,但遲遲沒有後續作業,「我們桃源村受災不嚴重,比較沒有受到重視啦。」

何時可以讓住在陷落房屋之中、提心吊膽的兩戶人家搬遷過來呢?建設處副處長說:「初步勘是安全的,但是還要再向營建署要圖資。」原來建設處竟因弄錯地號,未攜帶此地塊的圖資,表示下次帶了圖資再來勘查。

結語:希望不要一直勘查而沒有動作

目前政府對於「安全堪虞」區域的居民,遷置作業仍一直停留在安全勘查階段,下一次的評估會在什麼時候也完全沒有安排,桃源鄉的各遷居預定地都至少經過不同政府部門共兩、三次以上的勘查,往往只要有會勘團隊臨時前往勘地,居民就需放下農務或手邊工作前往陪同、疲於奔命;而沒完沒了的勘地之後,眼看離下一次汛期到來只剩三個月的時間,政府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為。

居民只希望,至少最初步的避險安置能盡快啟動,在縣府表示「尊重大家想回家的心聲」同時,也能給想留在家園的居民實際的保障。

7
桃源段222號地只有兩戶人家要遷居,且位在村子內,生活機能沒有疑慮。圖為王家屋舍,在鄰近河道處。屋主表是邊邊的水泥是災後新砌好的,之前被土石衝擊過,目前土石仍堆置未清除,「不知道會放到什麼時候。」


房屋的水泥地面陷落,屋主懷疑地基已經有流失的狀況。

(本文作者之工作費用,由樹谷基金會贊助)
樹谷基金會LOGO

富山部落:是否政府只想劃定特定區域,卻不想執行遷村?

富山族人看著遷村的問題越來越大,也讓族人越來越失望,大家聽了政府的話,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但政府互踢皮球的心態,讓族人十分傷心,往後的生活怎麼辦,他們的生命誰要負責?

富山部落自從八八風災後,一直是個被遺忘的部落,就連族人在災後的部落入口處都掛上「被政府遺忘的角落-救救富山部落」、「富山部落將成為下一個小林村,請政府準備屍袋」的布條,每一個字都是族人深深的痛,希望路過台九線的司機們及遊客能協助關心。

富山部落是一個十分需要被關心的部落,雖然部落三十多戶的住家在風災中被毀損的房屋只有兩戶,但是這只是莫拉克颱風當時的災害,早在多年前富山部落就一直是處在危險中,因為只要電視新聞氣象發佈了豪大雨特報,部落族人就會提心吊膽,害怕部落上方的潛勢溪會不會因為大雨的關係而暴漲,到時又要透過廣播要族人準備撤離,這樣的情況每年都會在富山部落上演,所以八八風災後,族人才更加堅定,一定要搬離這個讓他們擔心的土地上。

pic_2829-450.jpg

不過搬遷的事情真是一波三折,富三部落早已同意劃定特定區域,也已經公告,但是談了好久的搬遷問題,到現在一直沒有解決的辦法,問題出在那裡,部落的族人都很想了解。

風災後的第166天,1月22日,族人在前往大武鄉公所集合,要跟政府官員進行協調的會議,因為在今天他們要聽取自己的權益,還要為部落的遷村問題找出可解決的辦法。

001
部落族人在鄉公所前集合

002
部落族人走進鄉公所

令人失望的富山部落遷村協調會

出席會議的除了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及城鄉發展處,還有大武鄉公所等政府單位及民間團體,不過在協調會議中,縣府單位只告知族人如何填寫永久屋的申請單,族人可以用牽電證明的方式,來證明族人得確住在富山部落,關於遷村的問題並沒有多說,讓族人非常失望。

而即將上任的大武鄉鄉長以及鄉公所方面表達了反對富山部落族人遷村遷到大武村內的原住民產業中心的立場,雖然日前己經公告該地為遷村地址,但鄉公所表示並未收到通知所以反對,由於大武村居民的反彈及該地為大武鄉重要的黃金地段,所以鄉公所更堅持反對的立場。

這樣的協調會議更讓富山部落的族人痛心及無奈,難道人命比不上產業的發展,難道要看到他們流離失所才會認真看待遷村的問題嗎?雖然如此,前往協調會議的富山部落族人並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這次的會議突顯了幾個問題:

(1)在遷往永久屋前是不是要有短期安置的計劃?

(2)牽電證明的作法,可能造成部落族人感情分裂,形成第二次的傷害呢?

(3)富山部落雖己劃定為特定區域,但仍然無法順利遷村,也沒有獲得妥善安置,是否表示政府只想劃定,卻不想執行遷村呢?

(4)政府單位的前置作業,協調工作並未做到完善,以致於遷村問題非常多等等。

這次的劃定特定區域富山經驗,讓族人看著遷村的問題越來越大,也讓族人越來越失望,族人們往後的生活怎麼辦,他們的生命誰要負責,政府單位互踼皮球的心態,對族人的傷害早己超越了風災的災害,族人們的未來還有人重視嗎?

004
縣府官員致詞

003
部落族人討論

南沙魯村一致決議:我們不劃定特定區域

陳振川副執行長強調,「劃定特定區域」不會影響「想回山上的人」權益,不劃定則會影響「想申請永久屋的人」資格。但居民們一致表示,南沙魯村想申請永久屋的災民幾乎都已取得房屋毀損證明,所以大家都不明白…

1/8行政院重建推動委員會陳振川副執行長會同政府各部會官員,來到工兵營區向營區內的那瑪夏鄉南沙魯(民族)村民舉辦劃定特定區域說明及諮商會議。

南沙魯村是高縣受災區中,災情僅次於小林村的地區,村子毀損嚴重,是目前唯一不在高縣政府規劃的「1/21返鄉日」當日返鄉的村落,目前多數村民仍集中住在工兵營區,趁有空閒時回山上的家看看。

南沙魯村因受災慘重,曾在災後第一時間與小林村一樣,被重建會認定為危險區域,幾乎各戶人家都取得房屋毀損證明,並因而獲得了申請永久屋的資格,其中多數都在受災之初就申請了永久屋。因當初申請永久屋的條件是必須放棄山上的房子、不得回到原居地,導致災民強烈反彈,於是政策法令一變再變,永久屋切結書版本也跟著「推陳出新」,讓有意申請者一簽再簽,說明會當日已經簽了第三次。

陳振川副執行長反覆強調,「劃定特定區域」不會影響「想回山上的人」權益,不劃定則會影響「想申請永久屋的人」資格。但居民們一致表示,南沙魯村想申請永久屋的災民幾乎都已取得房屋毀損證明,所以大家都不明白「為什麼還要劃定?」陳副執行長聞言錯愕,後來居民以鼓掌方式,全體同意通過「不劃定特定區域」的結論。

以下為當日會議記錄,提供各界參考。

980113-nansha-lu-420.jpg
南沙魯村與別村不同的,多數人一進會場就先排隊簽永久屋切結書。據村民表示,為了申請永久屋,這份切結書已簽了三次。

申請永久屋要簽下的「切結書」(最新版本)。

陳:汛期前要完成安置、不劃定就沒有安置

陳振川副執行長首先為大家說明,劃定特定區域是為了方便政府界定「誰是災民?哪裡是災區?」他並表示劃定後「會尊重土地上一切自主權。」也不會強制徵收土地,「如果有人說,家被沖走了,可以徵收嗎?我們才徵收。」

劃定特定區域後,不剝奪土地和房屋所有權,只是會「限制居住」。但若劃定之後又申請到永久屋,就算特別條例三年失效,「限制居住」的規定也會因和政府簽訂的永久屋契約書而繼續生效。除非放棄永久屋,仍不能回到山上自由居住。

他表示「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國家,不是共產黨,憲法高於特別條例,尊重遷徙自由。」請大家不要擔心。但他也表示,一旦劃定特定區域,「災防法有這個法律,災難來了要撤離。」汛期來臨時,平時不願下山接受政府安置的居民,必須配合警報發布暫時撤離。並表示政府也會盡量在山上設置避難屋、安心屋供留在原居地的村民使用。

最後他向災民們說:「我們現在有很大壓力和挑戰。一個就是汛期,若這之前未完成安置,大家一定怪政府。二是外面的老百姓的眼光,會說怎麼重建這麼慢。」他認為現在「外面的老百姓動不動要對政府算帳,所以希望重建安置,要在4/30前完成。」


村民到場關心會議。但是大家都不明白,「劃定」和「取得永久屋安置」有何必然關係。

居民與政府官員的對話

副執行長說明結束後,留下時間讓大家發言提問。

呼頌鄉長怕族人對冗長的說明不夠了解,此時用布農母語簡短扼要的再為族人做一次補充說明:

(1)重建會這次來說明,就是要取得村民同意。

(2)如果不同意,就沒有永久屋。

(3)如果劃定的話,村落將受限制,房屋只能放農具,能不能就住不知道了。

(4)劃定的法律,三年就沒有了,那三年後有沒有其他條例也不知道。

(5)如果有其他條例,那到時會不會降限也不知道。

由於陳副執行長表示,劃與不劃,道路使用都不會降限,並會盡力維護水、電等基本設施。有疑慮的居民進一步詢問,「產業道路包括在基礎建設裡面嗎?」原民處谷縱處長說,這方面原民會有編預算做基礎建設,包括路、簡易自來水等。

「那電話、網路會不會盡力維持?」陳答說會盡力維持,「我們不會說不人道啦,你還是要看電視、要網路嘛。」

另有問及村子現用的水是山水,用水管到山裡接出的,是否有人把關衛生?政府不強制遷居,會做好汛期時的警監系統,那麼明年梅雨季前可否完成?陳均表示,相關單位應會做好,政府也會注意。

關於「限制居住」問題,副執行長沒有明確解釋限制範圍,只舉例「白天能住晚上不能住,那也算限制居住。」因此有村民詢問到底標準為何:「有人說可以回去午睡,有人說只能放農具……?」陳副執行長說:「那你就自行斟酌。」

村民有不少人兄弟姊妹都登記在同一戶籍之下,其實已各自成家,其中有的人想取得永久屋,也有的想留在原居地;因此不少村民都十分關心申請永久屋的戶籍問題。「我戶籍跟我哥放在一起,我哥要下來我不下來,怎麼算?」谷縱處長回應:「那就是申請到的(永久屋)面積扣除你那邊的人數,你可以留在原鄉。」

「我弟弟的戶口有我妹妹的名字,我弟弟要申請永久屋,那我妹妹要去哪裡?」

副執行長回答:「她可以在山上,尊重她。」

村民進一步確認:「我弟弟可以住永久屋,她留在山上?」副執行長表示「可以。」

村民們對於劃定仍充滿疑慮,關於取得永久屋的資格,有村民詢問:「沒劃定可以申請永久屋嗎?」陳表示:「房子沒壞就不行。」

村長希望重建會可解釋:「到底我們民族村安不安全?既然我們不安全要劃定,為什麼好的家(未通過屋損認定者)就不能取得永久屋?」認為既然政府已經認定了民族(南沙魯)村不安全,就應予適當安置,為何還設立「要劃定才有永久屋的」門檻?

村民們也認為村子是否「安全」,界定模糊不清,「和孫主委的不一樣。原民會第一時間帶專家去看,就和小林一樣說不安全,那時就可遷居永久屋。」

陳副執行長認為「安不安全是專業的問題。」所以要請專家學者來,「這不能用大家投票或再那邊喊就決定,所以這就是要諮商。」

村民表示「族人可以自己評估。」「你說的『尊重』,是尊重個人意見,還是多數人意見?」

陳回答:「我們說共識,就是尊重每一個人。」並請農委會說明水保局說明村子將被劃定特定區域的部分。

水保局祝簡任正工程師投影南沙魯村空照圖,指出經專家勘查村子多數範圍為不安全,詢問大家是否同意。村民們上前圍觀,對空照圖指指點點,認為專家提出的不安全範圍與村民自己所認知的都不相同。記者詢問祝工程師,這算是向大家說明,或算是與大家諮商?她含糊表示:「我們是要看大家同意不同意……同意的話,就看要不要是諮商。」

陳副執行長則一再強調「劃了還是很有好處的……劃了沒什麼不好,反而可以自由選擇,幫助你的同胞。」認為這樣可以協助想取得永久屋的村民如願。對於現場村民表示堅決反對劃定,他的回應是:「別這麼就說反對,大家要相信政府,幫助你的同胞。大家要對自己有信心,換個角度看,在美國,黑人都可以當總統了。」


村長:如果村子是經政府認定不安全的,為什麼要劃定才能讓居民有永久屋?


簡報南沙魯村空照圖,用紅線圈出專家擬定的劃定範圍(順便諮商村民的共識?)


此時村民都離座上前為觀,對專家的認定議論紛紛。

村民:我們已經可以申請永久屋,因為我們有屋損證明

村民們表示對於劃定的範圍不認同,無法達成共識。自救會幹部打亥質疑:「除了劃定,政府就不會幫我們做事嗎?你說要取得共識,我們不同意劃定你還是要劃,那就是違反條例。」陳避而不談:「這就不再去討論。」

由於取得永久屋的條件,是:一、災區房屋毀損不堪居住。二、劃定特定區域的遷村、遷居戶。村民謝老師問:「那如果不要配置永久屋,就沒有這個(劃定)問題?」在場自救會幹部提出:「房屋毀損的可申請,未毀損要通過劃定,那為什麼不用屋損申請就好?」原民會劉世傑秘書答:「如果有屋損證明,就不用劃了。」

於是村民表示:「我們每一戶都有屋損證明。」

陳副執行長並不鬆口,表示:「我們就是擔心有人沒拿到屋損證明。」並詢問現場:「有人沒拿到嗎?」在場村民沒有回應,無人表示未拿到屋損證明。

呼頌鄉長發言:「我們都拿到了。」並認為:「難道我們不是中華民國的一份子,要劃才有照顧?我身為鄉長,希望政府不要劃定也要照顧我們災民。」村民們全體鼓掌表示認同。

陳副執行長並不知曉南沙魯村多半已拿到了屋損證明,因此表示要先與其他政務官討論。

有村民在台下說:「你看看,沒有搞清楚狀況就跑來了,來幹什麼的?」

最後陳副執行長向大家宣布:「那大家還有沒有意見?沒有就通過了,謝謝大家。」

村民認為到此就表示南沙魯村不會被劃定了,紛紛回答「沒有意見」,歡呼鼓掌散會。


自救會幹部打亥:堅決反對劃定。沒有劃定,政府就不會照顧我們了嗎?

回鄉村民:不劃定對我們比較有保障啦

因南沙魯多數村民都已申請永久屋,並簽下永久屋契約書,大家對於似乎「不用再劃定區域」都感到相當滿意。認為這樣就可以放心進住永久屋,不會失去山上的房子和土地。

至於「限制居住」、「山上的房子不能住、只能放農具」的規則 ,會藉由入住前與政府簽訂的「永久屋契約書」永久持續生效,同樣申請了永久屋的村長微笑說:「我們都知道,不用講了。不能居住,但偷偷住是可以的嘛!他們都說了(指政府官員及在營區服務的慈濟志工)」

而希望回山上居住的少部分村民表示:「這次他們規定改很多,有水電、有避難屋、有路,我們很開心。不劃定,對我們(想回山居住的)比較有保障啦。」

這位村民表示她的房舍已經倒塌,一開始也想申請永久屋;但因逐漸對政府所說的入住永久屋條件產生疑慮,最後還是決定回山上的家。「我山上沒有房子,我還是要回去。回去自然就有得住了。」

厚厚一疊、密密麻麻的「房屋毀損戶證明書」清冊,有了這個就可以申請永久屋,而不需被劃定為特定區域,限制子孫將來的土地使用權。

(本文作者之工作費用,由樹谷基金會贊助)
樹谷基金會LOGO

瑪雅、達卡努瓦村民共識:我們拒絕劃定、諮商

針對瑪雅、達卡努瓦村的「劃設特定區域會議」,居民要求如實傳達記錄:一、每位原居住者意願都應予尊重。二、瑪雅重建委員會、村長、鄉長均表示反對劃定特定區域。三、民生村長受村民委託代表全村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1/9上午,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偕同各部會官員,來到那瑪夏鄉的瑪雅村活動中心前的廣場,舉行「劃定特定區域諮商及說明會議」,說明對象包括瑪雅(民權)、達卡努瓦(民生)村民。

不過,整場下來陳副執行長只提及這是「說明會」,直到鄉長提到公文內容為止,在場居民都不知道本次會議有諮商性質;且會議進行到一半時,居民們也才發現並無專員負責現場會議記錄,令眾人十分憤怒,認為政府毫無誠意、欺人太甚,要求現場寫成會議紀錄,內容應如實傳達居民的決議和意見,並取得包括陳振川副執行長在內的諸位列席官員,及二村村長、瑪雅村重建委員會幹部當場簽名,影印保存。

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委員、農委會水保局代表祝姓工程師承諾,這份記錄將列入公文,行文農委會(瑪雅村劃定特定區域會勘的負責機關)。

以下為當日會議情形,公開刊登於莫拉克新聞網上,作為當日發言記錄之公開見證。

瑪雅與達卡努瓦村民共識: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當日與會官員除了陳振川副執行外,另有水保局代表祝簡任正工程師、原民會劉世傑秘書、原民處谷縱處長、那瑪夏鄉呼頌鄉長,水利署及內政部等相關部會也各派員陪同旁聽。

瑪雅村重建委員會已在前一晚召集村民開會,取得全村共識,反對劃定特定區域,要留在原居地不下山。

與會的瑪雅村民包括瑪雅重建會幾位委員,及零星留在仁美營區尚未回家、特地趕上山來參加會議的村民,加上已返回山上居住的村民,共數十人,會議前已在廣場上掛上白布條,表達「誓死捍衛家園」、「反對劃定特定區域」、「拒絕與政府諮商」的訴求。

有村民在會議中表示:「這些白布條上的字,八八之前我們還有很多村民不會寫,風災之後就到處都看得到了,這對我們原住民來說也真是諷刺。」

達卡努瓦村僅村長代表出席,村長表示,已召集過村民,村民們以不出席方式表達無聲抗議,並委託村長表示大家反對劃定特定區域的立場。

980110shuioew-450.jpg
開會地點瑪雅村民活動中心前的廣場,掛滿寫著村民訴求的白布條。圖中左方為重建會副執行長陳振川
3

5 2
村民帶著孩子到場關心會議、表達立場。 研究一下「劃定特定區域說明書」。


居民自嘲,白布條在八八風災後成為村內隨處可見一景,布條上的字,「有的人在八八前都還不會寫。」

大家要相信政府、痛苦而堅決的做決定?

會議開始,因為室外場所無法用簡報投影,陳振川口述了對於部落安全、劃定、永久屋的說明。重複強調劃定特定區域「不是要限制大家,政府是有誠信的。」

對於劃定時的安全認定方式,他認為「安不安全是很專業的,不能用投票作業。就像給醫生看哪裡有病痛,不能用投票的一樣。所以要專家學者去勘定,再由政府機關做劃設。」

雖然在前幾個場次的說明會中,陳一直表明要取得居民共識才會劃定,而所謂「共識」係指「每一個人的意見都尊重」,但今日則表示「所謂取得共識,要取得百分之百共識是不可能的,只有共產國家才可能。一定有幾成比例,比如30%要永久屋,有人要在山上,那以後土石來了呢?」他表示,既然如此,政府會把政策說清楚讓大家做決定,「政府說清楚以後,大家要痛苦而堅決的做決定。」

至於大家所擔憂的,莫拉克條例三年失效後,是否會有其他條例或法令繼續影響特定區域的效力,他說「其他法令的限制是其他,我們就是救災。」

並且表示,大家手上的劃定特定區域說明書都是經過和大家討論之後多次修改的,重建會資訊公開,「一切規則,土地、收入……等」都會放在重建會的網站上供大家瀏覽。

「這個民主時代、教養時代,應該相信政府,否則政府就無法運作。」

我們拒絕劃定、諮商,我們不下山

陳振川副執行長在說明完後,接著請水保局報告一下專家對村子的安全判斷。到此說明已過了三十分鐘,由於會議又晚了半小時才開場,時近中午,多數村民已感到不耐,瑪雅重建會委員表示:「你已經說了三十分鐘,講重點!」、「村民何時可以發表意見?」

水保局祝工程師詢問:「你們難道不想知道專家說你們地區如何嗎?」村民一致回應:「不想!」於是祝工程師簡短說明:「你們經專家看,是危險的,請在汛期來時務必配合撤離。」

但村民們並不心服,表示那時專家來會勘時,「只是走了一圈」,未深入村子了解就下判斷;當時村民向專家表達「反對劃定立場」時,專家答說「只是報上去看看」,但最後被認為「危險」,導致村子可能面臨劃定。

瑪雅重建會委員說:「我們開過會了,我們反對劃定、大家決定全部留在原居地,對不對?」台下響應道:「對!」於是由重建委員代表發言:「好,那就列入會議紀錄,其他我們不多說。我們被騙太多次了。」

村民咸認為,專家說的不安全部分,都是人為因素,「外面的人進來種生薑…..、林務局的政策……」,是災前政府未善盡監督之責,災後則要讓村子面臨劃定特定區域。

鄉代副主席表示:「八八之後,政府釋出的好像都是善意,好像都是德政,但政府沒有照顧,只是講一堆話,一下遷、一下降限……如果政府有誠意照顧我們,為什麼不用更好的方式?」

瑪雅村民吳老師說:「我請問,三民鄉是不是中華民國一部分?我們是不是中華民國一份子?是的話,不要像日本時代當我們是殖民地、次等國民。我相信政府會照顧我們……我經歷過50年前的颱風,還有比這次大的。這次災害是人為,真正造成土石流的是林務局。」

對於村民一致認為人為破壞是造成風災如此嚴重的主因,陳振川則回應:「那些政策(若要改變)是要時間的,會有檢討改進。」

沒有「重建」,只有「劃定」的「重建委員會」

居民們認為,相較劃定特定區域,村子還有更迫切的問題待重建會解決。

農地流失、農路不通問題沒有相關處置措施,吳老師表示:「產銷班來跟我說,請你救救我們產銷班。」

「現在我們通訊了嗎?電話不通,我們都是在用手機……手機費很貴。」

達卡努瓦村長也說:「你剛剛說重建會把資料在網路上公開,你明知道我們沒有網路嘛。」

據村民說,瑪雅村目前網路不通;一周前電話線忽斷,至今未通,手機訊號也時有時無,隔壁的達卡努瓦村、南沙魯村未有這種情形;且時常停電,幾乎一下雨就停。

道路問題更是大患,山路在峭壁懸崖間彎曲顛簸,因為還沒鋪柏油,一下雨就會打滑;溪底便道有的路段一旦遇雨,溪水就幾乎漲及道路;曾在道路上發生意外的村民說:「昨天我去接我老婆,差一點死在後山上,路多危險!」

「如果你有誠意,馬上把南化的路開通。」

有的村民說:「說了這麼多,都沒有重建,都是說劃定,改成劃定委員會好了。」

瑪雅重建會委員也質疑,中央未給瑪雅村中繼屋選項,只提供村子劃定及永久屋的說明。「每次都提杉林永久屋,為什麼不提舊部落?」若如政府所言,劃定特定區域不影響留在山上的人的權益,「那你花這麼大力氣來幹什麼?」

重建會多次來到村落,但始終無實際的重建作為,鄉代副主席說:「執行長不能做決定嗎?每次都是副的……三民鄉也是人,有3500多人,小林才幾人?他們的國小都蓋在五里埔了。」

對此,陳振川回應道:「你也是副、我也是副,主席有授權都可以啦。」

村民於是表示「副執行長千里迢迢的來,你說話有效的話,請你簽切結書。」瑪雅重建會委員出示切結書,聲明瑪雅村村民反對劃定、不搬遷下山的決議,要求陳副執行長簽名。

副執行長則表示,切結書會提供給中央參考,但「你們要尊重我,我不會跟你簽什麼切結書。」


(上、下)雖說1/21留在仁美營區的村民也都必須返鄉了,村內仍隨處可見未及清理的土石、毀敗的屋舍。


處於「紅色警戒區」的三民國中,校園內還有清出堆積土石後草皮新植的痕跡。縣府已表示學校可以原地復校了。


通往那瑪夏三村的道路,溪水與路面十分接近,村民說,那是昨晚下雨的緣故。這條路,汛期來時還在嗎?


通往那瑪夏三村的道路。村民指,「這輛車是新(翻毀)的,我之前經過時還沒有看到。」

諮商會當成說明會?現場無專人負責會議紀錄

於是瑪雅重建會主任委員表示,將切結書內容念一遍給在場者聽,聲明全村對此次說明會的結論是「反對劃定特定區域、不下山、拒絕諮商」。

鄉長聽完後表示:「公文給我們是諮商會,不是說明會,所以不要把它改成說明會。簽不簽是副執行長的權利。我也不同意劃設。但今天也要有結論。」

村民聞言後都感到十分意外,因從開始到現在副執行長未提此行有任何「諮商」性質,大家一直以為這只是一場說明會。

對於鄉長說會議必須做結論,陳振川表示:「那我提一下(結論)。一、每位原居住者都充分給予尊重……」說到這裡,表示「如果這是你們的意見(不要劃定),那我們就再諮商嘛。」

村民立即回應不需要再諮商,「會議就決議不劃定就好。」「就不要劃定,這樣的結論都不肯。」「很清楚就是不劃定了,你開一百次也不劃啊。」

陳振川則回應:「諮商就是要討論嘛。」

由於副執行長反覆表示,如果村民們對政府「劃定特定區域」沒有共識的話,政府有權可以再度諮商;村民則認為結論已經有了,就是「不劃定、不諮商」;鄉長即提議,在場村民聯署送中央表達訴求。但村民們強烈要求:「請現在就列入會議紀錄!」並希望親眼見到白紙黑字的會議記錄;在幾度詢問之下,才發現現場並無專人負責會議紀錄。

此時村民們的怒氣已勃發難抑。「任何會議都有會議紀錄,竟然會沒有!那我們剛剛說那麼多都是什麼?欺負我們到這個地步。」

陳振川回答,「我們會做成會議紀錄。」並希望在場表達意見的村民聯署,「我們請反對者簽聯署書,納入會議紀錄送行政院。」

村民反彈:「為什麼要聯署?我們就全部不同意了嘛。那別的村要不要聯署?同意劃定特定區域的要不要聯署?」

陳副執行長則解釋:「因為出席的人數比較少……」

村民認為已講得很清楚,這是全村開會決議的意見:「你怎麼這樣講話,什麼叫出席的比較少!」

陳副執行長於是改口說:「我是說民生……」

民權村民:「民生是民生,我們是我們。」

民生(達卡努瓦)村長也上前解釋,自己是受託於村民前來表達反對劃定。「我召集過(村民)了,大家表示不同意劃,不列席表示抗議……而且這麼多人講的只有兩點(不劃定、不諮商),連會議記錄都沒有。我們諮商會議不是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在探討,你就寫說『希望把白布條當成諮商共識』。」

現謄會議紀錄請陳振川簽名,水保局承諾將此記錄行文農委會

陳副執行長認為在場出席的瑪雅重建會委員及村長、村民不能代表全村多數人意見,並堅持村民不同意劃定的話就表示沒有共識、下次可以再諮商,反覆的文字角力令村民們益加不解、不滿。

瑪雅重建會委員發言:「如果中央的重建會代表政府,為什麼我們瑪雅重建會不能代表村民?」取得全場鼓掌認同。

瑪雅村長指出:「副執行長一直強調尊重,但都只尊重要永久屋的,不尊重要回山上的。回山上的人其實是多數的。而且不管山上的人數多少,政府仍有責任保護我們。不要只保護永久屋的。」

另一位瑪雅重建委員會表示:「如果不是我們鄉長講公文這樣寫(今日會議為諮商會議),我們都以為今天是說明會。我真的感到很悲哀。」

村民們此時對政府感到失望及強烈不信任,要求現場做成會議紀錄,如實的傳達村民們此次「說明及諮商會議」的結論。雙方幾經對文字用詞往來角力後,由陳振川副執行長口述、水保局代表祝簡任正工程師手抄,完成會議記錄,其「說明諮商共識結論」共三點:

一、每位原居住者意願都應予尊重。

二、瑪雅重建委員會、村長、鄉長均表示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三、民生村長受村民委託代表全村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居民希望還要列入第四點「拒絕諮商」,不過陳副執行長堅持「這樣就可以了。」於是原民會劉秘書表示,諮商是政府方面的決定,村民不願諮商的話,不要出席諮商會議即可。

在場主要政務官、兩村村長、瑪雅重建會委員在這份「會議紀錄」上簽名,最後由陳副執行長將內容念一遍給在場居民們了解。現場將這份「會議紀錄」影印保存,並由水保局祝工程師承諾,此記錄會列入公文,行文至負責瑪雅村劃定特定區域會勘的農委會,並將這份資料,寄給瑪雅重建委員會留存參考。

村民們雖都表達不願再接受諮商,不過行政院重建會仍保留諮商權力。村民們表示「沒有了,這是最後一次機會了。你們再來的話,我們就要擋了。」

6
村民詢問「今天到底是來幹什麼的?」是說明劃定,還是諮商請大家下山?
7

8
(上、下)瑪雅重建會委員:「就決定不劃定了,你再來一百次也是不劃啊!」村民強烈表示拒絕劃定。
10

11
聞知今天會議竟兼有諮商性質、現場又沒有專人即時做會議紀錄,村民們對重建會的做法越加質疑,紛紛起身離座,上前要求現寫會議記錄。
12
村民離座上前,留神凝聽陳副執行長口述的「會議紀錄結論」,是否如實傳達村民意見。

13
請水保局代表祝簡任正工程師協助抄寫並騰清。

以下為列席官員與瑪雅村主要幹部一一簽名,以示負責。

1415
(上左)陳振川副執行長、那瑪夏鄉呼頌鄉長(上右)到場旁聽議員

1617
(上左)瑪雅村長、瑪雅重建委員會主任委員柯正漢委員(上右)行政院重建會陳振川副執行長

20
簽名中途發現未寫會議名稱,拿回請祝工程師補上。比照公文所書的「瑪雅(民權)村及達卡努瓦(民生)村說明及諮商會議」。

21
(上左)原民處谷縱處長
(上右)達卡努瓦村長。村長特別向陳副執行長聲明:「我簽之前,附帶一句話,『不要各個擊破。』我擔心陷我們不義,向要永久屋的人說,都是我們(讓他們不能取得永久屋),那就是陷人於不義。」取得陳副執行長答應後,村長簽名。

22
陳振川副執行長應村民要求,將簽過名「會議紀錄」內容再複述一遍,讓居民了解。

23
村民們留神傾聽複述內容。

24
水保局祝簡任正工程師向瑪雅重建會委員表示,會將這份記錄那入公文行文農委會,並將之寄一份給瑪雅重建會。(附帶的…瑪雅村內的情形)

勤和村民回鄉路,向前跨了一步

勤和村民反對劃定特定區域,積爭取原鄉的中繼屋興建地點,暫住2-3年,觀察並且追蹤山林變動情形。日前營建署針對居民尋覓地做了評估,皆為安全,世展會也已準備興建中繼安置場所,對想回鄉的勤和村民來說,是一大進展。

前言:

勤和村民全體約92戶,他們反對劃定特定區域,積爭取原鄉的中繼屋興建地點,就近暫住2-3年,觀察並且追蹤山林變動情形。日前營建署針對勤和村民尋覓的兩塊遷居用地做了現場評估,皆為安全,世界展望會也已協調建築團隊勘查,準備興建中繼安置場所,對想回鄉的勤和村民來說,是一大進展(勘地的詳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本文為記者採訪日前勤和村民Tama Haisul的報導,在已經找到安全中繼安置地後,再回顧當時政府當時積極推動下山的政策導向,以及居民忐忑心情,八八再造聯盟執行長伊斯坦大曾言:「對原住民來說,風災從來就不是危機,政府才是!」,實為居民真實心聲。

PC086368
圖中男性為Tama Haisul(攝影/柳琬玲)。

Tama Haisul,勤和村民,民國41年生。因為家裡的保留地不多,年輕時在新竹客運當司機,退休後舉家遷回故鄉。

他出生在高雄縣桃源鄉桃源村。記得小時候,當時在荖濃溪更上游一點的勤和部落,其實不是在現在被專家宣稱為不安全的位置,原本是座落在現在桃源國中上方的勤和平台上(勤和平台即是現在居民希望興建中繼安置屋的場所)。

後來因為南橫開路,政府也政策引導,讓大家遷村到現在的位置,「比較接近公路」。遷村之後,勤和平台仍繼續引水開墾,成為部落居民種植經濟作物之用的保留地。

對於小林村的災難,Haisul直覺地認為是越域引水工程惹的禍。「因為你在山裡面開了一條這麼大的洞,卡車都走得進去,所以水一沖,整個山頭就掉下來了」。由於越域引水工程的入山口就在勤和部落旁邊,這3-4年來水保局施工打隧道的過程中,每日夜的爆炸聲與隨之而來的山搖地動,成為勤和部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這一次莫拉克風災,引發上游堰塞湖潰堤、造成勤和部落嚴重淹水與周邊道路衝斷成為孤島,更造成小林村滅村慘禍,越域引水工程難辭其咎。

對於政府要大家去住杉林月眉的永久屋,Haisul覺得不能接受。「我家裡的房子是70-80坪,我需要地方放農具、貨車、作物;結果你拿一兼兩層樓總坪數34坪的房子給我,平均一層樓才17坪,我跟我的孩子們要怎麼住?未來孩子娶妻生子後又怎麼辦?」

對於政府要取得永久屋資格的人簽切結書,必須放棄對於山上房屋的使用權,Haisul更覺得不可思議。「政府如果真的要幫忙,不應該用換的」他說。「你可以蓋個小一點的房子在旁邊,如果颱風來的時候,不安全,我們就住進去避難。但是你不可以叫我用我的房子換,我的房子即使不安全,也是我的家,我自己會使用、修理」。對於勤和村地水患、土石流問題,Haisul還是希望政府應該設法修整、補強。

很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在主要安置那瑪夏民權村、民生村民的仁美營區,高雄縣政府社會處曾試圖召開返鄉說明會勸說村民返鄉,但是在安置勤和村的陸官營區,社會處的說法卻是口徑一致地告訴勤和村民,山上不安全,要他們或者住營區或者租屋住外面,不要回去。

現在接受安置、住在陸官營區的Haisul與部分勤和村民,最近都向政府表達希望爭取中繼安置在寶來樂樂段的心聲。寶來樂樂段位於寶來橋往山上方向左側的上坡地段,屬鄉公所之公有地,目前有一個龍山農場,是外地人來承租作為梅子家工廠之用。

之所以想要爭取樂樂段作中繼安置,Haisul表示:「希望有2-3年的時間觀察山的變動,再來判斷勤和部落的安全性決定何時回去。因為擔心未來只要颱風一來,勤和平台也一樣會成為孤島,如果在寶來樂樂段安置,對外交通比較方便」。

目前隨著道路開通到桃源、以及部份八八臨工方案啟動,加之桃源國小返鄉復校因素,越來越多勤和村民陸續返回勤和部落去引水、整理田園。現在讓村民繼續留在營區的因素,最主要是因為許多人正在作大樹鄉的八八臨工、或者是在外地找到工作、或者是孩子就讀桃源國中尚未返鄉復校者。雖然有部分的村民想回去勤和平台,部份村民想要爭取在樂樂段中繼安置,但他們共同的根,都在山上。

後記:

本文採訪時期,縣府仍希望勤和村民下山,對於山上土地均已不安全為由,希望居民入住月眉大愛屋。至本文刊出時,山上土地不論是勤和平台或樂樂段,皆已證實為安全,縣府也已放行,除樂樂段因有私人土地需在做協調外,勤和平台已在世展會協助下展開中繼屋興建準備。

DSCN9990
勤和村民想念的山景(攝影/柳琬玲)。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來吉 – 一條心兩樣情

「來吉沒有兩派,從來就只有一派」的說法,是來吉去留雙方共同的說法。對於部落未來在居住安全、產業生計的考量,也不難看出彼此的用心。面對來吉的困境,除了期盼當地族人能有足夠的智慧化解之外,也期待公部門…

「來吉沒有分兩派,我們來吉人只有一派!」

八八災後,阿里山鄉來吉部落遭土石流重創,其後並遭行政院重建委員會所聘請的地質專家學者評定為「不安全」區域,部落內於是出現「遷村」爭議。雖然贊成遷村與反對的意見,都再再強調來吉的人沒有分裂,所有族人都是一條心,個個都站在「愛來吉」的出發點發聲、行動。然而,風災百日後,這份愛正面臨越來越歧異的詮釋。

年年都要逃難

「我們已經跑了12年,不想再跑了!」在來吉經營民宿,同時也是來吉村自救委員會成員的陳有福表示,近年來每次只要有風災,來吉人都得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隨時做好逃難的心理準備。

陳有福手上拿著衛星空照圖說明,此次阿里山二萬坪與蘭花溪土石大舉由阿里山溪沖刷而下,對內來吉(1、2鄰)的沿河地帶造成了很大的破壞,聯外道路與橋樑也都被沖毀。至於外來吉(3、4、5鄰)的部分,則遭受由3鄰上方茶園的落石影響,連帶導致3鄰及地勢較低的4鄰村民房舍,都被泥沙、碎石淹沒,。在說明災情的同時,陳有福也強調,其實所謂「內來吉」與「外來吉」,都是漢人的稱呼法,來吉人並不喜歡這種聽似被分化的說法,關愛來吉之心至此不言而喻。

正因為不想看到小林滅村的悲劇,未來會在來吉重演,所以包括陳有福、張明廉、石明雄牧師等人,開始積極地尋找遷村地點。

981225-lkai-img_8402450.jpg

來吉聯外道路雖已搶通,但路況仍舊不佳,進出都要費一番功夫。

未命名--1

來吉自救會成員親赴台北,與原民會經建處處長會談,希望政府能協助解決村民分裂狀況,並幫忙爭取152號林班地。

政治

12月14日,陳有福一行約5名來吉村民在嘉義縣議員的陪同下,北上原住民委員會尋求經建處處長蔡正治的協助。來吉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釐清遷村、劃定特定區域等問題的疑點,並就目前暫定,離來吉僅25分鐘車程的永久屋預定地 – 林務局152號林班地,進行更詳細的規劃討論。

「林務局說如果我們真的要遷村的話,總共就只給我們6公頃的地,分別是2公頃的公共設施用地(如學校、運動場、教堂等),然後我們全村130戶一起分4公頃…換算下來,就等於1公頃要擠超過40戶,這根本就不合理。1公頃40戶的計算方式,是依照城鎮居住的邏輯來算,如果我們也這樣的話,就勢必要蓋連棟式住宅,可是這樣就一定要砍樹啊!152號林班地那邊林相真的很漂亮,樹齡也都超過百年,我們希望可以採用散居的方式,把對環境、大樹的傷害降到最低,不然又有人說我們原住民破壞山林怎麼辦?

「有沒有可能是說,我們用『以地易地』的方式,用我們現在的土地面積來跟林務局交換152號林班地呢?152那邊總共有192公頃,面積足夠我們使用,還能兼顧山林保育!」

蔡正治答,「這樣的提議對林務局來說根本就沒有好處,實現的可能性很低,但也許可以再協調看看」。

「我們不是神木,無法只靠呼吸過活。如果說我們真的搬到那邊,沒有土地讓我們耕種,或是發展其他產業的話,之後要怎麼生活?我們要重建的不只是房舍啊,生活怎麼辦?原民會這邊有辦法在這方面提供協助嗎?」

「我相信地方對於產業一定比我們熟悉,所以這方面看是你們去找找看,或是請縣政府協助比較有道理…我們根本不認識能提供協助的產業,怎麼幫忙?」蔡正治說。

「現在部落裡面對於劃定特定區域有很多疑問,對於遷村更沒有共識,想請教原民會這邊對於這方面有沒有比較清楚的瞭解,或是白紙黑字的公開說帖可以讓我們拿回去宣傳?很多族人很擔心簽了永久屋之後,房子會被拆掉,還會失去土地啊!我們不想因為這樣的問題,害部落產生分裂!」

蔡正治強調,「用民法的概念來想就知道,絕對不會讓部落的人損失土地,更不可能去拆你們房子,這點你們不要擔心。另外,所謂的『共識』就是不會勉強任何人,未來想搬的人就搬,想留的人就留,這是行政院最新的決定,再過一陣子就會公布,你們不用擔心」。

「真的嗎?那就太好了!」來吉部落的人高興地說。

「聽說未來國土復育法,會以『安全』和『山林保育』的名義將原住民趕到平地,是不是有這樣的事情?」

「啊那個不會過啦!這個我們現在都不清楚資訊,以後再說,以後再說」,蔡正治回答…

接見行程結束後,行政院方面傳來要全面暫停特定區域劃設工作;原訂12月16日要在來吉舉行的特定區域現勘行程,也因此延期舉行,至今仍無任何消息。取而代之的是,國土復育條例將嚴重影響原住民權益的傳言,近日來在各部落間越傳越盛,但遲至今日(12/24),來吉在152林班地究竟能取得多少土地?未來的生計、產業在哪裡?公部門至今還是給不出任何回應。

IMG_8458

走訪來吉,3、4鄰各處可見搭建中的鐵皮屋。無論遷或不遷,村民仍自主整地、建屋,持續重建工作。

IMG_8435 IMG_8433

左:村中的臨時安置帳棚。右:由紅十字會提供的中繼安置組合屋,預計將於12月底完成。

IMG_8460

部落中的年輕人,即便只是在屋頂搭建帳棚與帆布屋頂遮雨,也能談談唱唱開心過活,頗能自得其樂。

原地重建,來吉的腳步從未停歇

且不論來吉能取得多少152號林班地的土地,也許我們都應先回過頭來,瞭解今日來吉部落內部的狀況,還有到底多少人有遷村的意願。陳有福指出,來吉部落共計130戶446人,據先前來吉村安遷意願調查表顯示,共有85戶,約300人左右願意遷到152號林班地,僅約146人堅持原地重建,且多半集中在3、4鄰。

聽聞這樣的統計數字,來吉重建協會副主委陳震魁感到非常不以為意。「什麼想搬的人集中在3、4鄰,根本不是這樣!」陳震魁說,「2鄰明明只有2戶想搬,3、4、5鄰加起來也才3戶想搬,多數的人都想原地重建」。

陳震魁強調,此次風災來吉共18戶受創,但目前就有13戶選擇要在原地,或是部落內的鄰近土地興建永久屋,且在永久屋完成之前,紅十字會提供的中繼安置組合屋也如火如荼地在趕工,預計在本(12)月底就能完成,讓受災戶舒舒服服地過年。「部落內部的重建腳步從來都沒有停下來過,就證明打算遷村的人真的是少數」,陳震魁說。

除了硬體部分的重建外,來吉的產業重建工程也陸續在進行中。陳震魁指出,例如原民會已經將來吉列入社區營造重點部落名單中,現在已經核准20幾個名額,如果真的打算要把我們劃定特定區域,不會有這種舉動。此外,勞委會過去有在來吉進行多元就業方案輔導,過去來吉的「部落廚房」已經進行了1年,接下來準備要從「社會型」轉變為「經濟型」,此次受風災影響,雖然無法如願轉型,但目前已確定該方案會繼續下去。此外,文建會已經在規劃來吉的「永續發展」計畫,陳震魁認為,從政府部門的種種動作來看,來吉遷村的可能性不大。

「為什麼不願意走?因為我們的產業都在這邊啊!走了要怎麼生活?」陳震魁表示,除了茶葉、咖啡、苦茶和短期蔬菜等傳統農作外,觀光收益也佔了來吉收入比重的20%。陳震魁說,風災之前,來吉的2個度假山莊週週都爆滿,估計每週都帶來300人次的觀光人潮,「我們之前還和廈門、汕頭的觀光單位談好了,說未來要打造一套觀光行程,讓陸客可以從竹山經草嶺,一路玩到來吉,這次雖受風災影響,暫時中止,但未來還是有機會重新啟動」。

IMG_8448

陳震魁在來吉經營小賣店,重建期間,就先作作工人的小生意。

IMG_8414

IMG_8453

除了2個較大的度假村外,來吉中也有不少各具特色的民宿。鄒族青年聯盟的杜愷德(Avai)透露,雖然陳有福一直推動遷村,但其實他在當地經營的蘭后度假村這幾年下來,也是頗有成就。「要遷走,我相信有福也是很不捨」,Avai這麼說。

來吉病了,但政府有能力讓來吉回復健康嗎?

陳震魁強調,來吉不管是在當下的重建工作,還是未來的產業規劃,全部都在進行當中,實在沒有離開的理由;然而,提到「安全」問題時,他則顯得相對保留。

「1、2鄰的客觀狀況看來,的確是不安全,所以如果他們真的想走,我並不反對」,陳震魁強調,「但我認為只要經過適當的補救工程加強,其實還是有評估的空間」。他指出,其實1鄰的人會感到恐慌,呼籲遷村,不透明、混亂的政策資訊要負上最大責任。

「其實水保局那邊就有釋出善意,說要在1、2鄰靠近阿里山溪的部分進行堤防強固工程,部落內也會增建檔土牆,如果他們也願意花錢整治整條阿里山溪的話,居民就會比較安心,也不會想遷村」,陳震魁說。

「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來吉是病了,政府應該當起全能的醫師,治癒來吉各處的毛病,讓她回復健康,別讓她出現大問題」,來吉重建協會的聲明稿上,註記著這樣的心聲。安全?不安全?來吉村民沒有決定的權力,但顯然有不同的詮釋。

IMG_8407

IMG_8410

IMG_8411

來吉部落的1、2鄰一帶,受阿里山溪夾帶大量二萬坪與蘭花溪土石衝擊,河床大幅抬高,臨河地帶也受到波及。

IMG_8418

位於3鄰上方的土石流源頭,由上而下波及4鄰房舍。據村民指出,此次崩落地點本來是樹林,十幾年前租給漢人重茶園,水土保持能力不若從前。

IMG_8442

遭土石流沖斷的來吉大橋

IMG_8437

我問Avai,為什麼有些人就是要把房子蓋得離河那麼近。他回答我:「拜託,那房子本來離河多遠啊!那小溪現在至少比以前寬了10倍!」

來吉 – 鄒族祖靈聖山的守護者

究竟有多少人願意遷村,多少人願意留下,去留雙方(請容筆者暫時使用此種二分法)的說法顯然沒有交集。但我們仍能從雙方的說法中,找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鄒族祖靈聖山的重視。

「我們不能離開的另一個重要理由,也是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我們的祖靈聖山 – 塔山」,陳震魁強調。他表示,來吉雖然不是鄒族的大社(註:大社指頭目所在地,阿里山鄉的鄒族大社為達邦與特富野),但有守護並管理聖山的「使命」。陳震魁說,其它部落的鄒族人將聖山的守護工作託付給來吉,意義非凡,除非留下即是滅亡,否則來吉人就算是死,也不會離開這塊神聖的土地。

然而,主張遷村,是否就代表違背使命,有負鄒族託付呢?答案恐怕如此簡單論斷。根據主張遷村的來吉村自救會所提出的152號林班地空間需求規劃表,在社區房屋規劃一欄中,特別註記該區一定要能夠面對鄒族聖山。愛不愛來吉?敬不敬重祖靈?只能說公道自在人心。

在近乎各說各話的來吉爭論中,「來吉沒有兩派,從來就只有一派」的說法,是雙方唯一的交集;對於部落未來在居住安全、產業生計的考量,也不難看出彼此的用心。面對來吉的困境,除了期盼當地族人能有足夠的智慧化解之外,也期待公部門能在劃定特區工作暫停的此刻,給所有來吉村民一個清楚的交代。

今晚是平安夜,願來吉部落平安,和平。

未命名--2
由來吉遠眺雲霧繚繞的山頭,景色雖美,此刻卻只教人感到千頭萬緒。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大鳥村官方劃定特定區域說明會,現場紀實

為了這次的說明會,大鳥村的族人都做好了準備,有小朋友頭戴抗議標語,也有族人特別在會議入口處掛起了停止劃定特定區的白布條表明立場,更有族人發揮創意,將抗議頭帶挷在頭髮上一目了然,當然也有族人認為重建會提出…

重要的大日子─政府劃定特定區域說明

2 3日對大鳥村來說是一個重要抉擇的日子,因為就在今天族人們將針對莫拉克颱風過後,首次面對重建會及專家學者們的意見提出族人們自己的想法(部落日前已先開會討論想法,詳細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為了這次的說明會,大鳥村的族人都做好了準備,有小朋友頭戴抗議標語,也有族人特別在會議入口處掛起了停止劃定特定區的白布條表明立場,更有族人發揮創意,將抗議頭帶挷在頭髮上一目了然,當然也有族人認為重建會提出的災後條例及做法等於是一種滅族的政策,所以將標語貼在厚紙板上,看得一清二楚。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BenQ Digital Camera

說明會還未開始前,,有族人在外大聲咆哮表示,警察為什麼會來到會場,等於是欺壓族人的作法後隨即離場,讓在場的人非常錯愕。

這次的大鳥村緊急處理對策及後續處理說明會在大鳥國小資源教室舉行。由於室內狹小,族人參與的多,有的族人還站在教室後面及外面來聽取,也有族人帶著孫子一同參與,並且同樣地頭戴抗議標語表達立場。

政府的說明

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恆裕首先講解說明會的行程並且表示針對大鳥村緊急處理對及後續處理的做法:目前大鳥村上游崩塌約8公頃,土砂流出約30萬方,對於村內的緊急處理,己完成清疏約11.6萬方及導疏溝、截洩溝,崩塌地源頭裂縫填補等,而後續規劃及處理部份,整體治理正在規劃中,中游防砂設施攔阻土石第一期復建工程己發包,並且辦理沈砂池兩座,防砂壩兩座,梳子壩兩座,下游瓶頸則打通增加通洪也在規劃中。

而農委會水保局土石流防治中心陳政宇主任隨後說明表示:為了安置部份災民取得永久屋,除了是居住在不安全的地方而劃定特定區的族人可以取得,也包括風災後房子被毀損,及危險地區經過特別條例,經勘查後也可以申請劃定特定區取得。

由於這次風災中大鳥村受創嚴重,所以邀請了專家學者來勘查,並且絕對尊重每一位當事人的意願進行協商。同時在大鳥村上方的土石流危險潛勢溪流歷年來從沒發生重大災害,雖然防治工程己經規劃中,最後可以達到一定的防護工作,但是陳主任一再解釋,沒有任何工程可以百分之百安全阻擋土石流。

IMG_0175BenQ Digital Camera

頭目的發言

說明會進行約十五分鐘後,部落頭目王中山立刻舉手發言,並且以非常嚴肅的口語說:他今天反對重建會及相關部會進入部落,而說明的緊急處理對策及後續處理沒有設計藍圖也沒有事先規劃好,要求說明後就可以離開,同時強調大鳥村是土石流問題與嘉蘭村狀況不同,不行同為一談,並且發表反對劃設特定區五大聲明:1.劃設特定區域、強制徵收土地,是剥奪人民土地權與房屋所有權的霸道行為,是不對等的法律關係。2.政府應優先說明及處理如何維護大鳥部落安全,而不是急著來劃區域處理土地使用。3.莫拉克重建條例立法前,早有對安置危險區居民的規定,不需要以劃特定區域方式解決安置問題,製造不必要的對立。4.以地換地、以屋換屋才是政府處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對等公平關係。5.請中央政府檢討修改重建條例第二十條規定,更不該逼災民及部落放棄自己的土地。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政府的回應,族人踴躍發言

聽過頭目的發言後,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恆裕回應表示:每一個工程的設計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完成,而針對大鳥村族人的五大聲明中對於強制徵收土地部份,若族人願意徵收,政府也會尊重不會強制徵收,同樣地政府也以不綁架、不壓迫的態度來面對,因為目前所蓋的永久屋是尋求民間資源並訂定契約所搭蓋的,所以不能買賣不能租賃,土地沒有所有權;如果有申請永久屋,原住居地不願意徵收土地時,永久屋就不得申請,但是政府的原則是不會強迫徵收。

說明會過程中,因為一定要透過排灣族語翻釋,族人才能大致了解,所以在這樣一來一往的對話中常常遇到族人聽不懂的狀況,但是族人的發言還是非常踴躍.

IMG_0169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IMG_0181

BenQ Digital CameraIMG_0172

就有族人提到部落的土地是屬於族人的,不能隨意劃設,部落裡的感情因為風災後己經不好了,經由這次提出的重建條例中,族人感情更會分裂,而且重建會一直沒有完全承諾,雖然族人們大都沒有很大的財產,但是有土地族人們就願意留在這裡;

另外族人也提醒到若要進行工程設計方面,儘量不要用到族人的土地,如果工程要用到私人土地,族人不同意,可否連接到部落旁的山脈鑿出一座山洞,將土石流牽引到海邊;還有族人提出一旦被劃設特定區域,實施降限使用規定,三年後土地將會強迫徵收,之前住的房屋是不是危建然後拆除,一旦遷村後,政府單位是不是就不再關心村裡的族人。

聽到這麼多的意見後,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恆裕一一回應表示:首先在劃設特定區域時,一定會尊重族人的意見,而且在劃設時不一定將全村劃為特定區域,有可能只劃一個小區域,也有可能只是一兩戶而己。但是鑿山洞一定要先經過專家評估等才能進行,至於劃設部份,張處長再三強調尊重原住民的智慧與想法。

經過決議,讓專家進入勘查,但非同意協商

經過一個小時的激烈的討論後有族人贊同先進行勘查再說明現況,但也有族人支持頭目的看法不能讓重建會等相關部會進入部落勘查地形,所幸再三溝通後,才讓重建會及專家學者進到災區勘查。

經過半個小時的勘查後專家們討論出幾個問題供族人參考:

(1)部落下方為河階台地,未來要注意河床水位的問題。

(2)崩塌的土量太大,初步防禦工法不能保障部落安全。

(3)部落左上方己開發,根據之前的災害調查報告指出,只要經人為開發的土地,崩塌面積是與沒有開發的土地十倍,應隨時注意在汛期或地震時,地面是否有龜裂,若有危險要立即通報。

(4)從撿回來石塊質料來看,崩塌地大致都是吸水飽合後容易崩裂,由於土石流區的石塊質料相同,大雨來時崩塌可能再次發生,至於部落旁的疏洪道太小,可能無法順利達到疏濬。

(5)族人要有避難及疏散的概念,不要有死守家園的想法,人安全最重要。

經過勘查後,族人的態度似乎變得較為平和,一直要求能否先解決部落現行遇到的土石流疏濬問題、安置十四戶災民問題,以及補償問題,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恆裕表示:都會請相關單位做配合處理。

另外族人也有一個疑慮,對於重建款的額度由誰來界定,而族人所簽的簽到薄用意是用來核銷的依據還是做為協商意願調查同意後的依據?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長張恆裕又再三表示:重建代款額度由金融機構界定,房屋重建最高補助50萬,同樣地政府沒有以地換地的政策,致於簽到薄是做為會議的紀錄,請族人不用擔心。

說明會從下午兩點開始一直到下午的六點才結束,族人對於重建會的劃定特定區域仍不完全了解,甚至部落都還沒先行進協調就來進行勘查感到不尊重,族人似乎沒有達到一定的共識各持不同的意見,所以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族人認為應該將部落意見整合後再來做下一步的動作。

BenQ Digital Camera

BenQ Digital Camera

(上)經過居民討論,同意讓專家進去勘查

(下)大鳥部落內堆起的土方十分驚人。

BenQ Digital Camera

我們的家不要變標本─來義部落主張原地重建

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居民,原本同意有條件的遷村,但看到政府的重建政策一改再改、不尊重原居者的強硬態度,讓村民大失所望,來義村目前已反對遷村,主張原地重建,也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前言:

十月底訪問屏東縣來義鄉來義村與義林村時,村民對中繼屋安置方式尚無想法,對遷村則持開放態度,同意有條件的遷村。但經過一個多月來的一連串事件,再加上與各地自救組織聯盟多所聯繫、重建政策一改再改、不尊重原居者的強硬態度已讓村民大失所望,來義村目前已反對遷村,主張原地重建,反對劃定特定區域。

我造訪來義村位於舊分駐所的村臨時辦公室,義工和村幹部正忙著繪製抗議標語和整理訴求書,對於遷村問題,「希望政府提供緊急避難場所,提供洪汛期來時村民避難,等汛期結束後再返回部落。」

981214-4e57ad60a688-338.jpg IMG_8840

IMG_8839

IMG_8824

IMG_8823

IMG_8877

從白天準備到夜晚,義工們用各種方式表達不願離家的心聲(系列攝影/蔡之今20091211)

來義鄉代表許蘭花說。「房子壞了我們自己修、災難來時我們自己逃,但是不要這裡還可以住就要把我們趕走!」來義部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以下簡稱重委會)副主委高先生無奈的表示。但對於房屋毀損、流失無法居住的受災戶,村長洪嘉明說:「雖然不同意遷村,但政府也應優先照顧受災戶。」

其實,一開始來義等村對遷村保持開放態度,但是經過瞭解,同意遷村不但不能再回到原鄉居住和耕作,永久屋也只有房屋使用權沒有土地,面對這樣土地被剝奪又沒有保障的情況,高先生想起五十年前從舊來義部落遷下來,家園是自己用鐵、血、汗所慢慢蓋出來的–

「這裡每家每戶的房子都是族人在外面辛苦打拼所換來的!」

「我們寧可死守家園,穿得美美躺在床上讓土石流把我們淹過去」,問到住在這裡每天看著高壟的河道難道不怕?「災難若真的再一次發生那也是大自然讓我們走,而非被迫驅離。」

強調自主存亡的高先生堅定的說。

IMG_8816

來義鄉代表許蘭花

來義鄉代表許蘭花(攝影/蔡之今20091211)

自主決定,誓死捍衛家園

在部落擔任兒少課後輔導的居民林金梅,回憶起風災當晚,居民輪流守夜,8月8日清晨發現溪水暴漲,鄰河住戶開始將家當往上方搬遷,遷移的同時還要擔心通行的小陸橋也會被沖刷走,真是驚恐萬分。

當聯外的路毀、橋斷,村長帶領部落青年從古道一路砍樹開路出去,才得以通行。臨時安置期間路還未通,被接出去的老人家會在白天走山路回村子看看,要確定家還在才肯走回安置所。

另外,不願具名的高小姐,家住潮州兩個小孩分別念國小和幼稚園,老家和戶籍都在來義村,她說,會住在潮州都是為了孩子,如果我老了也一定會回來部落住,「這就是我的家。」

由於鄰近潮州鎮,村民多半有親友在潮州一帶居住,所以風災初期大家自立自強解決居住問題—依親或自行租屋,只是來義村、義林村、丹林五、六鄰加起來這一百多戶還無法回家的居民,根據鄉公所統計,只有5戶申請到租屋補助,其他居民則還在等待進度緩慢的忠誠營區安置所(總計可納110戶,來義鄉分配到68戶),目前來義鄉總計有78戶提出申請。

在村辦公室當義工的居民巖愛花,家原本在來義國小內社分校旁,現已被沖走,女兒仍在念國小,只好暫時在潮州租屋,每天接送女兒來上下課。現在潮州租屋一個月要一萬塊,暫時靠風災當時的捐助款勉強度日,經濟壓力很大,若安置所申請一旦核准,會立刻搬進去。

「會擔心居住條件不好嗎?」我問,「總不能一直住高級的地方吧!」她說。她的房子被沖走時室內才剛整修好。

林金梅

(上)林金梅(下)巖愛花(攝影/蔡之今20091211)

巖愛花

反對「劃定特定區域」,家不要變成標本

12月11日(五)晚間,行政院農委會原本預定至來義村進行「特定區域劃定」的現地勘查並至部落舉行行前諮商會議,原本預計於當日晚間舉行的自救會議便臨時取消,來義鄉代表許蘭花說:

「最近政府的動作都讓我們有種被設圈套、被騙的感覺,說一套作一套,在大家都還沒有討論出一個共識之前,為避免被官方將村內的集會,誤植為我們已同意遷村,只好先取消集會。」

取消會議後,轉而準備第二天早上的抗議行動,阻擋官員與專家進部落來勘查,並避免官方與部落幹部開會,已防止再度被誤植為所謂的「已取得共識」。

洪嘉明說,重建委員會至少也該到部落開個公聽會說明他們的進度和劃定方式,而不是一來就要劃定範圍,強迫我們決定。

9日霧台鄉抗議行動,來義鄉也有前去聲援。來義村長洪嘉明說,劃定特定區域土地會被降限使用,不能居住,道路也不維護,這形同強迫廢村,「我們的家只能看不能碰,根本是標本。」重委會副主委高先生氣憤的表示。「我們家人唸書、工作多在潮州,路對我們來說真的很重要!」

村長洪嘉明

來義村長洪嘉明(攝影/蔡之今20091211)

團結力量大─拒絕官員勘查

12日(六)一早九點鐘,來自來義村、義林村、丹林5、6鄰約一百多名居民,連同村長和鄉民代表,集結在這幾個村的外圍-「喜樂發發吾社區」入口意象前,向前來勘查的原民會、縣政府、水保局勘查人員等舉標語抗議,並高唱「團結力量大」等歌鼓舞士氣,再由鄉民代表上前要求,表達希望官員們此次行程到此為止,直到部落有共識為止,才會請他們來部落,在此之前,不能來部落作任何勘查行動。

代表許蘭花說,政府公文雖名為「行前諮商會議」,但根據之前幾個部落的經驗,只要他們來,就會被劃定特定區域,因此在部落未達成共識前,不能讓他們來勘查。官員經溝通後即離去,並未爆發衝突,抗議行動平和落幕。但勘查行動原本預定於12月18日至丹林村、義林村與大後社區,是否會如期或終止,是本週關注的焦點。

目前來義村的「部落共識」將會以書面的訴求書來表達村民的意見。

以下為12月12日的抗議現場,圖片由「來義部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提供

IMG_0458

IMG_0555

IMG_0444

IMG_0540IMG_0491

IMG_0454

DSC02276

註1

來義鄉房屋毀損的受災戶,不論是日前未發放的安遷救助金(屏東縣政府與賑災基金會)或是民間捐款的救助金,來義鄉目前皆已全數發放完畢,只是符合領取標準的居民比例相當低,請見表格內容(資料來源:來義鄉公所社會課 課長不阿,資料整理,蔡之今)

來義鄉莫拉克颱風災情補助統計(部分)

申請與補助情形 救助單位 備註
淹水補助
收件數:44戶
符合數:37戶 屏東縣政府2萬/戶賑災基金 2萬/戶
不符合數:7戶 民間捐助款 1萬/戶 不符合原因:土石流未超過50公分
安遷補助 收件數:137戶
符合數:15戶46人 屏東縣政府2萬/人賑災基金 1萬/人
不符合數:122戶 排除工寮、畜舍、車庫等共計112戶補助民間捐助款3萬/戶 房屋未取得使用權狀或戶籍與房屋所在地不同

已經相信政府太多次!勤和村攔路阻擋「劃定特定區域」

過去政府堅持於勤和村進行「越域引水工程」,族人認為這是嚴重破壞山林的主因。今日水利署欲至勤和探勘,準備進行劃定「特定區域」,勤和鄉民大團結,共同拉起布條,攔路阻擋官員,強烈表達捍衛部落的意願。

繼昨日霧台鄉行程受阻之後,今天行政院重建會劃定特定區域小組依照預定計畫到高雄縣桃源鄉勤和村進行勘地、審議、諮商作業,被氣憤的勤和村民阻擋在入村口的樂農橋頭,無功而返。

今日的劃定作業由推動越域引水工程的水利署為負責單位,勤和村正當越域引水工程的入山口,也是10年前反對越域引水工程最力的地區。

近5年來政府不顧居民反對一意推動越域引水工程,日夜炸山毀谷、開挖大型隧道貫穿山脊,改動荖濃溪水流向破壞山谷水文,桃源鄉、那瑪夏鄉民咸認為,此次八八風災造成桃源、茂林、那瑪夏原住民山區土石流與小林滅村慘劇,越域引水工程是破壞山林的首號元兇。

今日留守山上與安置營區的勤和鄉民團結大會串,男女老少約50人左右,共同拉起布條,表明不歡迎水利署人員再進山作任何勘查,也明言只要官員是要進來劃定特定區域,就禁止通行。

村民代表除了社區青年與婦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長老教會牧師、勤和村長、桃源鄉代表會主席、副主席、鄉長與多位桃源鄉梅蘭段村民、寶山自救會代表並且到場表達關切與支持。

PC106453

因「越域引水」工程破壞了家園,現在又要劃定特定區域,族人已屆憤怒的臨界點(攝影/柳琬玲)。

PC106451

無獨有偶,村民昨日夜裡接到曾做過越域引水工程的工人訊息,表示水利署工程人員將炸藥放置在村莊內租用作為工人宿舍的民宅中,今日一早眾人,赫然發現近百斤的炸藥條與雷管,置放在一個小隔間之中,該房間僅以一小鐵鎖保全,並無其他安全防護措施。

而該房舍所在社區,前後緊緊相依的住戶有200多人之譜,顯示工程施作人員草菅人命,完全違反公共安全規定。並戳破水利署多次向外辯稱的,越域引水工程並未有炸山之舉的瞞天大謊。

PC106438

PC106426

近百斤的炸藥條與雷管,就放在一個民宅的小隔間之中,該房間僅以一小鐵鎖保全,並無其他安全防護措施(攝影/柳琬玲)

PC106430

今日的攔路抗議中,鄉民表示,已經相信政府太多次,從反對越域引水到八八風災重創部落,政府已經多次派員進村勘查部落安全,鄉民也多次表達希望政府協助提供工程保固救護家園的期望,但全如石沉大海、毫無回音。如今政府又派人勘查,卻是要將勤和部落劃定特定區域逼迫村民遷村,並且將土地降限使用,實在逼人太甚。

「我們是人,不是給你搬來搬去的觀賞用動物」、「不尊重原住民」。本身是當地住民的理斷牧師沉痛指出,「劃定特定區域政策到處碰釘子,政府應當重新檢討這個政策,這個政策傷害我們原住民太過,不應執行」,牧師並且指責原民會沒有克盡職守,居然陪同其他部會官員要來劃原住民的土地。怒極生悲之下,多位部落婦女在人群中愴然落淚。

PC106467

畫面左邊第一人為理斷牧師(攝影/柳琬玲)。

PC106465

(上,下)氣憤的婦女想到越域引水破壞家園,激動淚下(攝影/柳琬玲)。

PC106468

眼見眾怒難犯,勘地代表,「行政院重建委員會綜合規劃處處長」張恒裕表示,今天停止勘地作業,待重建會與勤和村代表進行溝通之後,再安排勤和村勘地行程。

今日的重建會勤和村勘地行,由於部落人民的團結,暫時受阻。明日12/11(五)還有山地門大社村、霧台鄉好茶村的劃定特定區域勘地審議諮商行程,12/14(一)阿里山內外來吉、12/15(二)阿里山特富野、樂美、山美;12/16(三)泰武鄉太武村、來義鄉大後村、12/17(四) 來義鄉義林村、12/18(五)來義鄉丹林、12/19(六)高雄縣桃源鄉寶山村等劃定特定區域行程,

八八再造聯盟表示,族人要相互聲援共同抵制,以行動向政府表明原住民族共同的保家護地決心。

(作者原為88news記者,2009年12月開始,轉任「88水災高雄縣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簡稱「88再造」工作者,協助重建,同時仍將持續協助記錄八八重建過程。)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