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公視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系列報導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浪費…

資深記者朱淑娟與公視合作了「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報導,於公視13頻道「我們的島」,3月22日周一晚間10 點播出,同時撰寫同名系列文章閱讀,以下轉載系列5-5全文,文末附上系列5-1、2、3、4 節錄與網址,請讀者移駕閱讀,也請收看今日公視「我們的島」。

採訪/撰稿 朱淑娟 攝影/剪輯 葉鎮中

990322gaopinxi-320.jpg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系列 5-1

(緣起)

3月22日是「世界水資源日」,祈求足夠、衛生、安全的水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台灣年降雨量3千多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雨量豐沛的台灣卻時常面臨缺水危機。為什麼水會不夠用?是環境破壞留不住水?還是我們過度浪費入不敷出?想要擁有足夠、衛生、安全的水,必須回頭檢討我們與水相處的態度…

高屏溪發源自中央山脈玉山,全長171公里,流域面積3200平方公里,是台灣流域面積最大的河川,也是高屏地區的水源命脈。一條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逕流量80億噸的豐沛大河,卻因為降雨豐枯差異9倍、水土保持不良加上人為破壞,不是暴雨、就是乾旱。

南部,不是淹水、就是乾旱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南部從一月、二月、三月都是枯水期,四月、五月才有一點春雨,五、六月梅雨季抵達,七、八、九三個月靠颱風和午後雷陣雨,九月、十月又進入枯水期。

「南部雨量平均是很極端的,不像北部比較平滑。」彭啟明說,春天過年時如果下雨對南部來說就是「好天氣」。但如果冬天沒下雨那就糟了,完全要靠午後、以及夏天的雨,那對南部來說就是很大的災難。

去年莫拉克颱風,南部地區飽受水災之苦,但暴雨留不住,快速奔流回大海。不到半年,南台灣進入枯水期,農曆過年期間的冬雨並未滋潤南台灣。如果接下來的春雨、梅雨不足,恐怕又將出現缺水危機。

彭啟明認為,南部現在完全只靠夏天的午後雷陣雨、或颱風的雨。颱風不見得會去南部,而颱風只要侵襲台灣,西南氣流就會直接撞擊南部。莫拉克之後,山脈大尺度崩塌,過去看到綠綠的山現在不是了,南部只要下個大雨,50、100毫米,恐怕就有土石流。去一般認為十年一大旱,他的看法是,未來可能兩、三年就會面臨乾旱危機。「不是水太多淹水,就是馬上面臨乾旱。」

彭啟明表示,全球暖化後冷暖氣流交界有愈來愈往北的趨勢,以前鋒面會到南部,現在到苗栗火燄山就停下來,未來中南部會都是好天氣,「以前沒有這麼極端,全球暖化如果造成氣候變遷,南部的改變是最大的。」

草生栽培護土地

天氣與地型固然是造成暴雨或乾旱的源頭,但人為的破壞卻加速災難形成。事實上,高屏溪也面臨許多威脅,上游高山產業過度開發;中游產業道路密集;下游畜牧及生活汙水嚴重。都是造成南部地區水患、乾旱的主要原因。

三月,金黃色的芒果花開遍枋山山谷,小小的果實一顆顆冒出頭,等待五、六月豐收的季節。芒果雖然好吃,卻可能是破壞水土的殺手。因為多數農民用除草劑管理果園,導致果園表土裸露,一有暴雨,土石崩落。去年八八水災造成許多芒果園崩塌,至今沒有復原。

噴了除草劑,果園附著土地的能力相對變差,枋山多數果農用除草劑管理果園,去年八八水災時芒果園崩塌一大片。枋山綠農郭金龍走在崩塌的芒果樹坡地上:「你會說差一點有差很多嗎?如果不是這些草擋住,表土會愈刮愈深,愈來愈大,造成嚴重崩塌。」

陳美和、郭金龍是高中同學,先後在屏東環盟理事長洪輝祥遊說下成為「綠色農民」。他們經營的6公頃芒果園,不用除草劑、化肥,雖然農作時間比過去增加了四倍,但他們的芒果園,在八八水災時安然度過豪雨沖刷。

加入綠色農民,完全不能用化學肥、除草劑,陳美和剛開始也很不習慣。「呵很累啊,但也沒辦法,加入了,為了這片土地,再辛苦也要做。」

他說,還沒加入綠農之前都崩了了一片,開始割草後就沒有這種情形發生,「差在這裏而已。這個山留掉後就不用種了,就沒了。」

小農大量大

五年前,為了憂心除草劑對土地的破壞,屏東環保聯盟理事長洪輝祥辭去高中教職成立「綠農的家」,他認為與其不斷跟官方計較水土保持、但計較半天也留不住土地,還不如自己來,從小農保護土地做起。

洪輝祥說,台灣最大的土地在農民手上,農民不用化肥或除草劑剝削樹種,可以協助復原土地,「只要把小農照顧好,他們照顧好土地,循環是良性的。」

不過小農的生產成本變高,通路又不足,必須幫小農把產品行銷出去。社會用公平價格支持小農,小農讓土地變得有生命力,民眾得到安全無毒的蔬菜水果,「這是一個三贏的策略。」

八八風災三天降下了2500毫米,但大水保不住,最後全部留到河川,而且水到之處,洪水泛濫。洪輝祥說,如果有完整的植被,森林中就擁有廣大的集水區,推廣草生栽培就是要發揮綠色海棉效應。「土地的管理對台灣要如何渡過氣候變遷災害,是非常重要的關鍵。」

從陳美和的芒果園一直延伸過去就是廣大的海洋,夕陽染得大海一片火紅。陳美和說,每次都會先走到果園最高處欣賞這片美景,然後邊走邊摘芒果下山,他覺得這是世界上最美的景色。

產業道路成為切割山林的殺手

從185縣道轉進沿山公路,進入三地門鄉的青山社區,原本暢通的林道,自八八水災崩蹋後,完全看不出道路原有的模樣。原本埋設在林道旁的輸水管路完全曝露出來,崩塌地層層堆疊,大小石塊林木枝葉糾纏。台灣產業道路綿密,大雨一來卻變成切割山林的殺手。

春天到了,山谷中處處現鳥蹤,但崩塌的山谷卻無法輝映山鳥的美。這裏本來是一條產業道路,大水來時形成集水效應,集水後大量雨水透過產業道路輸送,山壁本來已十分脆弱,大水沖刷24小時不斷切割,道路分崩離兮。

有人的地方就有產業道路,有林的地方就有林道,有電的地方就有維修道路。台灣產業道路過度綿密,對大地而言是非常大的傷口。

高山產業過開發,破壞水土

車子繼續開進沙溪林道,處處可見崩塌地,山頭裸露,觸目驚心。砍樹是另一個國土的大敵,山區樹被砍後剩下樹頭,過幾年根系死了,根本來可以鑽入地面,緊緊抓住地盤,土地少了根系保護,沙溪林道上方的森林一片光禿。山林如能抗議,恐怕也要說,「山林裸露是國家的恥辱。」

山坡地被移除種植鳳梨,翻土耕種,也造成土石鬆動。八八風災後到處都在疏浚,林道上砂石車一部接著一部,從鳳梨園旁呼嘯而過。大雨一來,土石就沖到山腳下,進入河床、水庫,成為淤砂的主要來源。

海拔 600公尺的一片林子種滿土芒果,因為用了除草劑,一整片土芒果園周邊植物全都枯死。光禿禿的裸露地死氣沉沉,看不到昆蟲或螞蟻,三月初春還有涼意,但站在林中卻感覺悶熱。

洪輝祥撥開枯草,「通常撥開樹叢會有各種昆蟲,蟋蟀、蚱蜢等通通都有,可是現在完全沒有生態,沒有生命力。」他說,在生態系統中昆蟲扮演分解者,分解後釋放出營養源,土地可哺育更多生命力。

但是這片棲地完全沒有生態,不能再自然製造營養,只好更仰賴化肥,化肥只有氮磷鉀,遇到豪雨把氮磷鉀沖到河川,變成環境荷爾蒙惡性循環。氮磷鉀到河川變成變小魚小蝦的來源,然後透過食物鏈,過量的荷爾蒙都進入人體,人是在整個破壞過程最後一個受害者。

洪輝祥說,用除草劑唯一的好處是讓農民方便管理,可是保不位水,地表完全枯死,生態系統完全瓦解。台灣一年使用農藥800億,三分之一是除草劑。高山產業管理第一個原則是要讓木土保持做好,要禁絕除草劑,因為大雨來時吸納不住,還帶走大量土石,成為土石流的來源。

洪輝祥表示,高山產業應該要被規範,規範不是禁止種芒果,而是要管理得宜,他要求林務局要負起保護山林的責任,禁止使用除草劑。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系列其他文章──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五之二)

水庫淤積,清淤可以解決問題?

上游水土保持不良,八八水災後大面積崩落造成河床、水庫淤積。包括烏山頭、南化、曾文水庫淤積20%到30%,高屏溪河床也因嚴重淤積,供水能力減少三分之一。水利署只保證高雄地區穩定供水到三月底,四月起視情況限水。

…繼續閱讀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五之三)

不蓋吉洋人工湖會缺水?

水利署統計,高雄地區每日用水155萬噸,到2020年預估缺水45萬噸。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局長葉純松說,高屏地區水資源最大的困境,來自於降雨豐枯比例懸殊,只依賴高屏攔河堰、鳳山水庫,沒有大型水庫或人工湖蓄水,因此吉洋人工湖工程勢在必行,否則高屏地區可能隨時都會面臨缺水危機。

…繼續閱讀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五之四)

養豬廢水,高屏溪的夢靨

高屏溪的汙染除了來自砂石、垃圾之外,養豬廢水則是中下游主要的汙染源。民國89年高屏溪上游離牧後,水質已改善,但養豬並未從此消失,而是往中下游及東港溪遷移,汙染也跟著從上游帶到下游。目前高屏地區養豬頭數還是超過100萬頭。

…繼續閱讀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五之五)

公視13頻道「我們的島」,3月22日周一晚間10點播出

<大河高屏溪‧養不起高屏人?>

…繼續閱讀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生態】南風的呼喚─2009海上觀察解說研習

每年夏天,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夥伴聚集到花蓮,為了美麗的海洋,為了海中悠游自在的鯨豚朋友。一如往常,黑潮今年也將召集來自台灣各地,對海洋有著莫名喜愛的人們,在夏日的艷陽與鹹膩的海風中一步一步走過海岸…

「如同候鳥歸返,每到夏天,洶湧的黑潮就會捎來南風的呼喚。」

每年夏天,都會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夥伴聚集到花蓮,為了美麗的海洋,為了海中悠游自在的鯨豚朋友。一如往常,黑潮今年也將召集來自台灣各地,對海洋有著莫名喜愛的人們,在夏日的艷陽與鹹膩的海風中一步一步走過海岸,航向水色深藍的太平洋,尋找被遺忘了的記憶,來自大海的記憶,重新搭起人與海之間斷裂了的橋樑。

長達兩個月的研習課程在台灣算是罕見,主要是因為海上解說不同於陸上解說,狀況多變而且需要克服的變因繁雜,因此一個海上解說員的養成必須要累積相當的出海經驗,並持續充實海洋相關知識。

黑潮的海上觀察與解說研習營除了安排密集而完整的課程外,並提供紮實的船上實習機會,希望在短短兩個月期間,培訓海上工作的種籽,除了學習解說與推廣環境教育之外,學員更必須擔任第一線的鯨豚生態紀錄員,實際參與鯨豚保育工作。

當然,在課程與排班實習工作時間之外,進一步了解與探訪花蓮在地人文、生態,體驗同在台灣島,卻與西部完全不同的生活步調、人文樣貌,也是同等重要的。

如果您喜愛海洋,喜愛鯨豚,對環境教育充滿熱誠,願意參與海上實習、學習解說,並不怕風吹日曬,願意負擔鯨豚生態記錄工作,歡迎加入我們的行列。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多羅滿海洋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研習營日期:2009年7月~ 8月

研習營地點:花蓮縣市

研習營內容:專題課程、自然講座、戶外踏查、海上實習、參與指定解說工作、海洋環境教育推廣等。

財團法人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Kuroshio Ocean Education Foundation

E-mailkuroshio@seed.net.tw 網站 http://www.kuroshio.org.tw/

電話/(03)8578148 或 8578418 傳真/(03)8578948

地址/97054花蓮市富陽路87號 聯絡人/金 磊
980524-tide-4247472637.jpg
(一)必修基礎課程

一、【專題課程】

▲共12堂課,於第一週:2009/6/26(五) ~ 2009/6/30(二)進行。

▲學員須配合課程題目各自認領至少一堂擔任課前簡要引言人。

▲專題課程架構:

A.海洋與環境概論:包括海洋環境、生態、海岸等。
B.鯨豚概論:包括鯨豚生物學、海上鯨豚觀察、紀錄表格之使用等。
C.海洋文化與體驗:包括海洋經驗分享、海岸體驗行旅等。
D.海上解說工作:包括生態旅遊的精神、解說工作介紹。

活動日期 時間 課程主題與名稱
6/26 (五) 16︰30-21︰40 楔 子◆報到◆認識黑潮◆課程說明
6/27 (六) 08︰00-17︰30 海洋環境
◆海洋環境與生態概論◆台灣海域概況與沿海環境◆從台灣的海洋文化談起◆奇萊鼻行旅
6/28 (日) 08︰00-12︰10 鯨豚概論
◆鯨豚概論與花蓮海域常見鯨豚◆海上調查研究與紀錄表格使用
6/29 (一) 08︰00-12︰10 海洋文化
◆台灣的漁業文化◆花蓮的歷史與人文
6/30 (二) 08︰00-12︰10 解說初探
◆生態觀光與環境教育◆台灣賞鯨現況與解說員的價值

(講師與題目依實際邀請狀況而定)

二、【進階課程&解說研討】

▲ 共13次,於營期中週一、三晚上19:00~21:00,進行進階課程、小組討論會、解說實務的研討及演練

日期 主題內容
7/06(一) 船隻與船務工作簡介
7/08(三) 行前解說的元素與架構—善用解說工具、影片討論,行前解說示範
7/13(一) 花蓮海域常見鯨豚種類與基礎辨識
7/15(三) 行前解說:小組演練
7/20(一) 人與鯨
7/22(三) 行前解說:小組演練
7/27(一) 行前解說鑑定
7/29(三) 行前解說鑑定
8/3(一) 海上解說流程
8/5(三) 行前解說敗部復活戰
8/10(一) 海上解說:問題與心得交流
8/17(一) 海上解說:問題與心得交流
8/24(一) 海上解說:問題與心得交流

◎8月底-9月初期間開始受理正式解說鑑定之申請。

三、【海上實習】

▲經錄取、報名確定後,於6/26營隊正式開始之前,每人需自行安排時間進行體驗航次,並於回航後與該航次解說員進行討論與分享。每人體驗上限為2個航次。

▲自6/28起,以排班方式上船實習,每人實習上限為20個航次。
▲學員應於營期前4週內(7/29前),完成行前解說之鑑定。
▲營期末2週(8/17 ~ 8/31)或實際經歷20個實習航次後,方可申請解說員資格鑑定。

▲實習時須義務協助黑潮解說員進行行前解說、海上解說、海上記錄等工作,並適時參與船務工作,透過實際演練與觀察,學習勝任解說員角色。
▲實習學員須經本會鑑定通過,得成為合格的黑潮海上解說員。取得資格後始能獨立帶領航次,並支領解說津貼。

四、【必讀書籍】

▲學員須於營期前閱讀《鯨與海豚圖鑑》(貓頭鷹出版社)與《花蓮賞鯨地圖》(晨星出版社)等相關書籍與資料,主動學習並盡快進入學習狀況。

(二) 選修課程

一、【自然講座】

▲預定舉辦4場,內容含海洋、生態、環保及人文等相關環境議題。

▲時間:營期間每單週五晚間19:00~21:00。

△學員須配合講題各自認領至少一堂擔任課前簡要引言人。

日期 主 題
7/03(五) 黑潮洄流:從走灘到繞島
7/17(五) 花蓮潮間帶生物大觀
7/31(五) 傾聽海洋的脈動
8/14(五) 海洋廢棄物監測行動再生利用

(講師與題目依實際邀請狀況而定)

二、【黑友讀書會-議題討論】

▲預定舉辦4場,以海洋相關、專題課程與進階課程中所提及的相關議題為主題,邀請講師與黑潮志工擔任主持人,帶領議題的討論。

▲時間:營期間每雙週五晚間19:00~21:00。

△學員須確實尋找並閱讀當日主題相關書單或資料,以便進行討論。

日期 主 題
7/10(五) 吻仔魚的捕撈與過漁現象
7/24(五) 消波塊與海岸開發
8/7(五) 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
8/21(五) 原住民土地之歸屬

(講師與題目依實際邀請狀況而定)

三、【山水踏查】

▲透過實地走踏花蓮的山林、海岸與部落,探訪東部特有的環境生態與人文景緻,貼近自然的脈動。戶外課程之車資及餐費,由當次活動參與者共同分攤)

▲預定舉辦4場,但須依實際天候或報名情況調整。

日期 主題 內容
7/04(六) 認識花蓮~沿海走一遭 三棧溪口花蓮溪口,認識當地河海環境與水資源分佈
7/18(六) 走訪石梯海濱 石梯坪潮間帶觀察、秀姑巒溪生態導覽
7/18-20(六-日) Cepo’文化之旅 參加港口部落豐年祭
8/01(六) 小水滴的道路 溯台11線12號橋溪
8/15(六) 太魯閣好山好水行 A.錐鹿/蘇花古道尋幽探訪B.認識立霧溪峽谷與國家公園

(講師與行程依實際邀請狀況而定)

四、【摸摸海電影室】(星光場)

▲呼應黑潮、海洋、鯨豚、解說元素等主題,以生態影像紀錄強化學員對課程相關主題的認知,並助益於解說內容厚度。

▲預定播映4場,片單與播映日期於營期首日公布,歡迎學員提供海洋、生態紀錄片加映分享,採自由入座與不錄音討論。

報名須知

(一)學員資格──欲參加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l 年滿18歲,對海洋議題有強烈興趣,期待參與海洋環境教育工作,不怕風吹日曬,願意接受考驗者。

l 有意願認識黑潮、成為黑潮解說員、黑潮志工、協助推動海洋環境教育者。

l 願意協助鯨豚生態紀錄工作者。

(二)參加費用:每人新台幣5,000元整

l 包含登船實習費、12堂基礎課程及4場自然講座、4場讀書會之課程費用、活動期間保險費、黑潮T恤乙件(實習制服)以及所有講義手冊費用 ★(不含活動期間的食宿費用)

(三)名額:30人

(四)報名及錄取方式:

一、 報名方式:

自即日起至5月29日(五)報名截止,詳填報名表格後,以郵寄、傳真、e-mail或親送本會。預定將於6月1日(一)21:00前公布名單並發出面談通知。

學員需經面談以確定錄取資格,預定6月9日公布錄取名單,錄取者需於6月15日前繳費確認,始完成報名手續保留參與資格。

(報名表下載請點選這裡)

二、 面談場次

報名者請依個人志願順序選擇面談地點,將以個人意願進行安排。如所填寫之面談場次未舉辦,則自動後推至次一志願。

6月6日(週六) 花蓮/ 6月7日(週日) 台北or 高雄場次,請務必擇一參加。

詳細面談地點及個人時間,將於6月1日發出之面談通知說明。

面談項目參考︰

項目與比重 內容
熱忱(25%) 對於環境議題、NGO、鯨豚、人的熱忱
基礎知識(15%) 對鯨豚的基本了解,對海洋及解說工作的了解
經歷(15%) 過去曾參與的工作、是否具領導能力等
表達能力(25%) 包括組織能力、口齒清晰度、表達能力
態度(20%) 應對進退是否合宜、成熟度
印象分數(10%) 如語言能力、特殊才能、特別之條件等

(五)繳費方式:

請以信用卡授權書、郵政劃撥(帳號0665 9669戶名: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或親至本會現金繳款。

(六)特別說明:

報名前請注意面談日期地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場次。

本訓練課程不接受中途加入之成員。

課程三─「山水踏查」戶外課程費用,由當趟所有參加者分攤。

學費不包括活動期間的食宿費用。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