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何去何從?(1)石雕先於藝術季

如果我們希望以石雕帶動(一部份的)觀光,讓藝術家有充分時間空間琢磨作品質素與源源不斷的人才投入,絕對是不可免的基礎工程,因為品質才應該是活動的本質。石雕藝術季的主體在於「石雕」…

6月21日下午,到縣府簡報室聽了一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的座談,產官學界諸多代表皆與會。一直以來,在石雕藝術季逐漸樹立花蓮特有藝文品牌的同時,地方也冒出了不少質疑、檢討的聲浪,據台上的官方代表發表示,這場座談即是為了回應地方不同的聲音,聚集討論石雕藝術季未來該不該續辦的問題。

基於每個人各自持有的期望與反省,過程中,屢屢聽見產業界者對石雕藝術季能夠帶來觀光產值,聽見學界建議縣內尚未嘗試過的影視行銷手法,皆使人得以從不同的角度考量藝術季的未來;然而,我以為最重要的,還是當石雕藝術家輪番述說石雕藝術發展至今的幾個困境,例如創作斷層、行銷不出去、主題不明確,創作營時間太短以致無法製作大件的石雕等等,最值得注意與討論。

990702shoyhh9-250.jpg IMG_5736
(左)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於文化局內外展開(右)2009年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創作營現場

石雕是藝術祭的根本,品質是永續良方

石雕藝術季十五年來總共舉辦八屆,的確樹立了花蓮在石雕藝術上的領導地位,與國外亦慢慢建立連結,且吸引不少遊客前往觀賞。但是,從上述的幾個困境聽來,我們似乎還是面臨著與十五年前類似的尷尬處境;而且像創作斷層、創作營時間不足,其實影響石雕藝術的品質甚鉅。

今天如果我們希望以石雕帶動(一部份的)觀光,讓藝術家有充分時間空間琢磨作品質素與源源不斷的人才投入,絕對是不可免的基礎工程,因為品質才應該是活動的本質。石雕藝術季的主體在於「石雕」,而非「藝術季」,這是一個必要的,符合邏輯的前提──沒有石雕的藝術季,不可能命名為石雕藝術季。

石雕既是藝術季的基礎單元,那就更有理由先找到石雕藝術發展的上(創作資本等)、中(展示、紀錄等)、下游(行銷、典藏等)的癥結,從解決癥結出發,以永續運作為前提,設計一套長期的輔助機制,畢竟,光憑一次性的節慶式活動是不可能長遠的,品質與機制才是永續的良方。

因此,說到底,藝術季該不該續辦不是個問題,如何建立石雕藝術的永續環境,才是政府與民間需要一齊努力的地方(光憑政府或民間一方都是不夠的)。尤其是6月22日在縣府官網看到新聞稿,相關局處兩週內將彙集各方意見上呈縣長以做決策的這樣的訊息,從長期發展的觀點,甚為不妥,如果我們連花蓮石雕藝術發展到現在的狀態都沒有深入討論、梳理了,怎麼有更完整、確切的背景資料來思考藝術季的何去何從。

現階段是否應該先針對石雕藝術的發展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同時尋找、統合(前段所說的上中游)各種資源,一方面回頭梳理得與失,一方面累積資源(但是避免包裝成另一項調查研究的採購案),以求充分準備。

總之,藝術季很少是問題的答案,它的功能往往在於提出問題,至於如何解決,則有賴我們的傾聽和修正。

重申,石雕先於藝術季是必須的堅持,這不表示我反對續辦,反對行銷,而是既然石雕藝術工作者都提出種種石雕藝術發展的欠缺了,我們豈能視而不見,逃避根本的問題。如果連身居花蓮的我們都不願好好照顧這項資產了,又怎麼能要求外地人一定要來看呢?

半農半X–石雕達人邱煥源

小時候跟著父母在老濃溪河床上撿石頭玩,打水仗,與豬、牛、羊玩耍,於是他把在社大學的壺雕基礎雕功,運用在他熟悉石頭材料上。他利用農忙之餘,創作自己喜愛的石頭雕刻,牛、豬、貓頭鷹、人物等不同造型的石雕作品…

退去15年的軍旅生活,轉戰法拍公司專任房地產仲介業務10年,返璞歸真,返回老家歌詠快樂的田園牧歌,閒暇之餘玩石頭,創作出屬於自我風格的石雕藝術,並兼任老父親鋤頭下的傳人。

一甲餘的農田,老人家體力無法負荷,而承租給當地農民耕種,邱煥源回鄉務農後,陸續將農地接收回來經營,跟著父母早出晚歸,耕種步驟從基礎學起,當起快樂又充實的自耕農。

農田回收自營後,陸續種了較有經濟價值的香蕉、玉蜀黍、木瓜等作物,從農田的整地、播種、施肥、除草、灌溉、收成全部一手包辦,還會開著小發財車載農產品去市場販賣,自產自銷,他種的木瓜品質還參加評比,抱了一座亞軍頭銜回來,因此增加他務農的信心。

980715-p6060341-360.jpg
邱煥源為就近照顧雙親起居,與妻商量後收拾行李搬回鄉下老家-六龜鄉新威村,重拾鋤頭下田耕作。

難能可貴的事,除了田裡做不完的工作之外,早期在高雄第一社大學得一技專長—石雕技藝,因熱心服務連任班代,順理成章成為學校與學員間的溝通橋樑。小時候跟著父母在老濃溪河床上撿石頭玩,打水仗,與豬、牛、羊玩耍,於是他把在社大學的壺雕基礎雕功,運用在他熟悉石頭材料上。他利用農忙之餘,創作自己喜愛的石頭雕刻,牛、豬、貓頭鷹、人物等不同造型的石雕作品,擺滿在工作坊內栩栩如生。

P6060335
小時候跟著父母在老濃溪河床上撿石頭,於是他把在社大學的壺雕基礎雕功,運用在他熟悉石頭材料上,畫出自己的童心童想。

創作靈感是經過無數次的把玩,角度的安排,還要利用石頭本身的特質與材質,決定雕刻出來的作品。做出來的作品,是藝術的創作,沒有固定的圖案,邱煥源說:最初的雕刻與作品完成時會與原創思考不同,像開始雕一頭豬的構思,但後來完成的作品會因材料本身角度而改變,其中得力於兒時的養豬記憶與山林的經驗,讓他的創作以貓頭鷹與豬崽為主。

他有百餘頭豬,牛造型的雕刻經驗,除了用石頭做雕刻材料外,也會用漂流木來襯托擺設時的原始品味。當問石雕與木雕和壺雕有那些差異,對石雕獨鐘的他順口說:石頭是他從小的玩伴,很有感情,創作出來的作品相對像自己的親人一樣,雕刻時若受損,也會心疼。

邱煥源擁有多重身份,農夫,石雕藝術、學生,他還利用自家庭院空地,栽種有機蔬菜、養身藥草,有朋自遠方來時,隨手摘幾種蔬菜下鍋炒一下,摘幾片養身藥草往茶壺裡放,在自己搭建的工作坊裡談天說地,談創作與當農夫的甘苦,怡然自得沒有紛爭。

P6060351

與他閒談時,會發現他內心有股創業使命,讓他最驕傲的事,莫過於他家的後花園—新威苗圃,苗圃是他小時後玩樂的地方,登上家後面的好漢坡,呈現眼前是一大片近百年桃花心木林道,會讓您流連忘返,如臨仙境。

因擁有得天獨厚的環境,邱煥源有一個理想,他說:他計劃撥些離新威大橋附近的農地,規劃出一種別地方沒有的特色景點,目前最夯的腳踏車之旅新威中繼站、農事體驗營、高屏溪採石樂,石雕彩繪、登好漢坡享受棻多精洗禮,讓來六龜玩的朋友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不但玩出健康,也玩出品味,除了空氣好、人和善、更有如臨仙境的美景。

他還計劃利用家裡原有木造房舍,好好規劃把他心愛的創作作品,擺放在適合他们的位置,來與同好分享。

P6060362

(作者為旗美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