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遷移的備戰時刻-社區避災計畫系列紀錄

其實大家對於政府效率已沒有太大的信心了,加上處理遷村或永久屋議題,只會丟給大型NGO,不定期成為麻煩製造者,讓災民無以心靈重建還要增加陳情抗爭的疲憊。所以面對汛期,很多人覺得不如自救比較實在。

災後重建的時序來到乾燥的四月天,從高屏溪到林邊溪的疏濬與河堤修補工程,日日夜夜。但歷經水利署第七河川局以及屏東縣長得說明簡報後,大家很清楚在定義的汛期(每年五月到八月)範圍內,許多防災或減災工程,不見得能如期完成。這個訊息在考驗災區民眾,要面對避災與救災的準備。其實政府年年都有防汛演習,所有流程也熟悉的不得了,國軍的救災演練也比以往更精進,但是一場莫拉克顯示了手忙腳亂,特別凸顯有救災計畫卻指揮混亂。同時也展現出另一面向的漏洞,那就是所有台灣人民,面對災難時大多是等待政府或軍隊來救援,嚴重欠缺社區內的自救能力。

921地震的教訓經驗,讓中台灣許多社區參與或設計了避災機制,但非災區對此仍舊陌生。因此莫拉克若能帶來經驗的反省,那就是避災類型必須增添土石流與洪災的避災規劃。

不過,政府對於避災的準備動作,仍是緩步作業,想像式的決策仍舊太多,不論中央或地方。因此如果災區各社區或聚落,仍舊以「依賴」的態度來面對汛期,那麼損失的不是政客,而是災區本身。仔細去過高屏兩縣的災區,不需要太多專業知識,光看到場景就會知道今年的汛期無須莫拉克的規模,光是農曆年那場雨,就已經讓桃源、甲仙等脆弱的便道受毀沖斷。

image001

來義鄉大後部落聯外道路位於土石流經過位置,一場小雨也會使部落變成孤島。攝影:周克任(2010.03.28)

為此,災區許多民眾或陪伴社團,頻頻洽詢政府是否有避災計畫,但除了行政院指示高屏兩縣各鄉鎮準備辦理模擬演習,或是水利署集水土保持局開始在重點鄉鎮辦理模擬演練外,許多災區鄉鎮公所的民防體系或防救災承辦人,至今尚未獲得明確的操作計畫,因此更遑論各村里長能預先做什麼準備。

其實大家對於政府效率已沒有太大的信心了,加上處理遷村或永久屋議題,只會丟給大型NGO,不定期成為麻煩製造者,讓災民無以心靈重建還要增加陳情抗爭的疲憊。所以面對汛期,很多人覺得不如自救比較實在。

社區防救災手冊

其實大部份民眾並不知道行政院災害防治委員會有出這個教材,若非NGO團體平常彼此有些聯繫,政府的宣傳通路恐怕永遠也到不了民眾這一關。去年11月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因為協助屏東縣政府辦理災區30個重建工作站得專管中心業務,進行辦理社區說明會時,邀請了長榮大學土地管理系的邵珮君副教授,進行「社區防救災」的專題報告。

image003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於林邊永樂村辦理重建說明會,長榮大學邵珮君老師專題講授「社區避災計畫」與居民互動過程。攝影:周克任(2009.11.29)

由於災情剛過,民眾記憶猶新,因此對於推動這個計畫,沒有人會投反對票的。也因此,大家認為只有一堂說明太少,應辦理一系列的培訓課程。就這樣,由台大城鄉所陳亮全教授等人,本來是為921災區編寫的「社區防救災手冊」,以及過去培訓的種子講師,決定於今年一月開始,在林邊鄉永樂村福記古厝進行為期七次的培訓作業。

image005

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社區防災手冊」封面。資料來源: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

原來要製作避災地圖呀

製作避災地圖,深耕文化工作室的王貞儒老師抱來一大堆的各村落衛星底圖以及各類文具,每一村編為一組,用透明軟墊板鋪在底圖上,王老師要大家運用文具中的彩色膠帶、各類彩色白板筆以及製作很多貼在珍珠板上的符號表,每一組成員當然開始在地圖上去找自己家的位置,不論在平地或原住民鄉,說實在的,衛星空照圖是蠻能引發學習趣味與動力的工具。

image007

社區幹部學習製作避災地圖過程 攝影:周克任2010.02.04)

除了看圖並將現場災情照片,逐一貼在圖的邊緣,然後七嘴八舌的討論當時災情的動態,這樣的目的是在找出真正的致災點,以便之後由社區規劃出較正確的疏散路線、緊急避難所等。

別以為隨手在地圖上圈一圈就能用的,你開始得考慮若集結點只設一處,所有大車小車在此塞成一團,如何在有效疏散的七到八小時內,順利疏散?王老師還提醒,若社區內有許多行動不便的老人、病患、孕婦或身心障礙者,疏散的時間長度還會增加。

顯然的,小小一張社區避災地圖,必須導引社區幹部逐一找出許多關鍵的資料,包括弱勢族群(還要一一幫其配對協助疏散的志工)、要準備的必要藥品、要幫遇到預產期的孕婦提報指定送往的醫院、要調查社區平時有多少台車子、有多少無線對講機,最後還要去預定的避難所或安置所,預先規劃生活空間與公共衛生的準備。一張避災地圖,必須填入拯救圈村人命的各類關鍵資源與動作。

只有辦一場,夠嗎?

雖然廣邀各重建工作站人員參與,但報名的社區只有一半左右,也有一些是內政部委託的生活重建服務中心,但這樣的社區數,以及幹部數,恐怕仍無法推及屏東所有災區社區。特別是原住民因為路遠,參加者稀少。

有些人說,原住民鄉只要提早撤離即可,但這樣的說法太過輕率,許多員鄉聯外道路只有一條,且沿線還有許多村落,若山上的車輛不足,等遊覽車上去還有可能遇到路崩卡住,許多現場需應變的情境,不是如馬總統這樣不食人間煙火的貴人,可以體會瞭解的。因此,原住民鄉恐怕也需加辦培訓課程。

image009

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總幹事吳儷嬅至來義鄉古樓村說明推動避災培訓課程重要性攝影:周克任(2010.04.10)

為此,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四處洽詢願意協辦的團體,特別是手頭剛有經費的生活重建服務中心,但大部分的中心推說這並非是社工專業,也不是與內政部簽訂契約內的業務範圍。因此,僅承辦來義鄉的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理事長成亮表示,這是攸關災民的年度大事,非辦不可。因此縱使經費欠缺下,來義鄉生活重建中心於四月十日正式開辦第二梯次培訓課程,並特別在開辦前,對於來義鄉重災區及非災區部落,一場場辦理說明會,邀請村鄰長一定要出來參加。

屏東縣政府社會處長涂怡娟也認知到社區做好避災計畫有其關鍵性,因此邀請中華溝通分析協會至生活重建中心聯繫會議中,向所有鄉鎮服務中心人員及縣府重建組社工,進行推動計畫說明,並指示社工及各重建中心務必參與第二梯次培訓。

image011

成亮理事長於來義村說明籌設部落避災推動小組的重要性攝影:周克任(2010.04.01)

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發現,內政部本要求各中心必須先予調查高關懷族群名單並進行個案服務評估,但此業務剛好可以作為避災計畫中協助弱勢族群疏散的基本重要資料,因此成亮理事長邀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的王亮懿老師,主動帶領一群研究生當志工,幫忙規劃出新的調查表,以調查弱勢族群在疏散及安置過程中的個別需求,以導引出需要的人力、醫藥、照護及公共空間的安排等。

許多排灣族社區媽媽也表示,願意組隊一起去預定避難所踏勘,用媽媽的細心先來規劃安置空間,才不會像去年那麼混亂。

一場社區營造的避災計畫

社區避災計畫的推動,其實本質就是一場社區營造。社區居民一旦參與進入計畫,必然政府就得提出清楚的對應銜接計畫,等於政府資訊必須釋放、溝通及共同設計,而且民眾參與設計後必定配合及熟悉度會加高,更能減輕政府在疏散避災及救災各種成本上的降低。如果當初遷村或永久屋規劃過程,也能導引社區參與設計過程,那麼今日的怨懟與陳情抗爭必能減少許多。

社區已經開始參與進入避災過程了,接下來要觀察的是,各級政府如何銜接因應呢?

image013

來義鄉老人家參加避災培訓課程,聆聽現場古樓村長協助母語翻譯學習認識土石流神情,專業變得不那麼複雜難懂了!攝影:周克任(2010.04.10)

(作者為屏東縣來義鄉生活重建服務中心專案督導)

藏在田裡的小秘密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作者:亞洲大學數媒系 蔡嘉媛、社工系 尤詩菱、生資系 廖聖鈞 、范姜佳翎

指導老師:林綉汝

在舊正這個滿是田地的農村社區,我們挖掘出屬於在地人物的故事

霧峰舊正社區這一個平凡的小地方,因為這些默默努力的居民們,創造出霧峰的不平凡,我們很喜歡霧峰,這個有純樸的民風,有熱情的人生老師們的地方,我們很慶幸在這裡讀書,能遠離都市的喧囂,來體會不同的民情。

980113-comm-360.jpg

關於舊正社區:

本社區隸屬霧峰鄉舊正村,於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申請成立「霧峰鄉舊正社區發展協會」,舊正社區發展協會正常運作始於2005年,由林绣汝女士接任理事長一職,並積極配合政府發展社區工作。

她以務實的理念,從社區既有的人力與資源出發,包括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文化、志願服務、環境景觀等多種不同的面向,將舊正社區塑造成一個可以參與學習、凝聚共識的民主開放社區。該社區目前仍由林綉汝女士擔任舊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且舊正社區之發展也越趨成熟。

舊正社區的地理位置,舊正社區位在霧峰鄉的最南邊,隔著烏溪與草屯鎮相望,社區的地理區域形狀很像一隻短筒的馬靴,社區內沒有工業污染,寧靜寬敞,民風純樸,主要土地為農田,隨者季節來展現不同的作物景緻。一望無際的農田在春夏之交,綠油油的稻田令人嚮往躺在稻田中,讓大地當我床,享受蒼弓之美;而在秋天收成之時,金黃色的稻浪在風中有如萬馬奔騰般翻滾,讓人震懾於此種壯大之景。

舊正社區的未來願景是想藉著多元化之營造實務及靈感,以期能創造出社區產業的路徑,提昇社區整體競爭力。帶動一個有活力、有朝氣、怡悅歡笑、別有風格的營造過程,吸引居民認同並且主動的參與改造行列,進而配合社區公共事務的推展,為居民營造出一個優質的理想社區。

WHY選擇採訪這三位專家?

舊正社區的產業很多元,所以我們在與理事長的討論之下選擇了採訪〝人〞,我們可以從對話當中,知道這個人的想法,還可以順便偷呷步唷!事前先由理事長與每位社區內的專家聯繫,並約定採訪的時間。每一次騎著車,背著相機,帶著友善到不行的眼神及懷著一顆緊張害羞的心情去採訪,在採訪的過程中,總會有來不及應變的時候,幸好有理事長在一旁幫助我們渡過那個尷尬的階段,以下就是我們採訪的成果。

關於我們採訪的三位舊正社區內的專家:

第一位:陶藝家,劉成功先生。

從畫家轉型為陶藝家的劉成功老師,劉成功老師和我們分享了很多有關於陶藝和國畫方面的事情,從老師家中滿滿的陶藝品及滿牆的畫作來看,老師投入了不少時間,同時也具有相當水準的喔!

image004

在我們採訪陶藝專家劉成功老師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他是一個很樂於分享的人,在我們問問題的時候,他一直東忙西忙的,為的只是讓我們欣賞到他更多的作品,他更大方的用自己親手做的茶具泡茶給我們喝,他說有很多作品在921地震時損壞了,讓採訪的我們真的覺得很可惜,因為我真的覺得老師的作品很大器,讓我們也有了收藏的衝動,栩栩如生的花鳥畫,有禪意的茶具,每一個不同的作品都展現了不同面相的劉成功老師。

劉成功老師是個很有趣的藝術家,他所有的作品都十分的具有特色。告別了劉成功老師,最令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瓶身分別畫了公雞與孔雀的大茶葉瓶,那是令人非常驚豔的兩個作品。

image006

image008

第二位:種稻達人,林淑鈴女士。

一般我們都會認為粗活的工作,都會是男人在做,雖然說農夫並不是只有男生可以當,但是當我見到要採訪的種稻達人竟然是一位很年輕的阿嬤時,我們都著實的吃了一驚,其實在年輕的時候林淑鈴老師並非以種稻維生,而是因為嫁給了農家子弟,才開始了她這份農作生活,也因為對農作有興趣的關係,所以她才能夠勝任這份工作。image011

在採訪的過程中,林淑鈴老師很認真的回答我們的問題,也跟我們分享了很多的種稻小撇步,分享的過程中提到了不少專業的名詞,林淑鈴老師怕我們理解的不夠清楚,還從抽屜裡拿出一本筆記本來,原來裡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她紀錄的種稻心得呢,怪不得會有那麼多的獎掛在牆上,真是實至名歸呢。

我們採訪的時間稻子都收割完了,所以看不到稻穗滿滿的樣子,除了栽種稻米之外,林淑鈴老師還有種些水蜜桃、金桔、向日葵、波斯菊…等,林淑鈴老師說為了提供遊客欣賞,現在她的田已經種了滿滿的花了。

結束採訪之後,我們在大門前發現了金桔樹,現採就能現吃無農藥,對喉嚨很好,所以林淑鈴老師也大方的叫我們順便採一點回去吃。

第三位:麵包花專家,蘇美綾老師。

嗯?麵包花?是把麵粉團做成花的圖案拿去烤成麵包嗎?這個疑問,在採訪之前一直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經過上網收集資料後才知道,麵包花不是花,更不是拿來吃的食物!其實麵包花的材料來於小麥粉與樹脂的加工產物,起源於義大利的麵包師傅,利用多餘的麵包屑捏造不同造型作品,而後由日本人再精研製高品質具伸展性較佳的材料,供手工藝術作品材料,其實酷似我們的捏面人,只是材質上的不同而已。

麵包花作品-豌豆花下的草莓

由興趣到專業的蘇美綾老師,把麵包花做的栩栩如生,當我們進入老師的家,看到那麼多作品驚訝的用手觸摸看看是真的嗎?不可思議的這些作品都是由一團麵包土手工捏塑成的。

可別以為她只會做麵包花喔,理事長說:老師是社區多才多藝的達人,讓我們非常的羨慕。她不但烹飪手藝好、洋裁、花藝及珠寶設計等手工藝樣樣都行,更厲害的是,老師並沒有拜師學藝唷!就只是有興趣,買書看多見習,看完就動手做,多麼令人佩服的學習的能力啊,這個精神我們覺得很值得大家學習。

雖然蘇老師目前還在任職於毒物試驗所,工作快三十年了,她想在退休之後多投入社區服務,看到理事長對社區的熱忱奉獻服務,是促使她最大的動力。因為有共同的理念也兼任舊正社區家政班的班長任務,為了更充實自己,利用晚上還在我們亞洲大學夜間部進修,這種好學的態度真讓人頗為稱讚。

老師在自己的家中親手打造了一個小花園,花園中的一草一木都看得出蘇老師的用心,真的非常的特別,家中的每一個飾品、擺設都可以看出老師的審美觀與堅持,家中的作品非常多、有趣又有創意。還有啊,老師很愛漂亮,一聽我們要拍照就急忙得去把家居服換掉,真是愛漂亮的女人。

image016

認真美麗的蘇老師

蘇老師說:「她希望在她退休後能更有時間服務社區,自己在家開一個工作坊或經營一個小農場,認真的過生活過悠閒的日子」。採訪的過程中,老師還請我們在小花園中吃小點心、喝咖啡。真是十分愜意呢!在此也希望蘇老師能順利的達成她的願望囉。

image018

防火巷的小番茄

採訪活動剪影:

image020

採訪劉成功先生。

image022

image024

採訪林淑鈴女士。

image026

採訪後小結:

推動社區工作的過程,對這些死守田園的長輩而言是多麼艱辛而欣慰。在年輕人離開家鄉後,村落失去了活力,也出現了年齡斷層的情況,甚至沒有辦法提供工作機會。如何吸引青年回鄉參與社區工作的行列,深化向下扎根的鄉土教育課程,創造多元、多層次的參與機會,是目前教育單位與社區工作者不得不面對的課題。

在這次的採訪活動中,除了讓我們更親近、熟悉霧峰鄉這個地區外,也了解到,社區營造活動中,最不可或缺的是人們的勤奮與努力,以及想為眾人貢獻一份心力的無私精神!

(更多的霧峰學專題文章,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