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中科週】關心台灣母親4/23~4/30

法院判決「中科三期」環評違法,法律伸張了正義,政府以不變應萬變;強制徵收「中科四期」彰化基地,村民流乾了眼淚,政府無情不為所動。后里的七星農場,與二林的相思寮,經濟的汙濁泡沫,傾覆在這片土地的源頭活水,天光雲影不再徘徊,烏煙瘴氣長相伴…

民國八年,德先生與賽先生叩響門環,踏入國門!

他們倆跌跌撞撞的,陪著我們走了九十餘年,

到了建國一百年前夕,

賽先生震撼登場,

但德先生的腳步是否跟上?

法院判決「中科三期」環評違法,法律伸張了正義,政府以不變應萬變;

強制徵收「中科四期」彰化基地,村民流乾了眼淚,政府無情不為所動。

后里的七星農場,與二林的相思寮,

經濟的汙濁泡沫,傾覆在這片土地的源頭活水,

天光雲影不再徘徊,烏煙瘴氣長相伴,

低頭不見水中天,而是撲鼻的戴奧辛。

如今,「透早」就出門,不是走到田中央,而是走上街頭;

彎下腰,不為把青秧插滿田,而是要用堅硬的背脊,抵抗科學怪獸的張牙舞爪,

用結滿厚繭的雙手,守護每一寸肥沃的土壤;

農民不驚田水的冷霜霜,卻必須害怕政府的陰森森!

科學園區真的帶給我們科學了嗎?

我們還需要多少科學園區?

難道我們真的別無選擇,要用毒害淨土的方式,來換取不可逆的工業區?

或許十年後,我們只能在變調的相思寮,追憶似水的農村年華;

但是現在,我們不妨來政大中科週相思,聊聊遺失的人情美好!

*中科爭議靜態展*

4/12()4/23()

@中正圖書館一樓大廳

*紀錄片放映遮蔽的天空*

4/23()

@綜合院館北棟270104

(18:30入場,19:00開始)

主講→ 紀文章導演

*台灣母親妳要帶阮去兜位?農村搖滾演唱會*

4/26()

@行政大樓前廣場

(18:00開唱!)

主唱→阿達

農村武裝青年主唱

主講→ 阿烽

紀錄片工作者

*主流之外帶你(妳)看見到不了的地方*

4/27()

@綜合院館北棟270306

(18:30入場,19:00開始)

主講→ 胡慕情 *邀約中*

立報記者,部落格《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

*永不妥協仗劍而戰的環保律師*

4/28()

@綜合院館北棟270103

(18:30入場,19:00開始)

主講→林三加律師

環境法律人協會常務理事

主講→蔡雅瀅律師

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

*天生反穀那是我們的來處,也是去處*

4/29()

@綜合院館北棟270104

(18:30入場,19:00開始)

主講→ 廖本全老師

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副教授

*奇蹟背後傾聽一段血淚交織的故事*

4/30()

@綜合院館北棟270104

(18:30入場,19:00開始)

主講→ 工傷協會成員

大地之母,究竟妳會帶我去哪裡?

我雖然不知道,但我的身影會緊緊依畏著妳,

因為在遮蔽的天空外,除了科技之夢,還有我們胼手胝足創造的奇蹟,

奇蹟背後,為什麼會有廣大的同行者共同守護著沃土?

因為那是我們的來處,也是去處!

政大中科週邀您一起去感受、關心撫育我們的台灣母親!

中興新村─漂流在政治洪流中的孤島

中興新村是我從小生長的故鄉,自從爺爺隨著軍隊撤退到台灣後,我們一家三代在這裡居住了將近五十年,這裡曾有著許多笑聲,隨著爺爺、父親和叔叔相繼離開人世後,家裡只剩下八十多歲的奶奶居住在這裡。為了活化中興新村…

前言:

台灣的「科學園區開發」似乎進入了一波高峰,整個中部從灣寶、二林、中興新村皆被納入開發範圍(此現象請點選這裡閱讀)

以下文章由中興新村的子弟,與大家分享他對故鄉的記憶,以及他眼中看見的中興新村,如何不同的政治洪流中,命運被擺盪的各種變化。

想要更了解中興新村的人可以參考下列網站,是由中興新村榮景促進會 發起人-光華里里長史祝賢所架設,內有很豐富的資料與他所收集的媒體相關報導www.chnv.tw

另可參考資深環境記者朱淑娟撰寫之─「中科四期還沒動土, 中科五期「中興新村園區」通過經建會審核, 科學園區開發將進入另一波高峰」。

981117-xincungug9899-450.jpg

「貓羅溪旁,虎山雄風飛揚,這兒是我們生長的地方。」一首屬於童年旋律的校歌,忽遠忽近的飄蕩在耳邊,稚嫩的嗓音化為連綿不絕的絲線,在耳邊盤旋縈繞著。風箏無論飛到哪裡,總有一條線,若即若離的牽引著它,緩緩的將拉它回來。

2-ap_F23_20091109083353387

凍省後中興新村褪下政治的光環,在各種政治中搖擺,它的定位與面貌越來越模糊

3-ap_F23_20091109094605898

筆挺的大王椰子樹如衛兵般聳立在道路的兩旁,冷眼旁觀著中興新村的起起落落

4-ap_F23_20091109082322862

5-ap_F23_20091110011332162

小巴士進入中興新村的大門口後,穿過圓環,停靠在光華路旁,行走在這條路上,我從跟著路隊長的小學生,變成騎著單車的中學生,又變為推著嬰兒車的少婦,而街上遲暮的身影,似乎越來越多了,他們有些撐著柺杖在人行道上踽踽獨行;有些坐在輪椅上,由看護推著出來曬太陽;有些則被到了鄰近的安養裡,他們孤單的身影越縮越小,最後化為骨灰罈裡的灰燼,永遠消失在街道上了。

6-ap_F23_20091110012034591

白牆橘瓦的簡單平房中,沒有嚴密的銅牆鐵壁與冰冷的水泥磚牆,七里香築成的圍籬,用茂密的枝葉隔開內外,以浮動的暗香悠悠的畫出邊界。院子裡的荔枝樹,已經佇立在這裡五十多年了,這裡曾有著許多笑聲,屬於爺爺、爸爸、叔叔的聲音已離我們而去,到了夜晚,這宿舍寧靜的令人害怕,只剩下奶奶斷斷續續的咳嗽聲迴盪在屋中。

7-ap_F23_20091110011820869

中興新村是我從小生長的故鄉,自從爺爺隨著軍隊撤退到台灣後,我們一家三代在這裡居住了將近五十年,這裡曾有著許多笑聲,隨著爺爺、父親和叔叔相繼離開人世後,家裡只剩下八十多歲的奶奶居住在這裡。

隨著時光的遞嬗,老一輩的居民逐漸凋零,和我一起成長的玩伴離開了眷村,雙十國慶時,家家戶戶不再旗海飄揚;過年時,院子裡不再懸掛著臘肉,馬路旁邊開始矗立起巨大的預售屋看板,一棟棟灰色的透天厝,佔據了視線的每個角落,被時代流放的老舊宿舍,夾雜在櫛比鱗次的華夏間,顯得更加低矮了。

8-ap_F23_20091110013742983

為了活化中興新村曾有許多計劃,但施政的方向,卻隨著政黨輪朝令夕改,淹沒在口水戰中,失去了方向。為了有效立用中興新村閒置宿舍,曾有藝術家駐村的計劃,但大張旗鼓後卻又突然畫下休止符。

9-ap_F23_20091109082744889

無數的經費就虛擲專家學者的報告書中,與名為建設的破壞中,成為一種荒謬的鬧劇

中興新村在九二一大地震時,原省府辦公廳的建築物震毀,民政廳、社會處辦公廳舍拆除之後遺下大片空地,當時的行政院九二一重建會舉行了國際競圖,從35個國家、182件作品中,評選出以「天井」作為主題的首選作品,總共花了4600萬元興建規劃,並命名「921重建感恩紀念公園」。

其中主題「天井」的四圍種了4000株的桂竹林園區,原本期許每根欣欣向榮的桂竹,用來代表災民的「希望」。不料桂竹水土不服,加上設計不良,沒多久就枯死,後來甚至感染了「天巢狗熱」,當初種植桂竹林時花掉260萬,最後南投營建署又花200萬元將桂竹砍除,再改種韓國草以美化景觀。

白忙一場後又回到原點,還不如保持原貌,以免浪費公帑。

10-ap_F23_20091109082948619

但更荒謬的方案又來了,中興新村再造案中,高等研究園區籌設計畫「期中報告」日前出爐,又將921感恩公園推翻,規劃為經濟部工研院大樓用地史祝賢里長說,花了5千多萬人民納稅錢,甫建造完成的921感恩公園,竟然又要廢棄改建,浪費公帑,也匪夷所思

園區的興建,將由國科會主導,比照科學園區的設計規劃完成,預估投入200億元,引進200家廠商。到時中興新村不會再有原來的區域結構,舊有居民將會被迫遷出,新的大樓也會取代低矮洋房,中興新村走入歷史盡頭。

有更詳細的介紹可看漂浪。島嶼–munch 裡面有段發人深省的話

台灣有台灣已有太多閒置的工業區,適宜居住的中興新村變工業區,然後再去破壞自然田野興建住宅區,這種錯位混亂的思考,成為主導台灣發展的問題根源。

在畫了空洞的大餅之後,可能像強心針一般短暫的令人振奮,但之後是否又留下更多荒置的蚊子館,成為以經濟為名的荒謬建築物

11-ap_F23_20091110013413316

修澤蘭女士所設設計的建築,以前曾是台灣新生報的辦公室,又變成第一銀行,現在為一家餐飲店斯列特花園

12-ap_F23_20091110013604305

白色的中心會堂是以前看電影的好所在

13-ap_F23_20091110013001259

它曾是孱弱的細小枝苗,在這裡生根、發芽、茁壯,不斷向天空拓展自己的疆域。站在樹下,你可以感覺到它隱藏在泥土裡,盤根錯節的強韌生命力。

14-ap_F23_20091110012855987
15-ap_F23_20091110124908856

光華路前的綠色隧道因為近似砍伐的過度修剪已失去往日的濃密,只留下令人嘆息的斷肢殘幹

16-ap_F23_20091110010956443

環山路前這棵百年老茄冬充滿了兒時回憶,以前常與童伴在樹上玩扮家家酒,

17-ap_F23_20091109095640171

這是中興新村光明里的公園,松鼠在樹間穿梭,無數的鳥兒以它為巢,棲息在上端,天地之間有大美,這種美需要數十年的經營,卻可能在片刻間毀壞

南投縣建築學會成立一年以來,舉辦第一場學術座談會:中興新村聚落文化資產座談會,目的是要向外界發出在地建築人的心聲。原文請看http://zhz-archi.blogspot.com/2009/09/315lp.html

裡面有一段我覺得很有意義的話在此節錄下來

在我們的建築設計教育裡面,只有「作」的教育,沒有「不作」的教育。我們不曾教育我們的學生,抵制Program對我們生存環境的強暴。
真正有○○的建築師,應該提出的方案是什麼都「不作」的設計。中興新村不需要任何規劃設計,只要恢復原有花園城市的機能。

18-ap_F23_20091110123634775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