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簽名的作品─豐南社區紀行

月初,我和夥伴騎車從玉里出發,沿台九線進入富里市區,接台二十三往東走,首先看見山邊廣大的稻田,金黃稻穗搖曳,午後的陽光下格外溫暖,經永豐社區,抵達豐南─永豐之南,Cilamitay(吉拉米代)。

三年前,第一次到豐南,系上有學長是豐南部落的青年,邀請學弟妹們在豐南展開為期兩個禮拜的營隊,營隊對象大多為國中以下的小朋友,內容則是陪伴寫作業及帶活動和遊戲。名稱溫馨地取作「愛在豐南」,還有一個可愛的團呼:「我把雙手比做七,當作愛心送給你。」

990103fengnanshe18-400.jpg
(上)豐南社區入口(下)稻田景觀
02稻田景觀

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志工、隊輔,第一次進行所謂「服務」,那時候真是滿腔熱血,當然也還要在後來幾年的志工經驗中,才能不斷反思並逐漸意識到,所謂志工不是站在一個比較高、比較多的地方去給予,卻是把自己放進另一個空間中,和原本不熟識的人或環境互動,建立信任關係,打破觀念上無形的種種藩籬,所以,「志工」要感謝願意讓你「服務」的對象,他們付出時間甚至情感,給你機會,使你勇於被改變。

03部落的孩子
(上、下)部落的孩子
04部落的孩子

這都是後來直至現在的謙卑了,我和夥伴們卻一直記得豐南這隱匿而美麗的村落,也不斷回去過:這裏有一位媽姆,總是笑嘻嘻的,總要把你緊緊摟進懷裡,她替我和另外四個女生分別取了邦查的名字:囍慕依、蘇奈、芭幀、舞慕斯,她說,都是漂亮的意思。

這裏有一群小朋友,其中一個告訴我,愛在豐南,就是我們是一家人,要相親相愛在豐南,他替所有的大哥哥大姊姊配對,誰愛誰誰愛誰,有一次,獨留下我,我哀怨地問他,那我愛誰呢?他睜著晶亮的眼睛:「那你愛我好了。」

這裡冬天的油菜花田會長出好多蝴蝶,都是阿嬤種的…

05豐南的油菜花田
豐南的油菜花田

月初,我和夥伴騎車從玉里出發,沿台九線進入富里市區,接台二十三往東走,首先看見山邊廣大的稻田,金黃稻穗搖曳,午後的陽光下格外溫暖,經永豐社區,抵達豐南─永豐之南,Cilamitay(吉拉米代)。

在文史工作室的門前停了下來,接待我們的是豐南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王晉英先生和總幹事吳秋妤,王晉英大哥是舊識,過去幾次在豐南的營隊都受到他很大的照顧與幫助,秋妤是當地青年,在台北工作一陣子後,回鄉服務。

06吉拉米代文史工作室
(上)吉拉米代文史工作室

07與理事長王晉英先生進行訪談
(上)與理事長王晉英先生進行訪談
(下)總幹事吳秋妤與他的先生
08總幹事吳秋妤與他的先生

09社區手工藝
社區手工藝

整個下午,秋妤帶我們認識現在的Cilamitay。

第一站是「養鴨人家」,入口為竹林廊道,通過後是一以稻草及桂竹架構而成的涼亭,屋主鄭秋妹與他的先生在設計此一涼亭前,觀摩其他的類似建物並研究了很久,四邊梁柱上纏繞麻繩,安全考量,擔心孩童在玩耍之間撞到邊邊角角,也同時創造了一種古樸的感覺,秋妹是家政班成員,他們將自家原有屋舍進行修復及綠美化,提供給遊客進行「鹹鴨蛋DIY」等體驗。

10養鴨人家的入口
(上)養家人家的入口(下)鴨群
11鴨群

12養鴨人家中爽朗健談的秋妹姊
養鴨人家中爽朗健談的秋妹姊

第二站是呂正雄faki的家,豐南氣候濕潤,適合黃藤生長,呂正雄faki是藤編藝術家,現年七十三歲,年輕時跑過遠洋,在桃園待了二十八年,回鄉已九年。faki的籐編技術自父親和哥哥那裡習得,從小看哥哥做,我問,看久了就會嗎,他緩慢而認真地回答我,還要做,要做才會。

13藤編藝術家呂正雄faki
藤編藝術家呂正雄faki

籐編並不簡單,選材後必須經過細心處理,一上一下編壓穿繞,循序摺疊。通常一個小型原住民背籃需耗費一至兩天的工作時間,原住民背籃堅固耐用,過去一直是居民生活必需品,不但能攜帶重物,更能背負孩童,現今除實用功能外,搖身一變成為擺飾品,faki製作各種尺寸的背籃,也運用人工藤鮮艷的顏色加以混編。

14細膩熟練的籐編技巧
(上)細膩熟練的籐編技巧(下)faki的藤編作品
15faki的籐編作品

家中牆上掛滿了他的木刻作品,是近年進修學來的,faki的木刻作品內容多為阿美族人物,他笑說,在松年大學裡學木雕,排灣族最厲害。faki現在更在社區內開課,一個禮拜兩個小時,教導部落的小朋友學習籐編技藝。

離開前,我問faki,我們拍了很多你的照片,你要嗎?faki習慣以族語交談,對於華語的反應較慢,我重複了一次,用更慢的速度。faki聽懂了,伸出兩根手指,比YA的手勢,笑著說:「我要兩張!」大家都笑了。

16faki的木刻作品
(上)faki的木刻作品(下)可愛的呂正雄faki
17可愛的呂正雄faki

第三站,我們來到已廢校的四維分校,這裡有一列清空的教室,未來會是社區的碾米廠和農事體驗中心。建築物外的走道和花園,都靠工班們辛苦打理出來,沒有邀請任何專家代為設計,居民用竹築成籬與廁所的門,把椰子殼做成植栽的容器。沒有水,工班們就從很遠的地方自己牽水過來。一點一滴都是居民的心血累積。籌備中,預計十二月開幕。

18已廢校的四維分校 社區爭取作為碾米廠及農事體驗中心
(上)已廢校的四維分校 社區爭取作為碾米廠及農事體驗中心

19居民自己運用竹子設計的廁所門  20居民製作盆栽造景
(上左)居民自己運用竹子設計的廁所門
(上右)居民製作盆栽造景

第四站,回到吉哈拉愛橋,沿扁平的鵝卵石往裡走,進入「生態廊道」,這條廊道通往「石屋」,存在已久,但過去必須要走在水圳邊緣、溯溪而上才能抵達,今年搭配重點部落計畫重新整理,居民組成工班,就地取材,以木頭和竹子搭建橋樑,穩固而看來古樸,形態各異,

尤其是把手,運用樹枝,有最自然的弧度,我甚至發現其中一個橋的扶手是旁邊一棵樹的枝椏,活生生的,發著葉芽。往石屋的一路上,都有鱉溪伴著,沒有被水泥化的她看來溫和而自在,清澈地反射著天空和美人山的身影,映照出淺淺的眼眸般的綠。

21扶手的弧度渾然天成
(上)扶手的弧度渾然天成
(下)工班們在生態廊道內就地取材製成的穩固橋樑
22工班們在生態廊道內就地取材製成的穩固橋樑

23前往石屋的途中
(上)前往石屋的途中
(下)有橋的把手直接援用就近的樹枝 生著嫩葉 活著的橋
24有橋的把手直接援用就近的樹枝 生著嫩葉 活著的橋

去過很多「生態廊道」,那用水泥固定的路,非常好走,方向清楚,但空氣中浮著一種不自然的氣氛,河不自由,像一條被纏繞在腰上釘得死死的腰帶。我也知道許多所謂的「河川整治」其實是整治了以後益發需要整治。走在豐南的溪畔間,有時候會失去方向,有時候會因為濕滑而跌倒,但是,那又怎樣?活著的東西,應該這樣。

再往上行,接近石屋前,遇見四位工班,正在修築木棧步道,我突然想到,前一陣子去聽王小棣導演的講座,他說,是許多中下層的人拼命工作,撐起一個社會的運作,在中國人的觀念裡,卻只認識上層的人,只景仰上層人的藝術,這世界上無處不充滿農工階級從不簽名的卑微的作品。

當下我想到學校前被拓寬的街,它好像是莫名其妙變得崎嶇難行,又好像是突然修好了、寬敞了。每日行走在上面的我們,有多少人感念過築路工人的辛勞,還是將他們視為隱形人?路會自己壞,路會自己好…

25辛苦的工班 生態廊道預計十二月完工
(上)辛苦的工班 生態廊道預計十二月完工
(下)工班在解說廊道的設計理念 他說 自然的最好
26工班在解說廊道的設計理念 他說 自然的最好

27生態廊道是他們兢兢業業發揮創意 為家鄉的作品
生態廊道是他們兢兢業業發揮創意 為家鄉的作品

豐南的生態廊道,也是這群工班大哥,兢兢業業、發揮創意、從不具名的作品。它的維修不見得是為了吸引遊客,卻可以讓自己的孩子到這裡戲水時多一份安全保障,我很敬佩他們,有時候,真希望能有更貼切而不矯情的話語可以用來告訴。

離開前,工班的大哥問我們感覺怎麼樣,我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收起之前嘻嘻哈哈的輕鬆態度,認真地說,這樣會更有力氣把這裡弄得更漂亮。

生態廊道年底前會完工,期盼來這裡親近豐南的人,細細品味這手工的橋、自在的溪,讓它永遠這麼溫婉地流下去。

28鱉溪景致 沒有被水泥化的河溫和而自由
鱉溪景致 沒有被水泥化的河溫和而自由

29豐南是富里鄉最大的阿美族聚落
(上)豐南是富里鄉最大的阿美族聚落
(下)豐年祭每年八月中旬在部落跳舞場舉行
30豐年祭每年八月中旬在部落跳舞場舉行

31隱匿而美麗的豐南
隱匿而美麗的豐南

豐南部落簡介

Cilamitay豐南村位於花蓮縣富里鄉鱉溪中由北岸的沖積河階,是鄉內位置最南、面積最大的村落,東隔海岸山脈與台東縣成功鎮相鄰,南邊則是台東東河、池上。
Cilamitay是阿美族語「大樹根」的意思。清末開始有阿美族人來此定居,最早的落腳處在鱉溪南岸。七十多年前,族人覺得聚落離耕地太遠,才搬遷至目前的位置,因為此地有巨大的楓樹,樹根大到可以做為橋樑,因此命名為Cilamitay。

旅遊資訊

◎養鴨人家位於豐南五鄰104號,鹹鴨蛋DIY須預約:0921-819382 鄭秋妹。
◎呂明雄faki家並不對外開放。
◎「農事體驗中心」和「生態廊道」仍在整修與籌備中,預計2009年12月開幕。
◎Cilamitay的豐年祭約在每年八月。
◎想要認識豐南的朋友歡迎與「豐南社區交流協會」聯絡 03-8832755

交通資訊

◎大眾運輸:搭火車至富里車站後,可在富里市區轉搭往望通嶺方向的花蓮客運,於石門站下車。客運班次有限,出發前應確認班次。或在富里火車站前搭乘計程車前往。
◎自行開車:沿台九線南下,進入富里市區後,左轉台23線,車行約四公里可抵達。

住宿資訊

部落內目前無提供住宿之服務,可至富里市區「富鄰旅社」或鄰近地區的旅館民宿。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