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拿多少眼淚才能換回臉上的笑容:大埔抗爭戶的生命紀實

大埔徵地事件中受波及的每個家庭、每塊農田,都有各自因徵收引起的不同煩惱。這些差異應被認識、包容,因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在自己的環境…

2010年,九月八日上午,我們如往常在十點左右抵達大埔,徒步往約好的受訪戶前進。然而途中經過位在公義路與仁愛路的張藥局時,卻被兩雙泛紅急切的眼睛留了下來。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秀琴,她大大的雙眼充滿感情,給人溫和柔軟的感覺。才打過招呼,講沒幾句秀琴就開始不斷落淚,當時我都還不知道她是哪位,叫什麼名字,只聽到她重複地描述他們家有幾坪、田有幾坪,為什麼連他們小小的田地都不能留下來等等。慢慢重頭問起,她才比較平穩地談了更多東西。

1

秀琴姐帶我們到被保住的菜園,跟我們介紹她剛種下的盆栽 ,拍攝日期11月21日

秀琴是陳家的媳婦,先生與自救會長是堂兄弟。兩家的房屋和田地就比鄰而居,然而規模相較起來可以說是大地主跟小蝦米。在土徵事件之初,秀琴家因為害怕換不到地所以繳了田地部分的權狀,同時申請原地保留,試圖在體制內謀求保存原本的生活方式。抗爭活動熱絡起來之後,終於行政院長吳敦義給了指示,地上物原地保留,被徵收的農地部分則集中換到某個5公頃區塊。於是在9月7日晚間農民與營建署的協調會中,所有抗爭戶的農地部分都換到了該區塊,卻唯獨原本就在區塊內的秀琴家菜園沒有被保留。

2

秀琴家的菜園是婆婆的小天地,84歲的婆婆爬上爬下地要跟我們分享她種下的各種蔬菜(相當可口),拍攝日期11月21日

蹲坐在窄小的藥局裡,秀琴瘦小疲憊的身體卻充滿了控訴的力量。她難過地說,是不是土地小勢力薄,說話就沒有份量。一年來的抗爭過程,秀琴為了專心在自救會中貢獻心力,把原本在科學園區的工作辭了。

媳婦出頭為夫家爭取,這在傳統家庭經濟結構中並不特別;特別的是秀琴所持的理由似乎完全跟財產和經濟維生不大有關係。兩個兒子都在外地,丈夫則鍾情於照顧流浪貓狗,只有她擔負起照顧婆婆的主要工作。她說,老人家如果有自己的小天地,你就不大需要照顧他,他會自己過得很好。對秀琴的婆婆而言,這個小天地就是種菜。

秀琴的婆婆很會種菜;將樹葉堆在一起久了之後就變成有機肥,秀琴形容這是拿時間換取空間的工作。種出來的產物是自己食用,多餘的才拿去附近以便宜價格賣。她相認同婆婆的能力和生活方式,在淚流滿面的訪談過程中,這是少數會讓秀琴嘴角上揚的部分。但想到未來可能失去菜園,就又慌張的直掉眼淚,擔心婆婆無法承受。秀琴的土地情感,源於對人的情感,尤其是老人家。

3

菜園裡的水池,養著多種家禽,家禽的排泄物是菜園最好的天然肥料,拍攝日期11月21日

談到丈夫,秀琴則浮現一種既辛苦又甘甜的情緒。她常跟丈夫開玩笑說:「我比較想要當你的狗,因為當你的狗你會給我秀秀,當你的老婆你不會照顧我。」秀琴的先生就是如此特別,即便餓肚子也得湊錢讓貓狗看醫生。

丈夫的理由是:妳是人,會照顧自己,但狗狗不會。因為如此,秀琴大多時候得要自立更生,我問難道不會覺得很辛苦嗎?她說辛苦阿,但是「每個人的頭頂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她覺得要尊重,不想要求他什麼。秀琴一家的生活並非附著於什麼堅實的物質利益,而是在一個自然共存的空間裡,維繫著一種自在的穩定。

大埔事件中據稱98%的人都繳了權狀,這個數字在論述中往往被輕易地用以說明這些人都「同意」徵收。姑且不論這些「同意」是真是假,秀琴的例子顯示了一件再單純不過的事:繳交土地權狀正是為了想保留土地。這跟為了想保留土地而持續抗爭,僅有手段選擇上的差別,事實上權利受損的情況都是相同的,背後的窘迫情境也難以比較。

根本的問題在於,土徵制度只讓人在沒有選擇中作選擇,然後逼著人們必須不斷動員精力搬出土地情感敘事,來贖回被打了折扣的權利。

秀琴的例子,再次證實了事件中受波及的每個家庭、每塊農田,都有各自因徵收引起的不同煩惱與心事。這些差異不僅應被認識,還應該被包容,因為各種生活模式沒有價值上的高低,重點是每個人都有權利在自己的環境領域中落實自我的生活。

小小幾坪的田地不值多少錢,但是對秀琴而言卻是無價的。它保障了秀琴所深深在意的人的生活目標,也穩定了在她所認同的媳婦角色中構築的親族世界。

十月底,苗栗縣政府貼出一紙公告「變更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基地暨周邊地區特定區(配合行政院『劃地還農』專案讓售政策指示)主要計畫」。相比於六月苗栗縣政府粗殘的徵收手段,這種並非出於權利保障、施恩般的計畫變更,部分成員選擇接受政院所提之換地方案,結束日日憂懼不安的生活。六月以來的抗爭施壓總算有了階段性的結果,無論行政機關是否真正學會了尊重被徵收者,這個過程使得政府必須承認既有徵收程序的草率。協商方案確立後,抗爭戶長久累積的壓力總算獲得舒緩。終於,笑容也再度回到秀琴的臉上。

「在律師的協助下,我就是跟政府官員說,我們的菜園這麼小,請他們放過我們吧!」十一月,當我們再度拜訪秀琴時,秀琴對我們這樣說。苗栗縣政府所提出的都市計劃變更,秀琴的期望出現契機,小菜園保住了,也保住了秀琴家婆婆的小天地,人與土地的情感得以繼續維繫下去。

隨著行政院作出「房舍保留、農地集中」的裁示後,抗爭戶與政府進入了協商過程,儘管仍有部分住戶還未獲得可接受之方案,苗栗縣政府已經作出竹南基地的都市計劃修改,即將送入縣府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進行審議。如同秀琴的小菜園,部分自救會的成員終獲得可接受的方案,結束天外飛來橫禍一般的被徵收狀態,但還有抗爭戶未能獲得合理的方案,位於公義路與仁愛路交口,因為道路劃設而不被同意保留房屋的張藥局,成為大埔自救會內唯一仍處於拆屋、迫遷處境的成員。

大埔徵收事件落幕了嗎?大埔自救會的訴求獲得圓滿解決了嗎?秀琴的案子只是98%中的特例,其他眾多繳交權狀配合徵收者,則眼巴巴看著曲折的抗爭事件過後,政府自曝昔日徵收計畫之不合理,卻得不到任何回應。被徵收者在整個過程中,或幸運地得償所望、或諷刺地失卻立場,一個值得信賴的制度卻始終缺席。

無論如何,爭議終有平息的一日,生活也許可以回歸平靜,然而猶如一場災難的經歷並不容易被抹去,我們無從計算一次徵收案將影響多少人的生命,只盼土地徵收程序能不再草率,讓行政機關不再有粗暴地對待人民和土地的機會。

(有關民間版本土地徵收條例修法草案,請見還我「土地正義」: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出爐;大埔抗爭的後續,請見台灣農村陣線所做之大埔現況整理)

(作者皆為法農成員)

還我「土地正義」: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出爐

717農民在總統府前種下水稻,而後扎根於彰化溪洲與高雄美濃的凱稻已經熟成,而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也已出爐,要正式向政府說:「農民回來了!」

今年6月,苗栗大埔怪手毀田事件震驚全國,電視上,農民衝入田裡以肉身阻擋怪手、母親抱著孩子蹲在田邊哭泣的畫面,令人無限鼻酸。面對蠻橫無理的國家暴力,鉅商財團的步步進逼,農民即使求神問卜,也得不到公理的回答,除了奮起反抗,已經沒有其他的活路 (全台面臨徵收問題的區域列表,請見附錄一)。

7月17日,全國農民集結凱道守夜,以「土地正義」為口號,提出「停止圈地惡行、修改土地徵收條例、召開全國農業與土地會議」三大訴求,並將一甲地的秧苗「種」到凱道上,要求政府在120天內回應上述訴求,否則將於「凱稻」成熟時,重回凱道,繼續抗爭。

如今,扎根於彰化溪洲與高雄美濃的凱稻已經熟成,而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也已出爐,要正式向這個仍在持續毀農的政府說:「農民回來了!」(閱讀詳細條文,請見附錄二)

4804784391_326a50ccf8_b
717種下的凱稻即將成熟,民間版草案也孕育完成(攝影/鐘聖雄)

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簡要說明

一、以農為本、拒絕濫徵

現行土地徵收條例第1條明文規定立法目的包含「增進公共利益,保障私人財產」,然而政府卻任意曲解公共利益的定義,以致許多優良農地被任意徵收開發為蚊子科學園區,不少世代耕作的農民被迫離開耕耘一生的土地,嚴重侵害人民受憲法所保障的生存權與財產權。

為了解決此一情況,民間版修正草案第1之1條明定特定農業區不得徵收、一般農業區應盡量避免徵收,並在第4之1條將公共利益的評估標準明文化,未來需用土地人欲申請徵收土地時,必須依照法定標準製作公共利益評估報告(第13之1條第1項第5款),檢附於徵收計劃書中,由中央主管機關進行審議。

此外,草案第3條也明定政府因公共利益興辦事業而有需用土地之必要時,必須優先使用事業所在行政區內之公有土地或國營事業土地,不得濫行徵收私有農地。

二、嚴謹程序、充分保障

現行土地徵收條例第10條第2項雖然有公聽會之規定,但並未規定公聽會進行之程序,亦未規定公聽會結論之法律效力,導致現實上公聽會往往徒具形式,需用土地人只要派人到場隨便說明一下事業計畫,根本不必理會人民的意見,更有甚者,調派大批警力壓制和看管持反對意見的土地所有權人,於是一個又一個「充分討論並取得居民同意」的公聽會記錄就這麼誕生了。

為了杜絕這種惡霸行徑,民間版修正草案取消了有名無實的公聽會,改在中央主管機關收受徵收申請並會同利害關係人進行現勘後,應依行政程序法之規定舉行聽證會(第13條第5項),使徵收人及被徵收人得就徵收案進行實質辯論,且要求中央主管機關必須於審議徵收案時,將聽證會記錄納入參採資料(第13條第6項),並在准駁理由書中敘明參採理由(第14條第2項第2款)。

三、完全補償、禁止搶掠

過去徵收補償費的計算一直採取公告現值作為基準,然而公告現值與實際市價往往差距甚大,使得財團得以和政府聯手,以低價強制徵收私有農地,再變更地目為建地,然後高價標售或專案讓售予財團圖利,大作無本生意,大發不義之財。為匡正此種近乎搶劫的現況,落實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之意旨,

民間版修正草案第30條依「完全補償原則」之精神,將徵收補償費之計算基準由公告現值改為市價,要求需用土地人必須委託三位以上之不動產估價師,綜合評估一切影響土地交易價格之因素,並以鄰近及類似土地之交易價格作為參考,決定補償價額。第13之1條第1項第15款並規定此價額應記載於徵收計劃書中,由中央主管機關進行審議。

至於農作物與建築物之徵收補償,現有制度僅規定由地方主管機關會同有關機關進行查估,程序草率且缺乏公信力,故草案第31條第4項亦明定農作物與建築物之補償價額應比照土地查估之方式,由三位以上之不動產估價師進行查估。此外,農作物之價額並應函請各地農會表示意見。

四、事權統一、民間參與

由於民間版修正草案改採市價補償,且要求需用土地人需在遞交徵收申請時即完成被徵收土地之估價,故草案第15條第2項將原來分屬中央與地方之核准徵收案權限與核定補償費權限,一律劃由中央主管機關管轄。

如此一來,中央主管機關於審議徵收案時,即可一併審議需用土地人所提出之徵收補償費數額是否已盡完全補償之義務;若不符合完全補償,則中央主管機關可以直接駁回該徵收案,以避免人民之財產權遭受不當之侵害。這種作法亦可敦促需用土地人在事前完善其財務規劃,確定能夠支付完全的徵收補償費用後,才發動徵收程序。

另外,為了確保徵收案審議的公正性與專業性,避免受到不正當的操弄,草案第15條第3項明定土地徵收審議委員會的組成必須擁有三分之二以上由NGO所推派的民間委員,且應包括法律、地政、經濟、城鄉規劃或都市計畫、公共政策、農業、原住民等專長人士在內,以保證徵收案之公益性、必要性與補償之完整性確實經過各界肯認。

五、農民團結、還我「土地正義」

台灣以農為本,農村以血汗餵養寶島,農人辛勤彎腰只為生計,但這並不代表農民就是好欺負的。土地徵收制度不應該是國家和財團壓榨農村、強搶農地的工具,而必須是保障財產與捍衛生存的底線。這不只是農村與國家財團之間的戰爭,而是與每一個人休戚相關的事,因為浮濫徵收惡法不除,你我都有可能在下一秒成為資本黑手下的犧牲者。

沒有人的雙腳可以離開土地,沒有人的成長可以離開糧食,守護農村,就是守護台灣的未來。民間版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的出爐,象徵著農民意識的覺醒,在凱稻成熟的這一天,農民要大聲地宣告,捍衛草根人民的生存權、捍衛農地生機、維護糧食主權,為台灣永續發展而努力。

附錄(1)20101111全台各地反徵收區概要

全台閒置工業區生產基地高達2263公頃,其中,科學園區聞置用地尚有253公頃,政府進行重大開發案時,未妥善利用閒置地,反而擴大徵收農地、不公不義。

各反徵收區 地點 開發案 土地徵收面積 備註
苗栗竹南大埔自救會 苗栗竹南大埔 竹南科技園區 28公頃 對當地農業產生嚴重環境污染
苗栗後龍灣寶自救會 苗栗後龍灣寶 後龍科技園區 150公頃 總開發面積362公頃,徵收民地佔總徵收面積51%,並引入傳統產業污染當地農地
竹北璞玉自救會 新竹竹北、芎林 台灣知識經濟旗艦園區(前身為「璞玉計畫」) 447公頃  
竹東二重埔自救會 新竹竹東二重埔 「新竹科學園區三期」後變更為「變更新竹科學工業園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
討)(新竹縣轄部分)案」」
440公頃  
彰化二林相思寮自救會 彰化二林 台中科學園區四期二林基地 80公頃 總開發面積650公頃,主要徵收台糖地。
彰化高鐵(田中)自救會 彰化田中 台灣高鐵彰化站 183.34公頃  
台北縣土城彈藥庫自救會 台北土城 土城都市計劃案 20公頃 總開發面積139公頃
桃園鐵路地下化自救會 桃園中壢、平鎮 台鐵桃園中壢段高架化工程 徵收總面積500公頃含農地322公頃 四千多戶、二萬居民面臨房屋拆除的命運(拆除建物2.7多公頃)

資料來源:全各自救會、捍衛農鄉聯盟、台灣農村陣線整理

附錄(2)土地徵收條例修正草案總說明

現行土地徵收條例(以下簡稱本條例)係民國89年2月2日總統令制定公布施行;並於民國91年12月11日日總統令增訂公布第36-1條。緣因苗栗大埔事件,與各地被徵收農地之農民自救會夜宿集結凱道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並引發人民對政府及憲法法治的高度疑慮,要求修正土地徵收條例之聲浪也逐漸升高。

為落實保障人民財產權及生存權之基本人權,強化憲法上比例原則與公益原則在土地徵收條例之地位,使土地徵收程序、人民行政正當法律程序、行政機關之權責、徵收補償及相關行政救濟更為明確,以減少各機關實務運作上的爭議,及人民土地動輒被徵收而生之社會不安定性,並使人民因土地被徵收而受之損失,能獲得「完全補償」。故參酌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多次討論所提建議,擬具本條例民間版本修正草案。

本次修正草案重點為強化比例原則與公益原則在土地徵收條例之地位、落實人民行政正當法律程序及將「完全補償制」予以明文化,將本法各條所稱之損失,皆明文包括「所受損害及所失利益」在內。本草案計修正三十二條、新增六條、刪除二條,共計修正四十條條文

下載全文

【食育與農村】第八屆農村願景會議

研討會將邀請關注日本食育法案推動,對綠色廚房、校園農園概念與實踐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地國小營養午餐、有機豆腐製作、以及有機農場經營者,共同來討論、研擬台灣的食育教育。

本屆農村願景會議討論議題— 食育與農村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與花蓮鄉村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曾文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牛犁社區發展協會合辦農村願景會議,邀請全台各地關心農村發展議題的有識之士聚集,討論台灣農業及在地農村發展課題。農村願景會議係藉研討會形式發表學術知識、實務經驗,並安排發表者及與會者進行互動交流,並研擬相關議題之對策。

會議進行之流程分為兩部分,一為以「食育」為主題,將校園飲食、家庭飲食與農業、農村相關之議題發表與討論。第二部分則配合議題,至花蓮在地社區、農場進行實地參訪。

2005年7月,日本官方公布了《食育基本法》,並訂每年6月為食育月,目標在培育國民具備正確的飲食知識、選擇食物的能力,實踐健全的飲食生活。除了宣示食育成為全民運動,更納入教育方針,希望能讓孩子從小學會自我管理飲食生活的能力。食育的概念延伸到食物的產地,所以農村的生產環境,農產品的安全、衛生與營養成了關注的焦點,

研討會將邀請關注日本食育法案推動,對綠色廚房、校園農園概念與實踐的專家學者,以及在地國小營養午餐、有機豆腐製作、以及有機農場經營者,共同來討論、研擬台灣的食育教育。

一、 主辦單位: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二、 協辦單位:花蓮鄉村社區大學、旗美社區大學、曾文社區大學、永和社區大學、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牛犁社區發展協會

三、 時間:2010年11月19日至11月20日止(報名時間即日起至11月15日止)

四、 報名方式: 網路報名-http://tinyurl.com/2vk9loe

或將簡章傳真至03863-3320

五、 地點-東華大學文學院 一樓大講堂

如有疑問請洽 03863-3326助理:黃佳安、邱于珊、巫正梅

image001

第八屆農村願景會議議程(暫定)

11/19 (五)
時間 議程
1300~1330 報到
1330~1430 始業式、引言:夏禹九 院長、劉瑩三 主任、戴興盛組長主持人:蔡建福(東華大學教授)
第一場1430~1600 <日本食育基本法>主持人:邱奕儒(慈濟大學教授、樸門農藝推動者)主講人:張瑋琦(新竹教育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李美玲(花蓮縣北林國小營養午餐計畫)

1600~1630 茶敘
第二場1630~1800 <幸福餐桌>主持人:顧瑜君(東華大學教授)主講者:陳惠雯(幸福餐桌作者、秀明農法推動者)

在地案例回應:顏嘉成(舞鶴加納納部落森林咖啡實驗計畫)

1800~1930 晚餐
第三場1930~2100 <校園農園>主持人:張正揚(旗美社大主任)主講者:梁明煌(東華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一):黃木蘭(北埔國小校長、花蓮縣環境教育專家輔導團計畫)

在地案例回應(二):楊鈞弼(牛犁社區交流協會總幹事)

11/20 (六)
0830~1000 參訪活動(安排中)
第四場1030~1200 <校園綠色廚房>主持人:周聖心(永和社區大學執行長)主講人:宋秉明(東華大學教授)

在地案例回應:小魏與阿順(味萬田有機豆腐)

1200~1300 午餐
第五場1300~1500 綜合座談-食育與農村發展的連結與談人:宋秉明、李美玲、周聖心、邱奕儒、張正揚、張瑋琦、梁明煌、陳惠雯、黃木蘭、楊志彬(台灣社造學會秘書長)、楊鈞弼、蔡建福、顏嘉成、顧瑜君
1500~1600 茶敘

報名表格 請點選這裡下載

網路報名網址-http://tinyurl.com/2vk9loe

報名簡章網址-http://tinyurl.com/2uon6hv

傳真報名者請傳真至( 03)863-3320

會議地點─

image003

寫給典寶河谷的一封信

搭乘舢筏的我們都在心中不禁這樣問起自己,越貼近水面,越難說服自己去放棄和河流相處的機會;越走往深處,越難相信原來河流是這樣被接受與看待這樣的事實….

image001

Hey~~親愛的,我們心中牽掛著你

既然思念無處去,那就索性起身去探訪你

看你流著什麼樣顏色的血液

看你留著什麼樣外觀的造形

看你瘤著什麼樣惡臭的毒害

那天5個多小時的一段行走,從海口到糖廠,從早晨到日正

用膠筏川流在你的下腹

用雙腳穿梭在你的沙域

用雙眼領略了你的丰姿

用雙手碰觸了你的細微

如果你不介意,我們想好好認識你,不是那種一夜情,

而是以結婚為前提的長久交往,用真心,用誠摯。

好玩的事情來自一個小舉動

開啟這段故事就得細說從頭,畢竟好玩的事總是來自於小舉動。

某天辦公室電話響起,那頭的聲音是一名年約30幾的女性,劈頭就問我蔣理事長在不在辦公室?心想,現任理事長也在今年5月換了人(流動領導人是對組織的公德一件),而且蔣前理事長從來就沒有固定的辦公空間,因為他是田野草根文化的突擊第一隊大隊長!想當然耳我只能必恭必敬地回問找蔣前理事長有何貴事?

原來對方是要邀請蔣耀賢老師擔任99年度國立第一科技大學新生大會上的演講者,雖然只有短短的30分鐘,但相信口條極佳的蔣耀賢老師應可有超越巔峰之作,於是我就先答應了校方的邀約。我心裡默默想,能在幾千位青年學生的面前演講,那不是太酷了?底下全是蔣老師的信眾,不,是聽眾,而且還不能擅自離場,語畢還會附帶掌聲;若青年學生真不捧場,校方應該有罐頭掌聲的音效可用吧!?

2010年9月8日,新生大會的當天,底下萬頭鑽動的景象(暗指學生按耐不住而騷動的軀體和奔放的靈魂),再加上天公不作美外頭下起了無法逃離的豪大雨,讓原本30分鐘的演講頓時演出加長版。在不失蔣公經典原味與精彩度之下,順利演講完畢,但其中最被蔣公言詞吸引的人,不是哪個無知少女,也不是哪個熱血青年,也不是最高領導校長大人,更不是準備善後場地的清潔工,而是內心澎湃的陳其芬學務長。

會後,她興沖沖地和蔣耀賢老師討論青年社會服務與關懷土地、社區連結等議題,也讓腦筋動得很快的蔣耀賢老師提出「典藏寶貝溪遊記」的概念,從一條貫穿高雄學園(七所大專院校)的河流,來談論探討生活環境、人文景觀、土地價值、社會責任等,不過,是用比較活潑輕鬆的方式來操作,別來說教,只要起身參與就好!

突然感覺有一群人想為環境、青年、教育、社區、文化等面向做事,這股看起來還未成氣候的力量卻逐漸影響或凝聚其他社團單位和有興趣的人的眼光。

典藏寶貝溪遊記的開端

2010年9月25日,國立第一科技大學陳其芬學務長領著課外活動組王組長前來白屋一起商討「典藏寶貝溪遊記」的目標、策略、操作方式等,一時之間從天馬行空回到人間的實際執行面,談到繪製一條河流的綠地圖(含社團組織、生態環境、聚落景觀、社區產業、產學教育、水文治洪等),談到紀錄一條河流和關心她的人們的互動影像記實片(含專業組織、教育者、學生行動等),

談到透過一條河流的生命創作出地景藝術,談到從關懷土地起的簡單生活音樂節(含農村再生、文化資產、社會公共議題等),這些都是由在地文化累積而起,若沒有一番社會省思與檢討,產生實際行動去耕耘自己的文化和環境,那種厚度就容易動搖易碎。

所以,橋仔頭文史協會早在1994年起的「殤溪行」、「樹靈祭」、「鄉土單車行」,一連串在地行動探討了人與環境的關係,也是第一次橋頭鄉的居民有意識到對萬物的尊重與責任,爾後的新市鎮開發、高雄捷運建設、橋仔頭糖廠的廢存利用、橋仔頭糖廠藝術村的逆骨、金甘蔗影展的打死不退…,都是我們見證大環境底下的另一種碰撞折衝過後的文化價值,這條路上我們相信她,並且活出其中的樂趣和精神。

典寶河谷,我們來了!

出發前夕的前置作業也不得不提,因為光是想要找到溯溪而行的舢筏就困難重重,畢竟沒有人這樣搞過,總讓安份進行沿海捕撈的傳統漁夫們有些顧慮,多虧了蚵仔寮文化協會的林金蓮總幹事願意被我們反覆叨擾,以及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的蘇耀廷理事熱心地協尋和打聽。從蚵仔寮漁港走到梓官鄉漁會,再輾轉到高雄縣舢筏協會,又回到蚵仔寮漁港的船夫,這來去之間反映出好事多磨的民間俗語,終究被我們找到一條可以容納10個人的小舢筏,就等待當天早晨7點的登船吧!等著,典寶河谷,我們來了!

image003

2010年10月8日就在蚵仔寮漁港前的新港橋集結,橋頭上逐漸來了幾位夥伴們的身影,國立第一科技大學陳其芬學務長和課外活動組盧寶芬專員、台灣濕地保護聯盟高雄分會蘇耀廷理事、蚵仔寮文化協會林金蓮總幹事、永續空間設計負責人商毓芳老師、橋仔頭文史協會蔣耀賢常務理事、陳志鵬常務理事、黃仲淇理事、何政億執行長、杜依真專案執行等一行10人,興致高昂地聊著今天的探險與期待,絲毫感受不出這是一項艱難的挑戰。

就在等待上船的時分,蔣耀賢老師索性幫大家叫了幾杯咖啡和零嘴,讓這趟踏查工作一開始呈現有點過於浪漫與享受的氛圍。(註:商毓芳老師更是大膽地撐起美美的歐式洋傘,和船夫所準備的七彩大陽傘形成有趣對比。)

image005

image007 image009

第一階段:河谷上的囊中物。(援中港出海口至白米村與芋寮村交界處)

船悠悠地行在河道中,看著原本10年前為大片紅樹林的堤岸,聞著帶著重金屬與家禽類的陣陣惡臭,看著帶些深綠又佈滿著金褐色油污的河面,原來我們的河不是塞納河,不是左岸巴黎,更不是萊茵河。

當然我們也不用氣餒為何我們自己的生活環境中沒有這樣宜人的景緻和環境水準?我們是標準的海洋島民,也是有多樣性的河流貫穿在土地之間,但我們卻讓河流沒有正常呼吸與健康生長的機會。

搭乘舢筏的我們都在心中不禁這樣問起自己,越貼近水面,越難說服自己去放棄和河流相處的機會;越走往深處,越難相信原來河流是這樣被蹂躪的;越是忿忿不平,心中越是冷靜地接受與看待這樣的事實,並且漸漸有具體的工作藍圖在腦海中運轉。很多人都說很重視環境,但卻往往視而不見,所以,可以開玩笑地說,這個踏察的開端是眼見為憑!

image011image013

image015image017

第二階段:河床中的探險家。(白米村與芋寮村交界處至五里林紅橋)

就在河堤水泥牆上被標記著「左25」的排水孔前,就在進入中鴻、燁輝鋼鐵實業的巨大廠房的核心區域前,我們被水深僅30公分的河道給阻隔,不得不臨時靠岸搶灘,改換成11號公路方式繼續前進。可是,還是不想離河道太遠,因此我們選擇在其中的沙岸地形奔走,也意外發現其實在地居民有很另類的鄉村生活,因為堆積的沙泥是很肥沃的地質,就自然而然被當地居民變成菜園。

還有,緩慢的流水和豐富的魚種讓人怡然自得地在沙岸邊上垂釣了起來,撐起大陽傘,執一根小釣竿,置好一折小板凳,一個寧靜的週末上午就油然而生。徒步走在河道上,當然還可以發現更多好玩有趣的事,例如撿到落難神像、木製家具、擺飾等,彷彿是天然災後的二手市場,好像一切都有可能,卻也要付出代價。

image019 image021

第三階段:河岸邊的苦行僧。(五里林紅橋至橋仔頭糖廠的中崎橋)

走在河道中的路總有個盡頭,看見了五里林的大紅橋,彷彿是告訴我們紅燈亮了,該回歸正途。於是就在我們攀上河堤走在所謂的單車專用道時,看見旁邊的社區農夫們正在整理自己的園地,熱情的他們看見筋疲力盡的我們馬上展現台灣人獨特的好客熱情,邀請我們品嘗他們自家種植的甘蔗。上述是真有其事,只不過那位招待我們的農夫是陳志鵬老師熟識的朋友,才能有這麼好的款待…。

沿著單車專用道即可看見林仔投社區被淹沒的河道缺口,長達100公尺的距離被黃色大土袋給臨時堵起來,我們也就索性直接走上大土袋上,霎時間感覺正在完成一件地景藝術的即席創作,因為陳志鵬老師說,那像極在表述金錢物質世界中的購物消費品,卻造成生活環境的損害和困頓。

image023image025

穿越台一線、跨過台鐵軌道、穿過高捷橋墩,我們帶著逐漸疲憊的身軀往筆秀、中崎聚落前進,這一路上就離典寶河谷再遠了一點,因為沒有人工泥化的河堤,那景象就更慘烈了一些。

我們就走在一整片都是農田的邊界上,路上可以看見來不及隨著氾濫的水回到河流中的乾癟魚屍體,也可以看見傾倒的刺竹、香蕉樹、芭樂樹等。等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大片的次森林,只要用手撥開、用腳跨過,就可以抵達1901年建廠啟用的橋仔頭新式製糖廠,也讓經過5個小時行走有些疲態的大家能有鬆一口氣的目標。

image027image029

回到柏油路,走進糖蜜步道,看見蒼鬱的樹林夾道歡迎,就知道離糖廠不遠了。不知有沒有人會羨慕我們的旅行?不知道有沒有第二次的旅程?可是我們相信真實的生活從土地起!

image031image033
image035

中科四期聲請停止執行成功 人民的重大勝利!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被法院裁定「停止執行」,是司法再度對環評制度發出挑戰之聲。法官認為,決定是困難的,最終評估結果要符合社會的最大利益,不是任何一方說了就算。

台北高等行政院法院今天裁准由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民眾聲請的「停止執行」,在行政訴訟裁判確定前,「停止開發程序之續行」。也就是說,在民眾另向行政法院提起的撤銷環評結論判決前,中科必須停止一切進行中的開發行為。

而且這個判決與中科三期七星基地不同,中科三期是「撤銷環評」,而不是直接「撤銷許可」,因此給了環保署在「撤銷環評與許可之間」有了操弄的餘裕。中科四期的判決則直接挑明「許可」,所有許可都應暫停。

據了解,環保署、國科會、中科管理局、內政部等相關單位於稍晚開會,初步決議,這個判決已無可迴避,會尊重司法暫停二林園區開發行為。

這次判決是人民的一次重大勝利!

雖然這只是「暫時性的保護」,而不是最後行政訴訟的結果。然而,有了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的前例,環保署即使官司輸了,還是可以自我解釋法令,不命七星基地停工。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今天公開呼籲政府應守法。

不過無論如何,這個判決是在最近六輕大火、國光搶地、土地胡亂徵收的混濁氛圍中,稍稍讓人感受到的一股清涼微風。

可以保住相思寮?土地徵收已完成,不須暫停

至於眾所矚目的相思寮居民能否保有自己的家?目前還言之過早。

雖然依法中科應暫停整地,但法院判決書也言明,相思寮居民的土地,彰化縣政府已於今年4月28日完成徵收程序,目前土地屬於國有,「暫時權利保護只是暫停」,不會改變土地已被徵收的事實,徵收程序也不會因此而暫停。

律師詹順貴表示,如果居民另向行政法院提起的撤銷環評訴訟勝訴,居民的土地所有權才有機會再移轉回到民眾手上。不過彰化縣政府已發文要求相思寮居民年底前拆遷,居民是否會勝訴、勝訴後環保署是否又會重演中科三期七星基地,輸了也不停工的戲碼,一切都是未知數。

不過就像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說的:「這是一件好事」,環保署在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環評被撤後不到半年,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的環評撤銷訴訟中,又被法院裁定「停止執行」,是司法再度對環評制度發出挑戰之聲。

990730xiagsliaobum5f-450.jpg
居民清楚表示,不願割讓歷史傳承土地(攝影/munch

居民分別向環保署、內政部提起行政訴訟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的開發者是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分別於去年通過環評審查,向國科會取得開發許可。又通過營建署區域計畫委員會審查,取得農地變更工業用地,以及土地徵收許可。

事後律師詹順貴代理106位居民同時對內政部、環保署提起行政訴訟,主張應撤銷環評結論、區委位結論,以及所有的許可。今年5月依行政訴訟法第116條3項提定聲請停止執行。

行政程序法第116條規定,一旦進入訴訟程序就不會停止,但如果「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者」就可例外停止。

法院認為,此案符合「將發生難於回復之損害,且有急迫情事者」的要件,因為中科四期開發所造成的汙染及其他損害,對於居民生命、身體、健康、都將造成無可回復之損害。「暫時性權利保護的機制」可以彌補、緩衝錯誤開發決策的衝擊力,使原處分有受司法審查檢驗的機會,以免違法處分繼續執行造成損害無限擴大、難以回復。

當然包括環保署、中科管理局、內政部都提出抗告,但最後法官在文中說了一段相當感人的話。法官認為,決定是困難的,但認為最終評估結果要符合社會的最大利益。而所謂「社會最大利益」,不是中科說了算,也非環保署說了算,也不是環保團體或居民說了算。

而是任何工業區開發有正向因素,但也有環境負向影響,環評的核心問題就在「增加正向影響、減少負向影響」。

其實這就是環評的精神,環保署自應奉此為環評最高原則,何故要經由民眾辛苦訴訟、由法官口中說出?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農村土地的阿凡達之戰

農村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土地開發的「遊戲」就像《阿凡達》中,人類覬覦潘朵拉星的珍稀礦產,製造出由人類控制的納美人身體出來,用盡其極的騙取納美人的信任…

土地的價值與價格

當孕育萬物的土地成為商品,人們僅以價格高低衡量優劣,忘了溫軟濕潤的大地觸感,拭去了文化與成長記憶,不再滿足於米飯的飽足與野菜的芳香,開始透過各種手段,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解救偏鄉來包裝行銷一連串的卑劣手段,我們期待的合諧與寧靜,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都將成為永不可及的夢想。

地價屢屢創下新高,媒體報導著每坪百萬、動輒千萬億元的豪宅,對照著一般百姓,一生勞苦也換不到遮風避雨之所,無殼蝸牛運動再起。財團控制著政府,政府剝削著弱勢,投資客如虎豹的炒作買賣。都市早已不適合人們居住,水泥建設帶來所謂的便利與繁榮,也帶走了微風、星空與優適的生活。

在治安、環境、交通不佳的狀況下,若不是為了乞求個三餐溫飽,誰會願意困守水泥叢林?誰會願意在這樣擁擠而匆忙的灰色世界裡討食?

台灣農村的阿凡達

回頭看看農村,似乎還保有福爾摩沙之島的殘影,不過,稻田、水圳、紅磚厝等景色卻漸漸模糊。在農發條例第18條開放後,農地陸續長出豪宅,變質的豪華田園住宅,正以集村農舍之名大肆開發,未來十年,農村再生條例將再以一千五百億的經費,建設「富麗」農漁村。

水泥思維從都市蔓延到農村,土地的價值不再是肥沃的泥土、豐收的喜悅,而是擺在金錢天秤上,將農地轉建地,社區變成工業園區、科學園區。

農村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土地開發的「遊戲」就像《阿凡達》中,人類覬覦潘朵拉星的珍稀礦產,製造出由人類控制的納美人身體出來,用盡其極的騙取納美人的信任,在無法說服納美人之後,最後依然燒殺擄掠的破壞搶奪。

糧食戰爭中的台灣戰略

根據《遠見》雜誌2008年5月的報導,受到全球糧荒危機浮現,不僅小麥、玉米價格飇漲50%以上,稻米價格也緊接著扶搖直上,但由於供給始終不及需求,世界各國紛紛自危。在世界各國都致力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同時,台灣依然無懼於糧食戰爭,即使糧食自給率僅有30.5﹪,卻持續「開發」農地。

檢視農委會的統計資料,台灣的耕地面積自1977年至2009年減少了107,316.6公頃,相當於4,146個大安森林公園,近乎四個台北市的面積大小。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土地強制徵收案中,從北到南引發爭議與抗爭的,包括:

台北縣貢寮田寮洋等東北角海岸土地徵收(688公頃)、土城彈藥庫開發(139公頃)、桃園中壢、平鎮等土地徵收(322公頃)、新竹竹北、芎林開發(447公頃)、竹東二重埔開發(440公頃)、苗栗後龍灣寶特定農業用地準備變工業區(362公頃)、竹南大埔土地徵收(163公頃)、台中后里優良農地作為科學園區使用(246公頃)、彰化二林農地變成科學園區預定地(650公頃)、田中高鐵站土地徵收(183公頃)……,總徵收面積高達3,640公頃,相當於141個大安森林公園、4,412個足球場的面積。

這還沒有包括台灣其他地方,默默在進行中而尚未爆發出爭議的土地徵收案,以及國光石化預計將超過4,000公頃的農漁民生存之地,圈起來做為工業區等大型開發案……。

土地,正被企業與政府聯手侵吞中。

堅持土地正義

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異常的當下,政府一方面鼓勵節能減碳,要求冷氣的溫度不可低於26度,大推「地球日」、「環境日」、「無車日」等活動,一方面正快速摧毀提供生態棲息、調節氣候、蓄水防洪的農村,取而代之以工業區或科學園區,不禁讓人質疑口號式的環境政策,更擔憂起這個小島的未來。

若是經濟發展已經凌駕於基本生存之上,「便利」與「繁榮」的代價便不再只是少了微風輕拂、月夜星空,而是連安身立命、三餐溫飽都將成為奢望。台灣的人民啊!還不看清藍綠政治的短線操作,是如何用盡其極的掏空與欺騙嗎?

我們不敢期待人類偽裝的阿凡達能再度愛上這塊土地上美麗的公主,挺身與我們同戰貪婪的敵人,只有團結一心的大聲怒吼,將這塊土地面臨的燒殺擄掠,傳遞給更多朋友知道,持續的監督與鞭策。我相信,合諧、永續的未來,會站在土地正義的一方。

990729afanda483027997505c-4.jpg
美麗的土地與耕作的權力,需要我們一起來捍衛(攝影/munch)

請中科四期轉個彎,給相思老農有個家

在日本國家要徵收土地,地政公務員是千拜託萬拜託,甚至長跪門口,請求地主一定考慮,只有台灣政府是用搶奪式徵收,換成農民千拜託萬拜託苦苦哀求,請求政府留下一條生路。

990729shoyyohece00f86-450.jpg


對抗到無力,對於相思寮的廣大農地,已經失守。無力再保護彰化最美的那一塊農地,一望無際平坦的綠,綠到醉人,綠到痴心。

在台灣,除了灣寶、相思寮、田中以及花東等地,要找到這種沒有工廠,沒有工業區,沒有紛雜農舍的一望無際田野,真的沒有幾處。

農地,不是一塊面積,而是包含水源,空氣,土壤,甚至生物等要項構成的複雜生態系統。我們都市人從不知,種出好農作,除了水、土、空氣,還包含蟲鳥授粉、蚯蚓鬆土,農作不是插下去就會活,在一望無際的綠裡,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奧秘。

這也是為何灣寶、相思寮珍貴之所在,當官方統計全台全台農地面積80多萬公頃,稻米種植面積30多萬公頃,千萬別被數字騙了!這些數字裡的農地碎裂,散佈工廠、道路,甚至已經成為新市鎮的邊緣,早晚面臨開發。台灣農地,已經沒有多少一望無際的綠,甚至在雜草叢生、土地龜裂、或是污水四佈下,讓人懷疑這還算是農地。

相思寮最美的廣大田野,在去年中科四期通過環評,就已經失守,開發最喜歡找這種珍貴農地,台灣又失去一塊一望無際的綠。

現在唯一剩下的就是相思寮以及萬合農場的農戶們,期望留下一小片的綠,為台灣農業留點希望。

這樣的希望,已經夠卑微的,從要求保留大面積農地,為台灣生態永續留些希望,到現今只能期望政府、財團高抬貴手,讓農民在自己土地上生存。

這樣的訴求,已經夠荒謬,就像自己的東西,不能理直氣壯的珍藏,還要請求別人不要強行奪走。

朋友傳來一篇文章,說明美國一棟釘子戶的故事。

西雅圖有個老太太,叫伊蒂絲.梅斯菲爾德(Edith Macefield),生於1921年,1966年搬進了巴拉德(Ballard)西北46街的一個兩層樓的小房子,有兩個臥室。

2007年,開發商計畫在那個地帶建造商業樓,征地拆遷進行順利。但到了老太太這裏,卡住了。老太太的房子比她更老,108歲了。老太太已經在這個設備齊全的舒適蝸居裏,住了40餘年,對一切都很有感情了,不願搬離。

“能夠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大問題”。開發商一次又一次地提高賠償金額,最高達到100萬,超過市值好幾倍。根據市值,老太的房子的地皮值12萬,房子值8 千。老太不為所動。英文西雅圖時報聞訊採訪她。她說,“我不想搬。我不需要錢。錢並不意味著一切。”(I don’t want to move. I don’t need the money. Money doesn’t me an anything.)

老太沒有請律師,沒有寫信到有關部門,沒有上首都華盛頓討個說法,更沒有自己製造燃燒彈或以自焚抗議,只是對開發商說一個很簡單的詞“No”。

開發商無可奈何,只得修改圖紙,商業大樓修改設計圖,忍痛挖掉了老太太這一塊地方,留下這張象徵尊重人權國度的照片。

在日本國家要徵收土地,地政公務員是千拜託萬拜託,甚至長跪門口,請求地主一定考慮,只有台灣政府是用搶奪式徵收,換成農民千拜託萬拜託苦苦哀求,請求政府留下一條生路。

美國的SAY NO!日本的苦苦哀求,換成台灣,場景極其粗暴,強權的政府,竊喜的財團,鐵血的公務員,以及冷漠的社會,構成異樣的冷酷社會。

今年初,立院一場協商會,看到讓人心碎,那有私有財產的主人,苦苦哀求保護自己財產,政府官員是如此虛應冷酷,大家感受一下,至少該讓這個無情政府,再少個五萬票。

發展,建立在別人苦痛之上,不該是文明國度所為。更扯是強徵民地開發,蓋的不是萬民共享的公共建築,而是財團發財的私人工廠,這種公共利益,簡直是國家資本主義的極致,以國家之力維護財團利益。

相思寮,那一片一望無際的綠,漸漸消逝,期待保留優良農地的初衷,已無希望,現在僅剩的只能堅持人權的尊嚴,當老農SAY NO!,中文說就是我家不賣!簡單明瞭,那來怪手警察的強徵豪奪。

一件幫助財團徵地設廠的偽公共利益案,吃掉環境的公共價值,別再毀損尊重人民財產權的普世價值。

相思老農的淚光,只不過要在強徵的600多公頃土地上,保留28公頃人民的家園、農地,留下一絲生存的希望,而如此無奈的請求,不是拆工廠,只不過讓路轉個彎,別讓社會看見心碎的淚光。

官啊!只不過讓路轉彎,讓人民過活。如果還是強橫到底,讓社會想起那一片一望無際的綠,以及土地裡的真正價值,到時民怨沖天,在上街要的是歸還600公頃農地,以及讓一個無情政府,永不復生。

綠意抹成灰,相思淚婆娑。為何一個政府,總愛讓人民哭泣,財團心喜!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原標題為「中科四期要轉彎–官啊!只不過讓路轉個彎,給相思老農有個家」

717之後─我們該怎麼辦?

台灣社會因長期深陷「藍」、「綠」意識形態的對立,讓「政治」與「政黨」直接畫上等號;人們變得不主動過問或參與政治,久而久之就淡忘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之一,逐漸在公民社會中疏離…

編按:內文所有藍色字都可以點選延伸閱讀,請大家自助閱讀,感謝!

───────────────────────────────────────────────────

日本著名武將楠正成因含冤受刑,死後在衣服上留有「非、理、法、權、天」五個字,後人解讀為「無理」不能贏過「事理」,「事理」不能贏過「律法」,「律法」不能贏過「王權」(權位者有權力修改律法),「王權」不能贏過「天道」(報應)。在佛教中常被引用在因果的理則辨正,庶民則以報應作為最後的正義,但這五個字卻也是台灣農民面對欺壓時在信仰中的寫照。

當農友們在生活中受到無理的壓迫,且又陷入儒吏「依法行政」的法網中,而自救之道只能到台北陳情訴願請求「王權」掌政者能夠修改律法,當王權無道時,最終只能狀告「神明」(神農五榖大帝)懲罰無道「昏君」,也就台南後壁崑濱伯口中「報應」7月17-18日在凱達格蘭大道「一起來當農民的靠山」的祭拜儀式,就充滿著祈求上天保佑與告狀的文化意涵

農民在農村中安身立命,調養生息,從農地種作中得到個人與家庭生活所需,對影響農作收穫最關鍵力量的「大自然」一直充滿著無限的敬畏之情,在無力對抗中形塑一種「接受大自然安排」的人生觀,把自然界對應在生活中的種種變異都視為是天經地義的法則。

對於上位王權無道時,而天道(報應)又在「不是不報,是時機未到」的猶豫中,農民們總以隨遇而安,苦中作樂的人生態度自處,久而久之農民在困境中就醞塑一種「敬天知命」(認命)的性格。

990725wo3men2gai-zen-400.jpg

除了敬天知命,也開始學習與社會對話

但農民們這次面對農地、聚落在官商聯合圈地徵收的迫害,不再選擇隱忍認命了,7月17日在「台灣農村陣線」居間連結民間社團、學界的聲援下,各地區自救會自主串聯(苗栗後龍灣寶、竹南大埔、彰化二林相思寮、新竹二重埔….),表達對政府擴張行政強權浮濫徵收農地,又無視於摧毀農村聚落的嚴正抗議,並號召社會大眾參與學習與社會對話

「凱道守夜」更展現出農民團結的堅定意志,決心捍衛農地(命根)與切身的生存權、財產權;「夜宿凱道」也諷刺當權者讓人民流落街頭,露宿凱達格蘭大道。

來自各地的自救會有許多上了年紀的農友,老農們真的很簡單,其實她(他)們不懂什麼是「GDP」、「糧食自給率30%」、「無殼窩牛」、「土地正義」、「農再條例」等專有名詞或法令,但是她(他)們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尊重」;這是不尊重農民的政府。她(他)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永續農作的生活方式,而安居樂業的家園更不容許被侵害,並以生命捍衛。

在台灣「土地」一詞極為廉價,處處可買可賣。即使是在充滿批判與反省自主的公民運動的場域,便宜的「土地是我們的母親」罐頭詞彙,還是被講演者煽情式地消費了好多次。長期以來「土地」(或台灣)被政客、文學、音樂廣泛利用,就像真實的「土地」被過度開發一般,「使用者」並未真實的定義「土地」內涵與本質。難怪需要「土地正義」;學者、農友與政客、資本家心目中土地的異同,需要對「土地正義」的定義做更多的論辯。

台灣社會因長期深陷「藍」、「綠」意識形態的對立,讓「政治」與「政黨」直接畫上等號;人們變得不主動過問或參與政治,久而久之就淡忘自己是這個國家的主人之一,而只留意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政府措施,逐漸在公民社會中疏離。

7月17日「凱道守夜行動」我們看見許多年輕學子全心全力投入活動中熱誠中充滿創意,更發現自主的民間社團各地自發性的公民積極參與,透過網路(Blog、Facebook、YouTube…)的串聯,讓凱道守夜活動的訴求,被台灣社會聽見,甚至全世界,訊息傳遞的高度穿透性不僅帶給冷漠的主流媒體壓力,也迫使傲慢的地方政府在社會輿論中道歉低頭。

990725wo3men2gai-22zen-450.jpg
台灣人民護農挺農凱達格蘭大道守夜行動–各地農友自救會上台表達受壓迫的事實與心情

公民自主參與公共事務的美好集結

這是一次非常成功以農民權益為主體的社會運動,台灣公民自主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美好集結,更是台灣公民社會進一步深化的表徵。當這股新生的力量,若能夠真實地在農村中定根拓蘗,才是體現「717凱道守夜」做「農民靠山」背後的意義。

7月22日政府為去化「竹南大埔怪手毀田」與「老農凱道守夜」的政治效應,政策出現急轉彎,行政院院長吳敦義在未與大埔自救會農民協商下片面宣布,將竹科竹南基地用地,先完成法定徵收程序後,再透過都更保留五公頃的土地,「以地易地」方式提供不願土地被徵收的農民,做為農耕使用。表面看似「尊重」,實則仍充滿上對下的逼迫,難脫官僚「鴨霸」的氣息。

目前各地自救會面對徵收所處的法律進程不一,7月22日是彰化縣政府公告二林相思寮遷移的最後一天,相思寮的住民就像被套上無法解除的桎梏,即將被凌遲的心情,終日惶惶不安,只能在農穫中尋求短暫的慰藉。雖無從掌握目前各地自救會最新的動態與決定,但站在以農民為主體的角度出發,陪伴、關懷、理解、參與是支持農友們好的力量;因為被聽見、被看見。

同日(7月22日)鴻海集團郭台銘透過媒體釋放出重新檢討在台投資的計畫,說是對被學界批評為「台灣之恥」感到灰心。而在農村的農友們如何看待台灣首富郭台銘的反應:「郭台銘,那咧改姓「張」(福老話意思為受挫折使性子)囉,嘜堪乎講兩句!」在原因不明的狀態下,行政高官權貴們一個個急切地表達噓寒問暖的心意。這就是掌權者面對「農民訴願」與「鉅富抱怨」,立見分明的差別待遇。

7月24日在後龍灣寶聚落與幾位民眾閒聊,一位陳姓退休教員以自我調侃的語氣,用民間俚語「橫柴入灶」與「軟索牽牛」(福佬話)譬喻官廳推行政策的不同手段。縣長劉政鴻是「橫柴入灶」,愚笨地把灶口弄壞,讓灶火四射,還差點引發火災;而行政院長吳敦義是「軟索牽牛」,不用使力拉扯,輕輕地動一下繩索,牛就知道怎麼走了。

這是多麼傳神的形容,受壓迫的農民們可真的要格外小心啊!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小地方新聞網
無盡相思-相思寮後援會
台灣農村陣線
二次政黨輪替台灣民主發展的省思」/台灣大學趙永茂
臺灣公民社會建構過程中民間團體發展路徑之研究-成功大學/洪韶崢。

凱道的耳朵

當幾位代表頂著高升烈日,在警力戒護下,前往總統府時,我在馬路這頭,回望那同時被燒燙著的鮮綠秧苗,正小心翼翼地被眾人再一一拾起整裝上車,準備運往台灣幾處安寧的水田。

編按:本文為作者參與717夜宿凱道活動後的散文,為當日活動所見留下抒情記事。

990722kaidaozhug-480.jpg
參與717活動的青年人,用創意表達對農民的支持(攝影/鐘聖雄)

——————————————————————————————————–

聽說不少青年人在凱道守夜後,連補眠了兩天還無法恢復元氣。我不禁憂慮,從各地北上做農的老人家們狀況如何。

從大埔第一次遭毀田的記者會後,情勢發展地相當快速且令農民這方難以掌握。七月十七日這一天傍晚,日頭還亮燦燦的,終於還是同時聚集了怨氣和期待,農民與其他身分不一的人們,站上了凱達格蘭大道。為了展示守護他們所珍視之物的決心,並且守夜直到太陽熾熱地曬上所有人。

那天上午我參加了由「社團法人台灣小小生活文化創意推廣協會」主辦的出版業反折扣戰研討會,紙本書的各產業鏈代表以幾近自殘的方式,向與會者揭露這文化產業各式淌血中傷口的樣貌。中午,我提早離會前,主辦人沙ㄚ問我是不是要前往凱道了。她沒有在當時那一根菸抽完的探問-向自己、向我,主要是向這社會-寫在這篇<關於「priority」——寫在「反折扣戰」研討會、挺小農凱道守夜,以及小小四週年慶之前>之中。

不知情的我,帶著些許沈重轉移到「網路星期二」的現場。網路界的老手新手齊聚一堂,聽聞ilya細細分享<Digital Natives 數位原生代>如何可能被定義、想像與攫取,成為網路社會運動的能量之一。幾位與會者也計畫稍晚前往凱道聲援或觀察。

我續帶著對網路動員/組織的困惑,前往一個對卅歲的自己許願,已獨自徒步環島成功的好友「蘋果」的分享會現場。夾雜在大學男女生聯誼及線上電玩拼場的喧鬧環境中,將近兩個小時間,我們顯然過於靜默地陪同分享者見證了台灣各著名地標最新姿態與面容,台灣人情的濃淡地圖,以及關於「夢想」的重新打氣。

image
凱道聚集了各地想保護農地的人(攝影/鐘聖雄)

到凱道與噗友相會

終於在當晚十點出頭,我來到凱道,先與噗浪上相約好的朋友們坐在一起-「我們在場中間的高台旁邊,桃園高鐵牌子的前面」-和噗友見面,真的好高興好高興。

A 說,這是他第一次參加(遊行)活動。B說,他想來聽聽多方說法,多了解狀況,他覺得收穫很多。B從FB上邀來的朋友,也坐在一旁靜靜聽著,恬恬笑著。另一位噗友C顯然是累了,在連署的帳篷旁暫歇,他說想看看這活動到底是如何實踐它的目的。

噗友們都離開後,我遇到兩位與樂生有關連的朋友、一位高雄林園鄉的朋友(為了讓更多人知道該地將有新開發案而北上),以及一位來聲援的中醫師。於是當場,在凱道的下水道溝蓋旁、人行道邊,中醫師為我們三人「義診」起來。這是我參加社會運動的有限經驗中最有趣的場景。

經友人介紹,來到「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的後台休息區(同樣是人行道上),打過招呼後因插不上話,轉而與身旁的一位眼神頗具興味的大哥及一對看起來很有精神的夫妻攀談。

這對夫妻是看了新聞報導單純為了聲援農民而來,但也在閒談中,分享了家族中曾經歷的二二八險惡事件,年少時因父親隨軍團來台身分及台灣母親所引發同儕間族群認同的衝突問題等。云云道來,頗見參透歷史、憫愛家國之情。提及經網路廣播而得知此活動的女兒,臨時因同學相約出遊而取消同行一事,不見遺憾,但有兩老寬慰的接納。臨子夜,兩老起身告辭返家。

沒想到真正精力過人的是大哥。這位大哥有兩大意見,其一是不滿農陣身為主要監督農在條例的社運團體,卻無法在其三讀通過前有效阻止;其二則是對農陣所辦「我要農村」的活動策略過於溫軟不表認同,頻頻暗示要有衝突或暴點。在我凌晨小睡一小時許期間,大哥已向鄰近多人倡導其理念,並前進臨時的小討論圈,堅定地發表其「農陣失敗」之高論。

image
長者和年青人坐在一起共度屬於彼此的夜晚(攝影/鐘聖雄)
image

夜半還清醒的人們

我在朦朧淺睡中,恍惚聽到無線電視前來採訪。再醒過來,則是被多次清脆的掌聲所引。仔細一看,是一個小小的圓圈,半數是著紅色上衣的年輕工作人員、學者,以及其他參與民眾正對談著,其中還有我從新聞中認得的灣寶洪箱理事長。清晨三點,沒有麥克風,參與的人堅定地表達及傾聽著彼此。最後工作人員以擁抱提醒彼此暫歇或交班。

我向那些明顯青春的青年們探問他們的年紀(大一到碩四),追查他們的背景(清大-政大-靜宜等),他們很認真,很熱血-他們是反中科熱血青年。他們人不多,但是會場秩序井井有然(當然還有農民叔伯阿姨們及其他參與者的協助),他們言談充滿活力與同調的風趣,他們共同思考如何增加夥伴同志,為那些鞭長莫及烽火現場思慮著。他們在凌晨四點幻想著美味豐盛的早餐。

閒談中,代表台灣都市更新公正促進協會(受害者聯盟)的彭大哥加入,告知了令人憂心的遭建商恐嚇要放火燒房子的噩聞。我驚愕不已,揣想台灣到底距離20世紀初緬甸燒殺姦淫擄掠只為油管順利通過的歷史多麼遙遠。台灣的友人曾真誠的問我,是不是因為緬甸的人民不願意搬離,是不是不願意遠離家園的人都值得任何對待。

當我走過,夜裡,清晨,挨著牆壁站立輪班但無法靠著牆壁的警察們,我心中是不忍的。我問他們,是否可坐下,是否有輪班。他們回答不可,以及有輪班。我問,此活動似無激烈抗爭計畫,為何分派如此多的人馬進駐,年輕的警察回答說是要保護遊行者。在那天光未現一刻,我是相信的。我從公園路走向圓環,向每一位明顯疲倦的執法者說:辛苦了。他們皆點頭回禮。

我走到底邊,首先被溫炳原一家三口專業精巧可愛的蚊帳所吸引,而主動加入由綠黨張宏林、天然醋達人徐蘭香大姐及綠色陣線吳東傑先生的晨起聊天會(我回家孤狗才知道都是大咖)。後來南藝大曾旭正教授也加入,大夥兒聊的主題是如何推廣徐蘭香的天然醋,以增加社會運動人士的業外收入。後來高雄林園的夥伴再次與我會合,張宏林先生同我們聊了社會運動團體擁有政黨代表的重要性,並且鼓勵年輕人競選里長。由於朋友和我都不是年輕人,此話題便暫時止住。

樂生的夥伴後來也聚集一起,老石向我和卜派聊弟弟單車環台的英勇事蹟及兄弟情深,還聊到正在想各種激勵辦法邀家中的兩個小朋友一起以簡樸的方式遊台灣。老石是很認真的攝影師,我答應要寄「石頭的石」的客服笑話給他還沒寄出去。

image
警察守護著疲倦的國民(攝影/鐘聖雄)

天色大亮,凱道手傳稻種

此時天已大亮,卻僅六點許。守夜後最重要的「上告五穀大帝農村儀式」活動將在九點開始。我和朋友協助現場的工作人員一同搬整塑膠椅子。隨後,身虛累極的我們決定暫離現場前往鄰近的速食店與友人N共進早餐。聊到首次前往大埔的經驗或許是無感或弱感都市人能與農村產生連結的必要過程,雖然這也是托詞一種。但稍後友人N轉述參與手傳稻種、在凱道上鋪稻的象徵儀式時,那親密感知已不言自明。

當幾位代表頂著高升烈日,在警力戒護下,前往總統府時,我在馬路這頭,回望那同時被燒燙著的鮮綠秧苗,正小心翼翼地被眾人再一一拾起整裝上車,準備運往台灣幾處安寧的水田。

一位警察先生主動、熱心地奔走,與同事調來灑水裝置,關照雲林農友義捐的秧苗。

一些美麗的秧苗、稻穗與綠意,手繪,將還留在凱道幾天。

image
凱道上手傳的秧苗,是彼此愛護土地的信約(攝影/鐘聖雄)

灣寶之淚–剝奪的幸福

洪箱理事長哭了!不只哭著土地被強奪而去,更哭著年邁的鄉親北上抗議,官府就是不聞不問遺棄街頭。「她們儉腸餓肚省著每分錢,卻捨得花費五百元,搭乘遊覽車北上抗議,七趟,她們來七趟,就被這樣對待。」

990707wanbao9b850c080-300.jpg

洪箱理事長哭了!不只哭著土地被強奪而去,更哭著年邁的鄉親北上抗議,官府就是不聞不問遺棄街頭。

「她們儉腸餓肚省著每分錢,卻捨得花費五百元,搭乘遊覽車北上抗議,七趟,她們來七趟,就被這樣對待。」洪箱講著,淚直流。

現場每個人都心酸了!

這個政府很失敗,那種促進經濟的幸福邏輯很可惡,計算出來的天價利益,干當地農民何事,干台灣人民何事,一大筆的創造利益,全部都是財團的企業利益,至多分一些給政府稅收,再拿去浪費或是餵養樁角。再多的錢,人民無福消受,但是創造的利益,卻是在奪取農民的土地上冷血增值。

鬼扯的幸福邏輯,再高的經濟成長,套上迅速惡化的貧富差距,終可明瞭,這種幸福邏輯根本是為財團量身打造。

問題是,灣寶從來不是談錢,至少八成當地農民,根本不要賣地,不管七成四成、原地補配,灣寶人不想賣地,只想留著一口田。

更精確的說,灣寶有著自己的幸福邏輯,那不是上億經濟,而是一份溫飽、一份安逸、一份慣習,以及一份對未來傳承的永續可期。那樣的幸福邏輯是農村價值,不是土地價格。在這個憲法應該保障的人民幸福的國度,擁有土地的人,自己有權決定自己的幸福方式,不是國家將財團利益,化身為公共利益,就要強取豪奪憲法應該保障的人民幸福。

「自由,不能以防礙他人自由為限」,那麼財團幸福,又何能建立在剝奪農民幸福之上?

灣寶是農地,它的私密幸福已在農村歷史中豐厚,安適的老人、回鄉的青年,它要開創的公共幸福,不是污染工業區,而是以保存的淨土,種出最美的食物,為台灣生態貢獻灣寶的心意,那才是全民共享的公共利益,不是財團賺錢、毒污居民的謊言幸福。

孩子被奪走心愛的玩具,會傷心的哭!大人被奪走珍愛的幸福,又如何不淚流。

那些幸福掛嘴的官,看看人民的容顏!這政府沒有給她們一絲幸福,還剝奪她們僅剩的幸福。

看看愁容!人民都哭了!

請記住!在歷史上,紅頂商人可以奉上政治獻金把酒言歡,但是可以顛覆一個政權的是工農,當農民擦乾淚,決心一博,逆民政權終將一無所有。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相關閱讀,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