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地方

如果不是這樣,小客棧不會聚集如此光暈,點亮每個繼往開來的旅人。然後激起自己也該展開自己的壯遊,把多年想法化成行動,勇敢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遼闊。總在每個異鄉輾轉的夜裡,我會想起小客棧,那是你…

有這麼一個地方,那裡沒有鎖。有這麼一個地方,那裡沒有主人。

有這麼一個地方,讓過路來往的旅者歇息,一切自主自助自己動手,旅人與旅人彼此之間成為室友,一起生活。

生活是什麼?生活就是摺棉被、換床單、掃地、洗曬衣服、提水、倒垃圾……眾多瑣碎細節所組合起來的連續動作。那裡的清潔與維護仰賴來往旅者,比照LNT (Leave No Trace) 原則,請所有旅者在離去時將環境恢復原貌,賭注是來者的認同與主動。

前陣子,一群在那個地方相識的旅人相約回去那裡,沒有計畫,只是回去那裡,再續前緣。

什麼地方能夠匯集一群原本不相識的陌生人,義無反顧約好再回去?

這地方叫做小客棧,它在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北端的尾巴,是一間可愛的平房,從○九年四月起開始做空間實驗:

「這裡有一個夢,東海岸能有幾間閒置平房再利用,成為年輕流浪者友善的居所;這裡有一個夢,空間能夠在行者與行者之間,共有共享共同維護並加以改造……如果可以,興之所至時,把自己的力量流放到某個角落,例如他打釘的木椅、例如她做的留言板。慢慢地,就能自己尋找、自己找到。然後我們就能,貧窮地拼湊出,一座富有的島嶼了。」

這理念貼在部落格(http://dulanfung.blogspot.com/)首頁,清楚點明了這地方的緣由。旅人丟少少的錢到一個秘密基地,積累起來的費用除了餵飽小客棧本身,行有餘力則捐予部落,若尚有餘款則儲蓄起來,成為東海岸閒置平房再利用基金。

981214-dreamhostba54622-400.jpg
夢的入口處

小客棧設有駐棧者,駐棧者需搬來都蘭住一個月以上,居住並代為管理這裡。有趣的是,駐棧者也不過就是小客棧的老鳥,只是引領新旅人熟悉這空間,毋需招待彼此,而自然產生室友關係。身分一樣的結果,創造了許多「集體生活」的經典時刻。集體生活在無形交錯的時間裡,一起維護居所環境,吃飯以及閒聊。於是這空間就活了,有專屬於它的生命記憶。

目前的駐棧者是台北的小糖,她從八月搬來駐棧已經四個月了,庭院裡的花花草草被她整理得興興向榮。問她為什麼要搬來駐棧?「因為相信這個世界上,人與人是唯善的。」她這麼說。

圖二
十一月駐棧者小糖從小客棧走出來

不可思議地聽見了「唯善」這回答,在這現代化消費領頭的時代。客廳裡的白長桌上,有一本廢紙再利用的留言本子,裡外有許多〝前室友們〞的痕跡,上面七嘴八舌地說明了一切:

留言本子是前室友留下來的、浴室的水龍頭被修好了、庭院的木桌木椅重新釘好了、新買的備用鐵釘被誰放在哪裡、手提音響由五月的室友捐贈、有人放了多張CD在一旁、生活手冊由六月的幾位室友集體手工完成、八月有人留了一小箱檜木香皂給小客棧……

圖三
來自新加坡的mike打釘木椅

圖四

生活手冊施工情形

這些來往的旅人,相互使用那本子預留話語給對方。前幾頁都給創始人或當月駐棧者的,但到後面已經分不清了,大家各自留言給不同房間的室友們,出現了許多曾經在這裡的名字,也有直接寫著給小客棧的同伴們。這個集合的「同伴」,莫名而成就的「同伴」。也許是過去的、或者未來的,大多不認識彼此,但沒關係,因為大家都來都蘭,住過這裡。

圖五
幾個人買了吐司和番茄,做簡簡單單的早餐

有人說,這令人想起美國的嬉皮,但更自律自愛。也有人說,這空間是有機的。人們帶著自己的背景來到都蘭,也將帶著都蘭回到自己的地方去。這個社群在不自覺中產生,沒有固定的大小,流動率也高,但總體來說一個共同特質:好奇與友善。

駐棧者在這些人身上看到行旅渴望的紓解,見證純樸良善的可能,因離開日常岡位而暫拋責任義務,這使得人的開放性變得極大,這些旅程的線錯綜複雜地交纏在一起,在小客棧裡外穿梭,人們相互扶持(或調侃)的最後,也就是各自回家。

圖�
前室友寄來的愛心包裹,竟然是柚子

第四位駐棧者小糖駐棧到明年一月底,「那以後呢?」我問。「再找有沒有人要來這裡過日子的啊!」

九月時,小客棧收到一封信,是四月的前室友寄來的,她因來到這裡受到鼓舞,完成了一趟想望已久的單人自助旅行。信上這麼寫著:

「如果不是這樣,小客棧不會聚集如此光暈,點亮每個繼往開來的旅人。然後激起自己也該展開自己的壯遊,把多年想法化成行動,勇敢邁開步伐,走出…自己的遼闊。12天的流浪雖然不是住過太多YH,但總在每個異鄉輾轉的夜裡,我會想起小客棧,它平實卻充滿味道,那是你把它擺放在心裡認真對待過,然後紮實成為心底的一種刻痕。」

她從中國雲南12天的自助旅行回來,約了其他人一起回到那個地方。

是的,那個地方在都蘭,叫做小客棧。

人生能有幾次畢業─單車、都蘭山、我的夢(3)

陳品儒寫著:「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瘋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去實現這件事?!也許是因為這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朱珮臻寫著:「從知道這個課程到現在,突然覺得我們好強!!!

一、沒有結束的繼續

長大以後才知道,團結這件事有多難。一群人共同朝一個方向邁進、彼此大聲吶喊著加油,其實是很罕見、也不太容易的事。

台東縣台東市光明國小的畢業成長營「單車、都蘭山、我的夢」,在六月已經圓滿結束了。阿龍老師捧著一疊孩子的單車日記,裡邊有各式樣的吶喊與心情。這一群六年甲班的小朋友,暑假過後便各自升上了國中,單車成長營結束了,但是就教育觀點而言,這不過是另一個開始。

三十多部的單車和孩子們一起畢業,畢業典禮當天單車們排排在舞台前站好,成長營的堅持與精神將會被孩子們一起帶走,繼續他們各自的旅程。

二、最後一頁單車日記

一學年戶外探索教育的課程裡,孩子是主角,不長期陪伴在一旁,觀察他們一年來的轉變,其實無從察覺有什麼不一樣。

有人寫著:「看著眼前的上坡,是那麼地長,是那麼地陡,即使再累,依然堅持到最後,那時的腳就好像〝殘廢〞,接觸地面馬上就〝軟腳〞,真的很痛苦,但是不管多累都值得。」有人寫著:「路上周家豪抽筋,我的心那時好緊張,我們G2就幫他加油。路途中,校長突然說,我的腰好酸,我和江緯聽了,就喊:『校長加油校長加油校長校長校長加油加油加油!!!』」

阿龍老師用白色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大字「做自己」,最後一篇單車日記,孩子坐在課桌前,有些振筆疾書,有些埋頭苦畫,偶爾的交頭接耳中,有一個孩子,獨自坐在那裡,看著窗外的都蘭山發呆出神。

與其乖乖坐在教室裡,在外頭吹風淋雨曬太陽的身體律動似乎更讓人想念,儘管活動進行時其實大家都累得哀哀叫,然則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那些無盡上坡的辛苦與互動加油的熱情還有餘溫,在如今平淡規律的現實裡持續發揮著影響力。

「這次的出外讓我發現自我!只要心中說好,世界第一高峰也登得上去。我人生的第一石頭放下了,我知道風信子如何再開第二次,那就是放下現在,往未來看,往未來前進。」邱得誌是02小隊的隊長,他在活動兩天裡總是騎在前頭,賣力上坡的同時還是不忘精神喊話。

回顧短短兩天,每個孩子都展現了他們的人格特質與不同的堅強,鄭雁曲寫著:「我發現,原本很少來往的同學,其實他們心地都非常善良,互相幫助,各隊一起加油,從那天,我們班的氣氛變了,熱鬧了起來,不再為小事爭吵。」教育的價值,在於創造情境與機會讓孩子學習獨立自主,戶外探索教育不只是讓人看到身體的可能性,更多還有情緒與意志的掌控。

就在騎完100公里的第二天下午,輪子與輪子滑進校門口的同時,喊著「我們回來了!回學校了!」以前,連孩子自己都不敢相信,他們真的做到了。

陳品儒寫著:「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瘋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去實現這件事?!也許是因為這句話──『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朱珮臻寫著:「從知道這個課程到現在,突然覺得我們好強!!!真的是猴塞雷啊~!!!超級棒餒!!!」一言難盡裡只能用專屬於六年級的口吻與筆觸,用很多的驚嘆號展現自信與驕傲。

一學年來孩子們不斷被課程衝擊著,這種感覺陌生又美好,以致於成長營結束後令人處於一種不可思議的狀態裡。這種不可思議讓他們嘗試相信:所有侷限都是人們加諸給自己的,沒有不可能的事。

在師長們的心中,這些孩子們長大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將來,如果他們在喪志時還有一絲力氣鼓舞自己、如果他們不輕易忘記自己想做的事、如果他們不輕言放棄……不全然歸功於這些戶外經驗的鍛鍊,也與它脫不了干係。不需要特別傑出,也許就是一個平凡的、互信互助、愛鄉愛土的普通人。

那麼即已足夠。

980722-dulangrat-360.jpg

單車日記(1) 

單車日記(3)
孩子們的單車日記。

三、畢業的意義

「人總是在絕望的邊緣,才能看清楚自己軟弱的樣子,還能夠在聚在一起幾次?我們還剩下多少日子?」小小的心靈,當然要感傷畢業,他們終於在六月底,和自己彩繪組裝的單車一起畢業了。畢業典禮當天,他們點燃天燈放向黑色夜空,把希望都寫在上面。

天燈搖搖晃晃地升上去了,紅色的火光終會滅,跟在身邊的單車卻是永遠的。

畢�典禮放天燈
畢業典禮當天,他們點燃天燈放向黑色夜空,把希望都寫在上面。

�火接�火-傳承
燭火接燭火,象徵著傳承。

關於台東光明國小的單車畢業記錄,請閱讀:

(1) 單車、都蘭─我的夢

(2) 單車、都蘭、我的夢-光明國小的戶外探索教育 (2)

台東刺桐「廁」記

在都蘭灣裡,有一片最漂亮的沙灘,當地原住民稱它為Fula-fulak(即沙灘之意)。沙灘上有個「刺桐部落」,顧名思義,應該是有刺桐樹的地方,但因為台11線拓寬,刺桐樹的身影也消失在柏油路的盡頭。刺桐主要分佈…

你去過台東嗎?沿著台11線開車南下,在都蘭村到富岡漁港之間,鋪陳在眼前的,右邊是延伸自海岸山脈的丘陵,左邊就是一望無際太平洋。這裡的海岸線往內收成一個叫做「都蘭灣」的廣闊凹口,你會經過加母子、那界、新蘭、郡界、杉原、刺桐、大肚、漁場、伽路蘭…這些可愛的小地方。

980709-2005ge002-250.jpg 台東富山村。圖片來源:政府網站-地名檢索系統

在都蘭灣裡,有一片最漂亮的沙灘,當地原住民稱它為Fula-fulak(即沙灘之意)。沙灘上有個「刺桐部落」,顧名思義,應該是有刺桐樹的地方,但因為台11線拓寬,刺桐樹的身影也消失在柏油路的盡頭。刺桐主要分布在熱帶亞洲及太平洋洲諸島的珊瑚礁海岸,英文稱之為coral tree(珊瑚樹),而這片海灣的水面下也分佈著罕為人知的珊瑚礁。

部落婦女擅長在潮間帶採集家人的食物。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莿桐前方海面下珍貴的珊瑚。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珊瑚是極為敏感的生物,往往是環境品質惡化的指標,雖然台東沒有工業區,但是長期以來,台東的生活污水幾乎未經處理就直接排入海中;臨近海邊的不當工程的廢土、坡地開挖面,在大雨過後沖出許多沙土,也是直接沖入海中。當許多人嚮往台東的好山好水之時,台東的海洋正承受著人類不要的污物,海面下的珊瑚礁生態系每況愈下,海面上卻很少有人注意到事情的嚴重性。愈多人湧入台東進行消耗式的觀光旅遊,在不知不覺之中,環境健康衰敗的速度就愈快速…

部落後方水保局弄的生態工法大排水溝,造成泥流直接沖進海灣,可能危及珊瑚礁。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圖片出處:Singsing拍攝

世代依賴山林與海洋維生的刺桐部落,開始有居民意識到:珊瑚的健康、漁撈收穫量、海洋遊憩資源的多樣性…這些,都與人們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換句話說,人類是自然界循環的一部分,若對環境有什麼不負責任的行為,「個人造業個人擔」,最終會「回報」在自己身上。如果不想坐等山海荒蕪,人們勢必有所行動,扭轉失去平衡的生活。

刺桐部落正在發展一種對環境友善的遊憩產業(或是所謂的生態旅遊業),並且積極地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開始著手,將環境衝擊降到最低。以部落女青年Singsing的家為例,家中的清潔用品,逐步從化學成分改為天然成分的產品,最近還打造了一間特別的生態廁所,希望向社區居民及來海邊玩的遊人,推廣「上廁所,也可以愛地球」的理念。

生態廁所來自於實際上的需求。今年(2009)5月底的端午節連續假期,狼煙論壇活動在刺桐海邊舉行,由於部落不是觀光區,沒有公廁,如何讓參加活動而湧入的人們「方便」,又不會汙染環境,「生態廁所」是合適的解決方案之一。

早在活動前幾週,部落居民就跟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永續生活設計師Peter,討論如何打造一座適合刺桐海灘的生態廁所。這種廁所的優點是,可以省下大量的水,而且人們上廁所的「貢獻」,經過適當的處理後,可以成為堆肥,繼續進行自然界奇妙的循環之旅。在考量過地點、環境承載量、後續維護成本及人力之後,大夥決定以堆肥桶的方式、杆欄茅草屋的外型,運用跨部落的人力財力建造廁所。

進入工地,請注意安全!照片提供:大苑 十八般武藝樣樣俱全的總幹事Lawai,與他「監製」的生態廁所合影。注意樹枝門把。照片提供:大苑

五月下旬,建材陸陸續續搬到部落內的「廁所預定地」。材料包括:附近路邊被清除的外來種銀合歡、在山上採取的野生竹子、海灘撿來的造型漂流木、從市場買來的木板及乾茅草…。

Peter傳授給部落的,是廁所的關鍵技術─「蒐集-堆肥-使用」系統─的運作原理,實體設施則要仰賴部落居民的美學創意與木作經驗。外型粗獷的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Lawai,從家裡帶來齊全的工具;他不需要畫設計圖─因為廁所的該有樣子已經浮現在他腦海中。

建造廁所的那幾日,天都灰濛濛的,不時下起毛毛雨。廁所的骨架是由銀合歡及厚木地板構成,重要的茅坑洞口及踩踏機關,則是用厚木板細工拼製。接下來,就是屋頂與外牆。

茅草竹屋是刺桐的原生建築風景之一,Lawai帶領著部落青年運用竹條、鐵絲及茅草,製作茅草屋頂。茅草若鋪的好,完全不會有滲水的問題,而且與海灘景觀十分搭配。身手敏捷的狼煙行動聯盟成員查勞,負責帶鐵絲爬上屋頂固定所有的茅草,在地面的人不時需要扔幾把茅草給他補強空隙,不輕忽任何細節。

查勞在屋頂上整理茅草。照片提供:大苑 富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巴奈,正為大家示範使用廁所的方式。照片提供:大苑

生態廁所並非密閉,木板圍牆的高度僅及成人肩膀,能夠遮蔽視線,卻不會阻擋空氣流通。我們為八月的生態工作假期志工,留下大片空白的廁所牆面,期盼他們在瞭解、認識部落為生態所做的努力之後,也分享出他們的力量,在廁所內外補充一些相關訊息,讓每一個來到刺桐的人,知道他們正參與一種負責任生活方式的實踐。

經過了十個太陽、十個月亮,廁所終於落成,Singsing看著部落的第一座生態廁所,興奮地說「不知道的人會不會以為…這是海邊度假小屋啊?」。

參加狼煙論壇的人來了、記者來了、到海邊玩的遊客也出現了。

「第一次用這種廁所,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呢…」每一個人都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接近廁所,旋即聞到的不是預設中的臭味,而是茅草「門」的「草香味」。拉開茅草門(噢,門把是Lawai隨手安上的分岔樹枝),登上漂流木鑲嵌成的階梯,進入廁間…「哇,視野真好,可以看到海邊耶」,別擔心,從外面是完全看不到裡頭的。

廁所內有竹片排成的衛生紙架(之後會進階成再生衛生紙),角落擺著一桶由木材行回收的細木屑,勺子是利用海邊的椰子殼削成的。

欣賞完這一切,終於要開始上廁所了!

茅坑洞口上面有個蓋板,使用時要掀開來,下面就是緊密接合洞口的藍色堆肥桶。跟一般人慣用的「坐式沖水馬桶」不同之處在於,需要對準洞口再「投彈」,免得弄髒了其他地方。解放完畢後,有幾個動作要確實做到,生態廁所才能順利運作:

1.使用環保的不漂白再生衛生紙,用完可丟入桶中,創造蓬鬆的孔隙,讓堆肥桶中的空氣更多,加快分解速度。

2.想像自己是小貓咪,舀取大量的木屑覆蓋自己的「堆肥」,直到看不出「形狀」、聞不到「臭味」為止。若廁所發臭,一定是覆蓋的木屑不夠多。

3.最後蓋上蓋子,阻止蒼蠅來沾堆肥,避免寄生蟲、病菌傳染。

上完廁所後,可以用無患子的果實洗手,盡量將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

照片提供:陳品潔 三天兩夜的活動,「貢獻」了兩桶堆肥「原料」。圖片提供:大苑 必須加入大量的腐植質,幫助糞肥分解。照片來源:Singsing攝

五月底的狼煙論壇三天兩夜期間,總共累積了兩桶的「成果」,不過,要等到它成為真正的堆肥,還需要一段時間,可能是數週到數個月,端看「便便」分解的情況而定,原則上是愈久愈好。六月中,生態廁所的技術指導Peter回到部落,跟Singsing一家一起開封檢視成果。

因為這是第一次製作廁所堆肥,半個月前封桶時並沒有加入大量的腐植質,所以分解的狀況不太好,該怎麼辦呢?「繼續等吧!」Peter邊說邊拿起大量腐爛中的枯枝敗葉投入桶子。這些在樹林跟水溝底層,看起來「沒有用」的東西,其實是製做堆肥時不可或缺的「寶物」。

回想起兩個多月來的「做中學」,Singsing說「其實,整個過程沒有想像中困難,堆肥也沒有那麼可怕」。她跟家人會開始蒐集各式各樣的腐植質,那些生活周遭唾手可得的寶物。

就這樣,堆肥桶再度密封,人們繼續耐心等待「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安於這種循環體系的「慢」,不急於一時的「眼不見為淨」。像這樣的生態廁所,它的後續維護,以及因地制宜、不斷修正使用細節直到最適合當地環境條件,需要有心實踐的人來執行。換了一種上廁所的方式,人們看待周遭環境的眼光也跟著改變。

一間廁所,引領人們找回與環境互動的基礎。

圖片提供:大苑

(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協會」網站)

流浪的小孩要回家

在台北當過上班族、待過舞團、也曾留美讀書過,人在異地時,家在遠處傳喚著她,如今她回到自小生長之地,面對許多質疑,她擔起老舊的親情包袱,用跳舞來完成自己。慢慢地,就摸索出一條回家的路──期待自己能留在台東…

之於歸鄉

對出門在外的孩子而言,「回家」其實是一件不太輕鬆的事。家的意象涵蓋許多包袱與記憶,儘管永遠在身邊守護著,隨時想回去都可以……回家不知何時卻漸漸變成一條遙遠的路。

部落的女孩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部落拉千禧階級的草莓,外地求學工作多年,二十八歲的她決定要回家。回到這個阿美族的小村落,能做什麼?台北的朋友不懂,一如從小就沒有太多人理解她對跳舞的喜歡與堅持。

「剛回都蘭的時候沒事做,有一天就想:既然喜歡跳舞,那乾脆來玩個大型表演好了!」草莓這麼說。

她回到自己的家鄉,於去年十二月與薪傳舞團合作籌劃,在今年一到五月,自己編導製作了〈枷‧家〉,以舞蹈融合戲劇與影像的元素,在都蘭村與台東市巡演。舞者都是台東的孩子,由草莓自己尋找適合的對象,訂好排練時間,一切從無到有,一齣現代舞蹈劇碼,就這麼跌跌撞撞地完成了。打破原住民傳統舞蹈的侷限,〈枷‧家〉用了諸多隱喻與象徵,穿梭在現代生活與部落傳統之間,尋找更多關於原住民的展演形式。

都蘭村表演當天,新東糖廠的戶外漂流木舞台前異常熱鬧,燈光、音樂與人聲,一輪滿月升起太平洋,舞者的衣擺在風裡飄著,在夜色下演出〈枷‧家〉。

許多人聞訊來了,不管是在地人或是新移民。還有許多特別從外地趕回來的兄弟姊妹。部落的老人家坐在台下,第一次看到現代舞,看不懂沒關係,重點是他們坐在台下觀賞,如此即已足夠。

台東對草莓而言,儘管就舞蹈創作或學習的環境都不算是非常理想,但她終於,回到自己生長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

980623-strawberry0097-360.jpg

家與枷

她思考回家這件事,劇名為〈枷‧家〉,除了家,也是枷,二者雖同音,意卻殊異,演的到底是家還是枷,台上台下,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答案……或者,還沒有答案。現代舞之於部落,是一個全新的詞彙,捨卻阿美族傳統舞步,草莓提醒自己不忘記傳統的同時,還要嘗試新的可能性,把自我期許與能力放進部落,一起參與一起前進。

她回家了。

草莓說,在豐年祭當中,每當上面的哥哥到弟弟們的階級時,總習慣在路口喊著:「路在哪裡?」弟弟們每每都會應上一句:「在這裡。」指引著還沒找到路的人。一直到哥哥們找到了,才說:「我們到了。」因為經常聽到,從來都不覺得這些話有什麼重要的意思。直到這兩年,才慢慢細嚼話語裡的深刻意含。

之於離家或回家的孩子,茫茫人生大路,路在哪裡?

每一個目的地,似乎都是旅程的終站。然而人生很長,這一站到了,還有下一站,我們似乎永遠正在步入下一個階段中。並且不間斷地發出「路在哪裡」的疑惑。也許從容冷靜地選擇了,也許壓抑著徬徨失措前進。

然後說:「我們到了。」

在台北當過上班族、待過舞團、也曾留美讀書過,人在異地時,家在遠處傳喚著她,如今她回到自小生長之地,面對許多質疑,她擔起老舊的親情包袱,用跳舞來完成自己。慢慢地,就摸索出一條回家的路──期待自己能留在台東,為台東舞蹈界盡一分心力,繁華的花花世界再不吸引她。

DSC_0400

台東原野間跳舞的樣子。

離枷與回家

然而還有更多的青年,還沒準備好回家,或是,不想回枷。草莓說:「我這個年紀回家,是有點太早了。」她笑得很坦蕩,卻不見後悔或遲疑。

〈枷‧家〉的三場巡演如今已順利結束,草莓繼續往返台東市教授舞蹈課程,持續微薄的收入與不穩定的生活雖然辛苦,但她喜歡現在的生活,並且不停止創作的慾望,而預謀著下一部作品的誕生。

單車、都蘭、我的夢-光明國小的戶外探索教育 (2)

在六月的六、七號這個週末,孩子們將騎著自己彩繪組裝好的單車,穿著繡有名字的設計隊服,一起從海岸山脈西側的197線道穿越都蘭山,於鸞山分校轉台23 甲縣道,夜宿泰源國中,隔天一早接台11線,沿藍色太平洋…

編按:

繼一月份刊出「單車、都蘭、我的夢(1)」 之後,作者持續進行光明國小六年級畢業班的畢業學年課程系列報導,透過台東都蘭觀察員崇鳳的追蹤報導,似乎也忍不住為光明國小六年級的小朋友鼓勵與喝采,看著成長的軌跡逐漸拉長,我們期待有更多關於孩子的篇幅與精彩報導。

孩子們的信心

「我原本很懷疑我們六年甲班能完成騎車到都蘭山的行程嗎?一百公里耶!但自從阿龍老師給我們看〈飛行少年〉的影片,我才知道有人年紀比我們小,就已經騎了一千公里,而且還是以獨輪車的方式完成,我們也要學習他們的勇氣,完成我們的夢想。」孩子稚拙的筆跡留在單車日記上,傳達著他對畢業成長營的期待。

台東縣台東市光明國小為六年級畢業生打造的學年課程「單車、都蘭、我的夢」畢業成長營,目前已完成了單車彩繪與組裝、單車調校、上路試騎、交通狀況演練、以及騎乘心理建設……等課程,最近在阿龍老師的引領下,小朋友還學會自己開糧單、估算食材重量,分工合作。

在上路當天,每個人將有八十元的採買費用在泰源當地的商店採買當天的晚餐,依照討論出來的清單分組採買,自行炊事,用小學六年級的力量煮晚餐。「你們這組誰煮飯?」我問。

「我!」小朋友高高舉手。

「你煮飯?」我挑著眉看他。

「我會煮蛋炒飯,一點胡椒和鹽巴,還有兩顆蛋,我在家煮過。」小男生很有自信地說。

教育者的用心投入

校務部份則在幾位老師的協助下,共同完成隊服製作、器材租借、公文行政作業、接駁車聯繫……等等瑣碎的工作。這一學年的活動課程「移動教室:探索學習、夢想實踐」,學校在孩子、家長、老師之間擔任銜接的橋樑,幾場的校務會議與家長說明會,為幾個端點建立信心,因人力不足,主任、老師們都站出來支援活動。這課程絕對不只是孩子們的畢業成長營而已,更多是全體學校同仁的相互信任、體諒與支持。

980614-406fac8f55de-360.jpg
隊員們自己動手彩繪隊旗。

曾於一次課程結束時發覺阿龍老師的疲態,我傳簡訊鼓勵他,阿龍老師回覆:「總希望這門課可以教學生很多,但卻發現收穫最多的是我。」姚麗吉校長時常陪同孩子一起上課,他有感而發地說,這門課他感觸良多,大概與他在綠島的成長經驗有關。之於孩子自我探索與成長、觀察孩子接觸自然並與之互動、和看著他們學習解決困難的過程中,他學到的東西不比孩子少。

另外在導師黃馨儀的帶領下,六年甲班也將於活動第二天,於台23線的登仙橋處有三十分鐘的戶外展演及觀念宣導,一齣關於尊重野生動物(請勿餵食野生動物)的行動劇。小朋友編導排練的過程中,除了逗趣的搞笑,重要的是演出內容應用了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的概念,向來往的遊客傳達保護自然的訊息。

有秩序地搬運單車
有秩序地搬運單車

親近自然的嘗試

在城市裡,家長多少受都會思維影響而較重升學,不如郊區與山區,市區學校在戶外探索教育的推廣上有其執行上的困難。但不論大人或是小孩,內心深處都埋有一個久未探視的渴望,親近自然的身體永遠都在,就是人們願不願意創造機會,不畏懼麻煩與困難地做好萬全的準備,然後能勇於信任與嘗試。

有個小朋友在單車日記上這麼寫著:「我覺得單車課程愈來愈辛苦了,但是老師告訴我,越辛苦、越難忘、越值得。」

在六月的六、七號這個週末,孩子們將騎著自己彩繪組裝好的單車,穿著繡有名字的設計隊服,一起從海岸山脈西側的197線道穿越都蘭山,於鸞山分校轉台23甲縣道,夜宿泰源國中,隔天一早接台11線,沿藍色太平洋經東河、都蘭、富岡,從山上繞向海邊,回到學校,完成小學畢業以前,這最辛苦、難忘又值得的一條路。

尋找心裡面的家-都蘭年輕新移民

一個島嶼邊陲的小村,背山面海,地處偏遠而謀生不易──台東都蘭。儘管如此,不知為何,愈來愈多的新移民移居到這裡。不論是暫居或決定落地生根,都有故事。這些故事也許不怎麼樣,但加總起來,總令人……

一個島嶼邊陲的小村,背山面海,地處偏遠而謀生不易──台東都蘭。儘管如此,不知為何,愈來愈多的新移民移居到這裡。不論是暫居或決定落地生根,都有故事。這些故事也許不怎麼樣,但加總起來,總令人好奇,遷徙與漂流的模樣。

年輕的新移民,或許剛從學校畢業、或許已工作一段時間,過了學生單純的遊歷階段,他們選擇直接轉換生活環境,把自己丟到異地去適應並生存,與當地人互動,甚而為地方做一些什麼。

在相異的時間點,不約而同地搬到這裡,租房子,打簡單的零工:咖啡屋的吧台、衝浪店的小小工讀生、民宿的清潔工、或綠地的園丁……微薄的工資換取簡樸的生活,或長或短地過一段日子。不工作的時候,也許拍照、畫畫、寫字、做手工藝品……也許,什麼也不做。

30歲的小邱從台北搬下來已經兩年了。從前在知名廣告公司工作,月入十萬是沒日沒夜也沒存到錢的代價,一次機緣把她帶來都蘭,她便不走了,留在新東糖廠咖啡屋打工,領取少少的薪水渡日。

980511-09cff3616f72-360.jpg

週日不上班的時候,她在自家庭院做起早餐,以輕食主義帶起愜意,提供村裡的人多一個靜謐的空間用悠閒的早餐。後來,人愈來愈多,開放自家庭院的結果是干涉了生活。

糖廠咖啡屋對面有間閒置的房子,小邱經常站在吧台裡看著那房子工作,前些日子,決定把房子承租下來,移置廚具到那裡做餐點,人們叫它「小房子」。百廢待舉的時候,一切都靠自己用雙手打造。搬木頭、接水電……早期僱用工人一起工作,批土刷牆、搬運木材……後來沒有錢了,只好自己來,於此工作進度異常緩慢。

其內部架設依循自然工法,不用釘子,打刻凹槽,木柱與木板盡數以卡榫的方式銜接。水槽與木櫃從市區路邊搬運而來,屋簷的棚架則是她撿拾棄置的木板,一塊一塊拼湊起來,打釘,用麻繩與鋼索吊起來。

這些緩慢與阻滯的過程都變成艱難的考驗,因著不同人不一樣的口味與意見、因著自己的堅持與妥協,做多種菜單的嘗試。許多理想的食材與食具漸漸都已遠去,只剩下現實,至今她仍然在嘗試。

人們因為不同的原因到這裡生活,有些來幾個月、有些來兩三年,也有來一個禮拜就走了的。「居遊」的年輕新移民愈來愈多,他們在這裡見證生命的彈性,看到貧窮生活的諸多可能。所以即使亂無章法,多種不穩定的生活因子錯置期間,但多少有自在守候那些零碎的希冀。

除「小房子」外,其他如「月光小棧」咖啡藝廊、「好的擺」手工藝品店、「馬利諾廚房」……等,都是新移民的努力,這些心血結晶,加上打工流浪的人,使得都蘭成為台灣新移民繁榮昌盛的一個角落。

人之所以為人,活之所以活,應該有它的一套邏輯在。這邏輯難以有定律或規則,但總得一再地嘗試,才有辦法在重複的挫折裡,找到安定的力量。

於是人們從大都會搬到海邊的小村,用另一種態度,置換自己的生活,斷斷續續地縫補了曾經殘餘的渴望。

移動是為了回歸。

生活的真實度-[好的擺]手創藝術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的新東糖廠裡,有一間曾是備品倉庫,於08年2月經翻修而改造成一個手創藝品店「好的擺」,小小的一間平房,裡邊擺置了八十多位創作者的東西,多數為生活用品如提包、吊飾、項鍊…

如果我們已經習慣了生活如常的瑣碎,如果我們把食衣視為日常起居的理所當然,有一個地方,輕輕地提醒我們,關於手創藝術的美麗。那些已然遺忘的,人天生潛藏在身體裡的本能,用時間和手、理念和心意去創造出一串長長的,不斷追尋的,生活的質的。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的新東糖廠裡,有一間曾是備品倉庫,於08年2月經翻修而改造成一個手創藝品店「好的擺」,小小的一間平房,裡邊擺置了八十多位創作者的東西,多數為生活用品如提包、吊飾、項鍊、筆記本、洗澡用的香皂與絲瓜刷,穿的如衣服,吃的如果醬和醋……這些東西集合起來,就是每個人都正在經歷的,生活。

980427-taidungart-360.jpg

卑南族的馬秋撿石頭彩繪,做成美麗項鍊的墜子;原社(原住民全人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東台灣卡塔文化工坊」,結合現代生活設計和部落傳統工藝精神,帶領婦女學習燒製琉璃珠飾品,走出創意產業的新天地;樹皮製品為台東都蘭部落失傳六十多年的傳統技藝,耆老們在反覆不停地敲打中,終能使用構樹和雀榕的樹皮做成樹皮衣、帽。

住在初鹿的小鳥,喜歡挑揀花布,裁縫成各式樣實用的環保筷袋、零錢包和化妝包等,每一針一線都有愉悅;桃園龍潭的客家人愛琴移民台東,以自然界的花草為油畫創作的主要題材,將其做成筆記本的封面,與大家一起分享花草的生命力……終於,創作從來不是高高在上,所要傳達的無非是手與心的相連,以及和生活的結合。

走進「好的擺」,兩張漂流木的椅子置放在店的正中央,自然的線條與貼合人體的造型,是台東卡地布部落伊命的作品。一位客人看完說:「上天會生給人類一雙手,絕不是沒有祂的道理的。」這些創造或製作的身體經驗埋藏了幾許成長故事,青山的沉穩與海洋的波動交融在裡面。

勞動者用沉默的姿態貼近土地,期冀藉由自己的手工藝,將手做的踏實與快樂傳達給使用者。這些物件也許能成為振興在地文化的重要工具,傳遞著台灣東岸手創藝術的能量與驕傲,但更重要的是,將創作與日常結合,讓人們看見,這些大大小小的東西,就是生活裡,一個繽紛又簡單的美麗叮嚀。

好的擺 (2)

人們儘管奔波忙碌,「好的擺」成為一個手創藝術的展售平台,讓東海岸和其它在地創作者的用心與努力,被民眾看見,並確實觸摸到,這些手工背後的時間與精神。藉由這些東西的質感,讓人與物件進行對話,從觸摸、親近、感覺,進而喜歡,然後能想念土地、自然和手的距離。一份,對生活小小的期待。

於是人們說:「好的東西擺進來,都by好的創作者,看到喜歡就來buy,謝謝光臨say Good-Bye。」

之於都蘭國小的各種都蘭記憶

書包變成了媒介,讓人們記得一個海邊小聚落的氣息,又因為大人們都背過書包,「國小」是一個太久遠的回憶,也許背著國小書包恍惚就能回到過去那個天真稚拙的年紀,不論是對體制的叛逃或是懷念,都有背書包的理由。

定居於後山台東的龍哥(郭明龍)曾經唱一首「背書包」,歌詞前兩句是這樣的:為什麼要背書包/為什麼要背書包……龍哥唱這首歌的時候,正是在台東的都蘭糖廠咖啡屋裡,午夜時分,一幫人隨著酒杯一起搖晃著唱著:「為什麼要背書包……」

歌詞裡的書包和我們所知的書包不同,意指阿美族的情人袋,然而背書包卻是所有人必然經過的一個成長階段。近幾年有一種奇怪的現象開始出現:愈來愈多的人背著「都蘭國小」的書包走在各個城市街頭。人們暱稱紅色的書包「小紅」,綠色的就叫「小綠」,這小紅小綠們莫名其妙地被離開學校的人們或大學生斜背在身上,標示著什麼意義則人人各有不同。

此現象引起新聞媒體的關注,報紙電視都可見其身影,關於「都蘭國小」書包從一個小小的村子裡流浪到台灣各地的消息。

台東縣東河鄉都蘭村裡的都蘭國小,自日據時代至今已建校一百零一年,書包儘管是紅了,網購也能買到,這裡還是如常地每日鐘響,上課下課。部落裡的小朋友,不很了解學校書包何以突然流行了起來,過去許多孩子常為「都蘭」的台語諧音所擾,當人們戲謔「都蘭」國小的漢語發音時,活潑的小孩會站出來插腰大聲說:「不是啦,是小國蘭都!」如今,孩子們背的書包多數已換上雙肩式的新書包,傳統的都蘭國小斜背書包卻在不知覺間地換了更多的人背上街。

「都蘭」為阿美語Atolan的譯音,ato-意指石頭堆砌起來的地方,lan為人群聚居的地方,簡單直接地道出土地與環境,與台語諧音之意有很大的不同。都蘭國小書包早期可在明光商店和五金行見到,後來都蘭糖廠「好的擺」手創藝術小店也引進,成為店裡唯一批來而非手創的商品,經營者Homi認為書包是都蘭文化與記憶的象徵,她身上的「小紅」破破的,這樣一背也七年多了。

除夕時Homi到五金行買東西,五金行老闆問:「啊那些背書包的都回去過年了喔?」再次驗證了背書包已經是都蘭藝文新移民一種不經意的表徵。它彰顯著情感,一如電影導演林靖傑、金枝演社創意總監李俊陽……等,這些經過都蘭的文化工作者,以背書包暗示對都蘭的認同;部落青年「圖騰」樂團的主唱Suming也背書包,在台北繁忙的音樂生活裡時刻惦記家鄉;更多是不知名的過路客、旅者,他們或許是學生、老闆、業務員、家庭主婦……各種各樣的人將書包帶回去,書包變成了媒介讓人們記得一個海邊小聚落的氣息,又因為大人們都背過書包,「國小」是一個太久遠的回憶,也許背著國小書包恍惚就能回到過去那個天真稚拙的年紀,不論是對體制的叛逃或是懷念,都有背書包的理由。

今年年初,都蘭部落的青年們回家,「拉千禧」階級的組長阿銘買了60個都蘭國小書包,分給拉千禧階級(25-30歲)的青年,人手一個背回自己工作的地方,記得家鄉過年的味道。「好的擺」店員到郵局將書包寄出去的時候,郵局經辦的叔叔笑著說:「我們的書包真的很紅啊!」,話語中帶著一股對都蘭的驕傲。

980209-bag-360.jpg
今年過年,「拉千禧」階級的青年們回到都蘭部落,辦了一場壘球友誼賽,於球場上每個人背著「都蘭國小」書包拍了一張合照。

這背書包的現象會持續到幾時不得而知,姑且不論人們到底為何買書包,或為懷舊或為地方或只是趕流行的時尚行頭,但這些林林總總、各色各樣背書包的人們,到底總是抱持著對都蘭的好奇,甚或是深厚的情感。有人說:「都蘭癌只有都蘭的空氣才能治癒,而小書包就是特效藥,要一直背著才不會死掉。」

一天有位客人到「好的擺」買書包,背起書包時他咧著嘴笑說:「要裝檳榔的。」從背情人袋的傳統就開始,然後我們就會聽見龍哥繼續唱著:「為什麼要背書包/為什麼要背書包/那個老人/書包裡裝了什麼/香菸 檳榔和老米酒/他要幹什麼/他要刷那個黑黑的牙齒……」

單車、都蘭──我的夢

台東糖廠的後方,有一所光明國小。小小的校園,有一個夢想巨輪緩緩轉動著──關於戶外探索教育多年的推行。阿龍老師自發性地創造了「畢業成長營」,成長營強調自主與獨立,更多是吃苦。小朋友們穿上雨衣,大清早……

台東糖廠的後方,有一所光明國小。小小的校園,有一個夢想巨輪緩緩轉動著──關於戶外探索教育多年的推行。回頭想想,小學六年,等待鳳凰花開以前,學校都教了些什麼?

光明國小的阿龍老師自發性地創造了「畢業成長營」,在姚校長的支持與推動下,見證六年級的里程碑。不同於玩樂放鬆的畢業旅行,成長營強調自主與獨立,更多是吃苦。二○○八年六月,由老師陪伴著學生上都蘭山,活動因天候因素一再延期,最後出發時仍是下著雨,小朋友們穿上雨衣,大清早便從登山口一路泥濘、滑跤,踏上都蘭山頂。回程不畏風雨,沿著海岸走回學校。有人說:「第一次,覺得回到學校真好、真開心。」

腳印與腳印相疊的過程中,學會團結互助、親近土地、以及認識自己。成長營因此有了紀錄片〈從都蘭山迎向光明〉,在○八年底的米亞桑山岳影展於台北和高雄放映。

每一年,畢業成長營的內容都略有不同,一年比一年更勇於嘗試。

今年的課題是「單車、都蘭──我的夢」。預計小朋友們要在畢業以前,學習用零件組裝單車、彩繪上漆,親手組裝一輛屬於自己心目中的單車。他們將繞行都蘭山(Mt. Puyuma),從光明國小出發,穿過市區,走197縣道上鸞山,從台23線行經泰源幽谷,再騎長長的海岸路回到學校。

一個小小的壯遊夢,踏往國中的旅程,標示長大。

980113-bike-360.jpg

學習組裝單車的小朋友們。

980113-bike2-360.jpg

學校每週三固定有兩堂為畢業成長營量身打造的課程,並邀請知名戶外運動講師分享經驗,培育孩子的觀念與維修技術。身體力行,用自己的雙手與腳,與環境互動,從團隊合作裡織就獨立堅強。

走進學校的地下室,桌球室的桌子都被推到一邊,那裡吊掛著三十一台半成品,小朋友的壓克力顏料留在白色的車架上,專屬於六年級的成長筆觸。有小朋友跑了進來,阿龍老師問:「單車日記寫了沒?」他與姚校長一起討論成長營事宜,看起來像兩個大孩子。

十二月末,阿龍老師邀請到單騎探險家洪川到學校圖書室,和小朋友們訴說絲綢之路、西藏高原與西伯利亞的故事,小小的圖書室,孩子聚集在這裡,睜大眼睛聆聽傳說。

許多的小學六年級,終日努力於五育的模範,而今這群小孩在學校的推動下提前認識了些什麼?他們也許還不懂生命的廣闊與島嶼的美麗,但他們漸漸學會了換輪胎、聆聽老師的解說、也構思未來成行的可能性。從戶外探索教育中學習面對與解決問題,小小的心靈裡種下大大的勇氣。

老師們也面臨到經費不足的問題,許多費用都是先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因著熱情持續著這個計畫。也由於部份孩子們的家庭經濟無法支付所有的活動費用,每輛單車的零件成本為五千元,目前尚有六台單車仍待有心人士認養,在小朋友順利完成成長營後,充滿回憶的單車將歸認養人所有。

一所堅持戶外探索理念的國小,瑣碎的事很多,熱情也時常被消磨著,一如小朋友的期待。有時候,只是一分簡單支持的心、一種持續熱力向前進的感覺。它就會被保留下來,用多種形式被傳遞與接力著。

若想支持更多的光明國小畢業成長營「單車、都蘭──我的夢」,歡迎聯繫阿龍老師:along402@gmail.com

月桃的記憶

阿美族聚落的長青會組織了月桃編織班,在十一月每個週二和週三,會有一群阿姨搬著椅子坐在都蘭山劇團前的漂流木舞台上,向耆老們學習月桃編織的手工技藝,老人家專注編織的神情、和阿姨們耐心學習的手,總令人印象深刻。

在東部濱海的一個阿美族聚落,有個新東糖廠,糖廠裡有個漂流木架設而成的舞台,一群阿姨們坐在舞台上,編織著一條一條剪好的月桃葉,手不曾停下。這裡是台東縣東河鄉的都蘭部落。

月桃這種植物在當地很常見,月桃的香味除在飲食上大受族人歡迎之外,其莖更可以拿來編織許多生活中的日常用品。老人家和這些阿姨們總要到外面找許多月桃,截下其粗壯的莖,將莖一片一片地剝除下來,曬過太陽,再用剪子裁成一樣的寬度,才能開始編織。他們善用地方天然資源,將自然素材作有效利用,一些時日過去,開始出現大大小小的蓆子、坐墊、手提包、背包、手機袋、籃子……每一件,都有月桃的身影。

971223-plant-3601.jpg
大家專注的神情

阿美族聚落的長青會組織了月桃編織班,在十一月每個週二和週三,會有一群阿姨搬著椅子坐在都蘭山劇團前的漂流木舞台上,向耆老們學習月桃編織的手工技藝,老人家專注編織的神情、和阿姨們耐心學習的手,總令人印象深刻。

「沒辦法啊,我們這一輩再不學,將來就沒有人會了。」一位部落裡的阿姨這麼說。

「我就是想學,這是我們祖先珍貴的智慧,一定要流傳下去。」一旁有阿姨熱情幫腔。

也有人是不說話的,皺著眉埋頭苦編。

高興的時候會有人唱歌,沉默的時候,地上的保力達B和檳榔是枯燥緩慢的編織過程裡共同的慰藉。

時代的巨輪不停向前,傳統文化產業逐漸衰落,原住民根植於大自然的文化也悄聲隱退了。長期以來在主流文化價值觀的衝擊下,部落人口紛紛外移,傳統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地瓦解與改變,月桃編織的傳統手工藝僅存在耆老們的手中,而出現傳統手工藝文化的斷層。鑑於長者將逐漸凋零,部落的婦女們紛紛挺身而出,要向老人家學習編織月桃葉,讓這項美好的傳統能保存下去,從自身開始身體力行。一起重拾手做的踏實與緩慢,讓指尖滑過月桃葉,觸感裡有大自然的親密與美麗。

十一月底,長青會編織班租借都蘭糖廠咖啡屋的展場,展出手做的成果,那一天,各式樣的提袋、手機袋、席墊甚或是精緻的髮飾,所有辛勤編織的心血都被安置在展示台上,靜靜地呈現著古老的美麗。部落的阿姨們笑得很開心,他們學到傳統技藝的同時,也尋回了部落的記憶。長老們都到齊了,大家圍著圓圈,一起唱歌喝酒慶祝。

編織場地
在研習會場上

這是阿美族傳統的生活美學,都蘭長青會自組的月桃班除了尋求自我認同、保存傳統,在另一方面,也希望一起學習一起手做的同時,能相互激盪,結合時尚之創意,編出更多不同的月桃手工製品,然後能帶動部落文化產業,提振部落經濟,才能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