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無牆的 [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

1990年代那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

台灣號稱農業首都的雲林,在1980年代末開始有一場農業轉文教的地景革命,在離斗六火車站約10分鐘路程,廣達50公頃的台糖土地上,拔地而起一座雲林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雲科大),將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培養科技及產業專門人才培育的境教空間。

雲科大所帶來地景革命某種程度可以定位為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轉型成果。

我將試圖先說明為什麼雲科大的校園地景,具有如此的強烈意義,將先從臺灣技職教育轉變歷程與臺灣產業專門人才需求的互為影響開始談起,藉而提出此互為因素如何與臺灣校園場所改革精神反省、對話的過程,而誕生出當下的雲科大地景面貌。

而在2009年的當下,雲科大校方因為要拆除校園中一棟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性的「雲旭樓」建築,捲起一場由雲林國中校友、雲科大學生及教授、社區民眾組織而成的文化資產保存搶救運動,而這場運動很有可能被快速塑化成為反對拆除極端立場者的激進行動,然而雲旭樓的文資保存學運運動,會不會其實是一個重要的端點,讓雲科大成為帶動全國技職大學下一波教育革新的契機,並且為雲科大及雲林的人文地景帶來新面貌?

雲科大的誕生,技職教育的轉變歷程

在1960年代台灣作為全球加工基地,依靠來自鄉村的勞動力,一點一滴的奠定臺灣全球分工鍊的位置,勞動力需求在於勤奮、乖巧、遵從規範,完成基礎的國民義務教育、高工學歷工作者,大部分都可以獲得就業市場的入場券,成為產業中的生產者。

當全球分工體制轉變,臺灣必須從勞力密集轉型為技術密集的1980年代,勞動力的需求顯而易見必須轉變,從單純的大量勞動力轉而成為對於專業技術者的需求,因此講求專業人才培養的的專科學校在教育市場上大量出現(3年制、5年制、2年制等),專科學校開始成為培養臺灣產業工作者的仲介場所。

到了1990年代,臺灣產業再次面臨市場的推力,國家透過政策朝向轉型成為以研發為主的產業發展之路,直至當下最熱門的文化創意產業,產業界渴求的專業者都是必須具有專業知識、產業分析、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專業人才,因此臺灣的技職教育體系從傳統僅有理、工、商組成的專科學校,紛紛轉型為理工與人文學院並重的技術學院與科技大學。

援引研究型大學體制所強調的知識、專業、啟發、創意、人文藝術的全面性養成,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夠培育出臺灣當下需求的產業專門人才,並且回應到臺灣風起雲湧的大學教育改革聲浪,技職學院也紛紛籌設藝術中心、人文通識中心等,在校園的景觀上也開始朝向新設的建築必須著重美感、生態與教育的共構可能。

1980年代後期開始規劃籌設的雲科大,91年開始首批學生的招收。雲科大的創設基本上是與這波技職教育改革思潮同時呼應、對話下的產物,50公頃原本是蔗田與雲林國中的校園基地,經過公開徵選進行校園整體規劃,基地從農業地景轉變為試圖兼具歷史、人文、生態、教學、研究、學習的技職學院境教空間。

為了體現此一重要的概念,雲科大校園中,有大片如茵的綠地沈思漫步、湖畔旁的石桌可以進行三兩辯證、有實習工坊及實驗室強調學術與專技並重,整體校園採低度的、廣闊的、自由的校園空間感,醞釀著開放性的學習氛圍,甚至為雲林產生了一座獲選為二十世紀當代建築的集會廳。

980627-yunkedacimg4276-360.jpg
李乾朗教授曾於《20世紀臺灣建築》書中,介紹此一具有現代主義幾何美感的雲科大禮堂,顯現出雲科大校園規劃時重視美感智性生活之營造(圖片提供/蕭敏君)。

校園除了新設的空間,也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以及原有存在的雲林國中雲旭樓建築,在新建學校的過程中,不以剷除的方式對待,努力保有地景上的歷史感,讓這所在農業地景上拔地而起的科技大學,不是一所失根無歷史的校園,透過保存歷史文化地景,見證雲科大努力體現歷史人文與科技的校園場所精神,也具體呈現出技職大學教育理念在1990年代的重大轉變。

CIMG4271
重視舊有的歷史痕跡與泥土氣息,校園中留有校園所在地龍潭里居民種植的芒果樹綠色隧道 (圖片提供/蕭敏君)。

科技大學的文化資產(The Heritag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ies)

雲科大的誕生,顯現出科技大學不再想只是生產勞動需求文憑的工廠,不是工業化講求一貫流程產製出畢業生,從入學、報到、修習學分、畢業的各個階段講求的不是效益與成果,當代的科技大學教育理念已轉變為學生進入科技大學是一場儀式性的轉變過程,透過儀式性的校園文化及學習歷程,引起學生開始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進而去思想和創造。

在許多歷史悠久以科技及理工為主的大學,也有意的培養一種智性與感性的文化生活,像是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等,除了培養學生智性的知性校園生活,亦有其豐富的文化生活。

成為一所具有知性與智性兼具的校園,除了教學的硬體設施齊備外,必然是一所重視文化歷史感的校園,擁有為數眾多的大學文化資產(university heritage),現任文建會張譽騰副主委曾指出:

「大學文化資產就是使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東西,有形的如建築、校園景觀、教師、學生、圖書館及其圖書、博物館及其藏品,無形的如大學的形象、精神、風氣、教師風範、學生氣質等。」

以理工及科技專門人才培育為主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透過MIT Museum展現其豐富的大學文化資產,從其博物館的宗旨:探索、發明、創新想法和革新並將專業技術提供給每個可能性的地方及鼓舞各個年齡的人,具體表現出無形的大學文化資產精神。

MIT Museum並將有形的大學文化資產,諸如學校產學合作、校園歷史、公開計畫、實驗工程等的歷史性成果進行收集展覽,展覽的意義在於將麻省理工學院與科技產業的社會歷史進行對話與結合,並且為學生提供跨學科對話的場域,達到「實際的」的教育目標。

除此MIT Museum也重視人文藝術的展現,特別著重在視覺藝術,以培養智性與感性並重的校園氛圍,而此博物館公共服務的對象,不僅是師生更擴及社區、產業及來自世界各地愛好科學人文者,每年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約9萬名的參觀者,無形中也使得麻省理工學院有形及無形的文化資產傳播至各個專業階層,做為科技大學的精神表徵。

可以見到,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是一座大學抽象學風理念與具體形象成果的集合表徵體,在校園內成為師生對大學自我認同的來源,對外成為傳遞大學形象爭取社會認可的象徵,並且展現了這座大學與其他大學的區隔特性。

image005image003
(上左) MIT MUSEUM將全息圖(Hologram)的物理原理,以裝置藝術手法轉化科學知識,打破學科疆域。圖片來源: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4/Hologrammit.jpg,引用日期2009/06/23。
(上右) MIT MUSEUM 透過舉辦科普活動,增進與社區及孩童的知識分享行動。圖片來源:http://web.mit.edu/museum/,引用日期2009/06/23。

image001
聞名的牛津科學史大學博物館愛因斯坦板書,1931年愛因斯坦在牛津大學演講使用的黑板,在黑板已被大學漸漸淘汰的今日,越顯意義性。圖片來源:http://blog.myspace.cn/e/404408064.htm,引用日期2009/06/23。

2009年的跨界再生,科技大學博物館群

從MIT Museum的實例,讓我們重新想像雲科大這座體現臺灣技職教育轉型、產業專業人才重新定位,以及校園場所精神反省再造的科技大學,有無可能發展出臺灣第一所強調科技大學文化資產重要性的大學博物館群。

首先,我們必須釐清為什麼是大學「博物館群」,而不是「博物館」,在新博物館學的概念中,博物館不只是一間把所有物件陳列展示的建築,而是從生態博物館的觀點出發,打破中心化的蒐集展示概念,將校園中具有文化性資產意義價值的所有場域,匯集成一個具有共同體意義的博物館群。

從這個觀點出發,雲科大的大學博物館並非是鼓吹建造蓋一棟全新的展示大樓,而是重新審視校園空間中,有哪些文化資產、歷史地景、生態環境、教學等場域可以成為博物館群中的一員,這個審視與認定指定的過程,不是專家學者與校務權力的展現,而是開放性的邀請全校師生及社區民眾。透過此方式共同參與校園民主體現過程,或許可以將雲旭樓的保存行動,做為第一個校園文化資產討論對話的開始。

從大學文化資產的觀點出發,雲旭樓的保存讓雲科大有一處不言而喻自體展現出設校過程中,如何透過保存一棟曾經在地景上的校園建築,體現歷史人文與專業技術並重的校園場所精神,並且是當代技職大學重要的核心設立精神。

從雲旭樓開啟的大學博物館群思考,可試圖以生態博物館的概念,採取核心館與衛星點的相互對話方式,讓雲旭樓作為雲科大大學博物館群的「核心館」,可以展示學校的發展歷史與願景,藉由雲旭樓這棟有形的文化性資產,說出大學無形的人文與科技並重校園精神。

在大學博物館群的發展經營上,張譽騰副主委從國際上其他大學博物館的案例發現:

「大學博物館具有提供一種跨領域和專業訓練的寬廣視野,一種超乎狹隘學科知識的文化環境,有助於大學在學術研究和教學上建立特色,它同時也是大學發揮其社會功能的重要角色,因此是大學文化資產的重要成份。同時也是一面能讓社會大眾拿著藉以深入瞭解大學歷史特質和精神特性的鏡子」

因此重視產學並重教育理念的雲科大,或許可以藉由大學博物館群展開跨領域和專業訓練,例如設計學院可以研究設計展示方式、人文學院著重在博物館文化行銷與教育及英文導覽實習等、商學院發展文化行銷面向、理工學院將產學合作成效轉化成大眾可以瞭解閱覽的展示素材,讓不同學科之間、人文與科學之間,透過大學博物館群形成知識與熱情對話的場域,提供一個跨領域的文化環境

大學博物館群除了成為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術並重的場域,也應成為雲嘉地區重要文化資源,成為社區共享參與大學的媒介,重新建構大學博物館與當代社會的關係,藉由博物館群活動的不同參與者,對話出科技大學與技職教育的不同社會想像。

雲旭樓的保存學運行動,應該看待為開啟科技大學的大學文化資產及博物館群的視野與想像的端點,重新思考當代科技大學如何開啟學生對事務認識和追尋,學習尋找方法追尋未有的知識、思想和創造的熱情,對於技職教育而言才能夠培育出具有專業知識、聯想力、創造力、執行力的全人人才,方能豐富再生出臺灣當代新的產業生態,讓雲科大成為體現再造當代科技大學存在使命的發動機。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雲科大校友)

其他關於雲旭樓的文章,請閱讀:

保存雲旭樓 (1) 參與是認識的開始

保存雲旭樓 (2) 大學的地方意識

保存雲旭樓(2)大學的地方意識

文化資產研究所必須拆掉一棟具有地方文化教育價值的建築以求得上課的空間,這聽起來實在令人錯愕。對文資所的師生來講,應該也是十分不堪。在目前台北文化商品旗艦店當道的氛圍下,雲旭樓的前景雖然無法樂觀,但也許…

編按:

本文為「保存雲旭樓」系列文章之2,閱讀保存雲旭樓(1)參與是認識的開始」請點選這裡。

980615-14a11505484889-360.jpg
5月17日,民間版現勘雲旭樓(照片轉載自seeyouYL相簿)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裏有一棟看似平凡的大樓,最近校方為了增加「文化資產所」教學空間,準備將它拆除後蓋新大樓。

面臨拆除的大樓叫「雲旭樓」,為四十餘年前雲林國中校舍,大樓後來捐給雲科大,當作雙方教育合作的見證。由於此建築在地方上別具意義,部分地方人士及雲科大師生正在發起保存訴求。

在文化資產的意義逐漸被聚焦成文化產業,再進一步终將為商品價值壟斷的當前,雲科大師生願意藉著雲旭樓回頭再看看文化保存的初衷,雖不合時宜,但卻令人深省。

雲旭樓是校園建築,因此無法當成觀光景點;它的時間不夠久構造不夠特殊,因此很難是古蹟;再加上它在建築史上可能不夠獨特:68年後九年國教標準校舍,軍營也有類似型式,從保守的建築角度看,它的獨特性因此無法建立在建築類型學範疇裡;除非它倒塌了,像霧峰地震園區裡光復國中校舍,藉著東倒西歪吸引觀光客,不然,對當局而言,這有什麼好保存的?既沒辦法產業化又沒有建築史上的獨特性。

回到霧峰光復國中校舍,幾乎相同的結構與型式:鋼筋混凝土標準跨距加摺版屋頂,藉著扭曲的形體,卻紀錄著影響台灣人十分鉅大的事件。可是從建築與記憶的角度來說,九二一地震的記憶,一定必須藉著建築型式被紀錄下來嗎?沒有了那些建築物,我們會忘了那天發生什麼事?記憶因此不見了嗎?

顯然建築與記憶之間的關係不只是保存,或者說,不是將記憶放在倉庫裡避免消失的那種保存。將建築物某種程度凝結起來,其實是為了與外人說,藉著有形的物件,訴說某些特定的記憶,換句話說,建築的保存就是一種展示,它的重點不在技術枝節,而在你說了什麼話讓我認為是值得保存的。

雲旭樓可以說的話很多,迄今為止經過大家整理,包含了地方共同建校的歷史、城市中的地標性意義、57到76年級雲中學生的共同記憶、國立大學與地方國中的共同約定等等,這些珍貴的記憶都是無價和無法交換的,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不同面向的記憶構成了一種雲旭樓的潛能,它的保存過程可以讓過去經常脫離地方的高等教育機構,結合地方教育發展,成為地方意識的一個部分。這是一向平地起高樓、封閉大片土地成校區、排除地方參與的台灣高等教育校園,好不容易從歷史繼承下來的社區連結點。

從這個角度來講,很難理解雲科大為什麼會有拆掉雲旭樓的念頭,難道這些記憶不是他們想說的、或認為值得說的嗎?

雲旭樓的保存不會是從大家同意後開始,它應該是一種宣傳說服的過程,在這過程裡,更多民眾和相關人士,也許能夠意識到雲科大也是他們社區的一部分,這對於一向封閉的台灣校園空間文化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被述說的記憶所需要的載體當然也不止是建築,影像、模型、異地重建都曾被提出當作折衷。但有一種經驗卻不是這些方法所能替代,身體的空間感大概是現地保存過程中必須發展的策略。雲旭樓的空間品質如何?場所的感覺怎樣?有什麼空間感覺無法被擬仿物替代?很期待有機會能聽到使用者的聲音。

文化資產研究所必須拆掉一棟具有地方文化教育價值的建築以求得上課的空間,這聽起來實在令人錯愕。對文資所的師生來講,應該也是十分不堪。在目前台北文化商品旗艦店當道的氛圍下,雲旭樓的前景雖然無法樂觀,但也許透過雲旭樓,可以看到文化政策的某些欺罔性,並且從中學習到如何設立路障。

(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學院建築博士候 選人)

更多關於雲旭樓的訊息與故事:http://blog.yam.com/seeyouYL

保存雲旭樓(1)參與是認識的開始

為了理解並且認識雲旭樓的保存運動,我試著跟雲科大學生打掃雲旭樓環境開始以及參與認識雲旭樓的活動開始,想透過自己的參與,來理解為何要保存雲林國中校舍。從活動中,我聽到年長八十歲的第一屆的校長…

前言:

「雲旭樓」位於雲科大校園內,原為雲林國中民國57年創校時興建的校舍,距今已有41年的歷史,民國78年因雲科大的設立,雲中遷移至新校地(明德路現址),雲科大與雲中校方曾口頭約定保存雲旭樓作為彼此歷史的見證與連結,讓雲旭樓得以留存且持續使用至今。

民國77年,教育部核定在斗六郊區一塊台糖甘蔗田,要設立雲林技術學院(雲林科技大學),78年11月舉行建校用地移交啟用典禮。這塊土地上的某一處角落,有一所57年成立的雲林國中,為了雲科大校地的整體規劃及完整性,雲林國中便遷移至斗六市明德路重新興建校園。

原本57年成立的雲林國中建築校舍,便逐漸在一片興建大學新工程建築校舍中夷為平地,雲旭樓目前是雲林國中創校以來在原址上僅存的最後一棟,也是民國57年至76年間就讀雲林國中校友中的唯一記憶。

目前因為雲科大校園新建校舍計畫的關係,雲旭樓將面臨被拆除的命運,是為了興建「台灣文化資產暨綜合教學大樓」,作為雲科大教學單位的使用空間。

參與是理解為何保存的開始

從四月底開始,才真正把自己投入在關心雲旭樓保存運動,最早開始從雲中校友聽到關於保存雲旭樓耳語的字語,學生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與觀點,進而從支持變成反對,甚至因為許多情緒忘記對於文化資產最終的關懷。

為了理解並且認識雲旭樓的保存運動,我試著跟雲科大學生打掃雲旭樓環境開始以及參與認識雲旭樓的活動開始,想透過自己的參與,來理解為何要保存雲林國中校舍。

980612-14a14090a4c7ec-360.jpg
 從打掃開始參與,瞭解為何雲旭樓對很多在地人有深厚意義(照片轉載自seeyouYL相簿)

從活動中,我聽到年長八十歲的第一屆的校長講述以前雲林國中的歷史,精神奕奕的說著,在興建雲旭樓之前,由於地勢低窪帶著全校師生填土,好讓雲旭樓的校舍地勢升高,才不會容易淹水。我思考著現在站立的土地,是多少人流汗辛勤的填土而來的,才能讓雲旭樓這棟校舍才可以存留到至今。

雲旭樓對地方教育歷史的意義

雲旭樓外觀的折版式建築,像是陽光照射的光芒,象徵著當時是九年國教改革的年代,為了可以提升當地孩童的教育條件,特地在這個區域興建雲林國中,第一屆的校長身負重任帶領著教務主任、總務主任以及老師群,努力充實學校的軟硬體之設備,讓當時就讀雲林國中的學生們可以享有受國民教育的義務與權利,我想許多當時住在附近的學生及家長,應當非常感念雲林國中的興建,讓他們可以就近就讀求學。

149f903fed1b65
當年學生課餘整荒地,照片取自黃朝宗老師提供的雲林國中創校的艱辛歷史CD,圖片資料由首任廖獻章校長提供。(照片轉載自seeyouYL相簿)

P1010499

校長的故事時光倒流般把我帶回當時情景,雲林國中的校友—妙祝,說起就讀雲林國中時,跑在學校的迴廊,長長的迴廊現在也只剩下一半,她的國中求學生活記憶似乎就硬生生的一分為二,掛著雲旭樓三個字的校舍連同剩下可見的迴廊,現在也面臨著拆除,滑落的淚水說著她的不捨之情。

另一位校友,目前是鎮西里的里長,他提到,雲林國中當時佔地約為2公頃的校地面積,相對於雲林科技大學55公頃的校地面積,實在無法相比較,當時為了讓雲林地區的發展,擁有一間國立大學,培養優秀的人才留在雲林地區服務,提升本地的素質,有好的發展可能性,當時地方上協議決定雲林國中就遷校到其他地方興建新校舍,舊校址就讓出約一公頃面積,成就雲林科技大學的整體規劃與發展。

留下來的雲旭樓,是雲科大第一任校長給雲林國中的口頭約定,留下來給雲林國中。另一重意義,更是感念雲林國中的師生們,成就了雲林科技大學的成立。

許多人的回憶與紀念性價值,常常隨著人們過往的歷史與經驗,讓文化資產更添增「人性」的生命光環。認識了雲旭樓之後,讓校齡18年的雲科大,變的好有歷史意義,雲科大如果跳過了雲旭樓這一段歷史意義,在雲林科技大學的教育史上變的沒有這麼豐富與精彩。

在積極追求教學卓越的年代中,更是要站在前人歷史之上,再往前邁進,讓更多學生瞭解學習,從事教育事業,更是需要具備人文關懷的觀念,才能引領學生找到人生的生命意義阿!

更多關於雲旭樓的訊息與故事:http://blog.yam.com/seeyouYL

歡迎大家連署,讓雲旭樓留下來。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