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水港老醫師與老診所

這些著名的老診所,唯有楊贊勳後代楊德玄醫師仍於原址懸壺濟世,其他多已歇業,僅管如此,仍掩藏不住它們在地方醫療史上的風華及貢獻。

鹽水曾經是個繁華的城鎮,有不少名人望族,有財力培育後代學醫,另一方面,其他地區學醫歸國者也會來到鹽水開業,因此自日治時期起,不論是出身鹽水或到鹽水開業的醫師為數眾多,據文獻資料所知便有邱春木、李源(於六甲地區開設「鴻源診所」)、陳宗能、翁鐘五(耳鼻喉科)、黃吹箎(齒科)、王模(婦產科)、林清輝、陳添發、曾文貴(於下營鄉開設「文貴醫院」,建物已於2010.6.30被拆除)、莊陳氏淑女、吳塏堂、江崑霖、周登梯、黃調清、楊贊勳(公醫)、陳恆通(公醫)、葉秋源(齒科)、張榮宗(婦產科)、方逸川與方泰靈父子(芳山眼科)等等。

990815laoyiyoian-400.jpg
林清輝醫師診所,老建築現為小吃店。

2
葉秋源齒科診所位於三福路,遺孀仍居住於該地。

3
向安醫院已歇業,後代於台北開設向安婦產科,街屋前騎樓是著名豬頭飯小吃攤。

以現存老診所所在地點來看,早年診所幾乎都集中於布街(今三福路)及伽藍廟街至中街(與媽祖宮街合為今中正路前段、中段與後段)等本地最熱鬧的街道上,例如伽藍廟街的有楊贊勳及陳宗能的醫院,布街上則有陳恆通、林清輝、葉秋源、張榮宗等名醫分別開設診所,若加上市場口對面的芳山眼科,幾乎間隔數間街屋就有一家診所,離布街不遠處,還有地方名醫翁鐘五在此為人診療,可以想見當年這裡是鄰近村落的醫療重鎮。

5
贊勳醫院是目前後代仍在營業的唯一一家老診所,雖是後代執業,但地方人仍慣稱它為楊公醫診所。

4
翁鐘五醫師老宅現況。

生長於新營的知名媒體人陳浩曾經在某篇序文裡提到,小時候生病時,父親總帶他到鹽水街上一間小小日式房子裡看醫生,父親與老醫生以日語交談的情景,成為他童年特別的記憶。而昭和4年(1929)出生於台南縣下營鄉的老縣長李雅樵也在個人傳記裡寫到,戰爭時期時,有一次他耳朵長「耳疔」,到鹽水的翁鐘五醫師那治療,並將就醫證明寄到學校請假,結果因此陰錯陽差免去被日本人徵調進軍隊的命運,沒想到鹽水名醫的一紙證明單,讓他和死神擦身而過…。

6
原為陳宗能醫師診所的老街屋已是服飾店店面。

這些著名的老診所,唯有楊贊勳後代楊德玄醫師仍於原址懸壺濟世,其他多已歇業,而老診所的空間,有的如現今派出所對面的陳恆通醫院已改建為新大樓,多數居民早就遺忘這段歷史;有的仍保留街屋空間,但承租給業者做為餐飲店或服飾店的店面,例如林清輝診所、張宗能的向安醫院及陳宗能的醫院,但從現有空間來看,仍可約略看出老診所的風貌;有的則是閒置荒廢、雜草叢生,如翁鐘五醫師故宅,老樹恣意攀生高過八角樓第二進建材建成的老屋頂端,景況令人怯步;

但是僅管如此,仍然掩藏不住它們在地方醫療史上風華的一頁及貢獻。

記一場「人來蜂」藝術饗宴

平日的鹽水小鎮很沉靜,鎮民生活步調悠閒緩慢,但每到元宵節前,整個城鎮的氣氛很不同,居民個個情緒亢奮,就好像「人來瘋」一樣,所以此次展覽便以「人來蜂」為主軸,透過藝術家各自不同的感受與詮釋,來呈現鹽水鎮…

每年元宵節鹽水蜂炮響徹雲宵、轟動全台,而今年較特殊的是台南縣政府配合「月津風華再現」案建設成果,從春節開始至元宵節結束,於昔日港口水域等地點舉辦「人來蜂-2010月津迎春燈會」,展示空間從橋南老街、親水公園一直延伸到王爺廟巷、八角樓等,由單點串成線,透過多彩的光影將月津港點綴得愈夜愈美麗。

策展人陳禹霖觀察,平日的鹽水小鎮很沉靜,鎮民生活步調悠閒緩慢,但每到元宵節前,整個城鎮的氣氛很不同,居民個個情緒亢奮,就好像「人來瘋」一樣,所以此次展覽便以「人來蜂」為主軸,透過藝術家各自不同的感受與詮釋,來呈現鹽水鎮此種極端反差的地方特色。

活動前陳禹霖邀請這些當代藝術家親自到鹽水來,四處走走逛逛並和居民聊天,然後才各自發想、創作。他說,這群藝術家覺得鹽水的城鎮風貌十分特別,在同一個空間,同時存在清朝、日治時期及當代等不同時期的建築體,尤其二次大戰期間遭受美軍猛烈轟炸這段歷史很獨特,整個小鎮猶如台灣歷史縮影一般。於是他們分別以港口、光影、戰爭、爆發力、月津八景及小鎮歷史等各種元素來發揮,呈現此次參展作品的多元面貌。

例如以月津八景為發想的有陳禹霖〈蓮寺荷花〉,這是由「蓮寺荷香」意象轉化而來;戴明德〈點點漁火照月津〉,詮釋「興隆水月」詩裡所描繪橋南街口興隆橋下動人月色;而展地位於橋南老街街屋內的葉柏青作品〈移動-光景〉則以現代機械結構,將多彩光點折射在白色牆面上,產生若隱若現的彩虹光點,轉換成如同「鼓詍歸來趁晚湖,輝煌燈斗夜迢迢,影浮碧水星千點,光射金波蛇萬條,艇亂秋螢迷去路,檣危寒炬耀通宵,魚蝦卸罷祠堂外,殘焰搖紅倚絳霄。」的「聚波漁火」光影美感。

990304-yanshueif-400.jpg
戴明德〈點點漁火照月津〉  【遠照】

1-2
戴明德〈點點漁火照月津〉【近照】

2-1
許家瑜〈吃兵-強佔大紅圓〉【遠照】

2-2
許家瑜〈吃兵-強佔大紅圓〉【近照】,細看螞蟻雄兵,由數以萬計的小士兵模型組成。

而以戰爭為主題的有張立人〈武器秀系列〉及位於八角樓中庭的許家瑜〈吃兵-強佔大紅圓〉等。許家瑜娘家在鹽水,她想起小時候和阿嬤一起做紅龜糕的情景,以兩個紅色圓狀物象徵紅龜糕,遠觀猶如被一群螞蟻吃成兩個凹洞,但走近仔細一瞧,才發現這群螞蟻是由數以萬計的小士兵模型所組成的,以此比喻日軍佔領台灣,並暗指八角樓曾被日本貞愛親王佔用為營所的這段歷史,作品在詼諧、讓人會一笑的同時,傳達反戰意涵。

3
任大賢〈鹽水燈塔〉由廟、煙囪與城門等三個元素構成。

4
陳正常〈出口〉

5
郭淑莉〈蜂炮抱抱-抱抱蜂炮〉

以「港口」意像來創作的則有任大賢〈鹽水燈塔〉、陳正常〈出口〉及郭淑莉〈蜂炮抱抱-抱抱蜂炮〉等。〈鹽水燈塔〉使用鐵組成線條,並以燈光效果來烘托節慶氣氛,特別的是,燈塔由廟、煙囪與城門等三層元素構成,因為創作者覺得鹽水的廟多、宗教氣息濃厚,而煙囪是象徵岸內糖廠,城門則表現清朝時期鹽水曾有四個城門的歷史。

至於〈出口〉是以精子象徵來來往往的船隻,由此詮釋古代月津港口上船隻進進出出的繁榮景像及其旺盛的生命力。〈蜂炮抱抱-抱抱蜂炮〉則是在親水公園內半月形小池旁,由於月津港就是因半月形狀而得名,所以等於是港口的縮影,作者郭淑莉以可愛布偶與柔軟的布,轉化蜂炮刺激及令人恐懼的感覺,營造出可親感與趣味性。

6
黃步青〈閃耀的在地生命〉

7
李耀生的〈意亂情迷〉。

8
游婷祺〈大紅燈竉高高掛〉

從爆發力、蜂炮角度出發的作品有位於鹽水橋旁、由任教於成大建築系的黃步青所設計〈閃耀的在地生命〉,擅用自然素材的他以生命力旺盛的本土種子-蒺藜子來表現鹽水蜂炮發光發熱、射向世界各地的意涵。另外,感性的藝術家李耀生平常作品常喜用鐵的焊點來堆積,此次讓無數光點在由鐵線條架構而成的圓形物上不斷跑動,形成循環,打造出蜂炮光與熱爆發點的〈意亂情迷〉,相當具有詩意。

游婷祺則感嘆現代社會過年的氣氛愈來愈淡薄,鹽水鎮也不例外,於是以作品〈大紅燈竉高高掛〉期望喚回小鎮濃濃「年味」。

9-1
唐唐發運用裝置藝術,將傳統巷弄化身為「王爺巷美術館」。

9-2
老阿嬤問藝術家,如果你擺作品,那我洗好的衣服要晾在哪裡?藝術家回答,阿嬤你照平常生活作息不要改變,於是成了這項作品。

9-3
有些居民看到藝術家在設計,也會主動說,「啊!那我也拿我家的某某東西來」,於是居民的鍋碗瓢盆、茄芷袋及工具等也成了藝術品

另外,在八角樓斜對面的王爺廟巷裡則有藝術家唐唐發運用裝置藝術,將傳統巷弄化身為「王爺巷美術館」,充滿庶民生活美感。陳禹霖表示,這是他個人最喜歡的一項作品,唐唐發在創作之前,光是這條短短的巷子裡就花了三、四天的時間來來回回地走,透過和居民泡茶聊天,共同激發出靈感,最後,連老阿嬤也參與創作。

唐唐發認為,哪怕是只有一兩位居民體會到什麼是藝術,創作就算成功了,他期望透過藝術手法「將美術館的藝術帶入民間,將民間的藝術帶到美術館」,啟發民眾了解他們的居住空間及日常生活的活動本身,就是一種藝術。不過,也因為這樣前衛的藝術觀念,使得這系列作品引來最多批評聲浪,但仔細一想,這不正好符合此次「極端反差」的策展訴求嗎?

9-4
鎮民居住的空間本身就是藝術,藝術家只是簡單加個木框,或打上燈光,老巷弄就很有味道。

9-7-360.jpg
有些裝置藝術只有當地居民了解意義,例如這個小賣攤後方三合院煙囪正升起陣陣炊煙,這戶人家正是伽藍廟前百年糕餅攤老闆,維持以古法製作麵煎、紅龜糕等。(是我先生的老家)

陳禹霖說,這次的活動因為執行時間短,仍有許多缺失,但至少已經跨出第一步,希望鄉村居民有機會接觸當代藝術,而外來遊客也能透過藝術裝置,感受月津之美,尤其據老一輩鎮民表示,早年鹽水元宵節本來就有由武廟主辦蜂炮、護庇宮主辦燈會的傳統,只是後來燈會部份中斷了,未來希望以持續舉行藝術燈會的方式將這項傳統再接續下來。

【好書分享】地方書寫集結─《發現鹽水》新書出版

作者由於長年在外地求學、就業,對於家鄉的認識有限,然而當返鄉定居後卻慢慢發現家鄉蘊藏了豐富且深厚的人文背景,引起研究的興趣,於是一步步探索,以兩年多的時間,將這段「重新認識家鄉」…

south.jpg

作者由於長年在外地求學、就業,對於家鄉的認識有限,然而當返鄉定居後卻慢慢發現家鄉蘊藏了豐富且深厚的人文背景,引起研究的興趣,於是一步步探索,以兩年多的時間,將這段「重新認識家鄉」的探索過程與成果,編撰成本書,讓我們跟著作者的腳步,重新發現除了蜂炮以外「不一樣的鹽水」。

本書內容包含兩大部份,第一部份是文史調查研究,著重於鹽水老戲院的探查,記錄了鹽水四家老戲院的身世;第二部份是在地的人文報導,集結了曾發表於網路電子報及小地方全國社區新聞網的文章,並重新做再做修訂,以文學書的編排方式成冊,希望透過本書的出版,展現鹽水更多元而有魅力的面貌。

新書資料

書名:發現鹽水:一個在地人的人文探索筆記

ISBN:978-986-84848-0-1(平裝)

作者:陳瑩如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出版:台南縣文史工作室協會 2008年11月

鹽水最後一頭水牛?

我和女兒爬到牛車上看著這一對搭擋在田裡做事,走到田梗邊,好奇地趁農人犁到我們這一頭時問東問西:「你們不用鐵牛嗎?現在還這麼辛苦用水牛拉喔?」農人說:「有用鐵牛先翻過土,再用水牛犁一次,田才能比較平…….

現代農村社會想要遇見一頭牛已難了,部份農村或許還保有一兩頭水牛,或將廢棄牛車擺在校園或公園裡做裝飾,但是你看過還在拉牛車及犁田的水牛嗎?台南縣後壁鄉土溝村的水牛名聞遐邇,隨著社造點的知名度,也讓許多地區的老老少少開始關心起水牛的生活,例如象設計集團尚在鹽水溪州寮設南部辦公室時,於某次田野調查途中,一行人發現了一頭水牛,時住土溝的前設計師陳永興老師還以〈你所不知道的鹽水〉為題發文在部落格上引起我的注意,我發現原來這也是「我所不知道的鹽水」,於是出門尋牛去。

找牛的過程不算難,比「傳說中的」菱角田還容易萬分,很快就在牛墟後方、「學園山莊」旁的木棉樹下看見牛大哥慵懶地跪趴在樹蔭下乘涼休息,看起來還真是好命的樣子!於是在我與女兒的玩樂地圖上便多了一個以木棉為記的看牛景點,當看貓看狗看魚都極膩之時,我就會主動問女兒:「要去看牛牛嗎?」一方面也是趁機讓她認識不同的動物。

7-1
本來一直在樹下納涼的水牛,我以為牠很好命。

但比起其他景點,我們並不常去探望水牛,直到最近我在網路上閒逛時,發現不過是一年半載的光景而已,阿牛哥已擁有了不少粉絲,幾名部落客以專業水準的攝影技巧為牠拍下許多唯美寫真照載於部落格上,有人還特別向公司請假,只為了一睹阿牛的迷人風采…。想不到才一轉眼間,阿牛已儼然明星架勢,引我念起和牠相識的過往,興致一來,轉頭再問女兒:「要去看牛牛嗎?」一刻不想靜靜待在家裡的小寶貝馬上精神抖擻地說:「ho--!」(台語「好」)。

黃昏時出發,卻不見牛影,牛呢?此時,正見水牛哥拖著一部牛車緩步迎面行來,我眼光一閃,眼前的畫面令人不太敢置信,這是二○○八年的鹽水嗎?而或許是陸續來訪牛的人不少,駕車的農夫一看我們在四處張望,馬上說:「要找牛嗎?」,「最近可能都沒辦法看到牠了,因為牠要工作」,話雖如此,眼看著牛車再往前行不遠,就轉個彎彎入田間小道,停了下來,農人拿出犁,套在水牛的頭上,開始在一旁的水田犁田…,這個畫面更令我感到驚奇萬分,什麼?現在竟然還有人用水牛耕田?這不僅是最後一頭水牛而已,更稀奇的是──最後一頭還有在耕田的水牛,不是辦活動才出現的觀光牛喔。

7-2

7-3

7-4
犁田的水牛,如此認真勤奮,英姿好美!

我和女兒爬到牛車上遠遠看著這一對搭擋在田裡做事,接著又走近到田梗邊,好奇地趁農人犁到我們這一頭時問東問西:「你們不用鐵牛嗎?現在還這麼辛苦用水牛拉喔?」農人說:「有用鐵牛先翻過土,再用水牛犁一次,田才能比較平(坦)。」一旁的牛默默又認真地繼續用力往前拖行,一遍又一遍,一回又一回,此時我心裡頓覺:「認真工作的水牛,英姿好美!」原來之前一直誤會牠了,牠是如此辛勤又無怨言地在付出勞力。

7-5

女兒這麼小就坐過還在使用的牛車,我長到這麼大才第一次坐到。

7-6

工作過後,一身泥的水牛,看起來好像很疲累!

後來才知道那一天真的很幸運,因為隔兩天後再訪果真不見牛跡,那一片牠犁過的水田已插滿新秧;另一旁甫收割完畢的稻田旋成光禿禿的水田,看來,在收割的季節裡水牛應是四處為人犁田、出外「打拼」去了。

百年林家肉圓,見證鹽水風華

一百多年前,林八本來是一位幫人磨米,專門供應給嘉義地區肉圓攤販的小生意人,後來他從下游攤販那兒習得製做肉圓的手藝,開始挑起一根扁擔,擔著小攤,在戲棚下、酒樓、牛墟等人潮聚集的地點,遊走販賣…..

在鹽水康樂路上有一家傳承百年小吃技藝的肉圓店──林家肉圓。P1090837
林家肉圓店面。

我是這間店的常客,但描寫美食風味與製法的專文及媒體如此眾多,無需我再添加一筆,令我想進一步了解的是,每一粒肉圓背後,那代代相傳及鄉鎮變遷的故事。

老闆林瑞焜告訴我,林家肉圓傳承至今已經第五代,他們本業原非做小吃,而且本來不姓「林」。

P1110005
老闆林瑞焜。

一百多年前,林八本來是一位幫人磨米,專門供應給嘉義地區肉圓攤販的小生意人,後來他從下游攤販那兒習得製做肉圓的手藝,於是開始挑起一根扁擔,擔著小攤,在戲棚下、酒樓、牛墟等人潮聚集的地點,四處遊走販賣,最常去的幾個地點是伽藍廟、菜園仔公(忠義廟)、媽祖廟及竹安宮等。當時,一位蔡姓人家的小男孩,也鎮日在戲棚下玩耍,兩人因此結識,林八無子嗣,又覺得與他投緣,就在徵得蔡家父母的同意下,將小男孩收養為林家人,另取名林直,接續林家香火。──這是現任店主林瑞焜的太祖與曾祖的一段小故事。由林八創始,經歷了好幾代,每一代僅傳授給一人,至今約一百六十幾年,家傳的古法手藝仍未失傳。

前兩代先祖,都還是辛苦挑著擔子沿街兜售的小攤販,生意規模不大,傳到第三代,也就是祖父林炎時,才將小吃生意發揚光大,他在伽藍廟前設了一個固定的攤位,當時小吃攤生意好到需要僱用八名員工來顧攤,不過林瑞焜也說,那時的鹽水仍十分繁榮,人多店少,生意好做,伽藍廟前的小吃攤,幾乎每一家的生意都好得不得了。

到了第四代林清和,改遷至康樂路夜市場(現中正路統一超商旁馬路處)內擺攤,附近有永成、建新、大榮三家戲院,還有月津樓、黑貓及醉花樓等酒樓,亦是人來人往的鬧街,林瑞焜則是在十六、七歲時、約民國五十八年左右,開始經營家裡的小吃攤,他回憶:「那時醉花樓或富國,常點肉圓,所以我常送外送到酒樓裡,對裡面的空間設施都有印象」;又說:「當時的三家戲院,各有三輪車在街上做宣傳,還有專人在車上放送,十分熱鬧」。他表示,夜市場通常於下午一點左右開賣,至晚上十一、二點收攤,自戲院散場的人群,常會順便到夜市場的小吃攤來吃點點心或宵夜才散去。

早年,林家不僅賣肉圓,另外還以肉粽、豆簽羹、鹹粉粿及粉腸等項受到顧客的喜愛,頗有名氣,只是現今店裡面只精簡專賣四樣庶民小吃──肉圓、碗粿、米糕及四神湯,這幾項共同的特色是不油膩,此外還有免費提供的鮮美清湯等。

P1100032

筒仔米糕不會油膩。

P1100248
碗粿也清爽不油。

我對於舊時的夜市場仍有記憶,阿桐或阿三意麵老闆的女兒是大姊的同學,我們常去光顧,但也僅限於此而已,再往市場內的店家我則全無印象了。夜市場後來因該處要開設新道路,地方政府遂於其後方不遠處新建了現在所見到的「點心城」,所以林家也跟著其他商家們移進點心城內繼續營業了一段時間,最後才遷至康樂路(98號)現址。

在康樂路附近經營小吃生意前後大約三、四十年的光景,見證了鹽水風華年代,林瑞焜感慨地說,以前鹽水比新營熱鬧多了,當時新營國小是鹽水國小的分校,一些當地名人望族的子女(如劉吶鷗),還需遠從新營來鹽水公學校就讀。也因為如此,當鹽水漸漸沒落,生意人外移到新營等新興市場,小吃的手藝也跟著流傳出去,像現在新營有名的豆菜麵就是一例…。不過,我想,我們現居於此地的鹽水人若說起過往輝煌,並不是要沉溺於緬懷,或是與哪個鄉鎮爭辯誰先誰後的歷史地位,而是透過了解過去,讓此刻的我們,在時光的河流圖上,看見自己的位置。

番子厝、「華雅居」及吳家故事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做為界線,大約可將全鎮二十五個里區分成南北兩區,北鹽水(約市街區及井水港等地),富商業機能;而南鹽水,則多屬農村地帶,地貌與市街區迥然不同,這些村里如田寮(著名的「台灣詩路」位於此)、下中、後宅、舊營、飯店、竹埔、孫厝及歡雅等等…。而由於距市街區甚遠(車程約需10~20分不等),因此若說以往我對鹽水港街的了解不深,那麼,對於這些有如邊垂以外的村庄們則更是感到非常陌生。對它們的粗淺認識來自就讀鹽水國中時,有好幾位同學每天必須一大早就起床,因為要趕搭客運車,分別從某幾處偏遠地點來到學校上課,這使我對那些地區一直有一種「好遙遠」的印象。因此,近來除了市街區的發現之旅外,偶有機會我也會開著車慢行到這些庄頭去晃一晃、看一看,去了解鹽水的另一種面貌,那些我所不知道的種種…,於是最近就在離市街區較近的歡雅里,遇見了一處美麗的小角落──「華雅居」。

alice5-1

華雅居入口處。

歡雅的舊地名叫做「番子厝」,據鎮志的記載,地名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於當地永安宮公厝內,所以本地人稱日本兵住的地方叫「番子厝」;另一種說法是認為於開墾之初,原有平埔族人聚居於此。我認為比較有可能的是後者,因台灣許多地區也常見「番子厝」這樣的舊地名。不過不論地名由來為何,下午時分我來到此處,幾位居民在庄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閒聊,一旁還有烤香腸的小攤販,一縷白煙輕飄而上,這是在傳統閩南人的聚落中常會見到的人文景致,而「華雅居」就在庄廟附近的三合院巷弄內。

在農會或其他單位於歡雅里推動社區營造之前,七十幾歲的居民吳海瑞就已經開始在自家三合院前的院埕做居家綠美化的工作。他和子女們利用周末假日一點一滴營造出溫馨小天地,目前已設有一座涼亭、搭配竹綠籬,還擺著廢棄老牛車,周邊陳列小盆栽,地面則鋪上草皮,並取名為「華雅居」。

alice5-4

吳海瑞先生。

吳海瑞說,這些植栽都是他們自己購買的,目前所見到的景觀都是自家人一起營造出來的。他說,主要是兩個兒子有興趣,他們現在一位住在永康市,一位住台南市,兄弟倆常利用假日返家,一起構想做設計,也一起動手建造,庭院裡的一草一木,每個小角落,都是兄弟倆與老父親合力陸陸續續完成的。最後還請某位台南市書法家幫忙寫上牌匾「華雅居」三字,整個營造過程很自主,並沒有申請社造相關經費補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營造之前,約三十幾年前,吳海瑞先生就很敬紙惜字,在庭院門旁建有一個簡單造型的「惜字爐」,不敢隨便糟蹋文字與紙張,因此廢紙都拿到惜字爐中來焚燒…。

alice5-5

簡單造型的惜字爐。

因為歡雅里本地人多姓趙,所以和吳海瑞先生聊起他們家族的故事,他說吳家祖先原居住在嘉義「車站」(近嘉義市火車站的一個地名),因曾祖父當時被聘來歡雅趙姓人家的私塾中教書,之後受趙家招贅,所以就此定居下來,至今已約四五代了。至於吳海瑞則原來在新營糖廠任職,約八十三年退休,曾和八角樓後代、銀鋒冰果店主葉爾修是同事,育有兩男三女。

吳海瑞目前仍居於三合院旁,平日下午常忙於整理花園,為花圃及草皮澆水,而子女們則喜歡在假日返家來聚在涼亭內烤肉、唱卡拉、談天說笑,另外,空間仍持續在局部改造中,例如涼亭本來沒有遮雨篷,後來大家使用後覺得有需要,就再加裝上去,使其更符合需求;或為方便烤肉,便加設洗手台等,簡單便利的設施,連社區裡的居民或團體,也喜歡來借他家的場地舉辦活動…。看到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有心,社造非難事,人人都有能力讓社區環境更美好。

alice5-2

涼亭。

alice5-3

居家綠美化。

小鎮生活兩三事

每日晨昏,我隨著小鎮甦醒與沉睡,偶而有幾天清晨,五六點即早起,天還灰朦朦的,這時最喜歡到橋南老街口里長伯家開的傳統早餐店喝一杯溫熱濃稠的米漿或豆漿,那是道地的古早味,手工熬製….

若從都市來(回)到小鎮,它總是給人寧靜無聲的感覺,直接一點地說,意思就是單調無趣的小鄉村,但一旦長期生活在此,融入為小鎮的一部份,卻慢慢發現,小鎮有著屬於自己的脈動與變化,偶而熱烈狂放,偶而如風輕吟,一年四季,樹葉枯了又綠,花謝了又開,穿梭在小城裡的人們離去又歸來,來來去去,構成了小城的人文風貌,……如今它不只是蜂炮的代名詞或所謂遙遠的「家鄉」,而是,我居住的地方──鹽水。

瑩如4-1
巷弄裡的老房子。

清朝時鹽水市鎮區真的是個「小城」,當時繁華熱鬧的月津港因治安不佳,為防盜匪而圍起了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東西南北門分別約在今朝琴路鹽水國小旁七歲姑娘廟前、月津路過加油站往學甲方向、南門路一帶及武廟後方等位置,這四處圈圍起來的範圍,正大約是今之鹽水市鎮區。如今城門雖多已不存(僅西門有遺址),但每天由朝琴路離開鹽水前往新營去上班的我,喜歡想著自己是從「東城門」出城去也…。

只是,古時候這出城、進城的次序和現在的正好相反,因為清朝時月津港比新營還繁榮,商業發達,由新營到鹽水來是進城,是從農村來到商業中心,而今縣府所在地的新營市,相較而言,屬比較都市化的城鎮,所以從鹽水到新營的路程,反成了一條由鄉村進入「城」市之路…。時代的演變,讓兩個地方的地位互換,相對關係產生一百八十度的轉變,而從歷史的角度來觀看日常生活中緊密相關的「地方」,它便多了一分趣味與表象之外的內涵,每個小「地方」從此豐富了起來…。

每日晨昏,我隨著小鎮甦醒與沉睡,偶而有幾天清晨,五六點即早起,天還灰朦朦的,這時最喜歡到橋南老街口里長伯家開的傳統早餐店喝一杯溫熱濃稠的米漿或豆漿,那是道地的古早味,手工熬製。而早餐店沒有店面,在騎樓下擺上兩張桌子,就做起生意來了,清晨在這半開放空間食用由鐵盤盛著的包子、饅頭或油條的早餐,讓人錯以為這是五六十年代台灣的早晨。

瑩如4-2
已鋪上紅磚路面的橋南老街。

若是周末黃昏時分,喜歡在巷弄中穿梭晃遊,橋南老街、王爺廟巷、一銀巷或連成巷,都有我與女兒的身影。在斜陽的光線照射下,那些座落在巷弄中的老房舍或院埕顯得更加動人,橋南老街的紅磚路面最近鋪設完成,更有韻味了,呂秀蓮小說〈三個女人的故事〉最近在此取景開拍…;或再行經看西街(第一銀行旁)、月津橋,在夕陽餘暉下遙想當年,街的對面應是一望無際的海水,映照出美麗的夕照,由古街名「看西街」可猜想出那如畫景致;而月津橋下的舊河道雖一貫是雜草叢生,未經整治與營造,但從斜垂至溝邊的成排綠樹遠遠望去,我的目光彷彿穿透了眼前的實景,忽略髒亂處,直直觀見老照片裡或畫家吳承硯水彩筆下的美麗橋影…。

瑩如4-7
月津橋旁。

還有小吃,我曾私下為小吃好吃與否定了個主觀的判斷準則,那就是本地人也愛吃的小吃才會真的好吃,非觀光客循著旅遊或美食雜誌上的那種。例如,我愛在下午三四點時,到伽藍廟對面買一兩個水煎包解饞,不論嚐過幾回,它的美味依然迷人,這攤下午才會推出,大約五點前就賣完了,幾次帶著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想要一嚐卻老是錯過…,不過近來這攤實在太熱門,連非假日的下午經過也老是排著長龍,於是不耐等候時,我會到中正路八角樓斜對面的「阿婆肉包」買一兩個手工饅頭或包子,份量剛好,吃來不撐,止飢但仍容得下晚餐。小時候,「阿婆肉包」沒有店面,阿婆在下午三四點時總會推著車沿街大聲叫賣「肉-包-」,台語發音的肉包聽起來像是國語的「大刀」,學生時代我和妹妹總抵擋不住這送上門來的好味,聽到「大刀」來了,即使偶而本來不想吃的,但十有八次都會掏出零用錢來買,而今阿婆年歲愈大,仍與下一代一起在店裡勤奮不懈…。

至於我先生則偏愛朝琴路上的「豆簽羹」,也是下午才開始賣,賣完就收,有不少死忠的食客頗愛這攤美味。另外,八角樓後代葉家開的「銀鋒冰果室」的紅豆牛奶冰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想來上一碗的,近來葉家姊妹為八十四歲老母親研發出一種將蕃薯飯與紅豆及鮮乳合製成的冰品,這味太獨特,我倒是還沒有勇氣做嘗試…。

若逢每月一四七(十一、十四、十七依此類推),則有小鎮最具活力的早晨,從清晨七點就擠滿人潮,到了有點寸步難行的地步,這是古東城門附近的牛墟市集。牛墟早已不見牛跡,但人潮依然洶湧,馬路兩旁盡是擺滿了碩美的水果、蔬菜與雜糧等的攤位,價格比一般菜市場還便宜一些,其他還賣有盆栽、花卉、魚肉類、黃毛小雞或各式雜物與奇貨等等,等著人們來挖寶…。

瑩如4-6
牛墟內也賣藤條。

瑩如4-5
牛墟入口。

而一年中總會有幾天特別的日子,那是公廟護庇宮或其他角頭廟展開遶境時,此時整個小鎮充斥著鑼鼓喧囂,熱鬧了起來,大人與小孩們駐足馬路兩旁觀看遶境隊伍中的各式陣頭經過,居民的心情也跟著興奮起來。廟前廣場則搭起戲棚演著野台戲,這時午后的小鎮好似沸騰了起來一樣,午睡的人們也縮減睡眠時數出門來湊熱鬧…。

瑩如4-3
遶境。

瑩如4-4
護庇宮前戲台。

在這個小鎮,我既是生活者,也是觀察者,我隨小鎮一同脈動,參與與見證了小鎮一年四季每一個風華或寂靜的時刻……。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