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水災的那個夜晚,面對南部災情,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急切的想要跳到現場幫忙救災,所有南部朋友也失聯。在家裡我不知所措的盯著電視新聞,電視不斷傳來的災情畫面時時觸動著十年前921的那個不堪回首的夜晚…
編按:
作者曾經是大安溪三叉坑部落的921受災族人,在很多朋友與至善基金會的協力陪伴下,投入重建工作至今,除推動「部落廚房」等工作,並與族人共同成立了「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現任理事長。
至善基金會在這些年累積了許多協力陪伴部落重建的經驗,莫拉克災後,基金會也打算在災區投入五年時間,扶持更多部落走向自主重建之路。
以下是作者前往南部災區探訪,分享重建經驗的心得,與所有關注921及莫拉克災後重建的朋友分享。
第一趟災區之旅:在莫拉克災區想起921的感受
88水災的那個夜晚,面對南部災情,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急切的想要跳到現場幫忙救災,所有南部朋友也失聯。在家裡我不知所措的盯著電視新聞,電視不斷傳來的災情畫面時時觸動著十年前921的那個不堪回首的夜晚,整個晚上我的腦筋交雜著88與921許多災難影像。
曾經在921經歷了慘痛經驗,所以自己更能體會災民當時恐懼、無助又無奈的心情。現在88距今已三週了,走過三趟南部災區之後我當時急切救災的心情也已漸趨冷靜。
甲仙小林災民對政府的控訴
在我第一次進入甲仙災區時,滿目瘡痍的現場,讓人不敢置信這是我前一個月才來過的甲仙,當時買的兩盒芋頭冰在我的冰箱還沒吃完,現在甲仙竟成這副景象。
這趟甲仙災區之行又再一次見識了大自然無情的一面。車行過多處的土石流區,我們終於到達了甲仙鎮公所,軍警、記者、災民還有我們一起促擁的擠到記者會現場。
這一場記者會是小林村自救會所招開,會中並未見中央部會級官員參與,只見幾位地方級官員及民意代表,災民會中聲嘶力竭的控訴政府救災不力,這讓我想到我們三叉坑當時震後兩個月,為了催促政府協助蓋組合屋,族人們一起聲嘶力竭在所辦的那一場公聽會上。
旗山很像當年的東勢
走過甲仙之後我們繼續往災民收容中心旗山鎮,因為道路損害嚴重,運送物資車輛很多,沿路交管加上土石泥凝,雖然甲仙到旗山並不算遠,但是車子還是開了一個小時多的時間,這好像地震當時所有車輛都擠到我們豐原到東勢的那一條豐勢路上一樣,那才是真的一步一腳印。
因為88水災探視,我是第一次來到旗山鎮這個地方,但是原本陌生的地方,市區景像卻似乎回到地震時東勢鎮當時的景象,災民、軍警、志工還有一堆車輛全擠在 一個小小的鎮上。我們連絡上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阿部嗚,剛好在順玄宮收容中心正在舉行一場關於搭建組合屋的說明會。
會中有原民會處長參與,部分災民在會中表達意見,但是多數災民似乎並不了解說明會內容,但是眼神還是對這次說明會有些期待。晚上我們跟著阿部嗚到南方重建聯盟鳳山辦公室,我們聊了一下災區現況,感覺忙著救災的這些朋友似乎仍處在一種驚慌忙亂的階段,而自己所能做的似乎也只有陪伴以及搬搬物資而已,這趟我只來一天,但也熬到深夜。
第二趟災區之旅:分享經驗
和三叉坑921紀錄片工作者亮丰一起分享災民經驗
一個禮拜之後,我繼續災區之行,因為來過一次災區了,也算是建立起了個人的旗山前進中心,加上這次有盈豪帶領,行程較能確定,因為來到工作站實習生梁誠也是南部魯凱族人,剛好家住屏東,而實習也即將結束,這一趟我也順便送他回家,希望他可以在所剩的這幾天在災區幫忙整理家園。
在這裡我順便拜訪梁誠父親所屬的原住民文教協會,這個協會多數是由一群退休或現任的各部落老師組成,當時這個協會正忙著救災,瑪家鄉各部落其實就是由這個協會擔負主要救災工作如募款與物資運送,因為協會會員幾乎來自屏東各部落,將來這個協會可作為屏東災區的災情資訊中心。
晚上和三叉坑921紀錄片工作者亮丰一起到旗山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的新辦公室做災民經驗分享,這一次分享會雖然急切感又急速加溫,但是我回到自己經驗裡頭同理災民感受,加上盈豪亮丰提醒我放慢了腳步,這次分享會主要焦點還是放在安慰與鼓勵災民以及當地工作人員上。
勤和村對越域引水的抗爭
第二天透過原策會的拔尚,我找到了教會系統的南布宗會的杜麗珠傳道,她是勤和村人,和她進行了一些訪談,勤和村屬桃源鄉,總共80戶,民國80年前已成發生過土石流,所以當地部落極力反對越域引水這個工程。從86年開始,杜麗珠傳道就不斷的帶領族人一起向水利署抗爭10幾年,杜傳道表示如果政府當時願意傾聽部落的心聲,或許88災難不會發生。
杜傳道說這個部落以老人小孩居多,留在部落的中壯年人士多數打零工與部分務農,部落並無當地組織,這個部落狀況有點像三叉坑部落,這點引起我的關注,我記下杜傳道與曾村長電話,如果我們在勤和可以發展工作,勤和村的杜傳道與村長可以是一個聯絡中心。
第三趟災區之旅:將過去的經驗和此刻聯繫起來
透過傾聽來陪伴
南部災區走了兩趟,個人所了解的災情資訊已有了初步的樣貌,也開始思索怎麼回到一個曾經是災民的經驗裡找到一個最恰當的工作方式,所以在第三趟災區的走訪,我一直是傾聴再傾聽災民朋友的心聲,歷劫之後的災區朋友是需要更多的傾吐機會的,就像我地震之後就變的很愛說話,透過說話來重新整理恐懼徬徨的複雜心情,這是初期階段很重要的陪伴方式。
所以在自己的經驗裡,協助災民,由內而外,由近而遠,由淺而深是需要更多的階段過程的。災區部落第一線的工作是需要更多經驗的參考,至善一群厲害的工作團隊是有經驗的團隊,願意長期培力部落工作者,現在又願意投入南部救災重建等工作,我與有榮焉。
這一次救災行動至善表現其實是各界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向來有自己工作方式與步調,低調也是至善向來的特色,救災不分彼此,能夠實質幫助災區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在收容中心的觀察
在第三趟的災區探訪中,更深入到大林教會的收容中心,裡面災民有來自那瑪夏鄉的民族村部落與桃源鄉的勤和部落,各收容中心因為救災指揮系統失靈,未能發揮整合功能,許多災民是經由教會系統自行收容,所以中心經常是由好幾個不同部落組成,這造成許多安置工作難以進行,我看到收容中心形成負責機構與不同部落界線分明的各聚一方的畫面,進出還得遵照一些規定。
之後我又到另一個永興教會收容中心,這個收容中心的災民主要是由桃源鄉梅蘭部落組成,我看到這裡的災民算是較幸運的一群了,因為梅蘭部落這次水災無人傷亡,雖然回家的交通斷了,但是族人情感上不致有太多的傷痛,因為同一部落一起在同一個收容中心,可以相互的支持與打氣,可以每天一起討論回家的路。
但是安置政策的一再改變,他們現在也正要開始面對被迫遷移至營區收容中心的命運,對於未知的將來,從與梅蘭村長的談話中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不安,牧師今天就一直忙著和縣府官員交涉,表達部落不願意遷往營區的意願,希望他們可以如願的繼續留在這所生活較能適應的教會裡。
第二天早上因為馬劉要到燕巢的工兵營區對民族村居民做遷村說明會,這個遷村說明會在88水災重建條例通過之後,我認為也不具實質意義了,雖然我還是趕至現場,但是目的並不是要聽那些人扯西東,我主要還是想到這個營區進行我專業傾聽的工作,在民族村倩玲與民有德的引領下,我們在營區和許多族人聊了很多,
88與921我們相同的遭遇,恐懼、無助、無奈在很短的時間內連結了我們生死與共的共同經驗,我們成了患難與共的朋友。
(作者為「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 理事長 ,本文轉載自「八八水災資源網」)
至善基金會自921大地震後,隨即投入台中大安溪沿線部落的重建發展工作近10年的時間,成功輔導當地泰雅族的原住民成立一在地協會去關懷在地的族人;民國95年艾利颱風肆虐,新竹尖石鄉災情慘重,更加開啟了至善在尖石的各項服務計畫。
「災難在哪裡,重生的力量就在哪裡。」至善基金會執行長洪智杰表示,基金會以高高屏的原鄉重災區為主,複製在台中大安溪沿線部落以及新竹尖石重建發展的成功經驗,連結當地資源,用在地化的觀點切入,呼籲原鄉青年由熱血的青年志工投入部落工作,長期從事原鄉重建工作。
【至善基金會88水災原鄉永續重建計劃簡報檔下載】
郵政劃撥:50054640 戶名:至善基金會
請註明:八八水災【原鄉重建】計畫用途
愛心專線:(02)2356-0118
【八八水災 原鄉永續重建計劃 至善捐款授權書下載】
此次風災也摧毀了至善原有的服務區域,新竹縣尖石鄉石磊部落無毒蔬菜的農地,也影響了台中大安溪部落的甜柿採收,為了協助這兩部落的農作銷售,凡單筆捐款「八八水災-原鄉重建計劃」3000元,我們即贈您5斤的無毒蔬菜;單筆捐款5000元以上者,則加贈,台中大安溪部落甜柿禮盒一盒。也歡迎大家小額捐款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