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與貝里斯的農村教育、資訊與保育經驗

分享的Okta Setiawan,提到2004年印尼亞齊省發生大海嘯後,也不管身上僅有折合新台幣幾百塊的一點點錢,帶著一點資訊專業的自信,與為同胞做些什麼滿腔熱血,就搭車前往亞齊,參與災後復原的工作。

緣起─NGO領袖國際交換計畫在旗美社大的工作坊

這次由社團法人青草湖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籌畫為期一個月的NGO領袖國際論壇,規劃了從九月二十一日到九月二十四日為期四天在旗美社區大學與美濃愛鄉協進會舉辦,主題為「農村型社區大學在台灣」的旗美社大國際NGO領袖交流工作坊、颱風莫拉克國際NGO領袖交流工作坊及美濃的生態與河川踏查。

由於旗美社區大學的農村工作經驗,側重於培力農民、農村發展、有機農業推動、糧食安全及颱風災後重建等議題,和印尼與貝里斯目前所面臨的許多農村問題非常相關。

因此在這四天的期間,目標設定為旗美社區大學及美濃愛鄉協進會與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貝理斯聖心學院等國際非政府組織透過分享彼此的實踐與創新的實務田野工作發展經驗,啟動一個非政府組織工作人員間國際領袖交換計劃,以發展長期夥伴關係(參與組織詳細介紹,請見文末)。

國際交流夥伴與旗美社大工作人員於人字山莊前
國際交流夥伴與旗美社大工作人員於人字山莊前

農民田間學校的社區發展策略-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

分享的Syafrizaldi Aal先生,是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的理事,分享了印尼農民田間學校的經驗。由聯合國農糧組織支持的印尼農民田間學校,是專門培養農民能力的機構。配合作物特性以三到五個月為ㄧ期,每個星期都固定為農民至少辦一個工作坊。

工作坊就在田間,把田間當作農民學習的大課本。由一到二位協作者(facilitator)協助10到15個學員一個組成一個學習小組。每個協作者都要先實際在田間接受為期2至3週的培訓。並為三到五個月的工作坊進行村落會議、課程會議、田間實作課程會議。讓工作坊的進行,每次都有更好的改善與創新,形成一個學習循環(Leaning Circle)。

經過農民田間學校,創立了嚴謹的農民典範,提升了村落公共衛生觀念,形成農民與農民之間的社交網絡,讓農民彼此分享學習經驗,也建立農民的環境保育觀念。這樣的農民學校,僅使用很少的資源,甚至只用麥克筆與壁報紙,也沒有使用電腦,然而在這樣艱困的條件下,在印尼,每年農民田間學校達到10萬的學習人次,而每位接受培訓的農民回到農村又將經驗回饋給左鄰右舍,而產生優質農業擴散的效應。

Syafrizaldi Aal先生提到,在印尼辦農民田間學校,是當作一個長期的社會運動,而不只是提高農民所得與有機農業推展,也將這個社會運動提升到環境保育層級,在保護環境生態方面,試著建立一個典範,以作為與其他國家交流與合作的基礎。

image001
圖中站立者為Syafrizaldi Aal先生,照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原住民農村社區培力經驗-

貝里斯馬雅族原住民村落分散式學習主導計畫(Distributed Learning Initiative)運用

分享的Kieran Ryan教授,是貝里斯聖心學院資訊科學系主任,分享了在貝里斯馬雅族原住民村落推動數位學習以提升原住民能力,保護原住民文化與原住民居住所在地區雨林的經驗。貝里斯的土地約為台灣的2/3,人口卻僅有30萬人,境內有廣大的熱帶雨林、濕地與美麗的珊瑚礁海岸。

貝里斯國家的國家經濟,主要仰賴觀光業,第二順位則是石油原油開採,再來才是各種形式農漁業。而當地的原住民族馬雅人居住的村落,則是屬於較弱勢的社會階層。

Kieran Ryan教授說,大部分的觀光客比較關心「歷史上的馬雅人」,也就是那些馬雅遺跡,人類共同的文化襲產,卻往往忽略馬雅人的後代子孫,「現代的馬雅人」,同時面臨二個弱勢,第一個是經濟上的弱勢,因為馬雅人仰賴農漁業,住在鄉村地方的熱帶雨林區,生存條件相較於其他人弱勢,第二個是環境上的弱勢,雨林區也是跨國企業開採石油原油的地區,企業開採石油對於生態環境的破壞,讓居住在雨林區的馬雅族人聚落面臨環境災難的威脅與石化工業所帶來的環境汙染。

貝里斯聖心學院,作為非政府組織所創辦的社區學校,致力於弭平原住民村民的數位落差,讓現代的馬雅人也能有機會改變族群弱勢的經濟條件與弱勢的環境條件,朝向作為地球永續公民社會一份子的方向趨近。由於這個議題,環境弱勢居民的數位落差,也是全球的社區均會面臨的議題,因此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國際合作,以促成環境弱勢居民的現況改善及朝向永續與環境保育。

image003
左二為Kieran Ryan教授,照片來源請點選這裡

年輕人社群熱情重建災區的經驗-

亞齊海嘯災後的社區自主建置通訊、資訊系統

分享的Okta Setiawan,提到2004年印尼亞齊省發生大海嘯後,也不管身上僅有折合新台幣幾百塊的一點點錢,帶著一點資訊專業的自信,與為同胞做些什麼滿腔熱血,就搭車前往亞齊,參與災後復原的工作。

印尼白水基金會是一群自稱懂一點電腦知識,有點瘋狂及想為亞齊做些什麼的平凡人組成,於海嘯災後初期,迅速發揮民間組織螞蟻雄兵的社群力量,由資訊志工架設基地台,恢復亞齊省無線通訊。由於災後重建的經驗,讓這個社群組織更積極投入偏鄉數位化的工作,而有許多協助社區的具體成果。

Okta Setiawan,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的主任,多次在簡報中,提到感謝國際社會幫助亞齊,包括台灣。一個超過25萬人死亡的超級海嘯,巨型災難,印尼白水基金會藉由年輕社群的熱情、國際社會的力量,重建災區的經驗,令人印象深刻。

Okta分享亞齊海嘯災後重建經驗
Okta分享亞齊海嘯災後重建經驗

以社區為基礎的森林復育努力-

蘇門答臘省古農獵尤擇國家公園的經驗

分享的Panut Hadisiswoyo先生是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OIC,Orangutan Information Centre)的創辦人與現任主任,OIC的經費支持來自國際援助,當地政府挹注為零,所以Panut努力扭轉種植油棕的耕地擴大,造成猩猩棲地受損。

因為對於政府在國家公園執法不力,Panut的組織努力透過生態保育巡迴宣傳車,走入社區教育,建立一套生態旅遊的模式,讓當地居民瞭解猩猩在耕地偶爾出現,大多只是為了在被人類分割的雨林間移動,並不是害蟲。然後也辦了許多的當地教育,扭轉農民概念,與猩猩共存,透過問卷發現,村落的居民漸漸有改變觀念,也投入社區巡守隊。

Panut的努力與晚近台灣國家公園推動的生態旅遊模式類似。所以,OIC核心價值,是將砍伐雨林的農民導向成為保育雨林的志工,而能有生態旅遊的收益。這樣強烈的企圖,不只是農民的生計有所保障,邏輯上更存在棲地保育的憂慮,甚至更期待跨國大農企業種植油棕這種對生態破壞的行動能畫下句點,透過國際合作,朝向人類與紅毛猩猩棲地更完整保存的永續生態價值觀。

小結

國際間NGO領袖會議在旗美社大進行的工作坊交流,讓我們學習了許多國際友人在農村議題、環境議題、災難學習議題上實物寶貴經驗。當然對於旗美社大的經驗分享,國際NGO領袖也給了許多建議,不過為了閱讀方便,或許將再另文書寫,提供另一個視野的國際觀察與在地省思。

認真做圖文筆記的敏州老師
認真做圖文筆記的敏州老師

NGO領袖國際交換計畫國際講者簡介

Syfrizaldi Aal

Syafrizaldi Aal先生是印尼「蘇門答臘永續支持協會(SSS: Sumatra Sustainable Support)」理事,專長領域為社會森林學、生態保護區管理、環境資源治理、河川流域管理、社區環境服務、NGO之組織培力、婦女與農民培力等,曾在美國國際發展署(USAID)支助之全國性大型印尼「環境服務計劃(ESP: Environmental Services Program)」任職五年,進行蘇門答臘地區河川全流域社區整合型治理計劃,包括上游之森林保護與小額貸款農民植樹復林計劃,中游之水資源治理、社區農村學校設立與婦女和農民培力計劃,下游之都會區汙水管理、社區公共衛生計劃、學校環境生態教育等。

Aal先生尤其擅長婦女、農民與志工之培力,與協助社區成立在地NGO之輔導工作,過去數年曾協助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暨清大之E-Mate印尼國際志工計劃,培訓台灣國際志工至都會貧民區與偏鄉社區進行與水資源相關之環境教育服務。

Panut Hadisiswoyo

Panut Hadisiswoyo先生是印尼「紅毛猩猩資訊中心(OIC, Orangutan Information Centre)」的創辦人與現任主任。該組織是印尼蘇門答臘地區從事熱帶雨林保護與瀕臨絕種紅毛猩猩保育最重要的NGO,主要任務為紅毛猩猩保育、雨林植樹復育、學校與社區巡迴環境教育與在地生態環境教育教材研發與教學影片製作。該組織長期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國家地理學會等國際組織的補助保護蘇門答臘重要雨林。

近年與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合作,爭取外交部NGO委員會補助設立兩處CDOC雨林數位機會中心,並協助交大等各大學國際志工至該處服務。Panut先生為印尼培育之知識精英,但放棄高薪工作創立NGO,志在終身投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於英國在職求學期間(Oxford Brooks大學靈長類保育碩士),其傑出保育成就榮獲頒授英國女王獎。

Okta Setiawan

Okta Setiawan先生為印尼白水基金會亞齊分會主任,是2004年底印尼亞齊省大海嘯後第一批進入災區救援之外省NGO工作者,並長期擔任災區復元、重建與弱勢民眾培力發展之工作,後並定居亞齊。亞齊大海嘯是25萬人死亡之巨型災難,救援工作需仰賴國際與印尼全國人力物力之協助。「白水」取其白浪滔滔、海嘯之意,白水基金會即為爪哇地區志願至亞齊災區救援志工為投入復元、重建、募款、組織、培力工作成立之印尼全國性NGO。

白水基金會獲得德國大型NGO之支助,專業領域為無線通訊科技、資訊系統建置與組織E化培力,於海嘯災後初期協助亞齊省政府架設基地台恢復無線通訊,中期協助省政府建置與營運計算機與網路中心,近期多從事亞齊省23縣市組織E化巡迴培力工作。Okta先生與其工作團隊近年多次協助青草湖社區大學協會、原住民學院促進會、咖啡公平貿易協會,清大、元智大學國際志工團隊,以及政大、高師大學者,進行學術災區與偏鄉田野研究、國際志工社區E化培力服務與公費碩博士生來台留學之工作。

Kieran Ryan

Kieran Ryan教授為貝里斯聖心學院資訊科學系主任。貝里斯為台灣在中美洲之邦交國,Ryan教授透過台灣的國合會(ICDF)的傑出學人獎學金計劃來台留學,畢業於清大科技管理所之國際學程。貝里斯雖近2/3台灣面積,人口卻僅有30萬人,境內為廣大的熱帶雨林、溼地與美麗之珊瑚礁海岸,偏鄉教育普及、環境生態保護與巡守、馬雅原住民文化保存、永續發展為貝里斯之重要發展課題。

Ryan教授任職之聖心學院為貝里斯主要的高等教育單位,專長領域為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公共版權自由軟體在教育上之應用與企業社會責任(CSR)相關計劃推展。Ryan教授近年積極協助貝里斯教育部進行偏鄉教育普及、縮減數位落差、開設社區學院終身學習課程之工作,尤其是環境生態相關全國與地方NGO之E化培力工作。

交流行程花絮

臨別前互相交換禮物。圖左至右為Aal、土豆(旗美社大)、Kieran 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左)與青草湖社大主任賈維平
(左)臨別前互相交換禮物。圖左至右為Aal、土豆(旗美社大)、Kieran(右)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圖左)與青草湖社大主任賈維平

一起過台灣的中秋節。圖左至右為Aal、小妹(旗美社大)、Kieran 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參觀黃蝶翠谷。圖左至右為Panut、賈維平(青草湖社大主任)
(左)一起過台灣的中秋節。圖左至右為Aal、小妹(旗美社大)、Kieran(右)與美濃愛鄉協進會參觀黃蝶翠谷。圖中由左至右為Panut、賈維平(青草湖社大主任)

延伸閱讀:不方便的旅遊-印尼古農列尤澤國家公園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