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老書店

長條型街屋,四周牆面被高高的書櫃填滿,中間劃開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高雄,假日一早的鹽埕區,彷彿還在睡夢中,捷運橘線O2站的出口旁,成為徒步區的大勇路上,兩旁的店家冷清得可以,或租或售的看板,比尚在營業的店 招還多,一個城市遲暮的感覺格外鮮明。當年的大新百貨的盛況早已不復見,只剩一樓的超市還在服務老鄉親;舊時的光復戲院拆除殆盡,換來與捷運共構的新的建 築;而舊圓環旁的麥當勞,裡面的老年人口比例頗高,或許遊客還未湧至,九點多了,這座城市還在賴床未清醒。

971125-book-360.jpg

clip_image001
大新只有一樓還有生意可做

步上五福路上,五層樓舊址旁,高雄最早的一家書店靜靜地躲在透天厝的二樓,慶芳書局,一般遊客不會來到的地方,我在狹窄的樓梯牆面,發現幾個相框,是鹽埕的老地圖及老照片,正找著角度拍下取景時,樓上老闆呼喚著我上去看看,於是,么喝著社大一群夥伴,上去書店裡晃晃,看看鹽埕是如何還能夠養著這麼一家快被外人遺忘的書店。

971130鹽埕-039

乍看,這書店與一般的巷弄裡的書局差不多,長條型街屋的空間中,四周牆面當然被高高的書櫃所填滿,中間再劃開一整排約一人高的書櫃,左右各放著各種分類的書籍,店頭最底端的地方通往老闆的居住空間,有一個櫃台守護著,老闆熱情地招呼著我們一大群人,並開始講述著老鹽埕的歷史。

clip_image002
老書店的空間是奢侈的,一定要把書填滿

老闆拿出了一疊快絕版的社區報,這有點歷史了,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一日出版的”鹽埕埔”社區報,這份雙週刊的第三期,正是報導著鹽埕書店的興衰史,當年凋零的字句,到九十七年底的今天,又十二年的歲月過去,當年的書店已與現時又有著極大的落差,這社區報被大伙搶光光,希望老闆自己還有存底。當期的報導內容就是鹽埕書店的興衰過程,從現在看來,整個鹽埕就剩慶芳(傳統樣貌)及敦煌書局(現代化)幾家了,我想當地加上中山大學的閱讀人口就這樣了。

971130鹽埕-041

clip_image003
沒有公部門的奧援,文化傳播通常不敵資本的短視

不過究竟這慶芳書店如何存留至今,還是教人無法猜透,不聽老闆說分明,我想憑自己怎想也想不出來,當大家一陣忙亂地把架上”看見老高雄”及”高雄老明信片”的書給搶購一空時,老闆的媽媽也出來看一下熱鬧,接著二老闆(第二代中的弟弟)則起鬨要問我們問題並送贈品,贈品是很老派的字帖三份,他要我們觀察一下這書店,猜猜這書店的四大賣點,這真的要有人放水不然誰猜得到。

不過我直接說好了,去了都無法全猜中,更何況是無緣身於現場的人;當年一代老闆的姐妹因著佛緣而成為出家人,所以在一些因緣下賣起佛書,接著賣起基督教、天主教的書來,後來連可蘭經都有了;這就成了他們的第一個專業販賣項目。後來因為生意漸走下波,剛好中山大學成立於西仔灣,於是進入校園幫大學生、研究生團購課本教科書及原文書,這漸漸成為他們重要的業務,加上當年老闆幼時上課把課本丟了,找遍許多書店都無法買到課本,所以索性開始販賣起各級學校的課本,其實他們發現,每學期丟掉課本的學童還蠻多的,現在終於有一個地方可以買到課本,不必遠赴台北的台灣書店買書了。

還有或許是宗教書的關係,他們店裡的五行術數的書籍也是高雄最完整的,這是最難猜的第三專業。

最後因著與中山大學學生的關係,開始以介紹家教來進行搓合的生意,難怪郭老師要我拍在旁邊一個櫃子裡一大疊的學生資料。二代的兩個兄弟老闆,為了守住老老闆創下的基業,撐著這一家老書店,雖然內部完全沒有新式書店的氣派裝潢及舒適的閱讀空間,但能把一整個城市的閱讀歷史看盡的蒼桑感,讓老書店用空間說著自己的故事。

971130鹽埕-050

我期待老鹽埕能走出新的滋味,看著一棟棟被拆除的老房子,及一面面被醜店招所覆蓋著的美麗立面掩藏著歲月風華,我可以確認,這個城市要保留下一點記憶,給旅人一些完全不同的情感聯繫,這裡居住的人,才能長長久久,不輕言棄守家園。

一個書店,如果能扮演起這個社區的文化平台,會是一件美事,來這裡尋幽的旅人們,尚缺失這樣的平台及資訊站,書店,不是很適當嗎,老闆加油吧。

clip_image004
老書店如何走出社區的時間感及成為新舊高雄的介面,考驗著經營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