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間世外桃源-屏東河灞寮

曹譙鎮先生說,他們沒有政府資源挹注,也沒有專業團隊營造,是靠社區居民的力量,投入上百民義工執行社區的綠美化工作,居民自動自發為社區盡力,大家都以美化河灞寮為榮,進而打造境內第一座「河灞寮」社區公園。

屏東縣長治鄉進興村的河灞寮整個社區約百餘戶住戶,在日據時代是三地門之水系流經地帶,整個村莊原為河川石礫地層,後經移墾居民開墾建庄而來,當地人稱該村為河灞寮或溪埔寮。

980217-heba-360.jpg

長治鄉進興村河灞寮分為上寮及下寮,上寮以閩南人為主,下寮則是民國二十年間由北部陸續移居來此的北部客家人。客家人稱當地為河灞寮,上寮閩南人則說是溪埔寮。為了改善農村人口凋零及農業沒落的發展窘境,社區從民國八十四年就計畫將社區環境綠美化,由村長曹譙鎮先生承租了社區入口處的一片台糖土地,後來由社區居民吳宗翰先生等人共同出資八十萬元回饋社區,計畫利用這些資金為村里美化打造社區公園,將社區裡頭一些角落空間及廢棄不用的土地美化成綠意盎然的社區公園,於是居民邀請了許多藝術家,在社區內的重要路口及公共空間設計、製作了休閒步道、藝術雕塑等環境景觀。

河灞寮社區公園的綠美化,有藝術家創作的大型藝術雕塑造景、水池、景觀石頭水圳、陶甕牆面、電線桿美化彩繪等等,結合當地居民種植的景觀花卉及果樹,打造出有社區色彩的公園。後來又經過藝術家的巧手及居民的創意,將傳統客家藍衫的藝術元素彩繪裝置在社區的電線杆上頭,讓社區原本單調的電線杆也像穿上了藍衫一樣美麗。

DSC_0072

DSC_0085

曹譙鎮先生說,他們村里沒有政府的資源挹注,也沒有專業團隊的營造,而是靠社區居民的力量,投入上百民義工執行社區的綠美化工作,居民自動自發的為社區營造盡力,大家都以打造自己的家園,美化河灞寮為榮,進而打造了鄉境內第一座「河灞寮」社區公園。

河灞寮現在不僅有美麗的社區公園,還有村里齊心打造美麗環境的團結心及人情味,因此,在村里頭居民家家戶戶都互相認識,村裡的婚喪喜慶全村的居民都幾乎動員到齊幫忙,在現在工商業的社會仍舊保持著農村典型人情味的特色。尤其是村裡的福德祠每到伯公祭典庄裡幾乎總動員,大家虔誠的為伯公祭典幫忙。

在現今的社會裡頭,許多傳統的農業舊社區透過自立營造打造出美輪美奐的社區環境,讓許多都市社區裡政府出資的中央公園相形失色,而進興村最值得驕傲的,除了親手打造的公園以外,還有居民自動自發的服務熱誠,以及農村裡濃濃的人情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