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巧食中尋找巧思的嚴先生夫婦

巧食舖確實是對小農友善的好朋友。一間獨立店面從進口美食到在地農產,試圖串接的時空其實是多元的,一方面鼓勵衷情國外美食的人可以同時也品味在地農產的泥土美味,另一方面也讓在地農家受到與知名外國食材「同置一列」的高規格。

一對年輕夫婦,在新竹相識,而後到台北合力奮鬥於外貿領域,卻因緣際會地回到妻子娘家位於台南市運河旁的一隅土地,找到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合力完成一棟多功能隔間的透天厝,成立了夫妻兩個的創業作品:「巧食舖」。他們就是我們兩代米家的好朋友——嚴仲容先生夫婦。

也許,很多人一開始是濡慕著名建築師作品的心情踏進他們的店,但我的第一次造訪卻對他們的購物籃有著很深的感覺。建築空間確實很有新意且充滿生機,在略顯冷清的新住宅區裡,即便巧食舖的店招並不顯眼,但清水模外牆、熱帶植栽的籬面、加上室內挑高及落地窗,就像是嚴先生說的:「我們就是希望真的要來的人就是會找到我們。」

980716-qiaoshppu-170.jpg050-170.jpg076-170.jpg

「尋找」原本就是一種樂趣,從他們開始幫朋友找美食到我們找到他們。一開始,兩夫妻幫好朋友們尋找各類美食雜誌推薦的食材,秉持推薦的熱誠,並以外貿累積的經驗引進了許多精緻且好評的進口食品(像是巧克力),後來更逐步推展到台灣精緻的在地的農產或調味料的陳設。 或許,「尋找」便是我覺得那幾只藤編購物籃所散發出來的溫暖氣息。

1608508830
 巧食舖的購物籃體貼精緻。

「經營這裡其實目前來說還沒有賺錢耶,」嚴先生坐在小小的會客桌前笑著說,但可以看出還是有著某些堅持——也許單純地從「家就在這裡」的念頭出發。「之前光是要在空地上蓋出這間房子就,花費不少了。」大家都笑起來,畢竟這棟建築物確實非常有名呢。我很好奇地就問了:「目前這樣的零售方式,在理念或實際的營收上,您覺得如何?」

嚴先生的眼睛骨錄骨錄地轉了一下,「其實,我們這邊主要還是以常客、熟客為主,有時候因為口碑做出來了,也是有人專程會來店裡看看。或者是像是我們也會受邀去誠品參與他們的一些關於美食推廣的活動,也會吸引一些新的朋友。還有網路的訂單也是一大部分。但整體來說,我們還是在走一步看一步。規模也不能做大,雖然甚至還有人來問我們可不可以加盟,」嚴先生微笑著說,「但我們現在連自己都還沒有什麼利潤耶。」

寬敞的展售區陳列著他們夫婦倆精心找到的推薦食材,我們是他們今天剛開門就踏進來的客人,之後又走進來一位帶著小朋友的年輕太太。我這時望了一下在收銀處忙碌的嚴太太,她接聽了幾個電話,然後接待熟客,之後又簽收了兩大箱的新鮮包裝蔬菜,再撥了幾個電話通知蔬菜訂購的人來領取。

我說:「現在巧食舖也開始做生鮮食品的取貨站了。」 嚴太太轉身來將頭髮捻進耳際然後告訴我:「這也是顧客一開始提議,然後我們慢慢去摸索問人,之後才開始提供的服務。」我笑著回應:「生鮮蔬菜的零售時間感,跟擺在架上的食材有很大的不同呢,你們一定更忙了!」

照片 055照片 084

我曾聽說巧食舖打算在二樓進行『廚房教室』。於是我跟嚴先生就聊到現在很多人不買食材或不會買食材,其實都是因為「不太會下廚」、「不知道怎麼煮」。他跟我說:「我們後來陸陸續續發現『團購』是很大的力量,而且我們的老客戶也會希望透過我們幫忙買到好的生鮮食品,所以我們就開始幫消費者去『團購』某些東西,也是幫零散的客戶節省單獨負擔的運費成本。後來也就想到:可以 從一樓簡單的『試吃』小吧台,慢慢變成二樓的料理教室,讓大家看到食物怎麼變成好吃的盤中飧,當然也可以刺激大家選購一些過去沒有買過、吃過的好食材。」

嚴先生很謙虛地一再表示,他們其實沒有可以參照模仿的對象,所有的一切經營都是「邊做邊學」。從一開始單純的零售店面與進口食材小額批發,慢慢地走向串接人與食物情感的重要中介者。我望向店內精緻的陳列,以及細心地為每件架上的食品寫上一張「推薦信」,幾張舒服的沙發凳,和一整排關於美食的書籍。嚴先生夫婦的小孩跑上跑下地遊戲或學習面對客人,讓這個細膩的空間騰出了很多的「生活感」。飲食是一種生活,而巧食舖即是透過他們自己的眼睛和感覺生活,來「尋找」並「推薦」他們心目中的美食。

073-170.jpg061-170.jpg059-170.jpg

「我覺得,巧食舖這裡經營的是一種『信任』關係。」我自言自語地說著,「客人們因為相信你們的推薦所以願意以你們做為平台,作為通往美食的途徑。而且,這裡其實是對那些厭倦或不信任大賣場式廉價採購,所提出的另一種選擇。採購美食也可以是一種優雅的生活行為。」

嚴太太泡來幾杯的冰茶以及冰桂圓薑汁,她也說了,「對啊,因為大家的信任,我們也有很大的責任。所以有時候也必須隨時注意生產者所提供的東西穩不穩定。」我啜了一口冰桂圓薑汁後,問了我心中最大的一個問題:

「小農的東西因為受到天候影響,其實每一季的農產都會有品質甚至外觀上的差異,這個部分,我們也希望消費者能夠理解並且體諒接受。對你們來說,是不是也是一種壓力?」

嚴先生告訴我,確實是如此。消費者一般都會有預期心裡,認為以前吃過哪家的農產如何好吃,就會預期這一季應該也是這麼好吃。但實際上,除非我們能控制天氣,不然所有長在大自然底下的東西,都不可能是像是工廠複製出來的東西那麼「一致」。

「所以我們就必須跟生產者那邊問清楚關於該季的狀況,然後說明給訂購的人聽,如果農家自己有網站,我們也會請消費者去農家的網站瞭解各項農產的生長情形。」嚴先生這麼說,

我忽然想起來,有一回在美濃家中接到嚴先生的來電,問到某季第某批的黃蕃薯,口感與之前的有些不同,他在電話的那一頭問:「是因為天氣的關係嗎?」我記得我當時是說到家中的黃蕃薯共分散在兩塊不同的田坵種植,又分成三批落種,所以口感上確實本身就會有差異。嚴先生在電話裡很客氣地回應:「原來是這樣子,我會跟消費者說。」

巧食舖確實是對小農友善的好朋友。一間獨立店面從進口美食到在地農產,試圖串接的時空其實是多元的,一方面鼓勵衷情國外美食的人可以同時也品味在地農產的泥土美味,另一方面也讓在地農家受到與知名外國食材「同置一列」的高規格。
我轉身跟夫婿說:「下一回一定要帶母親來這裡走走,她一定會對自己的農業技藝更深具信心。」說完,嚴先生夫婦都笑開了。

延伸閱讀:

〈關於巧食舖〉(【巧食舖】網站的嚴先生夫婦的自我介紹)

〈二月份與三月份兩代米家活動回顧 – 埪窯與掛紙季〉(【巧食舖】與台南的朋友們來美濃產地拜訪)

(本文轉載自「美濃兩代米家」部落格)

在〈從巧食中尋找巧思的嚴先生夫婦〉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誠品 - 龍的耳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