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土地的阿凡達之戰

農村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土地開發的「遊戲」就像《阿凡達》中,人類覬覦潘朵拉星的珍稀礦產,製造出由人類控制的納美人身體出來,用盡其極的騙取納美人的信任…

土地的價值與價格

當孕育萬物的土地成為商品,人們僅以價格高低衡量優劣,忘了溫軟濕潤的大地觸感,拭去了文化與成長記憶,不再滿足於米飯的飽足與野菜的芳香,開始透過各種手段,以促進經濟發展、增加就業機會、解救偏鄉來包裝行銷一連串的卑劣手段,我們期待的合諧與寧靜,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都將成為永不可及的夢想。

地價屢屢創下新高,媒體報導著每坪百萬、動輒千萬億元的豪宅,對照著一般百姓,一生勞苦也換不到遮風避雨之所,無殼蝸牛運動再起。財團控制著政府,政府剝削著弱勢,投資客如虎豹的炒作買賣。都市早已不適合人們居住,水泥建設帶來所謂的便利與繁榮,也帶走了微風、星空與優適的生活。

在治安、環境、交通不佳的狀況下,若不是為了乞求個三餐溫飽,誰會願意困守水泥叢林?誰會願意在這樣擁擠而匆忙的灰色世界裡討食?

台灣農村的阿凡達

回頭看看農村,似乎還保有福爾摩沙之島的殘影,不過,稻田、水圳、紅磚厝等景色卻漸漸模糊。在農發條例第18條開放後,農地陸續長出豪宅,變質的豪華田園住宅,正以集村農舍之名大肆開發,未來十年,農村再生條例將再以一千五百億的經費,建設「富麗」農漁村。

水泥思維從都市蔓延到農村,土地的價值不再是肥沃的泥土、豐收的喜悅,而是擺在金錢天秤上,將農地轉建地,社區變成工業園區、科學園區。

農村就像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土地開發的「遊戲」就像《阿凡達》中,人類覬覦潘朵拉星的珍稀礦產,製造出由人類控制的納美人身體出來,用盡其極的騙取納美人的信任,在無法說服納美人之後,最後依然燒殺擄掠的破壞搶奪。

糧食戰爭中的台灣戰略

根據《遠見》雜誌2008年5月的報導,受到全球糧荒危機浮現,不僅小麥、玉米價格飇漲50%以上,稻米價格也緊接著扶搖直上,但由於供給始終不及需求,世界各國紛紛自危。在世界各國都致力提高糧食自給率的同時,台灣依然無懼於糧食戰爭,即使糧食自給率僅有30.5﹪,卻持續「開發」農地。

檢視農委會的統計資料,台灣的耕地面積自1977年至2009年減少了107,316.6公頃,相當於4,146個大安森林公園,近乎四個台北市的面積大小。目前正在進行中的土地強制徵收案中,從北到南引發爭議與抗爭的,包括:

台北縣貢寮田寮洋等東北角海岸土地徵收(688公頃)、土城彈藥庫開發(139公頃)、桃園中壢、平鎮等土地徵收(322公頃)、新竹竹北、芎林開發(447公頃)、竹東二重埔開發(440公頃)、苗栗後龍灣寶特定農業用地準備變工業區(362公頃)、竹南大埔土地徵收(163公頃)、台中后里優良農地作為科學園區使用(246公頃)、彰化二林農地變成科學園區預定地(650公頃)、田中高鐵站土地徵收(183公頃)……,總徵收面積高達3,640公頃,相當於141個大安森林公園、4,412個足球場的面積。

這還沒有包括台灣其他地方,默默在進行中而尚未爆發出爭議的土地徵收案,以及國光石化預計將超過4,000公頃的農漁民生存之地,圈起來做為工業區等大型開發案……。

土地,正被企業與政府聯手侵吞中。

堅持土地正義

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異常的當下,政府一方面鼓勵節能減碳,要求冷氣的溫度不可低於26度,大推「地球日」、「環境日」、「無車日」等活動,一方面正快速摧毀提供生態棲息、調節氣候、蓄水防洪的農村,取而代之以工業區或科學園區,不禁讓人質疑口號式的環境政策,更擔憂起這個小島的未來。

若是經濟發展已經凌駕於基本生存之上,「便利」與「繁榮」的代價便不再只是少了微風輕拂、月夜星空,而是連安身立命、三餐溫飽都將成為奢望。台灣的人民啊!還不看清藍綠政治的短線操作,是如何用盡其極的掏空與欺騙嗎?

我們不敢期待人類偽裝的阿凡達能再度愛上這塊土地上美麗的公主,挺身與我們同戰貪婪的敵人,只有團結一心的大聲怒吼,將這塊土地面臨的燒殺擄掠,傳遞給更多朋友知道,持續的監督與鞭策。我相信,合諧、永續的未來,會站在土地正義的一方。

990729afanda483027997505c-4.jpg
美麗的土地與耕作的權力,需要我們一起來捍衛(攝影/munch)

在〈農村土地的阿凡達之戰〉中有 12 則留言

  1. 我相信還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支持才有機會改變台灣的農業政策,政府對耕作的農民照顧的確太少,當大陸都成為糧食進口國時,未來進口的糧價只會愈來愈高(過去也大都因各國政府補助,才會有不合理的價格大豆10元/kg),也因此台灣農民小麥、大豆才會無法種植,農糧署應該考慮過去保價收購的政策及推動有機耕作的稻、麥、豆、玉米、甚至是小米這種旱作,官員們作菜買菜的都少,「呷米不知米價」無法體會農民粒粒皆辛苦!

  2. bilin 的境遇與心情,我可以感同身受,如果我今天還留在農村務農,我也會發出跟他同樣的聲音。不過,也請 bilin 不要懷疑作者以及在作者背後這群「夢幻」團隊的決心,作者本身自研究所畢業,就沒有離開過農村,各地也有許多正在思考回鄉之路的青壯年朋友。

    農業跟高科技產業不一樣,它是人類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的產業,國際貿易,此一時,彼一時,不見得永遠活絡,從永續的眼光來看,農業是比「高科技」值得投資的產業,只是目前國際間、政府還沒有開竅,沒有使用正確的計算方式。

    過去台灣把棒球當作國球,紅葉棒球打敗世界冠軍,就是無上的光榮,不會去計較我們的球員超齡,頂替的不誠實行為,然而最近,台北市教育盃小學五人制足球錦標賽爆出中山和大龍國小兩隊只求和局,可以聯手晉級卻引發爭議。從這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們的思維已經開始聚焦在運動精神的本質上頭了。若是高科技與農業都是一種運動項目,那麼當中的運動精神是什麼?我想那會是尊嚴與永續。

    台灣許多學者已經把歐洲對農村的多功能服務觀念介紹進來,目前國際間檢討氣候變遷的研究也都顯示「農業是解決氣候變遷的關鍵線索」。接下來的台灣視野,若是一味的再以高科技產業為國家終極的發展指標,繼續一面倒的訴求國際競爭力、出口與世界貿易,無視於台灣本地居民的永續生存權利以及國際能源、氣候變遷、糧食危機的逼近,這樣的景象,真的與看北韓的新聞報導,主播的「義正言詞」的一味捍衛北韓領導人的英明播報一樣好笑了!

    農村的重新崛起,我相信已經啟動,這個崛起並不是要反撲都市,而是促進城鄉對抗與侵蝕模式的終極解套。對等的權利與資源正義,等同的價值是目前學者努力在發展論述,作為政策發展的方向;對於生態服務與氣候調適的價值,必須成為農村的收益一部分;創造農村多元的收入與農村的整體規劃,都已經開始在這次的農運當中醞釀。

    bilin 必須承認,農村的崛起,需要時間,但是我相信,也正在經歷,散在各地的農家子弟正在整裝,準備踏上重返回農村的路,他們會經挑細選,將合適的珍珠寶玉帶回,獻給自己的農村。

  3. 也提供另一個角度:
    四十年前的農民,耕種五分地,可以養活一家庭;但今天不能。是不是今日的糧食太便宜了?
    政府總有一套物價控制機制,當物產欠收要漲價時,就會動用進口來「平抑物價」!(可恨的是,房價太高時,政府卻說不能打壓它,這是另個故事)而總的來說,平抑物價的目的是什麼?是自1960年代開始快速工業化時,壓低物價可以維持較低的工資,讓資本家願意在台灣設廠!大家說那個年代是「以農養工」!
    四五十過去了,台灣的工業拜早期農業滋養,確實壯大起來,甚至部份轉型為高科技產業了。如同我們的家庭,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親總是拼命賺錢,儉腸捏肚栽培小孩,希望他們有出脫!如今工商業發達了,卻還在「以農養工」,但枯瘦年邁的父母實在擠不出油了,竟然要他們跳進油鍋去,從最後的身軀再榨最後一滴油來!
    我們強調要「土地正義」,是要更深更深地去想與土地有關的種種面向的問題。環保是其一,活命是其一,農村價值是其一,甚至,農地被變更為工業區,讓企業家開了工廠,他們又讓工人過了什麼樣的生活,也值得關心呢!想想富士康給人類帶來一種何等悽慘的生活境況呀!

  4. 二十三年前政府以開設中洋子工業區的名義在嘉義新港鄉強制徵收一百八十公頃的農地,其中有四十四公頃十二戶農民不願祖先的田地被強制徵收而強烈抗爭,至今未領取徵收補償費,並因時效已過共一兩千萬的補償費被法院沒收充公,這十二戶的被徵收戶在二十三年後有四人因憂鬱症自殺,許多人因農地被徵收無法務農為生到處打零工處境堪憐,而當初政府出面名為開設工業區但至今只有一家廠商進駐並使用所有的土地,這家廠商就是台塑。

  5. 回應南投bilin:
    沒辦法在農村以務農生存的農村子弟的我完全認同bilin的看法
    文中所描述的農作收成與收入的確是事實的悲哀
    但背後是誰在掠奪農人的辛勞?我們也應該把他指出來
    農地被徵收蓋工廠讓孩子有工作機會,當年在鄉下找不到工作徬徨無錯的我也認同,但我更期待政府把我家的農地高價徵收去蓋核廢料堆置場,或蓋殯儀館,這樣補償金回饋金會更多,這樣我的孩子不用去工廠上班,我要拿著回饋金、補償金帶孩子遷居到都市買好房子,讓孩子受更好的教育,不要在鄉村的工廠好幾輩子當工人。

  6. 一樓的回應我認為是有建設性的
    不過我的觀察
    最近這幾年,有志於從事農業的年輕人,不見得如你所想的那麼少,這些人也不見得只想滿足環保意識而已。

  7. Bilin你好

    謝謝你的回應,我們年齡相當而我也在農村,長期投入社區工作,對於你所提到的產業現況,可能沒有你實務經驗熟悉,但是生活週遭的鄰居、親朋好友都是農民,這幾天大雨看著他們冒雨插秧、雨稍停歇就彎腰走入田裡扶苗、鋤草,泡茶聊天時談的幾乎都是耕作心得,這樣的生活讓我對農村有著特別情感。

    我認為,長期以來政府的政策失敗,是導致農村蕭條、農民收入無法養家的主要原因,台灣糧食自給率僅30.5%,背後代表其他69.5%都仰賴進口,進口的部份除了你所提到稻米之外,更多是麥、大豆、玉米。飲食習慣的改變,來自於歐美國家長期以來有計畫性的農產品外銷政策,從早期台灣的美援麵粉、奶粉,到現在的快餐速食餐飲,以跨國企業經營的農業生產工廠、產品加工、烹煮、包裝行銷,如此的緩慢卻深刻的引響了國人的飲食習慣。

    主掌台灣農業的農委會,聲稱農村產業的部分已經有農業發展條例支持,推動的小地主大佃農也好、漂鳥計畫也好、休閒產業推廣也好,都好像天上的雲,農民看的到卻抓不到。除了災後補助、休耕補助、低利貸款,基層的農民感受不到任何來自於政府的協助。我們也都清楚產業的問題不是在於生產,而是在於整個銷售的結構性不平等,除了盤商,主應協助輔導農民的農會系統,在地方派系把持或自主盈虧的影響,與盤商串聯經營,絲毫沒有照顧其底下的會員,成了最大規模的農企業或產銷合作社,相關的包裝行銷補助、生產冷藏機械補助、產業升級輔導……都與基層的勞動者遙遙相望,而這也是眾所皆知而政府卻放任其持續發生的「產業現況」。

    農村的土地正快速的消失當中,而其背後正是財團與政府再一次剝奪農民的生存權,藉由工業區、科學園區的開發「順道」劃設商業區與住宅區,假開發知名行土地炒作之實。產業政策已經無能,又以高科技產業能帶來就業機會、經濟發展包裝「土地開發」進行欺騙。其實台灣既有的工業區與科學園區閒置土地,總面積已經超過2500公頃。

    若應該拿出具體行動,除了持續關心農村之外更應監督與鞭策政府,我知道以我一己之力無法影響任何現況,若深愛土地的你可以將這些訊息傳出去,讓更多朋友瞭解這不公不義的土地政策,讓更多朋友走入農村、關心農村。我天真的以為,就像電影《讓愛傳出去》一樣,這份力量將不斷累積與凝聚,總會有政府願意正視並積極作為的一天。

    同樣為農村青年,很高興與你交流。也謝謝你切身經驗的分享,讓我更堅定這條崎嶇而蜿蜒的小路,歡迎有空來台南後壁土溝泡茶聊天說是非。

  8. bilin說的話,真的是農民的心頭之痛。像我家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過去,我婆婆光靠種田就可以把全家三個大人、六個小孩養活,可是現在,不要說種稻賠錢了(那還算是小錢),氣候異常,種番茄是全面得銀葉粉蝨、山上種的荔枝因氣溫過高授粉不佳收成不好,都賠得很慘!(農藥、肥料、設施、人工、、、樣樣都花錢)
    可是,我們卻不希望被徵地,我們期待政府可以讓各種作物的產銷資訊公開化,我們等待消費者愛用國貨懂得綠色飲食與食物里程的重要性,我們希望生產環境良好不需要用什麼鬼農藥配方就可以對付病蟲害、、、但是,我們絕對不希望農地被徵收,因為那代表,我們家將被拆散。
    我家現在三代同堂、十六個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就像一個大家族,如果一旦沒有土地,我們不僅不能自給自足,我們還會被迫被拆成四個小康家庭,還有,我的公婆被迫就要跟都市人一樣了,輪流住在不同的兒子家,這樣,並不好!
    把地留下來,把種植的技術傳下去,把收成用合理的價格賣出去,讓消費者吃得健康安全並且尊重農民,我覺得,這也是環保人士希望的結果,不然,沒有產業沒有人,就算有地也沒有用。

  9. bilin,你說你31歲,那很大的可能性,當你的小孩還沒有大到可以去上班的時候,你所被徵收土地進駐的工廠已經搬走了。鄉村當然可以有非農的產業,但是,這些產業首先要和農業的生產有關,其次,是和鄉村和諧的環境與生活有關。與此無關的產業類別,搬家搬很快。這是不同的產業本身的特性。
    作農在台灣沒有希望是因為農業政策有問題,做能不僅僅是在農業生產的本身,也有其他許多的意義,基於這個意義,政府必須要給作農對地的補貼,例如,若你種稻,若你願意放棄農業與化肥,政府要給你補貼。另外,你若有心繼續作農,政府要幫助你租賃周圍不作農的農地,讓你的經營面積要達到經濟規模。
    台灣的農業政策基本是無政策可言,所以你才會覺得作農沒救。但是,當我們自己不懂得針對農戶的續存來主張與訴求,把作農當作是淒慘無前途的事情,特別是以你的年紀離農,只是會讓整個社會更加惡性循環,如果你願意去看看那些,土地被徵收,不再作農,那些被徵收的土地,卻變成閒置的工業區,你的小孩,連要回頭卻無立錐之地。
    很遺憾,在台灣政府不僅不大有為,還不願意承認錯誤張開眼睛看看世界發展成什麼樣子,連這些都要靠自己來爭取。為了真正能夠為你的下一代著想,請一同加入對政府施壓改變農業政策的行列!

  10. 我本身在南投務農31歲,對於你說的這些內容我想提出我這幾年親身體驗,

    目前台灣稻米自己率雖然三成左右,但是因為飲食習慣跟三四十前不一樣的,麵食炸雞薯條漢堡牛奶等等西方飲食類食品的加入使得台灣飲食改變,這無法避免的,

    又加入wto之後米食大兩進口,衝擊了台灣本有的稻米市場,造成一些之前種植稻米的改種蔬菜或著水果花卉植物,

    你知道目前稻米價錢多少嗎?我努力耕種五分地(5000平方米)裝袋總重量約1600公斤,賣到農會才一斤24元,算算看這半年的收入是多少,扣掉耕田種種資出根本是賠錢怎麼養家,

    還有試著種菜碰到颱風是你好運,沒有的話都過剩的情形,還被政府補助耕鋤,台灣在飲食上不會缺乏的,其實很多農地年輕一輩都已經荒廢土地去勢區打拼生活了,很多土地都求售中,

    你這篇文章都是不知道農夫辛苦的,只為了滿足環保意識而已,如果大家真的願意提倡年輕人回鄉務農,就該拿出行動來,不是只有鼓吹散動情緒的言論,

    如果我的農地被徵收我不會有怨言,因為我希望建廠的公司能給下一代更多的工作機會留在台灣,每年畢業生很台灣土地有限,多位下一代倒想而不是夢幻般的學術態度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