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活水人生─花蓮志工學習創造生命意義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

花蓮生命線舉辦「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系列活動」(簡稱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自三月底開辦以來,吸引不少花蓮當地志工參與。

這月份第一場「志工自我激勵」研習課程於六月十二日晚上展開,地點在花蓮生命線舉行,由花蓮高中輔導主任蔣素娥老師主講。主題是「勇敢愛自己-自信、自在、自我肯定」,共有三十六位花蓮縣志工參加。

蔣素娥老師透過幾位花蓮藝術家的故事及兩部影片分享,引導學員思索自己的人生意義,並了解生命的意義無法假手他人,只能由自己去創造,參與的學員均深受啟發。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是由財團法人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提供經費,花蓮生命線主辦的一個志工成長活動,活動從三月底持續到九月中旬,內容包含「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人際溝通與學習」、「家庭關係的成長」、與「自我激勵」四大主題。

志工除了要面對生命的各種難題之外,還要將額外的時間與精力,貢獻在服務人群上。志工服務時,可能面臨許多挫折或創傷,如被拒絕、服務對象去世、重大事故等,因此志工也需要學習一些自我調適的技巧,來讓自己的志工生涯更長久。而「活水人生」志工心理關懷服務便是針對志工可能碰到的議題,設計課程來為志工充電。

蔣素娥老師首先請一位學員朗誦一篇花蓮藝術家鄭惠美的散文,內容是描寫作者在為生命的意義感到苦惱的時候,就會到花蓮海邊,寬闊的海洋總能讓她得到紓解,並且產生往前走的力量,讓她得以堅持理想,不斷找尋生命的意義。

接著又分享了另一位位在地花蓮藝術家郭娟秋的生命故事,她喜歡畫大山、大海,在將這些元素轉換成抽象的線條之際,也是在探索未知的自己,她認為每一個未知都有無限的可能性。從他們身上,我們得以看到他們經由創造自己的生命故事,而熱愛著自己的生命與土地,並肯定自己的選擇。他們的故事,激勵了學員,讓學員也想要嘗試創造不一樣的人生。

接著老師引用「意義治療法」創始人Frankl的故事:他在納粹集中營裡失去父母、兄弟、妻子及孩子。在嚴重打擊之下,Frankl開始懷疑他的人生究竟有什麼意義?最後,他領悟到:「雖然我的生命看起來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意義,但『讓生命產生意義』是我的責任,因為人有選擇的自由,我可以選擇讓它產生意義,而不是由別人來賦予意義。」這段話道破了生命的意義必須靠個人自己去創造,無法由別人左右。

蔣老師分享了兩部影片,一部是《楢山節考》,一部是紀錄片《造機人。《楢山節考》是敘述日本《楢山》這地方,因為窮困而有將老人送上山的習俗。影片中透過兩個老人面對自己生命終點的態度,啟發學員思索該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尊嚴、有意義。

當大家看見那位掙扎、不願上山就死,被五花大綁的老人,被兒子推下山的那一剎那,學員們齊聲發出驚呼!嘆息老人不願面對自己生命已到盡頭的現實,竟落得如此下場;也相信將來他兒子若回想到這一幕,將會是多麼愧疚。

反觀另一位自願上山就死的老人,堅定地、莊嚴地端坐在那,等待天神的降臨,也換得兒子滿心的敬愛與懷念。同樣是死,結果卻是那麼迥異。

另一部影片《造機人》則是記錄了一位先生,將自己的生命奉獻在公園裡教人造紙飛機,帶給人快樂,也令自己的生命洋溢喜樂及滿足。

透過這些故事,老師指出生命的意義是無法教導的,因此她希望透過別人的故事,讓學員了解愛自己、尋找並創造生命的意義,只有透過自己才能做到。

學員們表示,在這一堂課中獲益良多,特別是兩部影片帶給學員們許多啟發與深思。也有學員分享,這堂課讓他更肯定擔任志工在他生命中,是很有意義的一件事,讓他更有動力繼續從事志工的事業。

「活水人生」系列活動講座於六月份還有6/20、6/27兩個場次,整個活動將持續到九月中旬。講座還有九場,均採個人報名;小團體還有七場,採團體報名,若無團體報名再開放給個人報名。各場次的講座及小團體尚有餘額,歡迎有興趣的花蓮縣志工報名參加。課程活動內容及報名方式請上花蓮縣生命線網頁下載活動計畫

(http://hllife.womenweb.org.tw/Activity_Show.asp?Activity_ID=8368)。若有任何疑問,請電洽(03)8362995吳小姐。

(本文作者為「花蓮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學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