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吉的隱喻 ─地土浮動的人文觀點

故事中提到的土石丟下來,或可以說明早期鄒族人看待這片風土的印象-土石、崩塌,若再加上早期長老們的「堰塞湖」記憶,來吉近溪谷的土地形勢,大抵被勾勒出來了。此外,鄒族人剛開始並不住在現在山腳下近阿里山溪…

看到報紙、電視上有關莫拉克災情的報導,我的心情揪了好幾天,虛懸無法釋懷。人在台北和台中、斗六等幾個地方跑,有些忙,無法抽身過去,更無力投身參與、幫忙……

儘管如此,仍然想借此時機反思阿里山來吉部落與地土的緣由。
1085354676.jpg
來吉部落位在阿里山溪上游,為原住民鄒族部落。從鄒族傳統部落規格來看,來吉是個小社,是較晚發展出來的部落。約在一百多年前,住在曾文溪流域的鄒族大社-特富野鄒族人越過十字路,循獵徑來到現在來吉半山腰的粗馬納,先是搭蓋獵寮,接著定居下來。

當時鄒族長老目睹阿里山溪水文環境不穩定,經常溪水暴漲,甚至形成堰塞湖,於是稱山下的地方為堰塞湖(現在四鄰一帶)。後來日本人據台,在河床地附近設有駐在所,鄒族人也陸續自山腰搬遷到河床地附近,幾年間,現在的一鄰、二鄰一帶開始住人。

來吉附近的塔山為鄒族的聖山,山上印記有哈莫的臉譜以及女神的傳說,供鄒族人追想:傳說女神有些神經質,一不高興就會自山上丟下土石,讓山下的人感到困擾。這時聰明的鄒族人即舉起男人的陽具,女神看到感到害羞,立刻躲起來,不再丟土石,山下就免於土石的劫難了。這個故事姑且不談真假,卻可以從故事的隱喻感覺到在地風土之一二。

故事中提到的土石丟下來,或可以說明早期鄒族人看待這片風土的印象-土石、崩塌,若再加上早期長老們的「堰塞湖」記憶,來吉近溪谷的土地形勢,大抵被勾勒出來了。

此外,鄒族人剛開始並不住在現在山腳下近阿里山溪的位置,而是在半山腰的粗馬納,或可以說明早期鄒族人看待這片風土山水的智慧。後來會搬下來,和後來的入侵者日本人移住及活動範圍有關,也和後來人口漸多,用現代方式尋找交通便捷的空間有關。

若更擴大到阿里山溪兩岸的土地視角,這一帶岩層鬆軟,經常因為風雨和地震,發生土石崩落情形,山上也經常發生大崩塌,這是多年來,不斷在發生的事實;隔個小塔山另一側的豐山,早期被稱做崩山,也是土石鬆軟的地方,幾次颱風和地震都有重大災情。

這是藏身阿里山溪的特色和限制。面對此一限制,人們要意識到此一特色和限制,尋找可以長期棲身處所,以確保生命和財產的安全。

(本文轉載自「有意見的教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