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社部落,在莫拉克颱風的影響,除了大量的土石流,衝進部落裡。整個部落的環境目前已經是整個大規模未移的走山狀態,並且也沖毀部落裡4棟家屋。大社部落排灣族人,對於風災後部落未來發展的進度在選舉因素停滯的影響,目前陷入一片膠著。
在至善基金會「88水災原鄉永續重建計畫」的協助下,至善基金會在大社部落投入人力資源的方式協助八八風災受創的大社部落。而加入此計畫的大社部落媳婦洪麗菁,在協助過程中發現部落目前發展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現階段「陷在」安置中心-龍泉營區的生活問題,以下是相關採訪整理報導。
在營區生活的委屈
洪麗菁提到:「現在龍泉營區只有118間,但是大社部落總共有174戶的族人,這裡根本安置不下所有大社部落的族人,因此申請不到的族人就選擇在外面租屋。
有一段時間,因為營區安置所工程隔間的影響,而造成在這裡安置的族人跟營區之間的磨擦。但是族人也很無辜,因為這裡的生活,就像是被關起來,雖然造成他們(營區)的困擾,而軍方有軍方的委屈,但是我們(部落)也有我們的委屈。」
永久屋申請問題
大社部落在永久屋的申請上,因為部落族人心裡都還有很大的疑問,所以在一開始的申請不到30戶。重建委員會的決策以及部落資訊的斷連,造成資訊的誤傳更大。
而部落裡還有地基已掏空的房子,因為地基掏空屋主害怕再次的大雨把家給沖下山,於是就先將家中物品搬出,但政府卻因此而說是「沒人居住」的家屋。另外,懸掛在山崖邊的家屋,因為屋子「完整」存在,因此也不算全倒戶,屋主也沒辦法申請到毀損證明申請永久屋。
因為6月份部落選舉的關係,也影響部落申請永久屋的事情,停擺一個月之久,目前部落也陷入膠著的狀態,而申請不到永久屋的族人,也將面臨要遷回「走山」的部落。
整個部落的環境目前已經是整個大規模未移的走山狀態,並且也沖毀部落裡4 棟家屋,並有幾處家屋已呈現地基掏空的現象。(攝影/李孟霖)
(申請不到永久屋的族人,也將面臨要遷回「走山」的部落(攝影/李孟霖)
大社部落的「遷村」困境
八八風災之前談遷村時,部落裡老人家內心也不甘願搬離大社部落。但因為部落沒有危機意識,吵了將近30年的遷村,因為在這次大社風災情形,老人家真的嚇到了才肯下山。若是沒有親眼看見,族人也不會離開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園。
許多資源以及NGO的幫忙,洪麗菁表示,在至善基金會的協助下,這個單位反而比較單純,雖然初期有一段摸索期,但是至善在族人人力資源的培力中,給予很大的協助,純粹站在協助部落的角色。她也表示,這樣的協助對部落來說,是較好的方式。
對於重建過程如何協助部落安置,她也表示,其實一開始,若用中繼屋就可以解決,瑪家農場不是一個可以發展的空間,連墓地也沒有,生活空間狹小,也沒有耕地的空間,未來老人家的生活,你看我,我看你,這樣根本不是一個部落。
而目前,大社申請永久屋的比例,如果只有4成的人可以申請通過,那6成的人怎麼辦?她也表示,之前中央的官員下來訪視,大社部落的族人表示,「我們要的是遷村」時,政府只回答,「我們只負責蓋房子,文化跟我們沒有關係。」洪麗菁表示:「那我們跟眷養的動物有什麼差別?那我們到底算什麼?」
提到在協助過程中自己內心的遺憾。她說,風災期間在協助部落過程,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不能跟大社部落的族人生活在一起。但是營區安置的房間分配本來就已經不足,所以當初也就想說:「我們既然有能力在外面生活,就不要擠進來」。
部落另一種形式的滅亡?
從八八風災發生後就進入部落協助族人的麗菁表示,大社排灣族人目前的安置生活困境,就像是沉淪在營區裡,感覺像是被冷水慢慢煮熟的青蛙。而八八臨工糟糕的政策,更讓部落的未來陷入一個瓶頸。
她也建議,八八臨工因該要有嚴謹以及長遠的配套計畫,例如,開一個木雕班,剛開始可以用木工訓練的方式授課教學,結束訓練期後,族人便有能力生產,然後將生產的製品外銷,不但有一技之長,也可以賺錢。而不是每天掃地,掃完地就沒了。
看到政府八八臨工的政策對部落的影響,也很心痛。她也擔心的說到,這樣的工作態度以及生活模式久了,會很恐怖。八八臨工可以領多久?這個政策只是解決眼前的問題,未來要怎麼辦?若是要跟山下主流社會的人比工作又比不贏。這樣變成是部落另一種形式的滅亡。
未來的瑪家農場的生活?
搬到瑪家農場的大社部落,變得一時之間沒有寄託,在大社部落一輩子辛苦的努力,全部都失去了。
但想到,在瑪家農場沒有耕作的腹地,老人家也沒辦法去山上看捉捕獵物的陷阱。頓時之間,「部落的生活」搬到瑪家農場之後,都面臨停擺的窘境。麗菁憂心的說出她對大社部落未來搬到瑪家農場的擔憂─「如果是我,寧願回大社,過自由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