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麵包的默會知識

用餐時,孩子在享用麵包的同時,已經可以描述麵包的口感程度,我訝異著他們使用的形容詞,包括:「麵包撕開時,紋路很細緻」、「手作的口感,嘗起來很溫軟」。或許明後天,沒有這個手作麵包的情境…

相對於靜態的套裝知識,經驗知識是動態的。譬如,人產生知識、創造知識的活動紀錄,或以問題為中心,讓學習者一步步去參與知識建構的探索歷程,這些都是經驗知識,他們往往最能引起學習者共鳴,最能激發學習者投入其間,而催化學習者的知性成熟。(黃武雄,2004,《學校在窗外》)

作為體驗學習「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一種方式,去年我們參加了高雄縣旗美社區大學的收穫祭,參與了手工割稻的活動,這是稻米與米食文化的學習方式,也是透過身體的勞動,理解稻米收穫的喜悅,進而強化「大家攏吃台灣米」的信念。當收到碾製完成的,自己親手收割的稻米,那種深刻的感受,似乎銘刻於身體,成為大腦中稻米與米食知識的一部分。

麵包來自小麥,然而要體驗手工割麥子,然後再做成麵粉,在台灣,想起來似乎不易達成,於是就從麵粉做麵包這件事,讓思考另起爐灶,進行默會知識的小實驗。

990803shougungmiam-400.jpg
學習揉麵團並認真摔打麵團,才有菲力牛排晚餐的饗宴。

把晚上菲力牛排西餐的附餐-「起司麵包」當作「盤中飧」的學習收穫標的,將揉麵團、摔打麵團作為「皆辛苦」的體驗過程,讓孩子親自赤手接觸麵團,直接體會將手中麵團摔打在桌上,摔打的動作越純熟,則麵包的筋度與口感就會越動人。看著孩子有時將麵團摔得太用力,麵團飛到牆壁;有時將麵團摔得太小力,摔不出筋度。真的替晚上的菲力牛排餐捏一把冷汗,這樣的麵包會可口嗎?

pic2
媽媽兼麵包教練口頭指導。

還好經過孩子母親兼麵包教練的指導修正下,這團「默會知識實驗性麵團」終於可以順利完成後續整型、發酵與進烤箱等步驟,成功扮演「皆辛苦」之後的「盤中飧」-菲力牛排餐的的副餐-「起司麵包」。

手做麵包的默會知識學習。

用餐時,孩子在享用麵包的同時,已經可以描述麵包的口感程度,我訝異著他們使用的形容詞,包括:「麵包撕開時,紋路很細緻」、「手作的口感,嘗起來很溫軟」。或許明後天,沒有這個手作麵包的情境,他們就不太會使用這些文字,但這個實驗的經驗也讓我思考對於「默會知識」的運用揣想。
pic5
親手做的手工起司麵包口感很細緻溫軟。

如果將莫拉克災後重建區,當作地方知識重建的基地,或許我們可以給孩子們(大人們也適用吧?)重新(與從心)建構生活經驗的機會,不論是體驗割稻子也好,體驗作麵團也好,將先前被資本主義社會拚經濟思維切割斷掉的生活上的快樂默會經驗找回來,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手工打造出可口手工麵包,但只要努力,一定可以手工打造心目中溫暖的家園意象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