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洋印象(二)關於原住民部落的二、三事

為了推動金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我們拜訪地方意見領袖,尋求支持,但情況並不樂觀。初次拜訪村長范守臣(同時身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便直言對DOC設在學校非常不滿………

為了推動金洋數位機會中心(Digital Opportunity Center,簡稱DOC),我們拜訪地方意見領袖,尋求支持,但情況並不樂觀。初次拜訪村長范守臣(同時身兼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他便直言對DOC設在學校非常不滿,因他認為DOC可設置網站經營產業,由學校負責管理是在與居民搶生意,應該設在村辦公室二樓才對。

我們去拜訪南澳鄉長江明順(Abing Hayun),希望他瞭解DOC之計畫內容,可以帶頭較積極推動、宣導。不過鄉長一開始就表態自己是電腦白癡,對DOC有輔導團前來協助他表示感謝,但是對於如何推動則不表樂觀,他舉了一些令他「非常難受」的例子,因為本鄉的失業率高達30﹪,之前鄉公所辦了許多職訓課程,但是大家似乎都只為了每個月9000元的家庭生活補助費而來,學習並不認真,結業後也沒有人真的從事該項工作。他認為用錢當誘因都無法成功,DOC有什麼方法可以去推動部落的發展呢?

傳統的政治動員系統無法運用,我們決定不管這些,以辦理說明會的方式直接面對部落的居民。第一場說明會原本和村長說好在村辦公室舉辦,因他有事而改在金洋國小的部落資源教室,當天晚上來了六個人,我們用了大約廿分鐘做計畫簡報說明,然後把之前到金洋時拍的一些照片播放給大家看,看到一些身邊熟悉的人出現在投影幕上,既新鮮又有趣,氣氛相當好,然後我們利用KJ分類法[1]引導大家討論「我們可以利用DOC做什麼事?」收集大家的意見。

P1130113
第一場說明會所有與會者合影留念,唯一的男性就是金洋國小校長吳元和。

為何利用KJ法?因為那些意見都由他們親自所寫,肯定都經過他們的大腦,是被「消化、吸收」過的,瞭解他們對DOC的期待後,我賦予他們更多的使命感,問他們是否希望部落有更多人知道DOC的計畫,答案當然是肯定的,於是我和大家約定,只要他們能夠邀請別人來參加,下週我們可以再辦一場。

就這樣,前前後後我們總共在金洋辦了六場說明會,背後支持的最大動力,是因為在一次又一次的說明會上,我看到許多期待的眼神,告訴我那些之前聽到的「沒有錢拿他們不會出來學電腦的」、「原住民都是這樣」……的話語,其實有50﹪的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對的方法。

當然,我們還是不能為了反駁刻板印象而顯得過於樂觀。如此這般,還是這句話,DOC該如何推動呢?

P1130114

P1130117

進行KJ分類法大家所寫的意見。


[1] KJ分類法是日本川喜多次郎(Kawakita Jiro)所開發出來的方法,主要精神是將許多不同意見併陳、歸納分類,建立各類之間的關連,尋找問題的核心。透過分類法可以將社區居民所關心的課題加以分類整理。參考資料:《社區動力遊戲》,鄭晃二、陳亮全編著,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策劃,199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