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微物論:台灣日常生活物件史1029

台灣鹽業包羅廣闊,無法在短時間內一一探討,本次報告將從STS的角度討論鹽業發展過程的兩個主題:一是以鹽業為例,探討從科學到產業的落差,談的是從鹽的生成…

【微物論:台灣日常生活物件史】系列講座第七場 10/29(三)14:00-16:00

地址:工博館南館S104教室

主題:從STS看台灣鹽業的歷史與科學

主講人:方俊育

演講概要:

台灣鹽業,從1665年明鄭時期,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教導台灣島民囤兵曬鹽,到2002年曬鹽結束,這338年來歷經多次技術演進:從淋滷曬鹽法,到全面機械化的鹽灘;汲水的方法也從人力踩水車,演變到運用大自然的風車,到後來以柴油或電力的抽水馬達。但是繞了一大圈,仍然不敵全球化的競爭,而走到停曬的命運,即使如此,這濱海一帶曾經有超過六千甲的鹽田,在最困苦的年代中,養活了一群來自唐山的台灣客,讓遷徙不定的移民得以安身立命,也引領許多基礎工業走向國際。

台灣鹽業包羅廣闊,無法在短時間內一一探討,本次報告將從STS的角度討論鹽業發展過程的兩個主題:一是以鹽業為例,探討從科學到產業的落差,談的是從鹽的生成與科學的分析,到鹽業勞動的人脈網絡,從科學到產業將發生什麼事情?;二是鹽業在七零年代的機械化過程,試圖探討傳統產業試圖救亡圖存,最後仍然無疾而終,是後進國家技術追趕的邏輯與在地知識的矛盾。

一、從科學到產業的落差

我們現在知道鹽的成分是氯化鈉,化學式寫作NaCl,而氯化鈉也正是製鹽業進步的重要指標。氯化鈉的檢測也非常簡單,在台鹽各大鹽場裡頭,均設有化驗室以檢測鹽的成分與品質,但弔詭的是,雖然鹽業如此進步,但是一直到民國90年台灣人工曬鹽結束之前,鹽場的曬鹽品質,仍是以目測或外觀為判斷依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二、科技如何改變傳統鹽業?

鹽田機械化的歷史背景是民國六十年代,當時台灣經濟面臨轉型,由農業經濟轉型為現代工商業經濟,農村青壯人口外流,鹽業的從業人口也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台鹽高階主管前往到美、法、澳洲等國考察鹽業之後決定性政策,就是台鹽及降邁向全面機械化。西方先進國家的鹽田留給台鹽深刻的印象,機械化鹽田可以用極少的人力操作大型機械進入鹽田,而及結果是產量大增、品質優異、成本低廉。

我們將檢驗鹽灘機械化的最後結果,是否符合「產量大增、品質優異、成本低廉」這些機械化之後的普遍預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