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子─窮人的食物

對農村的大人來說,破布子則是一種窮人的食物。大人們在山腳下,水圳畔,或是荒地上,摘採了大量成熟的破布子,回家後將果實表面的飛蝨和雜質洗除,順便將破布子逐顆摘下…

十幾年前讀大學時,進入苗栗大湖進行田野采風,看到路邊一隊夫婦在賣破布子(樹籽),由於此景在家鄉較少見到,於是好奇地上前一問:「你們這兜對面烏仰般(客語『如何』)賣?」豈知對方立即回覆,但沒有回答我的問題,「你是美濃人吼?全台灣就只有你們美濃人稱『爛布子』為對面烏…」為我的大湖經驗留下一個插曲。農家一直有分菜的傳統,家中多的菜,就分給親戚或鄰居;當然相對的,家中也經常接受到別人的菜蔬。破布子,便是一種經常出現在分菜行為中的菜餚,因此當在苗栗看到有人在賣破布子時,心中是感到驚訝的。

嚴格說起來,破布子是一種半野菜,因為開始的時候,破布子樹往往是人們刻意種植的,只是破布子樹生命力強韌,果子落土後亦會自動發芽生長,漸生漸多,慢慢變成野菜。破布子樹種下去之後,只要略加施肥,幾乎不用管理,種植的第二年,自五月節(客語『端午節』)開始一個月左右,就進入生產期。採收後的的枝葉需大刀闊斧砍除,以待來年重新發枝長出果實。

971112-tree-360.jpg

上圖為破布子樹,下圖為破布子樹葉

破布子樹葉

但對於美濃的孩子,正確說來說,破布子也不叫對面烏,而是「金龜樹」,因為金龜子最喜歡聚集在破布子樹上。要抓金龜,找破布子樹準沒錯。小時候常常在破布子樹上抓了金龜子,然後將飼料(袋)線一端縛上金龜子的腳,一端抓在手裡,金龜子便繞著你飛不停。長大後參與了許多生態保育運動,也許便是因為小時候抓了太多金龜子。

對農村的大人來說,破布子則是一種窮人的食物。大人們在山腳下,水圳畔,或是荒地上,摘採了大量成熟的破布子,回家後將果實表面的飛蝨和雜質洗除,順便將破布子逐顆摘下置入煮鍋中,然後加入少許水,略低於果實表面,鹽巴或醬油數量則依個人喜好添加,許多人則會再加入白蔭油;熬煮兩、三個小時左右,將破布子黏稠帶澀味的果肉煮出,待冷卻後即切成塊狀,置入冷凍庫中保存,食用時取出油煎即可。整個製作過程所費成本有限,但是少許的破布子,就可以配飯打發一頓。

煮好的破布子

小時候物資較匱乏,油煎破布子的方式自然陽春,頂多加上蒜頭或是七層塔爆香,但是那鹹中帶澀的味道,卻有一種獨特的野性的味道,這是破布子作為「野菜」的另外一層意涵。如今,農家生活比以前富裕,食物益見精緻,連煎破布子時,也會加上豆腐,雞蛋或是絞肉。由於每顆破布子都有一顆果核,因此在咀嚼破布子時,必須耐心食用,逐顆逐顆果核吐出。但是由於破布子太過下飯,經常在兩口作一口,而不小心將果核嚼碎。

破布子製作食譜

如今,早有餐廳推出「樹子蒸魚」料理,配合的魚有鱈魚、鱸魚等高級魚種;也有地方農會,廣植破布子,製作「破布子漬」等漬品;食物變精緻後,以往的野性味道也被重新包裝出發。然而,破布子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是那蘊含了荒野和鄉野的澀甘味道,那簡直是另外一種鄉愁了。

(本文作者為高雄縣旗美社大主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