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小孩的公共場所

以前,在客家比較傳統的社會裡,都是一大早就去把衣服洗乾淨,每個婦人家都騎著腳踏車,後面用一個大水桶,將要洗的衣服載到這個洗衣場,到了洗衣場之後,在用洗衣場內的斜石板,當成洗衣板………

現在家家戶戶都有著一台洗衣機,或者都有一個洗衣台,那以前呢?以前是沒有洗衣台、洗衣機這種東西的,以前洗衣服都要離家走好長一段路,或者是要等到有人種稻子的時候,要排水時,在趕快去出水的地方洗衣服。

我這次要介紹給大家的是在屏東縣萬巒鄉鹿寮村的一個公共洗衣場,而且,它到現在還是會有很多老一輩的客家婦女在使用,也有很多當地的小孩子會下去玩水。

wash-360.jpg

以前,在客家比較傳統的社會裡,都是一大早就去把衣服洗乾淨,每個婦人家都騎著腳踏車,後面用一個大水桶,將要洗的衣服載到這個洗衣場,到了洗衣場之後,在用洗衣場內的斜石板,當成洗衣板,她們雖然都彎著腰,卻是背朝洗衣場內,面朝洗衣場外,因為早期的客家人在移墾社會環境中所面臨生活上與生存上的緊張與不安全感,害怕週遭隨時會出現其他族群或毒蛇野獸而遭受危害,於是背朝洗衣場內,面朝洗衣場外洗衣時,便能隨時機警地掌握附近的動靜,遇到突發狀況時也較易應付與逃避。從早期客家婦女洗衣服的習慣,可以讓我深切地感覺到早期客家人為了求生存空間與生活所面臨之危機與難處。

clip_image004

聽當地的一個林婆婆說:當初會做這個洗衣場,是因為他們之前在洗衣服的那個地方,有個女孩子自己去洗衣服,卻不幸的被一些不良少年給欺負了,而從此也就沒人敢過去那裡洗衣服了,所以,就在民國72年的時候,由當時鹿寮村的村長-鍾國權先生,和當地的一些村民一起出錢的蓋了這個公共洗衣場,這個公共洗衣場的形成,不僅讓村內的婦人比較方便,不必走那麼久的路程,也可以為自己的安全著想,而且,那裡也變成是一個村莊裡「八卦」的來源,每個婦人家都各自的告訴其他婦人各個家庭的家務事,讓洗衣場頓時之間,充滿了歡笑和汗水。

clip_image006

洗完衣服過後,洗衣場並不會因為婦人的離開而顯的冷清,這時候就會有很多剛放學的小孩,因為,天氣太悶熱,就想要去玩水,所以,就會大家約一約,一起到這個洗衣場來,直到太陽下山,每個小孩的衣服也都濕了,這時就會有某一家的媽媽衝出來找大喊著:阿明阿,趕快回家喔!(客語)。這個景象,也讓這個洗衣場更增添了許多回憶,也讓許多長大的小孩可以來回憶童年的記憶。

(本文作者為高師大體育系學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