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社區營造?外澳社區來訪有感

以社區的阿嬤們為例,我們三年多前開始鼓勵她們畫畫,雖然一開始會抗拒,但是漸漸地,她們從繪畫中找到自己的尊嚴與成就感,當子女們把母親的畫裱框變成家中的佈置,大家的幸福指數就越來越高…

2009年3月22日,上午。頭城鎮外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溪焰,在里長、社區總幹事、理監事、廟宇幹部們的陪同下,帶著一遊覽車的社區居民來港邊社區參訪,據表示,他們下午還將走訪冬山鄉的中山社區。

在社區導覽之後,約十來位代表和港邊社區的理事長林銀河以及我進行座談。簡理事長事業有成,已是可以退休的年紀,最近剛接下理事長一職,對於鄉親期望地方能更有發展的期待,顯然念茲在茲,來參訪之前,還特地自行前來了解、拜訪,我就是在那時認識了他。

由於對簡理事長之熱忱的感動,當然也希望這場時間匆促的座談能對他們有些許助益,我遂先向在座者提問:

『你們今天來港邊社區是抱著什麼樣的動機來的呢?想從中獲得什麼呢?』回答的內容大致摘要如下:

● 港邊社區做得很好,所以來參觀學習

● 社區想要申請政府計畫經費補助,不會寫計畫書,希望林銀河理事長可以幫忙撰寫,要怎麼抽成可以再談

● 外澳社區的地形狹長,空間發展受到限制,又有東北角風景區的一些開發限制,不知道社區要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 社區要往那個方向發展比較實在?看到港邊社區有牽罟,外澳社區也有,或許我們也可以發展牽罟活動,配合地方的文化特色推動。

● 外澳社區沒有土地來經營公共空間,『無腳倘走路』,要如何走出去?

粗略掌握他們的動機後,我又進一步問:

『你們認為港邊社區做得好,可以回饋給我們,告訴我是好在哪裡?怎麼個好法呢?』回答的內容大致整理如下:

● 港邊社區能夠將廢物再利用,不要的木頭可以變成藝術品,海邊的石頭可以變成漂亮的石頭魚,很有特色

● 港邊社區經常在媒體出現

● 社區的動員力很不錯

● 是否有開發伴手禮或其他DIY活動是可以為社區賺錢的?這部分好像比較弱

了解大家的想法後,開始分享我的看法。

我首先向這群外澳社區的朋友表明,他們所以為的港邊社區的好,其實都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迄今約十年的社區營造,我們為的是經營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讓住在這裡的人覺得有意義、有品質,能夠活出生命價值的生活方式。社區產業如何賺錢,只是這一代人的事,我們之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賺錢方法和觀念。

980409-p1020320-360.jpg
(→港邊社區理事長林銀河(左一)與外澳社區的代表們座談分享)

我以社區的阿嬤們為例,我們大約三年多前開始鼓勵她們畫畫,雖然一開始會有抗拒,但是漸漸地,她們從繪畫中找到自己的尊嚴與成就感,當子女們把母親的畫裱框變成家中的佈置時,大家的幸福指數就越來越高了。而這就是我們做社區營造所要追求的。

第一次用台語表達這樣的想法,實在是有點『轉不過來』,而其中有更多細緻、細膩的內涵,也因為他們趕著赴下個行程而被忽略過。

總之,我希望大家能先了解,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做社區營造?這或許不是件短時間容易明辨的事,但卻不能不去探究。理應如此。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