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台26線安朔~旭海段,還是無法取代的阿朗壹古道?

這段古道高低起伏,有從高處俯瞰太平洋,從國境之南眺望北台灣,到最低點南田石灘感受腳踏石塊上撞擊出的聲響,聆聽太平洋的潮起潮落。從祖先的路徑中,我們認識台灣…

目前規劃開闢道路的台26線安朔至旭海段,是最早連接台灣東西部所謂〔恆春卑南道〕僅存的路線,在地人也稱之阿朗壹古道,台26線的開通與否,反應政府對文化、生態、教育、發展的思考,根據苦勞網記者陳寧的報導,在6/22[台26線安朔至港口段公路整體改善計畫]第五次專案小組審查會議中,公路總局預估,安朔至旭海路段完工後,到台東可以減少50分鐘的車程,往屏東可以減少22分鐘的車程。

在政府的思考上,這難道只是一條促進交通便捷的過境之處?對在地部落居民來說,只能是一段祖先披荊襤褸的回憶之路?對台灣人來說,這裡將只是公路地圖上的一個符號[台26]嗎?

由阿朗壹古道高處遠眺台東
由阿朗壹古道高處遠眺台東。

台灣海岸長期變化劇烈,台東大學社教系廖秋娥教授指出,日據時代文獻記載,ㄧ百年前阿朗壹古道的沙灘岩灘有一、兩百公尺長,現在阿朗壹的灘長已嚴重縮減,以前步行可過的觀音鼻,現在無法通過只能高遶,建築公路或任何人為建設皆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危機,而自然環境在公路開通後一切將永遠不同。

地方發展不一定只能依賴公路,阿朗壹古道這全台僅存珍寶之地,生態文化之旅的潛力正逐步耕耘開花中,今年五月在地排灣族部落與西部中學教師合作,帶領西部青年學子走過這段唯一沒有公路經過的台灣海岸,由在地排灣族人說明這區域的多元文化歷史,青年住宿當地體驗部落生活,學習多元文化,年輕生命心下種珍愛台灣的種子,勝過無盡教科書的紙上談兵,

今年二月也有ㄧ批年輕人參與環保聯盟舉辦的環保人才培訓營,在部落青壯年帶領下走過阿朗壹,與南田部落交流。地方發展、社區營造、教育傳承,不就是從這樣良好而深度的交流互動中發芽茁壯嗎?

從祖先的路徑�,我們認�台灣在南島文化的重要位置,從穿�天然海岸林,越過山谷溪流�,品嘗福爾摩沙獨特之美。
從祖先的路徑中,我們認識台灣在南島文化的重要位置,從穿梭天然海岸林,越過山谷溪流中,品嘗福爾摩沙獨特之美。

這段古道高低起伏,有從高處俯瞰太平洋,從國境之南眺望北台灣,到最低點南田石灘感受腳踏石塊上撞擊出的聲響,聆聽太平洋的潮起潮落。從祖先的路徑中,我們認識台灣在南島文化的重要位置,從穿梭天然海岸林,越過山谷溪流中,品嘗福爾摩沙獨特之美。

南迴線東部與西部的公路交通,相較於規劃中的台26線,台九線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公路,台九線的通暢,關係著東部經濟、觀光的脈動,阿朗壹的生命力不應是展現為一條水泥化、消波塊化的公路,而是讓它轉化成承載著台灣歷史、文化、生態厚度,讓世代向土地學習,讓具有遠見的政府與民間展現不一樣的發展觀點。

台灣東部、南部偏遠鄉鎮的發展,相較於公路設施,完整的生活機能與完備的各類機構更為重要,一個沒有完善醫療設備、良好生活機構的地區,縱使道路綿密,也無法讓在地居民有好的生活品質,一個以旅遊為發展定位的區域,刻劃出多元性、精緻化、深刻度與永續性,才是夢想實現的基石,然而這些問題或許才是在簡單的道路開闢之外,呈現在城鄉發展上更複雜而需著力的難題。

阿朗壹海灘上海龜的遺體 這裡具有豐富的生命相
阿朗壹海灘上海龜的遺體 這裡具有豐富的生命相。

台9線與26線相關位置示意圖
台9線與26線示意圖,資料來源:交通部公路總局。

(本文作者為南島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