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海岸年(7)尋寶啟事!誰奪走後灣寶貝?

後灣忍無可忍,毀了一半沙灘,趕了一次陸蟹,僅剩的珍貴區域,又再一次吃乾抹盡,一點不留,全吞到財團肚裡。財團想發財,別破壞國土保育,別搶走社區願景,都市豪宅炒不夠,還搶到濱海蓋VILLA…

image

屏東後灣社區最近將發出尋寶啟事!

社區居民想請求協尋一片沙灘,以及一群陸蟹。因為在風光明媚的南國海濱,有人心一橫,想要奪走後灣的一對珍愛寶貝。

沙灘和陸蟹,可是陪著後灣好久的心愛寶貝,一起生活,一起築夢,一起度過寂寞又喧囂的南國時光。

但是,又是開發一樁,打破寂靜,甚至奪走生機,後灣寶貝將要不見了!

image

先說沙灘,後灣人說起社區外的沙灘,可是很驕傲的。因為他們說,台灣冬天不起浪,一年四季清澈,還有沙灘都是貝殼細沙,在台灣不屬第一,也排第二,就算全世界也擠的進十名之內。

後灣人為沙灘驕傲著,長久時間,靠海吃海,就算漁船變少,也盼著遊客前來。

不過前些年被騙,河川局說要救沙灘,敲鑼打鼓搞了海岸工程,沙灘前堆巨石,放沙袋,想要擋住沙灘流失。

image

結果,搬大石擋細砂,沙灘沒擋住,海岸反被浪潮淘空,沙灘往前走突然變深溝,原本小孩可以戲水的海灘,變成陡降的危險海域。更離譜的是,放在沙灘前的沙袋,長年浸泡破碎分裂,活脫像白色海帶,以髒亂嚇人的姿態,在水裡漂啊漂。

沙灘被毀,後灣人很惱火,人工救沙灘變工程毀沙灘,所幸在村旁北方,還有一片沙灘保留著,後灣人當它是希望。

image

再說陸蟹,原本住在後灣社區北方3廣大濕地內,數量龐大驚人,後灣居民以前還抓蟹賣遊客,國家公園一設立,說要保育不能抓蟹販賣,後灣人不敢觸法,學著與蟹共存。

保育陸蟹,管制捕捉,美事一樁,但是沒想到幾年後,原本一大片陸蟹棲地,政府帶頭開發破壞,蓋上巨大海生館,陸蟹被逼的只能往南跑,在海生館與後灣社區間,就是僅存自然沙灘的後方濕地,無奈的安居下來。

後灣人看著怪,要人民保育,政府卻先破壞,但是一想到政府千保證萬發誓,蓋好海生館,後灣社區一定輝煌騰達,滿村致富,大家只得相信的政府保證。

image

但是過河拆橋,說好的園區就業沒幾份,十多年一輛輛遊覽車來了又走,就是不進後灣觀光,村裡雜貨店連涼水也賣沒多少,最後生意差到,一家接著一家關。

後灣人又被騙!那種蓋石化,蓋廠區,蓋樂園的利多大放送,常常是肥了財團,苦了居民,根本都是謊言一場,結果年年有人受騙。

後灣人決定不想被騙,守著村落旁僅剩的沙灘和濕地,居民和陸蟹一起等待美好的明天。

image

可是到最近,發現僅剩的濕地和沙灘,又將被開發,將要蓋起117間房間的精湛VILLA樂園,沙灘可能將被圍走私用,陸蟹又將逃難迫遷,後灣一下失去二個寶貝。

陸蟹失去棲地,社區失去資產,又是肥了拿錢就想吞下全世界的財團。財團賣下部分私有地,政府再釋出國有地,公私合謀的觀光圈地,讓後灣人很火大。

更火大是看見開發說明的文字,竟然寫著「申請開發「一般旅館設置計畫,以對國家公園將產生認同感,將能使保育的理念更深植於民眾心中,且國家公園永續發展的結果,帶來的是全民的利益分享。

國家公園的陸蟹保育地區,申請旅館開發破壞棲地,還能夠更深植保育觀念給民眾,這種天才文句,還真是天才到底。

image

目前社區旁僅剩3公頃多的陸蟹棲地,根據朱玉璽老師調查,「初步觀察每平方公尺範圍可發現超過10個以上的蟹洞,種類包括奧氏後相手蟹、凶狠圓軸蟹、毛足圓盤蟹、中型仿相手蟹與字紋弓蟹。」這塊最後棲地一旦開發,陸蟹那管什麼綠建築、環保旅館,一旦工程進行,噪音、震動,污水,加上棲地毀壞,陸蟹不是逃,就是等死,那一隻還想留著當保育樣板。

這種破壞物種棲地的開發,違背國家公園設立目地,還能闊言深植保育,推展永續,真是鬼扯的開發目的。

更惱人是VILLA樂園建立,蓋的濱海游泳池緊臨沙灘,到時私人佔用,公共財產又成私人利益。

image

後灣居民很氣,很多居民沒有賣地獲益,更多居民希望能和沙灘、陸蟹,一起共生,以保育生態追求共榮的未來。

如今財團一來,政府放縱,忘了保育,忘了社區,就只是想賣地開發,多添點國庫財力。

後灣忍無可忍,毀了一半沙灘,趕了一次陸蟹,僅剩的珍貴區域,又再一次吃乾抹盡,一點不留,全吞到財團肚裡。財團想發財,別破壞國土保育,別搶走社區願景,都市豪宅炒不夠,還搶到濱海蓋VILLA,台灣不是只有富豪要活!

後灣最近要發出尋寶啟事,找找即將失去的沙灘、陸蟹,也找找那一本「人民要保育,財團可破壞」的歷史舊帳。

寶貝不見了,後灣傷心著!大家請關心,幫忙找找看,寶貝怎麼不見了?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男生要加油-參與北門社大護沙有感

隨著車子穿梭於鄉間小道,夾著海水鹹濕的微風帶我們來到工作現場。一停車,眼前呈現的沙塵漫延猶似戈璧沙漠一般的沙丘與被沙掩埋的道路,距離停車不遠處是政府單位的清沙工程進行著,怪手司機正一次又一次的把路面…..

編按:

本文寫作時為去年秋季,雖離此刻已有一段時間,但文中記錄參與台南海邊護砂行動的心得,十分值得與大家分享,仍照原文刊登,請大家見諒。

─────────────────────────────────────────────────────

多年前的冬季在參與一場關於「倒風內海」的研討會,最後一個行程是搭竹筏出海看沙汕,沿途看見來自北方的嬌客- 鸕鷀,也看到了沙洲上豐碩的濱海植物群,這樣的景象讓人心神振奮。然而望向水泥堤岸看到的是被掏空的海堤及,如此狀況則令人為之擔憂,因為前述的景象將可能因後者的擴散而面臨消失,對於如此現象在世界各國的應對作法大抵是「養沙、護沙」。

台南縣的北門社區大學就在台南縣歷史上二大內海(台江、倒風)的北門區,海岸地形為沙岸,每年自山區沖流而下的沙土數量相當可觀,再加上鄰近將軍漁港完成後所造成的「排沙效應」致七股地區的沙土是一個急需探討解決的問題。

990202lsnoinovclip-image002.jpgclip_image004
(左)因為竹枝而堆起小沙丘(右)固定監測的竹樁上用鋁標上記號 (攝影/李翊瑄)

民國九十六年北門社大決定投入七股的護沙工作,那是一個吃力不討好而又需長期投入的傻瓜行動,但她們這一群儍瓜依然無悔的進行,她們運用「編柵養沙」來固沙護沙,後來的成效帶動了地方政府的投入,只是我們的公務單位似乎永遠只曉得生不曉得養,其後的監測與後續觀察卻不了了之。

10月17日星期六的天空好藍,又有徐徐涼風迎面,真是「護沙監測」的好天氣,跟社大伙伴約好在「三不等」見面進行我第一次的護沙監測,很有趣的店名讓人心情有著更高的期待。Solio銀色小車帶來了伙伴,哇!怎麼全都是小女生啊,看來我這個老先生還真的成為今天工作的弱勢族群了!

clip_image006clip_image008
測量護沙成果

隨著車子穿梭於鄉間小道,夾著海水鹹濕的微風帶我們來到工作現場。一停車,眼前呈現的沙塵漫延猶似戈璧沙漠一般的沙丘與被沙掩埋的道路,距離停車不遠處是政府單位的清沙工程進行著,怪手司機正一次又一次的把路面週遭的沙丘讓它消失,連帶生長的植物族群也因此而沒了生命。相對於生物鏈而言也將因此而有所改變!

而在堤防外連接大海的沙灘上我們一群人分成二組(監測及觀察)正努力工作著,過程中美玲、湘怡及秀慧主任的閒談中瞭解到豐碩的成果:一根 二米 多的木樁剩下不到80公分 露出,那樣的成果真的很令人感動,但由於植被的消失加上接續的東北季風所形成的「風吹沙」效應,將可能會造成該地區的生活環境受到沙塵影響。

而面對此一狀況,主任似乎也認為單憑她們及志工的努力是不夠的,她們需要專業的機構或專家學者來共同投入及指導,讓這樣的工作能讓更多人瞭解為何環境帶來什麼。走筆至此,心中浮現一個世俗現象:對的事每個人都會說、也很會說。一提到「一起作」立刻消散無蹤而且還嘲諷工作者,這樣的人啊!常是澆息投入者熱忱的臭水,這也包括了現在的學術專業。

clip_image012

clip_image014
政府工程

真心寄望有心者,不論妳現在已投入還是觀望批判,是否放下自我的主觀,親自下來參與,唯有流汗工作才能有甜美的果實,也才具有了批判的權力。回程後與秀慧主任電話中閒聊問了一句:「為何台灣的NPO & NGO 的工作族群大都是女性。」 她的回答很中肯確實:因為台灣的男性背負了長久以來的社會現象之制約。看來,台灣的男性朋友得設法突破,否則未來的工作機會會越來越少喔!

(本文作者為台南縣與南投縣的資深社區工作者)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