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保守主義幽靈在農村─回應「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

「歐洲農民組合」和「農民之路」的主張讓歐盟或WTO都戒慎恐懼,也因而不敢過度向市場和資本傾斜。我們在審視《農村再生條例》時,所依恃的應該不只是源自新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的社區總體營造…

編按:

中國時報於4月4日刊出「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文章(閱讀全文請點選這裡),成大台文系助理教授鍾秀梅女士今日於中國時報刊出回應文章一「新保守主義幽靈在農村」,也轉載於此和讀者分享。

貴報(中國時報)昨日〈農村發展,不要怕介入〉一文針對《農村再生條例》提出社造團體的觀點,明確指出官方與民間溝通不足,以致在推法過程衍生抵制與抗爭。然則,該文卻一再強調「社造精神能否確實貫穿整部法案,並內化成政策的核心思維,是討論農再條例必須的制高點」。

在台灣,「社區總體營造」原是一九九四年由官方主導,卻慢慢變成社區自主、草根民主的表徵,以至於許多民間團體忘了其源自統治階層,也忽略了其新保守主義的性質。

台灣當年是取法美國的社區營造和日本造町運動。然而,美、日早年積極推廣這些深入鄉村的政策,是在全球冷戰的架構之下,為了監視毛派勢力和革命團體深入農村進行組織,「反共陣營」必須編造出一套農村治理的方案,以便在基層阻絕共產主義發展。台灣從「農復會」到後來的「社區總體營造」,基本上不脫其脈絡。

冷戰結束後,一九九○年代是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天地,農村社區被包裝為「社區總體營造」的標的。在「由下而上」、「民眾參與」、「凝聚社區意識」、「發掘地方文化特色」等美麗辭令的背後,事實上推動的是包藏在「全球化」、「自由化」、「改革」等名號下的各種農業鬆綁政策。

譬如,農會信貸縮減、農地自由買賣、擴大農企業規模和農業商品化,以致目前農村歷歷在目的現實是:小農破產、農地變賣、鄉村小學關閉、城市資本入侵鄉村、耕地變別墅……。如今世界進步潮流的鄉村發展方向是「以農為本」的鄉村建設。其主張包括「農民自主」、「保護生態」、「性別平等」、「生物多樣性」、「合作化」與「糧食主權」等。

「歐洲農民組合」和 「農民之路」(Via Campesina)都是著名的國際農民團體,它們的主張大致代表了進步的鄉村建設發展方向。

「歐洲農民組合」主要主張如下:一,承認農民勞動的價值,農業的生產必須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方式,尊重環境,重視農產品的品質和安全。三,自主掌握生產過程。四,公共部門的補助必須公平地分配到各個不同的生產類別和區域。五,與亞、拉、非和中歐的農民要建立緊密的團結關係。六,拒絕國際貿易中任何傾銷的行為。

「農民之路」的聯盟成員分屬五十六個國家,跨越拉美、非、亞、歐。其綱領大致是:一,捍衛糧食主權,反對世貿組織以及跨國農糧企業壟斷性的、純粹市場導向的產銷模式。二,堅持生物多樣性,抗拒轉基因作物。三,農民的農業,而不是商人企業主的農業。四,尊重農民團體和鄉村組織的權利。五,平等取得土地、水和種子等生產工具的權利。六,承認婦女在農業生產過程以及知識傳承的特殊角色,積極推動兩性平權。

「歐洲農民組合」和「農民之路」的主張讓歐盟或WTO都戒慎恐懼,也因而不敢過度向市場和資本傾斜。我們在審視《農村再生條例》時,所依恃的應該不只是源自新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的社區總體營造,而應該多參照國際上更進步的訴求才對。

980405-header1-360.jpg
照片來源:農民之路網站

(本文作者為成功大學台文系助理教授)

(本文原刊載於中國時報4月5日言論廣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